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4 MB
  • 2022-04-12 发布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一单元第一讲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教案含解析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讲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考试说明]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又称人口发展模式,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2.阶段划分及模式类型名称A:原始低增长阶段B:高增长阶段C:增长减缓阶段D:低增长阶段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人口增长特点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规模小,且波动较大出生率较高,死亡率明显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出生率快速下降,死亡率持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人口规模增长趋缓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低目前分布目前,世界上极少数生产力水平很多发展中国家,如坦桑尼亚、一些发展中国家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欧发达国n很低的原始群体肯尼亚等家[温馨提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的水平结束。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1.世界主要表现为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和人口年龄结构失调。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问题的比较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过大等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影响①加大资源、环境和社会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压力,降低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②产生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①劳动力短缺;②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增大;③青壮年负担过重等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温馨提示]目前一般将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定为老年人口,并将一个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定为老龄化的开始,等于或大于10%定为严重老龄化。一、知识联系串一串二、核心问题想一想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有何特点?如何区别?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有何差别?如何解决?3.我国人口政策是如何演变的?n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学法:练全悟透·快速通关] (2019·苏州一模)下图为2011~2015年苏州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时期,苏州市常住人口增长(  )A.2013~2015年,苏州市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B.2013~2015年,苏州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C.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差值逐年减小D.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差值先降后增2.苏州市常住人口的变化反映了苏州(  )A.常住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B.面临劳动力短缺C.城市化水平由上升转为下降D.迁入人口在减少解析:1.B 2.A 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2013~2015年,苏州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差值先降后增再降。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苏州市常住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机械增长率仍为正值,说明迁入人口在增加,劳动力也并不短缺;从图中无法判断城市化水平状况。(2019·南京、盐城一模)读2011~2015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增量和增幅图,完成3~4题。n3.下列对图中省份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量大的省份增幅大B.沿海省份人口增量明显大于内陆省份C.辽宁人口总量大于甘肃D.浙江人口总量大于江苏4.东北三省人口增幅较低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生态环境恶化C.资源枯竭D.经济增幅低解析:3.C 4.D 第3题,图中人口增量大的省份增幅并一定大;辽宁是沿海省份,人口增量小于内陆省份河南;根据图示数值,辽宁人口增量约10万人,增幅约0.25%,计算人口总量约4000万人。甘肃人口增量约40万人,增幅约1.75%,人口总量约2300万人,辽宁人口总量大于甘肃;同理计算,浙江人口总量小于江苏。第4题,东北三省人口增幅较低的根本原因是三省为传统工业区,经济增幅低;人口出生率低是直接原因;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不是根本原因。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特征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状况速度慢,波动较大快慢,呈现出新的平衡状态数量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快速增加达到人口高峰后,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主要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差n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人们抵御灾害能力提高,且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小;生产力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影响利出生率高,能满足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充足,促进经济的发展人口压力减小,利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弊死亡率高,容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影响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加大经济、就业的压力,加剧贫困,引发资源、环境、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负担过重,劳动力和兵源短缺2.图文结合阐述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1)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增加。(2)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3)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减小。(4)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增大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小值。考点(二)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学法:研一题·悟一法·通一类] (2016·天津高考)读图,回答下题。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学审题析题] (在“____”上填关键点)n  1.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信息1:1990~2000年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但增加数量呈减少趋势,说明人口增长率高,但逐年降低。信息2:2000~2014年间,人口数量变化不大,说明人口增长率较低,且趋于平稳。  2.抓关键点锁定选项(1)分析横纵坐标的意义:横轴表示人口变化过程,纵轴表示人口增长率的高低。(2)抓起始点、变化过程:1990年人口增长率高,1990~2000年人口增长率逐年降低,2000~2014年较低,且趋于平稳。[答案] D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2)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1)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2)定量描述:n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高(>2.5%)高(>2.5%)低(<1.0%)传统型高(>2.5%)低(<1.5%)高(>1.0%)现代型低(<2.0%)低(<1.5%)低(<1.0%)(2019·南通、泰州一模)下表为2011~2015年中国和美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题。0~14岁比重/%15~64岁比重/%65岁及以上比重/%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中国16.516.516.416.516.574.474.173.973.473.0美国19.619.419.219.119.067.267.066.866.666.31.中美两国人口(  )A.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B.死亡率美国低于中国C.结构变化的特征相同D.增长均呈现代型特征解析:选D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0~14岁少年儿童比重变化比较小,自然增长率变化不大;根据表格可以计算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美国大于中国,死亡率美国大于中国;中国0~14岁少年儿童比重几乎没有变化,美国不断减小,结构变化的特征不相同;增长均呈现代型特征。(2019·苏州模拟)下图为某市2011~2015年户籍人口变化统计图。图中含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老年人口比例数据,读图回答2~3题。2.图中甲最可能代表(  )A.出生率B.死亡率nC.自然增长率D.老年人口比例3.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市(  )A.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阶段B.2012年后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C.目前社会和家庭养老负担沉重D.环境人口容量受政策影响逐渐增大解析:2.B 3.C 第2题,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据图分析可知,图中乙线和甲线差值为丁线,说明三者为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图中丁线一直为负值,因此丁应代表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一直为负值,说明死亡率大于出生率,因此甲为死亡率,乙为出生率,丙为老年人口比例。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该地人口呈负增长,且老年人口比重(丙线)呈上升趋势,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该地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均较低,为现代型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为负值,说明人口总量一直在减少;人口容量受资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和政策关系不大。考点(三) 人口问题[学法:通知识·提能力·融会贯通] 1.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素质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1)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人口年轻化人口老龄化人口年龄结构趋势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人口问题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某一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鉴别胎儿性别。n(3)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与人口问题2.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对策3.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是因为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增长速度较快。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人口问题解决措施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人口素质较低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人口流动规模大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4.我国人口政策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现在每年净增人口一千多万。人口增长过快并会给社会、经济、环境造成很大压力,为了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的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其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n(2017·江苏高考)如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1)~(2)题。(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学审题析题] (在“____”上填关键点)题号(1)(2)题干解读老年人口分布体现的意义中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原因知识迁移人口结构人口问题n信息获取信息1:横轴表示城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数值越大,说明城镇老年人口占比越高。信息2:纵轴表示农村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数值越大,说明农村老年人口占比越高综合分析东部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老年人口占比高;贵州、广西、湖南等中西部地区农村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高,城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低;经济发达的广东省,农村、城镇65岁及以上人口均不到4%,没有进入老龄化阶段;黑龙江、吉林、辽宁老龄化现象城镇比农村明显结合我国国情可知,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经济落后,劳动力大量外迁所致[答案] (1)A (2)B(2018·江苏压轴)我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很长一段时期内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读图,完成1~2题。1.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B.城市的人口死亡率低于农村C.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2.为缓解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现象,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农村地区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B.鼓励城市人口大量移至农村C.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D.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n解析:1.A 2.D 第1题,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明显,主要是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来到城市就业,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增大。第2题,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既可以安排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也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减少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数量,进而缓解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现象。(2014·江苏高考)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1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2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3~4题。3.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4.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解析:3.B 4.C 第3题,由图1可知,1980年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为正值,说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人口规模持续增加。第4题,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呈波动趋势,时升时降;生育政策不变,出生人口数量在未来30年总体减少,但人口规模还与人口死亡率等有关,故无法预知人口规模是上升还是下降;放开单独二孩,出生人口数量短期内会出现明显增长,而后下降,从而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改善人口年龄结构;由图可知,放开单独二孩,出生人口数量总体减少,可能会导致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下降。n[锁定命题热点——备考超人一步][热点关注]1.聚焦“人口红利”“人口负债”“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关注我国的人口问题。利用“抚养比”“就业比”等图文资料,考查考生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是本部分应关注的命题形式。2.关注中国国情,关注人口发展,是本部分的热点命题范围。常以我国的人口政策为切入点,考查人口政策改革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热点押题]1.一个国家的就业比高,抚养比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即出现“人口红利”;反之出现“人口负债”(抚养比是指少儿和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如图示意中国抚养比和就业比历史变迁及预测变化。据此完成(1)~(3)题。(1)抚养比低于50%即处于“人口红利”期。我国“人口红利”期出现在(  )A.1990~2030年     B.1985~2050年C.1990~2015年D.2000~2020年(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抚养比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成正比B.就业比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同步变化C.20世纪60年代抚养比高主要是婴儿潮所致D.2016年以后抚养比升高是老龄化所致(3)下列应对“人口负债”的措施,可取的是(  )①全面实施二孩生育政策 ②限制劳动年龄人口迁移国外③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 ④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n解析:(1)A (2)C (3)D 第(1)题,本题可以从纵坐标50%处画一横线,可以看出抚养比低于50%对应的时间大约是1990~2030年,A正确。第(2)题,抚养比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但不是成正比,A错误;就业比与经济增长有关,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会影响未来的就业,增加就业压力,B错误;20世纪60年代出生率高,抚养比高主要是婴儿潮所致,C正确;2016年以后抚养比升高与“全面二孩”政策有关,D错误。第(3)题,应对“人口负债”的措施主要是增加劳动人口的比例,可采取的有全面实施二孩生育政策、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限制劳动年龄人口迁移国外是不现实的,故选D项。2.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如图为某城市生育二孩意愿调查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1)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我国家庭结构的优化B.缓解我国老龄化严重的问题C.调节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状况D.强劲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2)影响该城市选择30~40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远高于选择20~30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生育能力C.经济水平D.文化水平解析:(1)B (2)C 第(1)题,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庭结构的优化,尤其是缓解失独家庭之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我国的经济发展,但这些都不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是由于我国老龄化问题严重,若现行生育政策不调整,几十年后劳动年龄人口锐减,老年人口比重过大,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逐步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就是要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第(2)题,多数人在30~40岁时,第一个小孩年龄已经较大,且经过多年发展,家庭经济收入也基本稳定,所以生育二孩的意愿较高;而在20~30岁时,工作刚起步,且刚组建家庭或生育了第一个小孩,生育二孩会使家庭经济、工作压力增大,因此生育二孩意愿较低。[解读热点素材——认知多人一点]1.人口红利拐点n人口红利顾名思义就是因为人口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或者财富增加。人口红利拐点指一个社会人口结构中,劳动人口增长率低于非劳动人口(特别是退休人口)的时候。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意味着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已在2012年出现。2.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解读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发布,中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针对我国人口现状做出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首先,放开二孩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充足的年轻劳动力。其次,放开二孩政策有利于拉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同时,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受经济因素和人们的再生意愿的影响。因此,在调整生育政策的同时,相配套的经济、社会、家庭政策必须跟上,从而促进人口、社会的长期均衡发展。常考图表专攻人口统计图的判读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在高考中,对于人口内容的考查,绝大部分以人口资料统计图为载体呈现。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曲线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等类型。[常见图示]图1 曲线图图2 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图3 四边形人口统计图n图4 人口金字塔图[判读技巧]一、曲线图的判读看趋势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降低。例如上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可知,从1800年到2008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看数值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上图中该国人口死亡率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大部分时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死亡率水平低;2008年死亡率与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看速度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上图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线最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而1875年到1900年,曲线平缓,反映人口出生率变化小看阶段n根据转折点,可确定发展阶段。一个转折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如上图,以1825年为界,死亡率可划分为两个阶段:死亡率曲线在此与出生率曲线相交,则可认为1825年之前是人口增长的第一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2008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在1%附近,可认为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阶段二、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边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如上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如何准确读取其数据呢?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64岁为73%,65岁及以上为4%。三、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如图:n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的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沿对角线方向读取即可。如:图1中底边(横轴)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边纵轴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两边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于图中Ⅰ、Ⅱ、Ⅲ、Ⅳ四点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是先作出一条对角线(图2),沿对角线箭头方向读取(箭尾到箭头表示数据越来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依次是:Ⅱ、Ⅰ、Ⅳ、Ⅲ。判断某点具体的数据时,可过此点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交于两边即可,如图2Ⅰ处的虚线。(各自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依次大约为0‰、6‰、16‰、29‰)。四、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图)。2.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3.析变化(1)正常变化。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转变。(2)特殊变化。①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上图A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n②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上图B处)。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③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上图C处)。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应用体验][典例] (2019·如东检测)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上人口超10亿的大国,下图为中国和印度2014年人口构成图。读图,完成(1)~(2)题。(双选)(1)中国和印度人口构成,相同的有(  )A.0~14岁少儿数量超过总人口的15%B.15~59岁人口数量是其他年龄段的两倍以上C.60岁及以上人口不到1亿D.青少年性别比明显失衡(2)针对中、印两国人口问题,应对措施相同的有(  )A.提倡计划生育B.促进智能生产C.转变生育观念D.吸纳外籍劳工[学审题析题] (在“____”上填关键点)n[答案] (1)AD (2)AC潜在支持比是15~64岁人口与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值。如图为中国、印度、美国和日本四国人口潜在支持比变化图(含预测)。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代表中国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潜在支持比反映了劳动年龄人口的养老负担B.①国劳动力成本比②国低C.目前③国养老负担最重D.目前④国人口出生率最低n解析:1.B 2.C 第1题,潜在支持比是15~64岁人口与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较严重,潜在支持比较低。结合图中信息可知,③④代表发达国家,①②代表发展中国家;对比中国和印度,中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老龄化程度在2010年后逐渐加重,所以中国的潜在支持比比印度低,因此图中代表中国的曲线是②。选B。第2题,潜在支持比反映了劳动年龄人口的养老负担,比值越小,说明养老负担越重;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国为印度,②国为中国,①国劳动力成本比②国低;目前(2017年),④国潜在支持比最低,人口老龄化最严重,人口出生率最低,养老负担也最重。选C。读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回答3~4题。3.如果该图表示同一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按照一般规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丙—丁—乙—甲D.乙—丙—甲—丁4.如果该图表示不同地区人口的增长状况,则最有可能表示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3.B 4.A 第3题,读图可知,甲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乙、丙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丁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考虑乙、丙出生率的差异,正确排序为丁—丙—乙—甲。第4题,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最有可能表示我国的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甲。甲、乙为人口超10亿的国家,如图示意两国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5~7题。5.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最大的原因是(  )A.战争B.自然灾害C.经济发展水平D.国家政策6.缓解甲国人口问题的对策是(  )nA.控制人口增长B.人口迁移C.提升国民素质D.奖励生育7.推测乙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是(  )A.具有成本优势B.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上升C.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增加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解析:5.D 6.C 7.A 第5题,由材料判断甲、乙分别为中国和印度,中国目前年龄结构的形成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第6题,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国民素质偏低,因此可通过提升国民素质进行缓解。第7题,印度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课时跟踪检测]一、单项选择题(2019·南京检测)下图为1978~2015年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统计图(依据江苏省2016年统计年鉴)。据此回答1~2题。1.从图中信息可知(  )A.纵坐标(增长率)单位应该是“%”B.图中甲、乙、丙分别是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和死亡率C.江苏省人口死亡率呈波动下降趋势D.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率随人口出生率同步涨落2.据图中信息可判断,江苏省(  )A.1998年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B.2000年以后人口总数已经开始逐年降低C.1981年和1990年两次出生率高峰是“全面二孩”政策的结果D.1978年至2015年人口增长速度不断趋缓是人口迁移的结果n解析:1.D 2.A 第1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图中增长率的数值最高在20左右,因此其单位是“‰”。出生率一般高于死亡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因此,甲、乙、丙分别代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江苏省人口死亡率总体保持低位,但呈上升趋势。第2题,江苏省1998年人口增长呈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状态,为现代型。2000年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极低,但依然为正值,所以人口数量还是在增加。“全面二孩”政策是近几年出台的。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与人口迁移没有关系;区域人口数量取决于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2019·无锡一模)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是指某个地区在某个时期的人口增长率与同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常用于衡量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比值等于0.1为协调)。如图为京津冀地区2000~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3.有关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和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05~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不断上升,京津冀地区人口不断增加B.2005~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波动上升,带来京津冀地区人口随之波动C.2000~2014年经济增长带来大量人口的增长,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D.2000~2001年和2010~2011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有明显的下降,人口相应减少解析:选C 图中弹性曲线为正值,说明经济增长带来大量人口的增长,从而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图示2005~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变化较大,有增有降,而不是波动上升;由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概念可知,2000~2001年和2010~2011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有明显的下降,只能说明人口增长率与同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的比值下降,不能说明人口明显减少。(2019·南通、泰州一模)下表为2011~2015年中国和美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题。0~14岁比重/%15~64岁比重/%65岁及以上比重/%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n2014年中国16.516.516.416.516.574.474.173.973.473.0美国19.619.419.219.119.067.267.066.866.666.34.目前,中美人口形势是(  )A.中国劳动力数量优势扩大B.中国青少年人口数量未变C.美国人口抚养压力减轻D.美国老龄化程度在加重解析:选D 中国15~64岁比重减小,劳动力数量优势缩小;中国人口总数增加,青少年人口数量增多;美国15~64岁比重减小,美国人口抚养压力并没减轻;由表中数据可得出美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中国大,美国老龄化程度在加重。图1为香港2010~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预测图。据此完成5~6题。5.图2中①②③④四条香港人口总数增长曲线与图1预测符合的是(  )A.①曲线        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6.按照本预测,香港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时段是(  )A.2010~2020年B.2020~2030年C.2030~2040年D.2040~2050年解析:5.A 6.B 第5题,依据概念可知,总人口数量=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①曲线符合。第6题,在上题基础上,分析①曲线反映的人口增长情况,即可得出B项正确。n(2019·常州一模)下图中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人口数所占总人口比重。读图,完成7~8题。7.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甲B.乙C.丙D.丁8.图中丙国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A.20% 鼓励生育B.50% 采取移民政策C.50% 计划生育D.20% 鼓励人员出国解析:7.B 8.A 第7题,据题意(文字和图中信息)分析可知,甲、乙、丙、丁四国0~14岁年龄人口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分别是约20%、60%、25%和35%,所以,人口增长最快的是乙国。第8题,据题意(图和文字信息)分析可知,丙国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为20%,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应采取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政策等。二、双项选择题(2019·海门中学模拟)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图是我国某地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图中划分了a、b人口增长阶段,虚线为预测段。读图回答9~10题。9.关于图中各阶段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A.a阶段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阶段B.1970年是该地人口总数最多的年份C.b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降低D.全面二孩政策促使人口向方案Ⅱ发展10.若南通市人口发展呈现方案Ⅰ趋势,则该地(  )A.人口总数一定持续减少B.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C.环境承载力有较大提高D.可能会出现劳动力不足n解析:9.AD 10.BD 第9题,由图可知,a阶段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1970年人口出生率最高,但此后至2014年前后自然增长率仍然为正值,人口总量继续增加。b阶段初期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上升。全面二孩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有所回升。第10题,如果人口发展呈现Ⅰ趋势,人口总量不一定减少,因为还需考虑人口机械增长带来的变化;环境承载力受资源等多种因素影响,不一定因人口变化而提高;方案Ⅰ会使人口老龄化加剧,也有可能导致劳动力不足。(2018·南京三模)人口负担系数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据该系数可将人口发展阶段分为“人口红利期”“盈亏平衡期”“人口负债期”。下图为1950~2050年法国、日本和中国人口负担系数统计及预测图。据此完成11~12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日本人口红利期最长B.法国人口负担系数变化最大C.人口负债因老龄化所致D.中国目前人口红利较为丰厚12.在我国人口红利将要消失的背景下,不合理的措施为(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险体系B.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C.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减少人口流动D.实行鼓励生育,加快青少年人口的增长解析:11.AD 12.CD 第11题,据图分析可知,日本人口红利期最长;法国人口红利期最短、人口负担系数变化最小;人口负债主要是因为人口增长过快,劳动年龄人口数比重小。第12题,人口红利期消失后,劳动年龄人口数比重减小,不适宜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减少人口流动;实行鼓励生育,加快青少年人口的增长,劳动年龄人口数比重进一步减小。三、综合题13.(2018·南通质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根据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在7%以上为老龄型人口。P可分为以下几种阶段类型:当P<7%时为成长型(G);当7%≤P≤10%时为老年型初期(A1);当10%16%时为超老年型阶段(S)。n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对老年人口的区域分布产生一定影响。截至2015年,江苏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13.99%,居全国之首,已步入老年型中期阶段。但各地情况有所差异,全省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市,其素来都有“世界长寿之都”的美誉。下图示意2000~201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1)指出苏北老龄型人口类型的变化。(2)以南通为例,分析大气环境对苏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3)分析苏南社会、经济发展对江苏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4)面对当前老龄化社会可能带来的“养老问题”,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建议。解析:第(1)题,直接结合图例与图示信息分析即可,注意要体现“变化”。第(2)题,图示苏中老龄化最严重,说明老年人口多,则要从大气环境角度分析老年人口多、比重大的原因。注意“世界长寿之都”的信息提示。第(3)题,首先明确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北、苏中,则必然省内存在人口迁移现象。再结合三地老龄化空间差异分析即可。第(4)题,可从经济、文化及社会保障体系角度分析。答案:(1)苏北地区G型和A1型在减少,其中A1型减幅显著;A2、A3、S型增加,增幅最大的为A2型;苏北老龄化以向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或:苏北地区G型、A1型向A2、A3、S型转变;苏北老龄化以向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2)南通市地处亚热带,日照充足、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三面环水,江海交汇处,空气质量好,污染较轻,有益老年人健康长寿;老年人口数量多,比重大,易形成老龄型人口。(3)苏南经济的发展对苏北、苏中青壮年劳动力产生吸引力,大量苏中、苏北年轻劳动力涌入苏南大城市,造成苏北、苏中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同时苏南高等教育的集中与发展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口,降低了当地老龄化水平;都市圈内部出现低龄化现象,形成低龄化中心。(4)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完善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完善的养老体系;弘扬优秀的敬老文化。(任答2点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6年1月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下图为放开二孩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n材料二 下表为2014~2015年我国出生人口情况表。    类别年份    出生人口/万人201416872015预期18872015实际1655(1)指出我国实施人口新政主要应对的人口问题,并简述该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对比说明全面放开二孩和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我国人口高峰值的数量和时间差异。(3)分析全面放开二孩对我国社会经济将产生的有利影响。(4)对比2015年预期出生人口和实际出生人口的差异,并推测其可能的原因。解析:第(1)题,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主要是针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原因主要从我国限制生育的政策导致出生率降低及老年人比重增加两方面分析。第(2)题,结合材料一中的曲线可以判断政策不变的情况下约2025年人口达到高峰值,数量约为14.2亿人,放开二孩后约2030年人口达到高峰值,数量约为15.1亿。第(3)题,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分析其带来的有利影响。第(4)题,注意既要分析预期出生人口多的原因,又要分析实际出生人口少的原因,联系人口政策、育龄人口、生育意愿等进行分析。答案:(1)人口老龄化问题。 原因:①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推移,老年人口数量增多,比重不断增大;②限制生育政策,导致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使老年人口比重增大。(2)数量相差约0.9(0.8~1.0均可)亿,高峰值时间推迟约5年。(3)①短期内可以带动母婴消费产品的需求增长;②长期可以缓解老年抚养比,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缓解人口性别比压力,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4)差异:实际出生人口远低于预期出生人口。预期较高的原因:受人口新政的刺激,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发展,育龄人口较多。实际偏低的原因:养儿防老等传统婚育观念的转变;养育孩子成本上升;为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工作压力大,没有精力考虑生育,生育意愿较低;部分70后父母生育年龄偏大,生育二孩健康风险较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