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34 K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练32 探究世界的本质小题狂练小题是基础 练小题 提分快1.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与“事物”是( )①总和与个别的关系 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③虚与实的关系 ④抽象与具体的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物质概念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是永恒的”指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说的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表现。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②④符合题意,①③错误。2.[2019·漳州测试]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下列对哲学中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物质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集合②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③物质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④物质撇开了事物的具体形态,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正确。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①说法错误。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表现,④说法错误。物质概括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③正确。3.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燃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此观点( )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答案:C解析:纸箱、灰、树木、家具、纸张都是哲学上所讲的物质的具体形态,由此可见,材料中的观点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了,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观点并没有否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D排除。4.有人认为:“人类社会是有意识的人参与的,故不具有物质性。”下列能反驳该观点的是( )A.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统一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B.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以及构成要素都是客观的C.从大自然孕育而来的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物质的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的依据,B符合题意;A强调自然界的物质性,不符合题意;C是结论而不是依据,排除;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错误。5.[2019·福州测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表明( )①人类改造自然必然造成对自然的破坏 ②人类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应该n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认识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对自然的征服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尊重客观规律。材料表明人类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②③符合题意;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能够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①说法错误;人类只能改造自然而不能征服自然,④说法错误。6.当前,中国已经从工业化中期逐步步入到工业化后期,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全面上升导致全球化红利日渐减弱,中国经济将由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这充分说明( )①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人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A解析: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规律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导致全球化红利减弱,说明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①②符合题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③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关系,排除④。7.时间总是按它的规律悄然转动,但它也总能够定格下那些重要的历史瞬间。时间的特点所体现的辩证唯物论的道理是( )①物质世界并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 ②客观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在客观事物面前,人们是无能为力的 ④人类是无法感知时间的存在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时间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它总是按它的规律悄然转动,但它也总能够定格下那些重要的历史瞬间,这说明客观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②符合题意;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③表述错误;我们的思维能够正确地认识存在,④错误。8.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重要推论。时间和空间会在质量面前弯曲,时空在伸展和压缩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传播开来,这些振动就是引力波,科学家们花了半个世纪搜寻引力波,直到近期美国科学家才探测到了第一例编号为GW150914的引力波,这一发现被称作“上帝的礼物”。这表明( )①科学实验活动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能认识的事物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引力波非常难以测量,因为当它们到达地球的时候已经变得非常弱了,经过科学家的努力才探测到了第一例编号为GW150914的引力波,这表明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能认识的事物,②正确。引力波的存在表明世界是物质的世界,③正确。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错误。④与题干材料无关。9.被誉为古代织锦“活化石”的南京云锦借用西方的“错视艺术”,因其时尚度高而深得年轻人喜爱;用硫酸纸拼装的创意秦淮花灯,内置节能环保的LED灯,各部件以中国家具榫卯原理扣合,可以拆解装盒带往各地……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 )①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 ③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④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②B.①④n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与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的知识。题眼是“老工艺的新诠释”。由题眼可知,对老工艺进行的新诠释一方面体现了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④符合题意,选D项。对老工艺的发展和创新并没有淡化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①错误;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②错误。10.[2019·贵阳测试]《上海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日前全文对外发布,这是数百名测绘人员三年的努力,经过室内分析判读和野外实地调查,最终厘清了“所见即所得”的上海地理国情家底数据。这次普查工作主要是完成对上海陆地国土范围内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普查。普查的这些要素( )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 ②在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③具有的客观性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④是创造人类社会的全部要素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是构成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要素,但并不是创造人类社会的全部要素,并且这些要素具有客观性,①③正确,④错误;劳动在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决定作用,②错误。11.明朝诗人钱宰在《拟古》中写道:“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下列与诗中哲理相近的是(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答案:D解析:该诗蕴涵的哲理是物质是永恒运动的,D与此相符。A、C属于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属于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或诡辩论观点。12.“时间去哪儿了?能否找到它,带着现在的记忆回到过去,懂点事,听点话,让爸妈的笑容漫上脸颊?时间,或许就在心里,就是一个渐渐懂得了什么是辛苦,什么是责任,什么才叫一个家……时间哪里都没去,就在原地等待着,等待着看一幕幕花开的芬芳,等待着懂得的人,去做让它都感到幸福的事情。”这启示我们( )①只有在时间静止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感知亲情的可贵 ②承认时间处在绝对运动中就会陷入不可知论的泥潭 ③要正确把握好时间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④要善于在时间的相对静止中创造和把握当下的幸福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B解析:①说法明显是错误的,故排除;②说法错误,因为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故排除;③④符合题意且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13.[2019·桂林调研]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说的是要看到事物是n不断变化发展的,要做到因时而变、随事而制,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故①②符合题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故③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立统一的问题,故④不选。14.在云南香格里拉的上空,一颗小行星差点撞击地球。最终,它在离地球不足40公里的半空中爆炸,形成月亮般大小的流星从低空划过,惊骇得一波赏月群众以为是月亮坠落了。这次撞击事件证明了(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B.自然界的运动是有条件、有规律的C.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D.自在事物的联系可以人为加以改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赏月的人们以为是月亮坠落了,实际上是一颗小行星在半空中爆炸,形成月亮般大小的流星从低空划过,这是客观现象,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体现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C符合题意;A表述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表述错误,自然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有规律的;D表述错误,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15.[2019·唐山模拟]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答案:A解析:“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说明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排除B、C、D三项,A项符合题意。16.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这说明( )A.只有保持性质的稳定才有利于事物的发展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不可分割的C.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认识和改造D.质变为量变开辟新的道路,要促成质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材料中的“稳”,说明静止是相对的,材料中的“进”,说明运动是绝对的,因此“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说明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不可分割的关系,B符合题意;A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说法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D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量变与质变。1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说明(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③运动是事物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动中有静,静中有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同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说明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①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②③与题意不符。n18.《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是因为( )①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③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规律 ④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是因为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①④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③表述不准确。19.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由三位美国科学家分享,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生物昼夜节律分子机制方面的杰出贡献。三位科学家通过精密的实验得出:熬夜会打破人体内精妙的时钟,疾病匍匐而来;熬夜将造成大脑开始吞噬自己;调节节律的关键基因失效后,会促使肿瘤发生。本届诺贝尔医学奖最接地气的忠告就是:不要熬夜!该实验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②世界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科学实验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目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意识没有直接现实性,①错误;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出熬夜会对人脑造成危害,这进一步佐证了世界是可知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正确;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错误;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有利于防止熬夜对人的危害,这进一步佐证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目的,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20.“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不织铁网、挥利剑、出重拳、敲警钟,就不能铸就从严治党的基石。形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需要中国共产党( )①尊重党建规律,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得以解决 ②认识执政规律,使治理国家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③把握治党规律,使自身始终保持机体健康和勃勃生机 ④变革政党政治的运行规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形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需要我党尊重党建规律,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得以解决,把握治党规律,使自身始终保持机体健康和勃勃生机,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应排除;规律是客观的,不能变革政党政治的运行规律,④说法错误。21.[2019·邯郸模拟]澳大利亚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借助美国航天局开发的一种算法和长达22年时间对世界各地游客拍摄的鲸鲨照片的跟踪比对,发现了鲸鲨聚集规律等若干信息。这说明( )①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发现规律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规律的客观性。研究团队通过新的算法和一系列跟踪比对发现了鲸鲨聚集规律,说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发现规律,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①③符合题意;②表述正确,但材料突出强调的是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规律,而不是强调规律的客观性;④表述错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但两者不是相互制约的关系。2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n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是( )A.坚持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把握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C.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D.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说明尊重了历史发展规律,体现了要在坚持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C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体现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不符合题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观点错误;应该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观点错误。23.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水稻新种质,株高可达2.2米,具有高产、抗倒伏、抗病虫害、耐淹涝等特点。水稻长得比人高的事实( )①强调人类可以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物质 ②没有摆脱水稻自身固有的内在属性 ③是无法否认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的 ④证明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水稻长得比人高的事实是客观实在的,水稻在其生长过程中,遵循自身固有的生长规律,没有摆脱水稻的内在属性,②③符合题意;哲学上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不可以被创造,①表述错误;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④表述错误。24.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毛泽东通过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制定了相关的策略,说明要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依据变化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故①③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行动的出发点是实际情况而不是认识,故②说法错误;主观能动性不能起决定性作用,故④说法错误。选B。课时测评综合提能力 课时练 赢高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9·廊坊中学模拟]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A.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B.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C.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特质D.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答案:B解析:n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故排除;B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客观实在性是指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故入选;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客观实在性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无关,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客观实在性并不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秩序,故排除。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体现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只有国家才能缓和 ②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 ③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 ④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这体现了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②④符合题意;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①说法错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是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而不是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③说法错误。3.目前,人们已经制造出“基因鱼”“基因猪”等新型物种,将来还会有意识地制造出更多的物种。可是,如果没有现已存在的物种,没有遗传物质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基因变化的规律,新的物种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这一事实充分说明(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弱 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③“人为”的事物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④新型物种是主观的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答案:D解析:人们是在承认自然物的基础上按照事物发展规律制造出新的物种的,说明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人为”的事物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②③符合题意,④错误;“人为”事物的存在并不否认物质决定意识,①中“越来越弱”说法错误。4.[2019·山东济南检测]十九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是随意规定的,而是由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这说明(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具有客观性B.生产关系反映一定经济利益关系,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反作用C.生产力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生产关系决定D.生产关系是主观的,人们可以任意选择和发展生产关系答案:A解析:实行“三权”分置是由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说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也是客观的,A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B不符合题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客观的,不能任意选择和发展,C、D错误。5.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表明( )A.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B.只有在时间静止的状态下我们才能认识我国的国情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事物处在绝对运动中就会陷入不可知论答案:C解析:n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体现了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相对静止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的,C符合题意;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D错误。6.“低碳环保生活”要求人们在生活生产时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如果说环境保护、保护动物、节约资源等已经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那么低碳环保生活则是我们需要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低碳环保生活”是一种态度,我们应当积极提倡并去实践这种新型的生活方式。这表明(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 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其重大影响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答案:A解析:“低碳环保生活”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①④正确;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颠倒了二者的关系;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是对立统一的,不是不可协调的,③错误。7.[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下列选项中与诗中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B.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答案:D解析:题中“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表明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动中见静,似静实动。A与题干意思一致;B项“看山恰似走来迎”中的“山迎”,描述的是山的相对运动,感觉山迎面而来,所以“山迎”是以船或者流水作为参考系的,而“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描述的山静止不动而船发生运动,所以是以山或者河岸作为参考系的,与题中哲理一致;C项中的观点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与题中哲理一致,D项中的观点体现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与题干哲理不一致。因此,答案是D项。8.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201路最美际遇充满诗情和画意。但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③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④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D解析:物质决定意识,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红尘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②错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③错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所以岁月不改其性、大地不老是不存在的,①④符合题意。9.[2019·济南模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1981年至今有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这一论断的改变表明( )①对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往往受到诸多主观条件的限制②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自发到自觉 ③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n本题考查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矛盾、运动和静止。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国情和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体现出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④符合题意。对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而非主观条件,排除①。社会发展规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题中讲的是社会主要矛盾,不是同一概念,排除②。10.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实验,发现了胰岛素细胞是如何形成的。此发现可能实现通过重新编程干细胞来产生胰岛素。研究人员使用人类干细胞可以产生胰岛素分泌细胞,将来可以将其移植到糖尿病患者体内,为治疗1型糖尿病重症患者带来希望。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提供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发展 ②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胰岛素细胞的形成机制,造福患者 ③研究人员发挥意识的作用,通过实践把观念变成了现实 ④人们根据干细胞的固有属性建立新的联系,服务医疗实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①项,题干中没有提到新的认识工具,与题干不符;此发现为治疗1型糖尿病重症患者带来希望,这表明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胰岛素细胞的形成机制,造福患者,②正确;通过重新编程干细胞产生胰岛素尚处于实验阶段,尚未成为现实,③说法有误;此发现可能实现通过重新编程干细胞来产生胰岛素,这为治疗1型糖尿病重症患者带来希望,这表明人们根据干细胞固有属性建立新的联系,服务医疗实践,④正确。11.[2019·江西南昌三校联考]近年来,“自驾游”的兴起,使得周边风景秀丽的山川河谷成为孝感市居民周末出游的必到之地。曾几何时,延绵不绝的“光头山”,污浊的溪流遍布孝感市。孝感市人民经过二十几年的封山育林,苦心经营,克服种种困难,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林海,清澈的溪水。孝感市不仅成为长江的生态屏障,还为居民参与生态休闲提供了好去处。生态环境的恢复折射出人们( )A.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B.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客观条件的制约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材料中孝感市市民经过二十几年的封山育林,苦心经营,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改造了生态环境说明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D符合题意;A、B、C材料未体现。12.4G网络通讯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等。4G传输速率比目前的家用宽带ADSL(4兆)快20倍,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从哲学角度看,4G通讯的出现( )A.是对规律的利用和改造B.是来自对客观物质条件的利用C.表明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表明创造性思维是科技创新的源泉答案:B解析: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网络通讯),是人们根据对客观物质条件的利用进行的创新,不是改造规律,是实践的产物。所以本题选B;A、C、D都不对。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13.城外是25.4万亩新造林,城区有2900多条绿化设施道路、38万余株行道树;河流、湖泊、水库等91.9%的岸线有1200多公里沿水防护林带,高铁、高速等道路沿线有1400多公里沿路防护林带……掰着指头细数12年“绿色南京”建设成绩单,市农委林业处处长齐佩文期待地说,2014年,市民关注的森林碳汇总量有望超793万吨,这些碳汇从哪儿来,就从12年“绿色南京”建设年均35亿多元的生态功能效益中来。结合所学《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说明“绿色南京”建设的合理性。(12分)答案:n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善待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南京”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6分)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绿色南京”建设是遵循自然规律的正确选择,必然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6分)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界的客观性和规律的客观性,考查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设“绿色南京”是尊重自然的客观性、遵循客观规律的体现。解答本题从这两方面思考即可,答案的组织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结合。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简称“三权分置”)并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等,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备受社会关注。农户享有土地承包权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承包农户有权占有、使用承包地,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并获得收益;有权通过转让、互换、出租(转包)、入股或其他方式流转承包地并获得收益。赋予经营主体更有保障的土地经营权,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关键。结合材料,阐述实行“三权分置”的“变化”是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的。(28分)答案: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实行“三权分置”并行改革,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等,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制度创新,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属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属于社会运动,是最高级的运动形式。(6分)②我国的主要矛盾较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已经有了较大变化,这是绝对的;农村要发展,必须要有新的制度创新,这体现了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4分)③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实行“三权分置”并行改革,并没有改变农村土地由农民集体所有的性质和农民对农村土地的承包权,这些都体现了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6分)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论断既强调我国主要矛盾变化,但又明确我国当前的发展水平同构想的社会主义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目前依然处于中等收入的状况,属于初级阶段;实行“三权分置”并行改革,既保证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又适应了生产国发展的需要。这些体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6分)⑤发展是前进的、向上的运动变化,是性质的改变,是新事物的产生。它表明了事物运动的方向性。所以,马克思主义运动观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主要矛盾”的论断,以及实行“三权分置”并行改革,都是理论上和体制上的重大创新,把原来的理论和体制推进到了一个新水平、新时代,体现了我党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6分)解析:本题以农村土地实行“三权分置”为背景设置相关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社会在运动,可联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等相关知识;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简称“三权分置”)并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等,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可联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运动与静止的特征、发展的概念和特征等知识分析作答。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必须遵循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必须理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公共价值是社会公德的基础,也是社会治理的价值基础,仅仅依靠法律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形成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结合材料,运用“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如何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形成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12分)答案:n①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坚持遵循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②遵循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现代社会发展有其特有的规律,改进社会治理方式首先要承认规律的客观性,遵循客观规律。③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离不开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每点4分,共12分)解析:本题以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为背景,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可从规律的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等方面分析,再落实到政府、社会成员等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