• 72.81 KB
  • 2022-04-12 发布

七年级数学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复习资料素材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对应用题的观察和分析  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有关的应用题时,对应用题进行观察和分析,要着重注意如下三点:  (1)题中有哪几个未知数(包括明显的未知数和隐含的未知数)?  (2)题中的未知数与已知内容之间有哪几个相等关系(包括明显的相等关系和隐含的相等关系)?——题中有几个未知数,一般就要找出几个相等关系.  (3)设立哪几个未知数,利用哪几个相等关系,可以较方便地把其余未知数用所设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利用剩下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  二、常见几类应用题及其基本数量关系  明确各类应用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正确列出方程的关键.常遇到的几类应用题及其基本关系如下:  (1)等积类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变形前的体积(容积)=变形后的体积(容积)。  (2)调配类应用题的特点是:调配前的数量关系,调配后又有一种新的数量关系。  (3)利息类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本金×利率=利息,本金+利息=本息。  (4)商品利润率问题:商品的利润率  ,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  (5)工程类应用题中的工作量并不是具体数量,因而常常把工作总量看作整体1,其中,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计划数量×超额百分数=超额数量  计划数量×实际完成百分数=实际数量 (6).行程问题:基本关系式为:  速度×时间=距离相遇问题:甲、乙相向而行,则: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  追及问题:甲、乙同向不同地,则:追者走的路程=前者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  环形跑道题:  ①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快的必须多跑一圈才能追上慢的。  ②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两人相遇时的总路程为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  飞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  ①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②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  航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  ①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 ②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n (7).工程问题:基本关系式为: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计划数量×超额百分数=超额数量  计划数量×实际完成百分数=实际数量  (8)百分比浓度问题:基本关系式为:溶液×百分比浓度=溶质  (9)混合物问题:基本关系式为:各种混合物重量之和=混合后的总重量  混合前纯物重量=混合后纯物重量  混合物重量×含纯物的百分数=纯物的重量   (10).倍比问题,要注意一些基本关系术语,如:倍、分、大、小等.(11)比例类应用题:若甲、乙的比为2:3,可设甲为2x,乙为3x。(12),数字类应用题基本关系:若一个三位数,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个位数字为c,则这三位数为:,100a+10b+c 。  三、例题精析  例1.某单位外出参观.若每辆汽车坐45人,那么15人没有座位;若每辆汽车坐60人,则恰好空出一辆汽车,问共需几辆汽车,该单位有多少人?  思考如下:  (1)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  (2)“有人没有座位”是指什么意思?“有空座位”是指什么意思?3.基于上述分析,那么已知条件“每辆车坐45人,15人没有座位”可理解成什么?“每辆车坐60人,恰好空出一辆车”又可理解成什么?  解:设该单位共有x辆车,y个人.依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该单位共有5辆车,240人.  例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若每小时行驶45千米,就要延误小时到达;若每小时行驶50千米,就可以提前小时到达。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及原计划行驶的时间。  思考问题:  (1)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是什么?  (2)本题中的“延误”和“提前”都是以什么为标准的?n  (3)基于上述分析,那么已知条件“汽车每小时行使45千米,则要延误小时到达目的地”可理解成什么?已知条件“若每小时行使50千米,就可以提前小时到达目的地”又可理解成什么?   解: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x千米,原计划行驶时间为y小时.依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450千米,原计划行使时间为小时。  例3.甲、乙两人从相距36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出发,经过4小时30分钟相遇,如果乙先走2小时,然后甲再出发,这样甲经过3小时40分钟与乙相遇,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分析:此题是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题中有两个未知量:甲、乙两人的速度。  有两个等量关系:  (1)甲、乙二人4小时所走的路程=36千米;  (2)甲3小时所走的路程+乙(2+3)小时走的路程=36千米。  解:设甲、乙二人的速度分别为x千米/时,y千米/时。  根据题意,得  整理此方程组,得  n  解这个方程组,得 。  答:甲、乙二人的速度分别为4千米/时和3千米/时。  例4.甲、乙两人在周长是400米的环形跑道上散步.若两人从同地同时背道而行,则经过2分钟就相遇.若两人从同地同时同向而行,则经过20分钟后两人相遇.已知甲的速度较快,求二人散步时的速度.(只列方程,不求出)  分析:这个问题是环形线上的相遇、追及问题.其中有两个未知数:甲、乙二人各自的速度.有两个相等关系,即  (1)背向而行:两次相遇间甲、乙的行程之和=400米;  (2)同向而行:两次相遇间甲、乙的行程之差=400米.  解:设甲人速度为每分钟x米,乙人速度为每分钟行走y米.依题意,得  例5.某纸品厂加工甲、乙二种无盖的长方体小盒如图(1),利用边角料裁出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硬纸片,长方形的宽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如图(2)。现将150张正方形硬纸片和300张长方形硬纸片全部用于制作这两种小盒,可以做成甲、乙两种小盒各多少个?  解:法(一)  设可以制作甲种小盒x个,乙种小盒y个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  解得:  答:可以制作甲种小盒30个,乙种小盒60个。  解:法(二)设制作甲种小盒用去x张正方形硬纸片,制作乙种小盒用去y张正方形硬纸片,那么可制作甲种小盒x个,乙种小盒yn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 解得:  答:可以制作甲种小盒30个,乙种小盒60个。  四、如何设未知数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第一步是设未知数,设未知数的方法很多,有时可直接设所求量为未知数,有时应间接地设未知数,还有的时候需要增设辅助未知数.那么,如何巧设未知数,以达到迅速解题的目的呢?  直接设所求量为未知数  例1.A,B两地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两小时后在途中相遇,然后甲返回A地,乙仍继续前进,当甲回到A地时,乙离A地还有2千米.求甲、乙的速度.  分析:这个问题是直线行驶中的相遇、追及问题.其中设两个未知数:甲、乙各自的速度,有两个相等关系.  解:设甲人的速度是每小时行x千米,乙人的速度是每小时y千米.依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合理选择,间接设元  许多同学在解应用题时只考虑题目要求什么就设什么为未知数.这种方法有时很难寻找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因此,我们应根据题目条件选择与要求的未知量有关的某个量为未知数,以便找出符合题意的相等关系,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  例2.从夏令营到学校,先下山然后走平路,某同学先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下山,而以每小时9千米的速度通过平路,到达学校共用55分钟,他回来的时候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通过平路而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上山回到夏令营用了1小时。从夏令营到学校有多少千米?  分析:根据题设条件,若设山路长为未知数x,则由来回的平路长相等得方程:  9;n  同样可设平路长为未知数,由来回山路长相等得方程12  还可设山路长和平路长分别为x千米,y千米,由来回的时间关系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  或设下山和上山的时间分别为x小时,y小时.由来回山路长和平路长分别相等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而不求,巧用辅助量  当应用题中涉及的量较多,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又不明显时,可适当地增设辅助未知数,目的不是要具体地求出它们的值,而是以此作桥梁,沟通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为列方程(组)创造条件.在解题过程中需将辅助未知数消去,以便求出所需未知数的值.  例1.一客轮逆水行驶,船上一乘客掉了一件物品,浮在水面上,等乘客发现后,轮船立即掉头去追,已知轮船从掉头到追上共用5分钟,问乘客丢失了物品,是几分钟后发现的?  解设x分钟后发现掉了物品,船静水速为V1,水速为V2,由题意得  (x+5)V2+x(V1-V2)=5(V1+V2),  xV2+5V2+xV1-xV2=5V1+5V2,  xV1=5V1,  ∵V1≠0,∴x=5.  答:乘客5分钟后发现掉了物品.  注:这里的辅助未知数是V1和V2.  例2.一只船发现漏水时,已进了一些水,现水匀速进入船内.如果10人淘水,3小时可淘完,5人淘水8小时淘完,如果2小时淘完水,需要多少人淘水.  解设2小时淘完水需x人,一人淘水量为y,每小时进水量为z,再设原进水量为a,由题意得  n  (2)-(1)得5z=10y,z=2y,(4)  (2)-(3)得6z=2y(20-x),(5)  把(4)代入(5)得6×2y=2y(20-x),  解得x=14.  答:2小时淘完水需14人.  注:这里的y,z,a是设而不求的辅助未知数.  例3.甲班与乙班共83人,乙班与丙班共86人,丙班与丁班共88人,问甲班和丁班共多少人?  (首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试题)  解设甲、乙、丙、丁班各有人数A.B.C.d,由题意得    (1)-(2)+(3)得a+d=85人.  答:甲班和丁班共有85人.  例4.一只小船顺流航行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需a小时,逆流航行这段路程需b小时,那么一木块顺水漂流这段路程需____小时.  解:设甲、乙两个码头的距离是S公里,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公里/小时,水流速度为y公里/小时,依题意得  即  由(1)-(2)得  ∴   答:一木块顺水漂流这段路程需小时。  例5.有一片牧场,草每天都在均匀地生长(草每天增长的量相等),如果放牧24头牛,则6天吃完牧草,如果放牧21头牛,则8天吃完牧草,设每头牛吃草的量相等:n  (1)如果放牧16头牛,几天可以吃完牧草?  (2)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至多放牧几头牛?  解:(1)设这片牧场原有草量为a,每天生长的量为b,每头牛每天吃草量为c,16头牛在x天内可以吃完牧草,则    由(2)-(1)得b=12c(4)  由(3)-(2)得(16x-168)c=(x-8)b(5)  将(4)代入(5)得x=18.  (2)设至多放牧y头牛,牧草才永远吃不完,由即  答:如果放牧16头牛,18天可以吃完牧草,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至多放牧12头牛.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考点扫描:能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  名师精讲:  1.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  (1)审题,熟悉题目中的实际意义和题目中各种量之间的基本关系,正确找出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2)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组成方程组。  (3)解这个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  (4)检查所得的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5)写出答案。  2.注意:  (1)设几个未知数,就要找出几个相等关系,列出几个方程。  (2)在解应用题的最后,要检查所得的解是否适合原方程组的每一个方程,还要检查这些解是否符合题意。  中考典例:  1.(河北省)某所中学现有学生4200人,计划一年后初中在校生增加8%,高中在校生增加11%,这样全校在校生将增加10%,这所学校现在的初中在校生和高中在校生人数依次n是( )  A.1400和2800  B.1900和2300  C.2800和1400  D.2300和1900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评析:根据题的条件列方程组。设初中生x人,高中生y人,可得方程组,  解得故选A。说明:该题也可列方程8%·x+(4200-x)·11%=4200×10%来解。  2.有资料显示,美洲是世界上贫富差别最大的地区,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海地与墨西哥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和还要多23800美元,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海地的45倍与墨西哥的4倍之和,达到29000美元。海地与墨西哥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中项是尼加拉瓜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2倍,并且尼加拉瓜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于海地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问尼加拉瓜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多少美元?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比例中项。  评析: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找到两个等量关系。该题中等量关系,一是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海地与墨西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和多23800美元,二是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海地的45倍与墨西哥的4倍之和。29000是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因此可列方程组求出海地、墨西哥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再根据比例中项的意义求出尼加拉瓜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解题过程如下:  解:设海地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x美元,墨西哥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y美元,依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xy=1000000。其比例中项为±1000。  依题意舍去负值,得尼加拉瓜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00美元。  答:尼加拉瓜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00美元。n  (注:如果x:A=A:y,那么A叫做x、y的比例中项,且A2=x·y。)  3.(深圳市)把浓度分别是90%和60%的甲乙两种酒精溶液,配制成浓度为75%的消毒酒精溶液500克,求甲、乙两种酒精溶液各取多少克?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评析:该题是一个溶液配比中的合二为一问题,对于此类问题要把握两点,一是配制过程中两种溶液的质量和是配制后溶液的质量。二是在配制过程中纯酒精的量不变。所以可设甲为x克,乙为y克,列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也可列方程解答。解题过程如下:  解:设甲种酒精取x克,乙种酒精取y克  根据题意得解得  答:两种酒精各取250克。  另解:设甲种酒精取x克,根据题意得方程90%+60%(500-x)=75%×500  解得:x=250,500-x=500-250=250  答:略  专练:  1.(北京朝阳区)我区某学校原计划向内蒙察右后旗地区的学生捐赠3500册图书,实际共捐赠了4125册,其中初中学生捐赠了原计划的120%,高中学生捐赠了原计划的115%。问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各比原计划多捐赠了图书多少册?  2.(长沙市)某河上游的A地,为改善流域环境,把一部分牧场改为林场,改变后,林场与牧场共有162公顷,牧场面积是林场面积的20%,请你用两种方法计算,退牧还林后林场面积为多少公顷?  解法一(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解法二(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  3.(北京崇文区)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  某公园有东、西两个门,开园半小时内东门售出成人票65张,儿童票12张,款568元,西门售出成人票81张,儿童票8张,收票款680元。问此公园成人票、儿童票每张售价各几元?n  4.(北京燕山区)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  小李和小张买了同样数量的信纸和同样数量的信封。小李用自己买的信纸和信封写了一些信,每封信都用一张信纸;小张也用自己买的信纸写了一些信,但每封信都用了三张信纸;结果小李用掉了所有信封但余下50张信纸,而小张用掉了所有的信纸而余下了50个信封,那么他们每人买了多少个信封和多少张信纸?  答案:1.解:设初中学生原计划捐赠x册,高中学生原计划捐赠y册。  根据题意,得  整理得:  ∴x=82500-23(x+y)=82500-23×3500=2000  ∴y=3500-2000=1500    ∴(-1)x=400;(-1)y=225。  答:初中学生比原计划多捐赠了400册,高中学生比原计划多捐赠了225册。  说明:请注意第1题的解法的特殊性。  2.解法一:设退牧还林后林场面积为x公顷,依题意得:20%x+x=162,解之得:x=135  答:略  解法二:设退牧还林后,牧场面积、林场面积各为x公顷,y公顷,  依题意得解之得:  答:略  3.解:设成人票每张售价x元,儿童票每张售价y元,  根据题意,得解之得:  答:略  4.解:设每人买了x个信封,y张信纸。  根据题意,得n  整理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他们每人买信封100个、信纸15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