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9.63 KB
  • 2022-04-12 发布

全程训练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练23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含解析)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练23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小题狂练小题是基础 练小题 提分快1.[2019·安徽宿州模拟]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②④对:“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也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民族性而不是区域性。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2.“葳蕤”怎么读?“搴芳”什么意思?这些汉字不仅让那些习惯了键盘书写、提笔忘字的人两眼茫然,也让很多文学素养较高的人报以苦笑。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社会实践不断变迁,有的传统文化面临传承断档的危机 ④传统文化阻碍社会历史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的继承性。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传承了人类文明,因此“葳蕤”“搴芳”等汉字都有其产生的渊源,①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未涉及文化的民族性,②不符合题意。这些汉字不仅让那些习惯了键盘书写、提笔忘字的人两眼茫然,也让很多文学素养较高的人报以苦笑,这表明传统文化面临传承断档的危机,③符合题意。传统文化阻碍社会历史发展的说法错误。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将会阻碍社会进步,阻碍人的发展,④错误。3.[2019·临汾模拟]一个民族的灵魂是靠这个民族的文化来滋养的,一旦失去民族特n有的文化,这个民族将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这强调了(  )①民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②民族文化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精神根基 ④民族文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的知识。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精神根基,①③说法符合题意。②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不选。4.重阳节吃重阳糕。重阳节食“糕”,是对登“高”谐音的民俗表达。重阳糕各地无固定做法。南方的重阳糕一般用米粉来做,以糯米粉为主,加水搓揉后放入食糖上笼蒸熟,漂亮的可以做成五色。北方的重阳糕,最为著名的发面花果蒸糕是将面粉发酵后扣入小碗中,在每个小碗底放上各种花果,上笼蒸熟后将面糕倒出,正好各种花果均在面糕上面,并呈馒头状。这表明(  )①不同的区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 ②传统习俗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③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各地区文化都在本区域内独立形成并保持着各自的特色A.②④B.②③C.③④D.①②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传统习俗的特点及影响。重阳节食“糕”,是对登“高”谐音的民俗表达,这表明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符合题意;南方的重阳糕与北方的重阳糕做法不一样说明不同的区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①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民族性,③排除;我国各地区文化虽有其特色,但并非独立形成,材料中全国各地均有重阳节民俗即表明我国各地区文化有其共性,④错误。5.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山东某地举行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表演来展示当地的传统工艺、表演艺术和传统节日等。下列最符合本次活动主题的是(  )A.弘扬文化,提升实力B.继承传统,推陈出新C.求同存异,渐趋融合D.体味文化,升华情感答案:Dn解析:材料中举办本次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故D入选。6.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巅峰对决”,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比拼,16岁高中生武亦姝获得年度总冠军。据悉,节目在收获高收视的同时也在网络上赢得高关注,节目中所呈现的优美诗句和专家们的解读,引发网友大量热议。央视创办该节目,是基于(  )A.诗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最重要见证B.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古典文化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D.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传统文化的特点的知识。传统文化用流行方式引导人们学习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B项正确;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A项不准确;古典文化不都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C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7.[2019·昆明模拟]桃红又见一年春,捎来的是花红柳绿,姹紫嫣红。自古以来,我国人民都用大红颜色来体现喜悦的心情。逢年过节、婚嫁喜事,挂红灯笼、贴红对联、放红炮仗,喜悦的心情也就从这红色中散发了出来。这体现了(  )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中华文化具有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C.大众文化对群众文化生活产生积极影响D.传统文化相对稳定且富有民族特色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我国人民自古以来都用大红颜色来体现喜悦的心情,说明传统文化相对稳定且富有民族特色,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优秀品质,B不符合题意;大众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先进的大众文化有积极作用,C说法错误。8.新旧“二十四孝”内容的对比,说明(  )n①立足民族传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不同时代对“孝”文化理解不同 ③对“孝”文化既要传承又要发展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排除①;新旧“二十四孝”的对比,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没有说明民族性,排除④。选C项。9.[2019·河北邢台检测]在浙、赣、皖的农村地区,明清古建筑买卖之风日盛。有专家认为,古民居里存留着历史的印记,应该在当地好好保存下去。保存古民居是因为(  )①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古民居体现着中华文明的演进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必须在原地加以保护 ④追求经济利益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传统建筑的知识。设问指向是保存古民居的原因。保存民居是因为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古民居体现着中华文明的演进,故①②入选;③与设问构不成因果关系;追求经济利益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也可统一,④不选。10.在《经典咏流传》节目中,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重新唤醒。诗歌的意境、朴实无华的歌声,诗作者、演出者对平凡生命的礼赞,感动了亿万观众,启示我们即使是普通人也要具有对未来追求的勇气。小诗得以被重新唤醒,是因为(  )《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A.它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决定性作用B.它的内涵与价值在当今社会得以保留和升华C.它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D.它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小诗《苔》得以被重新唤醒,是因为它是对平凡n生命的礼赞,它的内涵与价值在当今社会得以保留和升华,启示我们即使是普通人也要具有对未来追求的勇气,B符合题意;优秀文化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但不能起决定性作用,A说法错误;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一首小诗并不能代表民族精神,C与题意不符;小诗得以被重新唤醒,是因为它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而非主要途径,D说法错误。11.对漫画《拧》中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懂得传统文化并不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B.不懂得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需要不断发掘C.正确发挥了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D.严重扭曲了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内在价值答案:D解析:漫画《拧》反映了某些商家为最大限度获取经济利益,一味强调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严重扭曲和亵渎了传统文化自身的功能和内在价值D符合题意;A、B、C都是对漫画寓意的错误解读。12.[2019·衡水金卷模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容并包、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过“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的知识。守旧主义主张全盘继承传统文化,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主张全盘抛弃传统文化,这两者都没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故D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故A、C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而不n是如何对待其他民族文化,故排除B。13.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入现在的歌词中。如《青花瓷》中的“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荷塘月色》中的“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这种风格的创作说明(  )A.古今整合都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B.中外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C.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实现作品创新D.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答案:C解析:从“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入现在的歌词中”可以看出,材料中的歌词创作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又体现了时代精神,C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题意;文化发展的源泉是社会实践,D项错误。14.[2019·陕西质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报告作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  )①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摒弃传统文化的糟粕,弘扬优秀民族传统 ②主张全盘西化,这样才能与当今社会所共同呼吁的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相适应 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④全面继承,加强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对于传统文化,们应该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摒弃传统文化的糟粕,弘扬优秀民族传统,①正确;主张全盘西化的观点错误,②不选;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③正确;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全面继承传统文化的观点错误,④不选。15.天葬又称“鸟葬”,是藏族较为普遍的一种葬俗。2015年西藏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西藏自治区天葬管理条例》的议案来保护这一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丧葬习俗。尊重和保护藏族同胞独特葬俗的文化意义是(  )①保护藏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生活 ②重视传统习俗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持久影响 ③n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④有利于把落后文化从传统习俗中剥离出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知识。天葬是藏族的传统风俗,尊重和保护这一习俗是重视传统习俗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持久影响的表现,有利于保护藏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生活,①②说法符合题意;③不属于文化意义,排除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16.“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华严经》中的名句,大意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习近平同志在多种场合,不止一次告诫全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在今天更有分量也更有意义。材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③对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再发展 ④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知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源自《华严经》,习近平多次强调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说明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①②符合题意;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先后之分,③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去其糟粕”,④不符合题意。17.坠马髻是古代女子发髻的一种,因其式样如同骑马时发髻坠落而得名。某博物馆推出的“坠马髻颈枕”就是根据“坠马髻”设计的,一开始销售就引发了许多人探究的兴趣。这表明,要吸引人们接近博物馆中那些原本被动等待参观的展品,可以(  )A.保留习俗,复制那些“压箱底”的物品B.推陈出新,推出馆藏物的衍生品C.因时而变,穿戴融入时尚元素的服饰D.继承传统,展陈艺术水平高的藏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知识。材料体现了博物馆通过推陈出新,推出馆藏文物的衍生品,引发了许多人的探究兴趣,B符合题意。保留的应是符合时代需要的习俗,A说法错误。材料没有设计服饰和展陈艺术水平高的藏品,C、D不符合题意。n18.名人故居是人们触摸历史的“活化石”,除了建筑本身的价值外,更是一座城市历史文明的微型样本和魂魄所在。近年来,随着旧城改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保护好名人故居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严峻问题。重视名人故居的保护主要是因为(  )①保护名人故居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当地的文化软实力②名人故居是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③保护名人故居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提高城市知名度④名人故居往往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价值以及历史意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的知识。保护名人故居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当地的文化软实力,①不选;名人故居是弘扬优良传统、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要重视名人故居的保护,②正确;保护名人故居并不是因为它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③不选;名人故居往往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价值以及历史意义,因而要重视保护名人故居,④正确。19.[2019·佛山模拟]村落,作为我国乡村文化载体,孕育过中国优秀文化,是我国乡村文化的摇篮,承载了中国悠久文化的历史和脉络,是中国文化的见证人。当我们毁灭村落时,也许埋在下面的还有文化脊梁和精神的家园。这警示我们(  )A.必须保护一切村落文化B.对传统文化要有敬畏之心C.要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D.村落文化的消失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值得可惜答案:C解析:材料启示我们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观点错误,应排除。20.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很多文人雅士留下了品酒、写诗、作画、饯行的佳话。但后来,饮酒文化慢慢被异化为另一种社交文化——“拼酒式社交”。“拼酒式社交”要改,强迫性劝酒行为也该被叫停,这说明(  )①中国的酒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②酒文化的创新应该顺应时代发展 ③人们是酒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者 ④酒文化作为落后文化要加以改造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n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但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拼酒式社交”要改,强迫性劝酒行为也该被叫停,这说明中国的酒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酒文化的创新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①②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要改革酒文化中的糟粕,③与题意不符;中国的酒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④说法错误。21.如图漫画《不能让中国的新生代都姓“西”!》,从文化角度看,给我们的启示是(  )A.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我们要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C.我们首先要培养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D.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民族文化的相关知识。漫画《不能让中国的新生代都姓“西”!》启示我们要培养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增强中国新生代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相关内容,A、B、D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C。22.[2019·安徽宿州模拟]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术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通过在高等院校设立相关专业,解决传统文艺继承发展的问题,这是因为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作用,B正确;A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C、D不符合题意。23.草根文化即平民化、大众化的文化,近年来借助媒体和网络技术迅猛兴起。草根文化借助媒体和网络技术迅猛兴起表明(  )nA.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促进文化发展B.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D.社会制度的更替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答案:C解析:草根文化“借助媒体和网络技术迅猛兴起”说明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草根文化的发展,故应选C项。A、B、D三项与题意无关。24.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他说: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所以要优先发展教育是基于(  )①教育决定着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教育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任务④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B解析:①表述错误,教育不能决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③错误,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题目中,习近平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之所以要优先发展教育是基于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故②④入选。课时测评综合提能力 课时练 赢高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9·衡水金卷模拟]经过两年多“拆迁”与“保护”的拉锯战,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终究没能逃脱碎为瓦砾的命运,此事在网上引起一片哗然。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财富应加以保护 ②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名人故居已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发展 ④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总是应时而变的A.①②B.②③nC.③④D.①④答案:A解析:③错误,名人故居应加以保护,不应以城市发展为借口拆除。④错误,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不是应时而变的。2.《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因而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每逢重阳佳节,很多单位组织进社区,开展敬老活动。这表明(  )①透过传统节日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民族节日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应积极保护 ③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④传统习俗有助于培育文明风尚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习俗的继承的知识。很多单位在重阳节组织开展敬老活动,说明透过重阳节可以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韵味,体现出传统敬老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节日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关系,②不选;对传统习俗要辩证分析,只有优秀的传统习俗才有助于培育文明风尚,④不选。3.习近平主席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亚洲安全观。“亚洲新安全观”的内核是中国的“和”文化。由此可见(  )①中华传统思想始终是先进文化 ②传统思想深刻影响我国外交实践 ③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 ④传统文化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亚洲新安全观”的内核是中国传统的“和”文化,体现了传统思想对中国外交实践的深刻影响;“和”文化演变为今天的新亚洲安全观,体现了传统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故②③正确;①错在“始终”上;④观点不科学,只有优秀的、能够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4.[2019·临汾模拟]“家规知道多少”成为现代人热议的话题。站不倚门、话不高声;夹菜不过盘中线;称呼长辈必须以“您”开头……由此可知,我们应该(  )①摒弃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发展 ②全面继承传统,促进社会发展 ③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④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n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知识。对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③④符合题意。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对待,不能简单摒弃,也不能全面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①②说法错误。5.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曾说:“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屠呦呦获诺奖得益于(  )①继承传统——对中华传统医药典籍的整理和发掘②文化交流——推动中医药文化开始走向国际舞台③博采众长——借鉴西药研究程序和模式研究中药④推陈出新——借助科技推进现代西药取代传统中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表明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吸收和借鉴西药研究程序和模式研究中药。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表明文化创新需要批判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对中华传统医药典籍的整理和发掘。②表述不符合题意。在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优秀合理成分时,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能推进现代西药取代传统中药,④表述错误。6.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n解析:①④入选: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表明优秀传统文化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也表明只有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②错: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只有赢得市场才有价值。③错: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7.[2019·菏泽模拟]成都市某小学学生走进杜甫草堂学习活字印刷术,老师讲完活字印刷的历史和工艺后,就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在悠扬的古乐声中,小学生们涂墨、覆纸、轻刷,《春望》《春夜喜雨》等杜甫的诗作跃然纸上,成为学生们亲手完成的印刷作品。以下对此活动的概括,较为合理的是(  )①体味传统文化,接受文化熏陶 ②丰富文化传播途径,推动文化交流 ③立足社会实践,实现文化创新 ④改进教育方式,促进文化传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材料体现的是成都某小学改进教育方式,促进文化传承,使学生在实践中体味传统文化,接受文化熏陶,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传播途径的丰富,也没有体现文化创新,②③不符合题意。8.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和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说明(  )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答案:A解析:题目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几位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考查的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可以直接选出答案A。9.《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这是因为(  )n①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一环 ②教育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可靠保证 ③教育是实现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答案:A解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这是因为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一环,①正确;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可靠保证,②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途径,③错误;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所以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贯穿于各种教育之中,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A。10.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要创新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关键要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而人力资源很大程度上要靠科技引领,靠教育支撑。这是因为(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引领、教育支撑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科技创新有利于大众传媒手段更新 ③科学技术与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往往催生社会变革 ④科技影响文化发展,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D解析:材料中李克强的话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二是科技与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不是主要途径,且材料不涉及大众传媒手段的更新,②不选;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而不是科学技术与教育,③错误。11.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视教育是因为(  )①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教育是影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n解析: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②排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④错误。①③入选。12.[2019·漳州测试]“中国正流行,经典咏流传”,《经典咏流传》将中华经典的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上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积极反响和强烈共鸣。该节目的成功之处在于(  )①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创新 ②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④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③夸大了该节目的作用,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中外文化交流,④排除。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13.阅读材料,完成要求。儒家的以德治国,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以道莅天下”……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天下为公、以民为本的思想,为政以德、以德立人的思想,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等都蕴含着深刻的治国理政智慧,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问题。党的十九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确定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借鉴我国历史上的优秀治国理政思想。(16分)答案: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既保留着基本特征,其基本内涵又能n够因时而变。传统治国理政思想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5分)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继承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治国理政智慧,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解和认同。(5分)③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对历史上的治国理政思想加以批判继承,并注入时代精神,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6分)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设问指向是为什么必须借鉴我国历史上的优秀治国理政思想,属于原因类试题。解答时,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民族性角度,从传统文化经过继承,发展、创新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等角度进行说明。14.戏曲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孕育出的一道亮丽景观,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覆盖城市乡村广大幅面和十几亿民众、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融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它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的唯一存活体,有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与莎士比亚齐名的剧作家汤显祖、世界三大爱情经典剧作之一《西厢记》(与《沙恭达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并称),其舞台综合性发展到精淳的地步,其美学原则使之成为人类写意型艺术的典型代表,得以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因有戏曲而丰富,而完满、而骄傲。(1)结合上述材料,试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知识,评述戏曲的产生与发展。(12分)(2)综合上述材料,试运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知识,谈谈新时期应如何促进戏曲文化的发展。(8分)答案:(1)①戏曲作为传统文艺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分)②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戏曲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融入现代社会体现了上述道理。(4分)③要继承戏曲等传统文化,发挥这些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对戏曲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4分)(2)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对于戏曲等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4分)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因此,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等,以促进戏曲等传统文化的发展。(4分)解析:n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答第(1)问,应明确戏曲涉及的是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文艺,进而结合材料指出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特征。而对于传统文化,就涉及对它的继承和发展,因而再从这方面予以论述即可。解答第(2)问,应注意不仅要从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论述如何促进戏曲文化的发展,还要从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等角度予以阐释。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是党和政府推动城镇化的良性之策。但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地域特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及“商业旅游性破坏”。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从“纵横”两方面考虑发展文化的“比较优势”:一是“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深厚的传统根基;中国也有对外开放的传统。二是“横”:中华文化特色明显,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如何通过“文化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城镇化”,广泛调查,深入论证,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和影响力,在做大特色的同时,把其推向周边市外,推向全省全国全球。这是城镇化建设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是实现城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文化的“比较优势”的原因。(16分)答案:文化的比较优势即利用本地的文化特色,促进本地的发展。(1分)原因是:①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有发展本地特色文化,才能吸引人们,带动本地发展,保护文化多样性。(5分)②文化交流和传播有利于文化创新,只有利用文化的“比较优势”,才能使我们更加主动地推动本地文化走出去,做好文化传播的使者,促进当地的发展。(5分)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只有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够保护和发展文化。(5分)解析:此设问的角度是“文化传承与创新”,主要包括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交流、文化继承和发展,答题时,注意角度是原因而不是措施。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文化优势”,即文化的多样性,从材料看,地域特色文化面临着破坏,说明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文化优势的一个原因;从“纵”发展过程看,体现的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从“横”发展过程看,体现的是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