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92 K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睁眼看世界:他们早就走在林则徐之前百多年来,林则徐一直以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光辉形象,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在中国的对外关系领域,被竖立为标志性的转折点。但放眼中国历史的悠悠长河,林则徐这样被迫兼主动的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其实真的还有不少。只是他们都不曾有希望获得林则徐的历史地位。被迫走出去的代表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动去看外面世界的人,汉朝使节张骞的壮举,让人赞叹。但他的主动出击,实际上蕴含着太多的无奈。一方面是汉朝本身对于外部世界的无知,另一方面则是匈奴在西北各地的控制,形同封锁。公元前139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对中原以外的世界基本只有最模糊的概念。他的出使目标,也是已经西迁不知到何处的潜在同盟月氏。这次失败的远行,自然被控制河西走廊的匈奴人,一举捣毁。张骞本人也在匈奴控制区,花了10年时间,才得以出逃。最终在误打误撞中,张骞成功穿过西域,进入了位于今天费尔干纳地区的大宛,最终抵达阿富汗北部的月氏控制区。从功利外交角度来看,张骞的出使是失败的。获得中亚更为富庶土地的月氏人,根本没有东征贫瘠土地的意愿。他的回程同样艰辛无比,一直到公元前126年,才辗转返回长安。在此期间,汉武帝治下的大汉王朝,早已开始对匈奴势力的一系列反击。张骞的努力,在他的有生之年来看,都是可有可无的。张骞的第二次出使,结局同稍有改观。但这是汉朝军队攻克河西走廊的成果,而不是他外交努力的结晶。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真正的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从刚刚集成东亚腹地的汉文明区域而出,一路领略匈奴-草原、斯基泰-伊朗、月氏-吐火罗、希腊化-大夏的不同文明风格。只是在流传至今的记录中,我们很难发现汉朝当事人对于这些文明的总体直观评价。剖去那些情有可原的失误,我们依然能在历史的脉络中察觉长安朝廷对于外面世界的不削。除了实践虽远必诛口号的几次失败尝试,已经对西域地区不成功的殖民。张骞的努力,其实大部分都化为虚无。他最大的成绩,无疑就是在匈奴势力被驱逐后,告诉丝绸之路上的西域人,有一家中间商被取消了代理资格。张骞之后,一心寻找罗马的甘英,走的更远。抵达了当时世界的第二大贸易港口--查拉塞尼。他对于外部世界的直观认识,一定比懵懂的张骞来的更为深刻。但是我们已经找不到他自己的任何记录了。n虚心求教的僧侣作为中世纪前期,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代表,法显和尚的旅行更多的是传奇与宗教虔诚。在张骞远行之后的数百年里,汉文明的核心区域,被从中亚与北方草原迁入的异族,压缩在了南方的江淮地区。但公元前就已经被开发的海上丝绸之路,依然给了远行者以方便。因而从北方关中地区出发的法显,可以在游历了中亚、半个南亚次大陆与锡兰后,走海路而归。此后,又是通过海路,法显将自己虔诚的游学成果,贡献给了南方汉文明的残山剩水。只是除了教宗教义与清规戒律,我们很难发现法显的漫漫长路,给当时的南朝统治者以任何其他方面的帮助。已经在生存空间上被压缩到边缘一隅的南朝统治者们,并不缺乏进取的北伐者或是热心的佛学家。但他们却可以对在沿海横行的印度商船,视而不见。法显留下了众多今人视为珍宝的一手见闻录,却没有让南朝统治者们,决心联通外面的世界。这一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意义,被迅速尘封在改朝换代的因果循环中。这也就怪不得南朝在数百年里,愈发虚弱。目光短浅的统治者,最后只能在大兵压境时,做井底之蛙。被人遗弃的战俘杜环的名字,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是异常陌生的。他是时代的弃儿,却也是中国古代,游历距离最长的一位。他的成果,就如同他本人一样,是被故乡所遗弃的。公元751年的怛罗斯战役,唐朝远征中亚的军队,最终一败涂地。杜环因此成为了不幸的战俘,却也因祸得福的开始漫长旅行。他从中亚出发,经过波斯地区与两河流域,再到圣地与北非。最终从东非沿岸的贸易港登船,艰辛的回到广州。一路上,杜环经过的名城,不计其数。巴格达、耶路撒冷、亚历山大港,甚至是摩洛哥与索马里。再从海路到印度、锡兰、交趾和广州。杜环成为了古代中国,唯一走遍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壮士。他的《经行记》则是古代中国,涉及范围最广的外部见闻录,地理百科全书。只是他生活的大唐王朝,在根本上也对外面的世界,天然带着一层隔阂。长安的天子,依靠粟特人和突厥人经营陆地贸易,又会用阿拉伯、波斯、印度的航海家搞海运。至于全国物产赋税主力的汉人,并没有这样方便出国的便利。杜环的游记,终究无法成为朝臣研究战略的参考。不少章节在之后的岁月里,逐步流失。辛亏有不务正业的转载者,今天的我们才能一堵他个人历程的一部分。法显精神的继承n者,也在这一朝出产了西游的玄奘与东渡的鉴真。只是他们都需要靠偷渡,才能睁眼看一下外面的世界。胸有成竹的战略家张骞、法显与杜环等人的时代悲剧,在15世纪初似乎有了一丝转机。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下西洋的郑和太监,比他的前辈们有着更多的世界眼光。这层优势并不来自他的回回出生,但却是中国沿海的同族后人,提供给他的丰富材料。从各地海况到沿途港口,从最佳线路到整个网络。郑和可以依靠前人的实践经验,在出海前就勾勒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外部世界。正是这些来自外部世界的成果,让郑和得以从容率领世界上最臃肿的远洋船队,创下古代中国最辉煌的航海记录。用不适合近海航行的大船,躲过沿海的危险礁石。用中国特产的丝绸与瓷器,换来大量的香料与奇珍异宝。用不成熟的射石炮,对敢于不服的外邦国王,实施绑票。郑和成为了明朝的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也是史籍钦点的最后一人。他的辉煌,只是更为封闭前的回光返照。为了他与永乐皇帝的壮举,沿海各地是片板不得下海。虽然总有民间力量,与日本贡使勾勾搭搭,在马六甲定期扫货。但都入不了儒家士大夫的法眼,上不了台面。在往后的历史中,这样的胸有成竹者,绝非郑和太监这一个。大航海时代与地理大发现,将原本的丝绸之路贸易,有增无减的散布到世界各地。各地区文明间的交流,变的日趋频繁。作为东亚共主的大清皇帝,也比前人更方便的熟悉外面的世界。只是交流本身,并非传统雄才伟略之主的选择。当康熙这样的国际人物,在内廷看着地球仪学习西洋算术,底下的臣民们却依然只是之乎者也。当十全老人乾隆帝,看着英国人赠送的战舰模型,下令沿海水师不得挑衅妄动。民间的贩夫走卒们,还在幻想洋人的腿不能弯曲。到了鸦片战争前夕,希望力王狂澜的林则徐,再一次在风口浪尖上睁眼看世界。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他终于被定格在了第一人位置上。但这个历史瞬间,是不是来的太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