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12 K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山西省晋中市高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西周时期周公对当时的婚姻制度进行了改革,原先的“一夫多妻”变为“一夫一妻多妾”的礼制。周公的这一改革旨在( )A.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B.扩大姬姓封国的数量C.实现贵族婚姻门当户对D.提高儒家思想的地位2.东汉以来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社会变动,许多衣冠世家日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色彩,官位、族姓与文化结合更加紧密,以致出现了许多世代公卿、世出名士的家族。这表明( )A.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B.家族成为选官主要标准C.选官制度出现更替迹象D.九品中正制度已经形成3.理学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这表明( )A.理学淡化探讨现实生活B.理学具有较强理性精神C.理学具有唯物主义思想D.理学否定排斥佛道思想4.明清时期,苏州既是物货所出之地,又是物货所聚之处,盛产的丝绸、布匹、书籍、各种日用品和工艺品输往全国乃至海外。同时从全国各地输入各种手工业原料、居民粮食等,担负着转输全国各地商品的职能,与海外市场也有着频繁的联系。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 )A.全国性中心市场形成B.政府的对外政策开放C.国家放弃了重农抑商D.经济重心转移至江南5.1913年国内外煤、面粉在中国市场比例如下表;据此可知( )煤面粉华商产量5743吨39.41%2036包37.84%国外进口量1691吨11.61%674包12.54%外商产量7137吨48.98%2666包49.54%A.辛亥革命推动民族工业快速发展B.中国重工业发展开始超越轻工业C.一些行业可见帝国主义侵略特征D.民族工业经济结构逐步趋向合理6.五四运动发生,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主要是因为( )A.救亡图存仍是时代的主流B.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C.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D.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7.1930年,李立三等人提出了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总暴动和集中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计划。根据这项计划,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先后命令红军攻打南昌、长沙、武汉等城市,希望能够“会师武汉,饮马长江”。该计划( )A.导致了国民大革命失败B.推动革命形势进一步高涨C.表明右倾依然主导中央D.不符合当时中国革命实际8.有学者指出,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他们推行一种统一的全能的结构,并将它扩大到每个城市、每个村庄和每个家庭,以取代过去那种权力分散的松弛的政治状态。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 )A.集中全国力量实现了国家统一B.完善了国家的民主政治体制C.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胜利D.通过体制建设重塑国家形象9.《十二铜表法》中的一些条款指出,自由民与贵族,享有同样的财产权,还规定“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一。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nA.渗透着注重民主的法治观B.侧重于保护平民的利益C.以维护奴隶主利益为目的D.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应1.据某位经济学家的宏观经济分析。1610年至1860年,英国农业生产率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比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快了近一倍。这种情况( )A.是农业资本主义化的结果B.使英国成为世界农业大国C.不利于英国工业革命开展D.使农业日益成为支柱产业2.1929年下半年起,苏联政府改组差断性的行业托拉斯,把托拉斯下面的企业直接作为“工业管理的基本环节”,而改组后的企业则在国家“批准的限额内最严格遵守生产财务计划情况下享有独立”的权利。这说明当时苏联政府( )A.实行反垄断的自由竞争经济政策B.恢复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做法C.建立起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加大了对工业经济的控制力度3.如表为2006年WTO对世界服务贸易提供模式的分类及所占比例统计 世界服务贸易提供模式及所占比重 提供模式GATS的定义 占比(%) 模式1:跨境交付 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如国际电话) 35 模式2:境外消费 一国的消费者或企业自另一国的境内使用服务(如旅游) 10~15 模式3:商业存在 外国企业通过在另一国境内设立附属企业或分支机构而在该国提供服务(如外国银行在另一国境内开展业务) 50 模式4:自然人流动 服务提供者个人从本国旅行到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如时装模特或咨询顾问) 1~2资料来源:WTO及相关资料。这反映了( )A.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新变化B.商业对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性C.当时世界资本主要流向服务业D.经济全球化的开始向服务贸易领域扩展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0分)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住房紧缺,形成大批贫民窟。1879年,纽约市通过专门法案倡导新式住房设计,改善贫民住房情况,但直到1908年还没对住房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其他城市更是一拖再拖,一战期问,联邦政府实施了两项战时应急住房计划,为工人和军人家庭建造公共住房。20世纪30年代,联邦政府开始扩大在一战时期的做法,1934至1937年间,美国公共工程局以解决就业的名义新建住房21640套。1937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住房法》,并建立美国住房暑负责贫民的公共住房建设,到二战结束时,该署为16.8万个建筑单元提供了90%的资助,--n摘编自王旭《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等材料二:住房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一直受到政府和民众的普遍关注。1988年1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2月批准印发了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t美于在全图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这标志着住房制度改革进入了整体方案设计和全面试点阶段。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改革已进入深化和全面实施阶段,经过20多年的改革,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的不足7平方米提高到2004年的25平方米,住房内在质量也显著提升。单位建房实物分房的旧体制被打破,住房货币分配制度逐步发展。市场中介服务业务快速发展,统一的房地产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确立和越来越充分的发挥。另外,中固房地产业还直接带动了57个相关产业的产出增加,产生了广泛的行业推动力。--摘编自贾康、刘军民《中国住房改革背景的住房保障:演进与发轫》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前期美国住房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产生的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_.指出与20世纪前期美国住房政策相比,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不同之处,并说明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原因。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蒋廷黻先生在评价近代某先进人物时说,革新(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与守旧(恢复我们民族固有的美德)同时举行,这是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大贡献。我们至今还佩服他,就是因为他有这种伟大的眼光。蒋先生接着说了下边这段话。材料:徒然恢复我国的旧礼教而不接受西洋文化,我们还不能打破中华民族的大难关,因为我们决不能拿礼义廉耻来抵抗帝国主义者的机械军器和机械制造。何况旧礼教奉身就有它的不健全的地方,不应完全恢复,也不能完全恢复呢?同时,徒然接受西洋文化而不恢复中国固有的美德,我们也不能救国救民族,因为腐化的旧社会和旧官僚根本不能举办事业,无论这个事业是新的或是旧的。--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根据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材料:元世祖末和元成宗初,朝廷改王和坩设江浙、湖广、江西、陕西,四川、甘肃,辽阳等行省,行省逐渐演化成常设的、固定的最高地方官府。元朝廷嫌“外重”,一律取消中书省宰执“系衔”,把行省品秩降级为从一品,平章政事两人作为长官。这些基本奠定了行省作为地方常设机构的规模和权力框架。在明清两代,地方行政制度基本相同,府、州县以下的建制无多大变动,但在省一级则有几次较大的变动,这反映出朝廷要紧密控制各省的一应行政权力,将财权、军权、司法审判权尽可能n集中于中央,但在实际统治中,又深感地区分散辽阔,不给予地方一定的权力,实难克分并较好地履行统治职能。为此,在500多年中,随形势的变异,一再对省级行政制度作了实际上的。重大调整。--摘编自侯力《中国政治制度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对行省制进行多次调整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行省l调整产生的影响。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事实上,曾推动埃及与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和平协议的美国总统卡特,早在多年前就在《牢墙内的巴勒斯坦》一书中明确表达了对巴以冲突悲剧的无奈:“中东地区的仇恨和互不信任根深蒂固,各方自尊心非常强烈,谁也不会贸然提出申请或者作出让步,原因是主动一方最终会被拒绝。”“今天的阿拉伯人、犹太人和基督徒内流动着的仍是上帝选民之父的血液,为了争夺这位中东尊崇的族长的嫡系地位,各方不惜血溅圣地。迄今牺牲生命不计其数。地上的血仍向耶和华(即所谓上帝)哀告一苦苦渴求着和平。”--据刘中民《巴以冲突无法调和的根源在于文明与文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巴以冲突中的大国因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冲突的角度对巴以冲突的悲剧予以简要评价。2.材料一:史载:魏良辅能谐声律,梁伯龙起而效之,考证无剧,自翻新调,作《江东白纶》,《浣纱》诸曲,“传奇家曲,别本弋阳子弟可以改调歌之,唯《沆纱》不能”。《浣纱记》是以春秋吴越交兵为题材,叙述西施亡吴的故事,揭露了昏君、权奸误国的种种罪恶,对明朝日渐腐朽的统治提出“居安思危”式的讽喻。--据王永敬《昆剧志》材料二:1905年,京剧改革家汪荚侬在给友人的信中指出:“孝农(笑侬)等排一戏名曰《苦旅行》,取波兰遗事,内容甚富,表明不爱国之恶果,与无主权国民之苦况,以证波兰亡国原因。中段插写非洲红种野蛮统治,相形之下,足见我国民非劣种,实有优胜之资格,大有可为,”时人评价说:汪笑侬“盖欲借舞台现身说法之地,以速其勖(勉励)世警人,革命排满之目的也”。---据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中国京剧史(上卷)》(l)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汪笑侬对粱伯龙的戏剧创作风格的传承与超越之处。(2)结合时代背景,对汪笑侬的京剧改良思想予以简要评价。n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妻妾之分产生了嫡庶子之别,而当时宗法制强调嫡长子继承制,这一改革避免了权力继承时的争夺,有利于增强权力继承时的稳定性,故A项正确。婚姻制度的变化与姬姓封国数量无必然逻辑,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贵族婚姻的门当户对,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创始人为孔子,此时孔子尚未出生,故D项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西周周公婚姻制度改革的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本题考查对西周周公婚姻制度改革的目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答案】C【解析】儒学开始成为正统在汉武帝时期,排除A;此时选官的主要标准还是察举制的品行,故排除B;依据材料,东汉以来,家族势力日益影响选官制度,出现了察举制向九品中正制转变的迹象,故选C;魏晋时期形成九品中正,故排除D。故选:C。本题主要是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许多衣冠世家日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色彩,官位、族姓与文化结合更加紧密,以致出现了许多世代公卿、世出名士的家族。本题考查古代告官制度的演进,掌握古代选官的演进历程,并了解各种选官制度的标准特点及影响。3.【答案】B【解析】A与材料“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相背,故排除。从材料可以看出理学家关注人的现实生活,这是理性的体现,故选B。理学属于唯心主义,排除C。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排除D。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宋明理学的准确把握。4.【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苏州商业繁荣,与全国各地和海外市场联系密切,故A正确;明清长期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排除B;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得以延续,排除C;经济重心转移至江南是在南宋时期,排除D。故选:A。本题主要是考查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要依据材料进行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掌握明清经济发展的特点。5.【答案】C【解析】n材料无法体现民族工业发展速度,故排除A;B项与史实违背,排除;据材料可知,外商在中国所产煤和面粉在中国市场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体现了帝国主义时代的侵略特征,C正确;经济结构变化需要观察国民经济各种成分的比例关系,材料没有完整展现这一内容,故排除D。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检查问题要搞清楚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6.【答案】A【解析】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爱国运动,而梁漱溟的行为却是一种理性的爱国行为,均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主流,故A项正确。BC两项与梁漱溟的行为无关,应排除。中国早在19世纪60、70年代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故D项说法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考查救亡图存的时代主流。关于五四运动,在复习中应注意掌握它的背景、经过、结果、性质以及影响。7.【答案】D【解析】1927年国民大革命已经失败,排除A;材料是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体现,这一计划使红军遭受重创,被迫撤回各个根据地,党在白区的各级组织也遭到了惨重的损失,故排除B和C;这一计划是城市中心路线,不符合中国革命的国情和实际。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要求学生结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特征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过程特征和中共探索革命道路的特点,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8.【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他们推行一种统一的全能的结构,并将它扩大到每个城市、每个村庄和每个家庭,以取代过去那种权力分散的松弛的政治状态”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通过体制建设重塑国家形象,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政治建设。需要掌握新中国初期体制改革的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他们推行一种统一的全能的结构,并将它扩大到每个城市、每个村庄和每个家庭,以取代过去那种权力分散的松弛的政治状态”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对新中国初期体制改革的目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9.【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同样”“人民会议”等,可得出该法体现平等意识和民主原则,故可以得出注重民主的结论,故A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不存在侧重保护平民利益一说,故B项错误。C本身正确,但材料无法得出这一结论,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义务,故D项错误。故选:A。n本题考查罗马法。考查《十二铜表法》的特点。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同样”“人民会议”。本题考查对《十二铜表法》的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10.【答案】A【解析】A.17世纪英国农业生产率增长速度较快,是英国圈地运动后,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故A正确;B.依据材料无法得出英国成为世界农业大国的结论,排除B;C.农业生产率提高有利于为工业革命提供原料,推动工业发展,排除C;D.1860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农业已非支柱产业,排除D。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工业革命的背景和过程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工业革命的过程特征和影响,还要搞清楚近代以来英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特征。11.【答案】D【解析】材料中表明,托拉斯下面的企业的由国家简接管理到严格管理,体现了对工业管理的加强,故D项正确;A项与“批准的限额内最严格遵守生产财务计划情况下享有独立”不符,故排除;新经济政策中利用市场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因此与材料不符,故B错误,排除;C项是在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为标志,故C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根据材料含义对照斯大林模式特点和市场经济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了解苏联斯大林模式是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并了解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影响。12.【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商业对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性,故B正确;A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作用,寻求解决贸易争端;监督各成员贸易政策,并与其它同制订全球经济政策有关的国际机构进行合作。世贸组织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管辖的范围除传统的和乌拉圭回合确定的货物贸易外,还包括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外的知识产权、投资措施和非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领域。世贸组织具有法人地位,它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13.【答案】【小题1】(1)第一小问,“联邦政府实施了两项战时应急住房计划”“1937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住房法》,并建立美国住房暑负责贫民的公共住房建设”由自由放任到国家调节;由间接调控到直接管理;由临时性措施到长期性政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改善人民住房状况,稳定社会秩序;增加以工代赈岗位,利于经济复苏;有利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第一小问,“着住房制度改革进入了整体方案设计和全面试点阶段”“单位建房实物分房的旧体制被打破,住房货币分配制度逐步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确立和越来越充分的发挥。另外,中固房地产业还直接带动了57n个相关产业的产出增加,产生了广泛的行业推动力”注重整体规划,逐步推进;住房分配由实物分配到货币分配的转变;发挥市场在住房分配中的作用;房地产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住房是关乎经济和民生的重大问题;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需要;旧有的住房制度影响国家发展;住房分配不均、供应不足、单位建房、实物分配、政府财政负担重等。故答案为:(1)变化:由自由放任到国家调节;由间接调控到直接管理;由临时性措施到长期性政策。积极作用:改善人民住房状况,稳定社会秩序;增加以工代赈岗位,利于经济复苏;有利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不同之处:注重整体规划,逐步推进;住房分配由实物分配到货币分配的转变;发挥市场在住房分配中的作用;房地产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原因:住房是关乎经济和民生的重大问题;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需要;旧有的住房制度影响国家发展;住房分配不均、供应不足、单位建房、实物分配、政府财政负担重等。【小题2】【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前期美国住房政策的变化及作用、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不同之处及原因,需结合罗斯福新政、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来解答。本题偏难,考查罗斯福新政、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4.【答案】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通过材料“徒然恢复我国的旧礼教而不接受西洋文化,我们还不能打破中华民族的大难关,因为我们决不能拿礼义廉耻来抵抗帝国主义者的机械军器和机械制造。何况旧礼教本身就有它的不健全的地方,不应完全恢复,也不能完全恢复呢?”我们拟定论题并进行阐述即可。故答案为:论题:传统文化不适应中国的近代化。宣传自由民主的西洋文化有助于推动中国的转型。阐述:①传统文化不适应中国的近代化。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禁锢了人们思想,洋务运动时期顽固派不主张变革、固守中国传统的封建道德思想,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发展。②宣传自由民主的西洋文化有助于推动中国的转型。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在中国进行政治革命,辛亥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民国,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③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和西方文化的精髓相结合,才能建设符合现代化中国的新文化,才能推动中国实现并完成现代化的转型。【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主要考查思想变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解答本题时注意:①答题范围: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②拟定一个论题:属于论证自己的观点③作答分三步;一是拟定论题;二是说明即论证,利用两三个史实做论据论证自己拟定的论题,注意论证逻辑,言简意赅;三是简单小结,前后呼应。15.【答案】【小题1】(1)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是防止行省专权;地域分散辽阔,行省需履行管理职权;随形势的变动而调整;汲取元朝行省制的经验教训。(2)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影响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利于维护和巩固大一统;给予地方一定权限,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发展地方经济。故答案为:n(1)原因:防止行省专权;地域分散辽阔,行省需履行管理职权;随形势的变动而调整;汲取元朝行省制的经验教训。(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利于维护和巩固大一统;给予地方一定权限,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发展地方经济。【小题2】【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明清对行省制进行多次调整的主要原因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本题考查对明清对行省制进行多次调整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6.【答案】【小题1】(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该地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二战后,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对已以土地不公正的分割:“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为了争夺霸权,支持不同利益相关方。(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以冲突的悲剧是因为双方受宗教观影响而形成的民族文化特性;双方过于强调自身信仰与价值的绝对性,从而使得他们缺乏多元共存的精神;域外大国的介人将这些文化冲突进一步复杂化。故答案为:(1)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该地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二战后,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对已以土地不公正的分割:“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为了争夺霸权,支持不同利益相关方。(2)评价:巴以冲突的悲剧是因为双方受宗教观影响而形成的民族文化特性;双方过于强调自身信仰与价值的绝对性,从而使得他们缺乏多元共存的精神;域外大国的介人将这些文化冲突进一步复杂化。【小题2】【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巴以冲突中的大国因素、评价巴以冲突,需掌握巴以冲突的相关内容。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巴以冲突,巴以冲突是中东地区冲突的热点之一,冲突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文化的、民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互相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17.【答案】(l)从材料一中的“《浣纱记》是以春秋吴越交兵为题材,叙述西施亡吴的故事,揭露了昏君、权奸误国的种种罪恶,对明朝日渐腐朽的统治提出‘居安思危’式的讽喻”和材料二中的“孝农(笑侬)等排一戏名曰《苦旅行》,取波兰遗事,内容甚富,表明不爱国之恶果,与无主权国民之苦况,以证波兰亡国原因。中段插写非洲红种野蛮统治,相形之下,足见我国民非劣种,实有优胜之资格,大有可为”“盖欲借舞台现身说法之地,以速其勖(勉励)世警人,革命排满之目的也”等信息可以归纳出汪笑侬对粱伯龙的戏剧创作风格的传承与超越之处。(2)首先从材料二中的时间“1905年”得出汪笑侬生活的时代,然后根据所学时代背景来评价汪笑侬的京剧改良思想即可。故答案为:(1)传承:用历史典故讽喻现实。超越:注重警醒世人,救亡国存;引用西学,传播民权;号召革命。(2)评价:汪笑侬处于西学传播、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反动本质暴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的时代;他的京剧改良思想鼓舞了民族自信心,激发了民众爱国意识;n起到了宣传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作用。【解析】(l)本题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汪笑侬对粱伯龙的戏剧创作风格的传承与超越之处,考生要根据材料一、二中的相关信息来回答。(2)本题考查考生调动与运用历史知识进行解释的能力。评价汪笑侬的京剧改良思想,考生主要根据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上来分析。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中国戏剧特别注重演员的当场表演。与西洋传统戏剧注重剧作家的“案头”创作相比,中国戏剧更注重“场上”搬演。这就常常使演员表演处於整个艺术创造的核心位置。戏曲演出,其演出区与观众区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演员可以较为自由地与观众进行直接的“垂直交流”。演出注意撞击观众的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