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90 KB
  • 2022-04-12 发布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分层训练新人教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黄河颂分层训练1.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D )A.澎湃(bài) 山巅(diān)  气魄(pò)B.浊流(zhú)扮演(bàn)构筑(zhù)C.哺育(pǔ)发源(yuán)屏障(zhàng)D.摇篮(lán)宛转(wǎn)流泻(xiè)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惊涛澎湃 急风劲草 浊流宛转 九曲连环民族摇蓝 一泄万丈 伟大坚强 浩浩荡荡错别字急蓝泄改正疾篮泻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波浪)B.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即精神的城防)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雄壮、雄伟)D.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里是比喻支流)4.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B )A.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B.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拟人)C.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夸张、对偶)D.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比喻、拟人)5.在横线上分别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的语句形成排比。我梦想,驰骋于塞北苍茫辽阔的大漠,在金黄的夕阳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我梦想,                 ;我梦想,                    。 答案:(示例)攀登中原五岳至尊的泰山,在茫茫的云层中,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情怀 驰骋于广漠无垠的塞外北国,在徐徐和风中,领略“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奇特n阅读“歌词”这部分内容,回答问题。6.歌词中写道,“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答案:把黄河比喻成“中华民族的摇篮”是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中华儿女。7.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答案: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成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与上文“一泻万丈,浩浩荡荡”照应,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勇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倾听黄河李雪峰①远远我们就听见了那低沉的吼鸣,像远方隐隐的奔雷,像一万张牛皮大鼓被纷纷沓沓地一起擂响。天空里的一钩弯月,和洒在夜幕上青铜钉般散落的星星,都十二分迷蒙。许是夜风把惊涛骇浪的飞沫远远地吹洒过来了,温馨了风缕,温馨了夜色,霏霏地浅浅地润湿了我们的眉发和呼吸。②我们疾步迎着那涛声奔去。那喧嚣,也急切切朝我们的耳鼓汹涌而来。③终于,我们站在了那动人心魄的涛声里。④这就是黄河!就是比我们人类的历史还要源远流长,比我们的生命还要年轻,比我们的青春还要饱满和激荡,永远充满骚动,充满灵性的滔滔不息的黄河!⑤我们站在岸边被惊涛飞浪拍溅得轰轰作响的岩石上,苍茫的夜幕里,看不见流水,看不见浪涛,我们只能静静地伫立着,从涛声和河风里倾听这条大河,结识这条从唐诗宋词的飞韵里,一泻古今的灿烂大河。⑥仿佛一支奔突的马队刚刚离去,而另一支马队的一万只铁蹄又奔突而来。轰——哗——,轰——哗——,一浪推卷着另一浪的余音,没有间歇地急骤地擂在我们屏气凝神的胸膛上。一声浪涛里挟卷着漫天的飞雨碎沫,凉凉地溅了我们一头一脸。在轰鸣的刹那,岸在颤栗,脚下的大地也猛地一抖,仿佛要沉陷,然后那轰鸣又从大地深腹沉闷地反弹了过来。浪涛的轰鸣,和大地恢宏的回声,震耳欲聋地把我们夹击在中间,震击得我们摇摇晃晃。n⑦足足有半个钟头。黄河让我们领略了它半个多钟头的恣肆和狂放、恢宏和雄浑,就渐渐收敛了,渐渐风平浪静,渐渐恬静了下来。我从此才真的知道黄河是富有灵性的,就像一个胸怀坦荡的人,他让你认识的不仅是他的阳面,而且还有他不灿烂的另一面。⑧有几盏星星一样的灯,从黛黑的远方飘飘摇摇地漂下来。那灯在静静流淌的水声里,一点一点明明灭灭地近了。渐渐就听见那悠闲缓慢的摇橹击水声。像一双母亲的手,轻拍着静静睡去的黄河,充满慈祥,充满爱抚。有几只水鸟,冗长地啁啾着,羽翅的扇动声和在舒缓的水流里,像是几声悠远的古筝声韵,幽幽地流远了。⑨船近了。但看不清是乌篷,还是舢舨,只是欸乃欸乃①地漂着。有缠绵的渔歌月光似地飞落过来,那歌声轻柔,淡泊,含着温馨的水汽,和着水流的起伏,轻风一样地婉转着。⑩我们一直站到月落西山。谁也不说话,只是默默地谛听着。⑪同行里有朋友叹息说,没有看到黄河的浑黄和苍茫。我想,聆听黄河的声韵难道不比见到黄河更深刻吗?就像倾听音乐,虽然看不到它所表达的那一种意境,但通过音符所意想的境界,比那种起初的风景更高远更优美。⑫黄河啊,我从我的耳朵里看到了你,我从一支雄浑而清丽的音乐里看到了你。【注】①欸乃:象声词。摇橹声。8.本文写了黄河的两种声音:一种是雄浑/恣肆/狂放/恢宏的声音,另一种是清丽/舒缓/婉转/恬静的声音。(摘选原文词语填空。)9.选文第①段画线句描写的对象是月亮和星星,并没有涉及黄河的形象和声音。这个句子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答案:不能删去。因为这里用静谧的夜景来衬托黄河的惊涛骇浪的宏伟声势。(意近即可)10.本文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你从第⑥段或第⑧段中任选一个精彩的比喻句,写出本体和喻体,并加以赏析。答案:(示例一)第⑥段“仿佛一支奔突的马队刚刚离去,而另一支马队的一万只铁蹄又奔突而来”,把黄河的涛声比喻成奔突的马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涛声的波澜壮阔。(示例二)第⑧段“像一双母亲的手,轻拍着静静睡去的黄河,充满慈祥,充满爱抚”,把摇橹击水的声音比喻成母亲的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声的轻柔。11.作者在文末表达了自己的感触:聆听黄河的声韵比见到黄河更深刻。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说说作者产生这种感触的原因。答案:(示例)倾听黄河时可以通过种种声音进行联想,那种联想有更深远的意境、更广阔的时空、更优美的画面,因此比仅仅看到画面更加具有震撼力。(表达合理即可)n12.作者在文中说黄河“从唐诗宋词的飞韵里,一泻古今”。请写出一组表现黄河神韵的唐诗或宋词名句。答案:(示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素材挖掘我沿着新修的扶梯下到谷底,只见河道至此形成30多米的落差,向上仰望,一线蓝天,人如在一个巨大的壶中,显得格外渺小,飕飕凉风不寒而栗。黄河巨浪凌空而落,撞击在石床上,又飞溅在半空中,激起一团团云雾,霏微霞雯,红黄蓝绿,斑斑驳驳,恍惚中,晴空现出道道彩虹。水珠迸在脸上,清凉如洗,让人怀疑:这就是那浑浊的黄河水么?谷底如飞壶倒悬,真不知天公什么时候煮开了一壶沸汤,热浪冲腾,未曾饮,每个人的心扉已然升腾了,飘飘欲仙。唯有此时,你才能真正懂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神来之笔!冲浪发出隆隆巨响,像晴天霹雳,像隆隆战鼓,又把人从梦幻中唤回人间,催人奋进,催人猛醒,如饮醍醐,一切都变得那么高昂、那么振奋、那么热烈。此时此刻,我想,每个游人的耳旁都会无一例外地响起那首威武雄壮、荡气回肠、响遏行云的战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就在那一刻,我眼前突然冒出了一幅幅幻影:当年的勇士们为了中华民族的最后解放,乘着一艘艘木舟,在红旗的指引下,奋臂击波,冒着枪林弹雨,胜利登上了彼岸。那一朵一朵闪亮的浪花,不就是流淌着的烈士们的碧血么?从谷底上来,站在高处远看河流的气势,用“势如破竹”“势不可挡”“势贯长虹”“气势磅礴”“雷霆万钧之势”等名词来形容只有逊之而无不及。这时,我才觉得,平时看去温驯的黄河,竟是如此的粗犷,如此的奔放,如此的壮观!它似怒发冲冠,一泻千里,冲刷尽民族的耻辱,洗涤尽民族的泪水,载着中华民族的豪情,载着中华民族的希望,滚滚向前!向前!——选自散文《啊,黄河母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