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7.93 K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南阳一中2019年春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个,每题1.5分,共60分)1.杜佑《通典》卷一九《职官》载:“周成王既黜殷命,参改殷官,制为周礼,以作天地四时之名,谓之六卿。立天官冢宰掌邦治,地官司徒掌邦教,春官宗伯掌邦礼,夏官司马掌邦政,秋官司寇掌邦刑,冬官司空掌邦事。各有徒属,周于百事。”材料主要表明西周A.践行了“阴阳五行”之说B.官员职责明确分工细化C.确立了森严的社会等级制D.官僚政治日趋完善成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周的职官制度参考了商朝的职官制度,设六官掌管不同的事务,体现官员职责明确分工细化,B项正确。材料强调西周官员职责明确分工细化,与践行了“阴阳五行”之说不符,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西周确立了森严的社会等级制,而是强调西周官员职责明确分工细化,排除C。D项说法错误,西周属于贵族政治,而非官僚政治,排除。2.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己无封建之事: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故殷之诸侯皆异姓,而周则同姓异姓各半。下列观点与材料不相符合的是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B.宗法制的核心内谷是摘长子继承制C.西周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形成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据材料“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两者互为表里,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立嫡长,则天位素定”说明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也反映了西周家国一体的特点,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n无法体现西周分封的诸侯分裂割据,不能说明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再结合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周人即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进行逐一分析判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3.据《资治通鉴》载,春秋时期晋文公有大功于王室,遂请求襄王允许自己死后按隧礼(天子葬礼)下葬,襄王不许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不然,叔父有地而链,又何请焉!”文公于是惧而不能违。据此可知A.天子的权威仍然至髙无上B.分封制仍维系一定的社会秩序C.晋国称覇诸侯的野心受挫D.襄王时僭越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惧而不能违”等字眼意在强调即使在春秋时期分封制仍然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即分封制仍仍能维系一定的社会秩序,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不再是至髙无上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称覇诸侯的野心受挫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错在“有效”遏制,因为春秋时期分封制不能“有效”遏制,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的字眼——“惧而不能违”。4.西周甚至春秋早期,不但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就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之间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不唯如此,铭文和文字制度等也随着器物本身与工艺技术流往分封各地。这说明分封制( )A.强化君主专制权力B.导致诸侯国不断发展威胁王室C.推动国家走向统一D.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答案】D【解析】“铭文和文字制度等也随着器物本身与工艺技术”属于文化交流一部分,这些东西随着分封制流往分封各地,说明该制度有利于文化交流,保证了文化上的认同性,故D正确;A不是出了体现主旨;B中威胁与材料表述无关;C中国家统一是秦朝时期。5.《国语·晋语》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按照这个说法,黄、炎两族是从互通婚姻的少典氏和n有蟜氏繁衍出来的。下列与此相关的是A.井田制B.宗法关系C.分封制D.郡县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论述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宗法关系,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井田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的是宗法制而非分封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还没有出现郡县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6.《礼记·乐记》中载:“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这最能说明礼乐制度A.强化等级观念、和谐等级关系B.以礼乐来区分尊卑,亲疏,贵贱C.成为维系西周统治的重要制度D.礼中有乐,烘托崇高和谐的氛围【答案】A【解析】宗法制是用来区分尊卑,亲疏,贵贱的政治制度,排除B’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排除C,选A;D没有揭示材料的实质,排除。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区分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的一般知识。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支柱,前者是按照血缘等级分配政治权力,表现为尊卑有序。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原则而实施。礼乐制度是为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故选A。7.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与注貝于一姓一家之兴亡的后世帝王迥异。”由此可见“殷周间之大变革”A.打破了传统的部落政治B.与后世王朝的更替本质相同nC.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D.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信息“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可知周人在制度和文化上的变革,如分封制、宗法制、周礼等,其中分封制和宗法制打破了传统的部落政治,故A项正确;“……与注目于一姓一家之兴亡的后世帝王迥异。”故B项错误;商周时期都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仍是贵族政治,故D项错误。8.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天下归一,咸阳跃升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咸阳横跨渭水南北两岸,北岸是以咸阳宫为主的宫殿区。秦始皇在此以咸阳宫为中心,仿建了六国宫殿145座,每座宫殿都有复道和咸阳宫相连,众星拱月,鳞次栉比。秦始皇如此设计北岸宫殿的意图是A.彰显财富,发展商业B.天下归一,皇权至上C.天下共主,尽享极乐D.君临天下,思想控制【答案】B【解析】材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咸阳宫为中心”“众星拱月,鳞次栉比”可知,这样的设计体现出天下一统,皇权至上的思想,故B项正确;A项是经济,材料体现的是政治意图,故排除;“天下共主”是西周,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9.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A.极大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B.有效解决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C.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答案】D【解析】“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指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n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故D正确;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A错误;B不符合史实;秦朝打破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建立了封建官僚制度,C错误。10.“在宰相制度的变革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对皇权的制约有所加强”。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A.秦朝三公九卿制B.汉朝郡国并行制C.唐朝三省六部制D.元朝的行省制度【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宰相的人数增加”可以看出材料强调宰相不仅仅有一位。A选项三公九卿制中只有一位丞相;B选项郡国并行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问题,与中央内部权力无关;C选项符合题意,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D选项行省制也是中央与地方的问题。点睛: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清楚材料涉及到的是哪一问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两大基本问题,一个是中央与地方的问题,一个是中央内部权力分化的问题,本题是第二个问题,因此排除B、D选项。11.唐朝诗人韩愈描述了他到今天广东省阳山县当县令的情形:“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岭之险,虎豹之虞。……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这说明A.唐朝县级官员的重要职责是征收赋税B.唐政府未能对边穷地区进行有效管辖C.韩愈致力于边穷地区的开荒垦田工作D.岭南开发在唐代已经受到政府的重视【答案】A【解析】从材料“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中可以分析出,唐朝县官的重要职责就是征税,故A项正确;从材料“韩愈……到……阳山县当县令”说明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边穷地区重视,故CD项排除。点睛:“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是指阳山是天下最贫穷的地方。陆地有险要的丘陵,可怕的虎豹。……刚到阳山,言语不通,只好在地上写字,这样之后才可以把交纳租税的事情告诉当地人。12.贞观三年,唐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n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唐代宰相刘祎之有言:“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由此说明唐代A.政治制度具有一定民主色彩B.皇帝的独尊地位有所削弱C.皇权与相权之间有一定制衡D.皇帝善于纳谏,谏官敢言【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唐太宗的言论中表明,他要求中书、门下两机构官员要认真慎思旨意,有错要敢于指出,防止有不当的旨意推行,由此推断中书六下的职责之一是纠正皇帝旨意中的过失;材料中“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再次强调了中书、门下省的重要性,也验证了上面的推断。故答案为C项。A项,所述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具备民主色彩,排除;B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皇帝独尊是皇帝制度的特征之一,其地位没有削弱,排除;D项,依据材料信息不足以得出“皇帝善于纳谏,谏官敢言”的结论,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3.唐代任官制度规定,五品以上髙官的任命,先由中书门下审核,然后以君主的名义颁发委任状,六品以下则由吏部任命。但是,谏官补阙(七品)、拾遗(八品)和监察御史(八品)的任命方式却与五品以上高官完全一样。这反映了唐代A.三省体制制约了皇权B.官吏任命方式相对混乱C.监察与行政职权分立D.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补阙、拾遗属于谏官,监察御史负责监察,他们的职责主要对皇帝和宰相的言行进行监督和谏议,体现了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省体制制约了皇权,而是强调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排除A。B项说法错误,与材料强调监n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不符,排除。材料涉及官员的任命,没有体现监察与行政职权分立,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14.有学者论及唐朝科举制:“有案可稽的唐代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包括宗室)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11人,占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估计这少数几个出身‘微寒’的,也并非来自一般平民或农户,多半是破落官僚家庭,至少是个小地主,只是近几代无人做官而已”对上文理解正确的是A.唐朝科举所选拔的人才多处在社会上层B.唐朝科举制已经成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C.唐朝科举考试实现了真正的广开才路D.唐朝科举考试是九品中正制的延续【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比例数字可以直接看出科举所选拔的人才其实仍然是多处在社会上层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本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多处在社会上层说明了并未实现了真正的广开才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科举考试和九品中正制有很大的不同,并不是九品中正制的延续,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点在于要抓住比率的高低,强调社会上层然是最多的。15.《旧唐书·穆宗纪》:“(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制命始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B.给事中应隶属于中书省C.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令D.相权可与皇权相互制衡【答案】A【解析】据材料“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故A项正确;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给事中不属于中书省,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n令,故C项错误;古代中国相权不可能与皇权相互制衡,皇权是不断强化的趋势,故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学生应该正确理解封还诏书属于封驳权,但不等于可以否决皇帝诏令,据此即可正确判断。16.陈寅恪先生在《陏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提到:“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上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一书中概括性地说到:“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典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以上两段史料可以推知A.魏晋时期官学的发达B.家学体系弊端日显C.九品中正制出现的原因D.儒学渐入普通百姓家【答案】C【解析】据材料“自汉代……学术中心移于家族……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典不被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家族”、“士大夫”指世家大族,而九品中正制也被世家大族所垄断,故材料可以推理出九品中正制出现的原因,故C项正确;“魏晋时期官学的发达”说法不符合材料“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家学体系弊端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世家大族的儒学教育,不是儒学渐入普通百姓家,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学术中心移于家族”,学生应该正确理解“家族”的含义,明确它指世家大族,再结合九品中正制相关知识,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7.公元230年,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材料表明东吴A.实行宽松的商业政策B.孙权重视海外经济利益C.统治范围已远达海外D.民间与亶洲已有交往【答案】D【解析】据材料“亶洲……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n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吴时期民间与亶洲已有交往,故D选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当时政府实行宽松的商业政策,故A选项错误;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去夷洲及亶洲的目的也不是重视海外经济利益,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东吴统治范围已远达海外,故C选项错误。故选D。18.《唐律疏议》对官吏贪污贿赂作了严密规定,从而与官吏铨选、考课、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廉政机制,在当时很多官员看来“廉慎”思想不仅是一种律例规范,还是一种内在自省和心性追求。这反映了A.唐政府注重廉政的制度建设B.儒家思想影响了唐代的廉政建设C.唐律以提高官员素质为宗旨D.廉政是促成唐代繁荣的主要原因【答案】A【解析】从材料“对官吏贪污贿赂作了严密规定”“与官吏铨选、考课、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廉政机制”中可以看出,唐朝形成了一套廉政建设的制度,故A项正确,B项比较片面;唐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故C项错误;D项错误,经济的发展是唐朝繁荣的主要原因。点睛:材料“对官吏贪污贿赂作了严密规定”“与官吏铨选、考课、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廉政机制”是解题的关键信息。19.贞观三年,吏部尚书杜如晦对唐太宗说,“两汉取人,皆行着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今每年选集(科举),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铨简之理,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这表明A.唐太宗决定改革科举制度B.杜如晦认为科举制有缺陷C.唐朝继承了汉朝的察举制D.唐初选官缺乏统一的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厚貌饰词、不能得才”等字眼意在强调科举制也是有缺陷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唐太宗决定改革科举制度方面的信息,选项An不符合题意,排除;唐朝是科举制而非继承了汉朝的察举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唐初选官有统一的制度即科举制度,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0.西汉后期大臣王嘉称赞道:“孝文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其二千石长吏亦安官乐职,然后上下相望,莫有苟且之意。”东汉初年大臣朱浮也赞叹其时的做法“吏皆积久,养老于官,至名子孙,因为氏姓”。这主要体现了汉文帝时期A.宗法与皇权结合促进了国力强盛B.官僚队伍的稳定增强了中央权威C.官吏任用制度化形成良好的吏治D.官员久任其职推动国家长治久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宗法体现的是血缘,宗法与皇权结合,应该指封国制,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以官为氏”“安官乐职”“吏皆积久,养老于官,至名子孙,因为氏姓”等信息,可知官员队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养老于官,至名子孙,因为氏姓”体现了一种荣耀与感恩,故B项正确;“吏治”指官吏的作风和政绩,材料没有充分体现,故C项错误;“推动国家长治久安”,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汉代政治21.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强土弱之”、“弱土强之”的办法: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据古农书上说:“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这主要说明当时( )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C.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明显【答案】B【解析】材料中“耙土”“再翻一遍”“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说明对于土地进行精耕细作,B正确;材料主旨信息是精耕细作,不是耕作方式,A错误;C中科学体现显然不符合古代农业特点;D中优越性不符合材料主旨。22.宋代张孝祥有诗中写道:“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联绵十车辐n,伊轧百舟橹。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江吴夸七蹋,足茧腰背偻。此乐殊未知,吾归当教汝。”文中记载的生产工具A.运用了自然力B.可调节水的流量C.提高了耕作技术D.此工具出现于宋朝【答案】A【解析】根据“联绵十车辐,咿轧百舟橹”“救汝旱岁苦”等信息分析,“大法轮”是指筒车;材料“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可知,筒车运用自然力来灌溉土地,故A项正确;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筒车是灌溉工具,故C项错误;筒车出现于唐朝,故D项错误。点睛:材料“联绵十车辐,咿轧百舟橹”“救汝旱岁苦”是解题的关键。23.下表为东汉时期某农书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正月命女红趣织布二月蚕事未起,命缝人浣冬衣,彻夜为袷三月清明节,治蚕室。谷雨中,蚕毕生,乃同妇子,以勤其事六月命女红织缣缚八月凉风戒寒,趣练缣帛,染彩色,擘绵治絮,制新浣故十月培筑垣墙……可析麻,趣绩布缕A.豪强地主的田庄经济兴盛B.政府严格控制手工业发展C.民间纺织业具有一定规模D.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稳定n【答案】A【解析】表格中“女红趣织布”“趣练缣帛,染彩色”“培筑垣墙”体现出豪强地主的田庄经济兴盛,A正确;材料说明不民间纺织业具有一定规模,C错误;,排除B;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稳定并不是稳定,D错误。24.据《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结果导致“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不得已“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上述材料说明王莽()A.改制时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国有土地B.得到了无地农民的大力支持C.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D.最终重新肯定了土地的私有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信息“更名天下田日王田”,就是把天下所有私人手里的土地(按王莽的理解应叫“私田”)统一收归皇帝所有,变成“王的土地”,简称“王田”,故A项错误;“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故B项错误;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材料未体现,故C项错误;“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可见肯定了土地的私有权,土地可以买卖,故D项正确。25.下图是考古发掘出的唐代越窑青瓷“喀喇沁摩羯纹葵花形银盘”。盘内底的大鱼化龙图案为摩羯(印度神话中一种长鼻利齿、鱼身鱼尾的动物)纹,大鱼作翻腾状,口大张,鼻上卷,4艮后螺旋状大羊角盘绕•较小的牛耳”,张大的口中刻划出数道上下翻卷的曲线,头顶至颈、背竖立粗壮的鳍。划到鳞片的尾部呈上翘状。以下相关解读最准确的是nA.唐代制瓷业十分发达B.唐代的对外贸易繁荣C.唐代手工业的民营化趋势明显D.唐代文化呈现出中外融合的特征【答案】D【解析】“喀喇沁摩羯纹葵花形银盘”中图案借鉴了印度神话传说,体现出唐朝中西融合的文化特点,故D正确;A只是材料中部分信息;B中对外贸易体现不出;越窑青瓷是官窑,不是民窑,故C错误。26.何一民在《中国城市史纲》中提到,唐代主要城市有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杭州、苏州、湖州、常州、鄂州、洪州、广州等70个之多。他认为,唐代的城市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分布也较广泛且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这表明A.唐代经济发展较为均衡,交通对城市的发展影响最大B.唐代城市兴起,体现了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普遍发展C.对外贸易的发展、商帮的涌现促进了南方城市的发展D.唐代东部地区经济较为繁荣,有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答案】D【解析】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东部地区,所以唐代城市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说明唐代东部地区经济较为繁荣,长江下游地区属于南方,所以唐代城市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地区则说明有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对城市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商业而非交通,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唐代城市兴起体现的是商业的普遍发展而非小农经济的普遍发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商帮的涌现是在明清时期而非唐代,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27.唐代官员经商现象非常严重,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政府的有效统治。因而,唐朝廷采取了诸多措施来解决官员经商问题。其具体举措有:禁止官员与市场、商人接触,禁止官吏兼营商业,禁止官吏家属或其部人经商。下列对此认识符合史实的是A.唐代官员地位低下B.唐代商品经济发达nC.唐代缺乏经商意识D.唐代吏治渐趋腐败【答案】B【解析】唐代官员经商现象普遍从侧面说明唐代商品经济发达,B项正确;AC二项没有反映材料思想;唐朝廷采取了诸多措施来解决官员经商问题说明唐代加强吏治,防止腐败 ,D项不正确。28.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了唐代都城长安的质库帐历和课钱帐历。这些不完整的质库帐历记录了近三十位城市中下层民众以物质钱的活动,其中女性占了11人。课钱帐历记录了一百多人参加的608次交易活动,其中152次是由至少三十位妇女进行的。这反映出唐代A.妇女社会地位大大提高B.妇女拥有一定独立地位C.改变了男尊女卑的风气D.家庭分工结构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女性也可以参与经济活动意在强调唐代的妇女也是拥有一定独立地位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女性所占比例仍然低足以证明妇女社会地位并未大大提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家庭分工结构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9.公元前322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舟节”、”车节”。“舟节”规定鄂君使用的船只限额是150艘,自鄂出发一年往返一次:“车节”规定运输限额是50辆,也是一年往返一次。这说明了A.官营工商业发展情况B.长途贩运贸易己经出现C.国家的商品专卖政策D.水陆交通设施十分完备【答案】B【解析】从材料来看,“舟节”、”车节”反映的是货物的运输,可以看出当时长途贩运已经出现,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无法看出发展状况;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专卖”;D选项材料无法体现。n30.“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文字)。其中,《为吏之道》说:“以此为人君则鬼(读为怀,和柔的意思),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茲(慈),为人子则孝……君鬼臣忠,父茲(慈)子孝,政之本(也)。”材料可以证明秦朝A.“以吏为师,以法为教”B.并没有完全排斥儒家思想C.官吏注重修身养性D.主要是竹简与毛笔书写文字【答案】B【解析】由“以此为人君则鬼(建为怀,和柔的意思),为人臣则忠,为人父购在(慈),为人子则君鬼臣忠,父茲(慈)子孝,政之本(也)”可以看出当时秦朝也是注重儒家的伦理道德,并没有完全排斥儒家思想,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与材料无关;C项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整理理解“以此为人君则鬼(建为怀,和柔的意思),为人臣则忠,为人父购在(慈),为人子则君鬼臣忠,父茲(慈)子孝,政之本(也)”,结合儒家思想可分析出并没有完全排斥儒家思想。31.1960年代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了一卷文书,是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一名叫卜天寿的12岁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业是抄写《论语·郑氏注》,抄写完后,卷末附了一首打油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咸池,明朝是贾日,早放学生归。”这份文书的史料价值在于证实A.《论语》上升为经的时间是在唐代B.五言诗起源于唐代西北地区民间C.儒家文化在当时吐鲁番地区流传D.科举制与唐诗繁荣存在因果关系【答案】C【解析】新疆的学生抄写《论语·郑氏注》等字眼反映了儒家文化在吐鲁番地区流传,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论语》上升为经的时间是在汉代,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五言诗起源于西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自身正确但材料未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n32.史学家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提到:“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两者对道家思想高度肯定的主要依据是道家A.哲学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B.“无为而治”的理念影响深远C.对世界本原进行了深刻探讨D.经典著作充满了中国人的智慧【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了道家是根,是因为道家对世界本原进行了探讨,是因为道家研究的是世界的本源问题,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辩证法思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无为而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自身正确但和题意无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33.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孔子释'礼’为‘仁’,把这种外在的礼仪改造为文化--心理结构,使之成为人的自觉即我意识,使人意识到他的个体的位置、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与他人的-般交往之中即现实世间生活之中;这种H常现:i:世间生活的人群关系之中,便可以达到社会观想的实现、个体人格的完成、心灵的满足或慰安。”据此对儒家思想分析正确的是①“礼”与“仁”两者相辅相成,要把外在形式的“礼”内化为人的精神自觉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③其主张贯穿讲求实际功利精神④教导人不仅要具有独善其身的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有社会责任感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n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从材料“孔子释‘礼’为‘仁’,把这种外在的礼仪改造为文化——心理结构”可知①说法正确,从“存在于与他人的一般交往之中即现实世间生活之中”可知②正确,从“可以达到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体人格的完成、心灵的满足或慰安”可知④正确,故答案为B。墨家讲求实际功利,儒家重义轻利,③不符合材料内容和儒家思想,排除含有③的选项AC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儒家思想34.《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无两适。”这反映当时学者A.相互竞争百家争鸣B.强调变革和法律C.维护君主专制统治D.重视规则和秩序【答案】D【解析】据材料“礼者,天地之序也……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无两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规矩、道、法等概念反映了当时学者重视规则和秩序,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当时各思想流派相互竞争,故A项错误;“强调变革和法律”只符合法家,故B项错误;儒家孔子和道家老子并未主张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故C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材料关键信息“礼者,天地之序也……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无两适”归纳出规则和秩序的相同点,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归纳能力尤为重要,据此即可正确判断。35.《礼记·曲礼》认为父仇不共戴天,为父祖复仇被视为孝义之举。汉代董仲舒在春秋决狱案例中对子误伤父的结论是:“臣愚以……春秋之义……君子原心,赦而不诛。甲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魏律规定:“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这表明汉魏时期的法律呈现出A.宗法家族的特色B.以儒入法的特色C.同态复仇的特色D.严刑峻法的特色【答案】B【解析】n材料“为父祖复仇被视为孝义之举”、魏律中规定“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中“依古义”即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并没有体现严刑峻法,故D项错误;材料“汉代董仲舒在春秋决狱案例”“魏律”体现的是我国古代法律的相关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C项。点睛:材料“为父祖复仇被视为孝义之举”、魏律中规定“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是解题的关键。36.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学A.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B.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C.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D.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答案】D【解析】陆贾、叔孙通融合阴阳家的思想,贾谊引用《老子》的理论,这为董仲舒的新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B正确;西汉初期实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儒学并未成为汉代正统思想,故A错误;材料反映的内容也不全是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故C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出这是儒家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的开始时期,故D错误。故选B。37.西汉初统治者认为“刑法不能治人心,法度过密,君主用刑虽重,而民亦无畏刑之心”,汉武帝以儒家经典著作《春秋》义理解释法律,东汉光武帝刘秀以行德政作为治平天下的主要政策而曾先后七次颁布轻刑和赦罪诏令。这反映出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B.礼法并举的治国模式形成C.儒道思想逐渐融合D.一直奉行刑法的慎刑主义【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了既要刑法又要礼,即材料强调了礼法并举的治国模式才能治理好国家,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礼法要并举而非儒家思想成为正统,选项An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礼法思想而非儒道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礼法要并举而非慎刑主义,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既强调了礼又强调了法。38.东晋高僧慧远曾说“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东晋道士葛洪著《抱朴子》有内、外两篇,“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这说明A.儒、道、佛出现合流的趋势B.佛、道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C.儒、道、佛的终极目标一致D.东晋最终实现了三教合归儒【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儒、道、佛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出现了合流的趋势,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佛、道并未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儒学仍然是正统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儒、道、佛的终极目标各不一样,是不一致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三教并非融为一体,即三教并非合归儒,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三教合一并非三教合归儒,三教的终极目标也不一致等。39.唐初,汇集京城的儒经师尊各述己说,难能统一。贞观七年(633),唐朝廷颁布五经《定本》于天下,令学人此后以《定本》作为传习儒经的依据。贞观十六年,孔颖达等人完成了《五经义训》180卷,永徽四年(653)向全国颁布,作为每年全国科举考试明经类的经典依据。材料表明唐朝A.准备推行科举取士制度B.采取行政手段统一学术思想C.研制各类学校统编教材D.顺应了儒、道、佛融合的文化发展潮流【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唐朝要统一儒经师尊各述己说的问题,即要用行政手段来统一学术思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准备推行科举取士制度是隋朝,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学校统编教材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儒、道、佛融合是在魏晋,选项Dn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儒经师尊各述己说,难能统一,其实唐朝就是要统一这个难能统一的学术思想。40.韩愈认为儒家的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柯,柯之死不得其传焉。”他还说:“使其道由愈而粗传,遂灭死万万无恨”。这反映出韩愈A.具有继往开来的使命感B.对古代先贤的赞美C.贬低孟子在儒家中的地位D.吸收了道家的本体论【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韩愈要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建立儒家道统。儒家之道就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就是仁义之道,就是人民生存生养之道。在佛老兴盛的历史条件下,韩愈努力重建儒家道统,对以后儒学的发展,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具有继往开来的使命感,故A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不符合材料“使其道由愈而粗传,遂灭死万万无恨”,排除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二、材料阅读(共40分)41.阅读材料,挖掘古人政治智慧,反思中国近代化历程,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这个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它不是泛泛的所谓社会问题,也不是笼统的民生疾苦问题??他们是针对周文疲弊而发。从这个地方讲诸子起源的问题,才是中肯的。——牟宗三材料二学者姜义华在其论著《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古代中华文明是一种以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为主轴,??文化上高度认同而予以强化的政治大一统文明。结论二:近代史上,中华文明转型的路径,属于“外铄”催化“内生”,“内生”与“外铄”互动型。——摘编自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n(1)为什么到春秋的时候会出现“周文疲敝”的问题?儒家和法家提出了哪些解决“周文疲敝”的主张?(2)秦朝建立的“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有何特点?汉朝统治者是如何通过“文化上高度认同”而强化“政治大一统文明”的?【答案】(1)原因:争霸战争;铁制农具的使用促使生产力进步;变革变法;地主新阶层出现。主张:儒家礼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战争等。法家强调法治,维护君主权威,加强中央集权。(2)特点:专制主义(或答中央皇权至上、实行三公九卿制)中央集权(或答地方实行郡县制)。措施: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原因”,依据所学从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变动考虑,经济领域的变动会引发政治制度的变化的角度组织答案即可。第二小问“主张”,回顾教材所学相应内容,分别写出儒家、法家的思想主张即可。注意儒家侧重礼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战争等;法家强调法治,维护君主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制度。(2)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中“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为主轴”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专制主义(或答中央皇权至上、实行三公九卿制)、中央集权(或答地方实行郡县制)的角度去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措施”,回顾教材内容,紧扣设问要求“文化上高度认同”“政治大一统文明”自然联想到汉武帝的措施,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4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单位:钱项目数量备注收入粮食8500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n支出赋田租(上缴买物)283同上算赋和口赋(上缴货币)406役2300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千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日常开支食4918据战国比例推算衣2732同上祭祀等仪式300以战国数据为参考——资料《汉书·食货志》;《(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注: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农民家庭是五口之家。问题:(1)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2)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商业繁荣现象。根据材料和问题(2)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商业繁荣。(3)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据问题(3)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n【答案】(1)纳钱代役的情况:8500-(283+406+2300+4918+2732+300)=-2439(钱),即亏2439钱;亲身服役的情况:8500-(283+406+4918+2732+300)=-139(钱),即亏139钱。(2)农民收入不敷支出;衣着消费比重较高;为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农闲纺织。(3)部分赋役项目征收货币,农民只有将产品投放市场才能换取货币去纳税;农民的剩余产品投放市场,也是商业繁荣的可能原因。(4)不成立。西汉的商业繁荣部分由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所推动:西汉的商业与催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商业有本质差别;材料中看不出雇佣关系。【解析】(1)根据材料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数据计算即可。(2)根据第(1)问收支情况,分析得出:农民收入不敷支出;衣着消费比重较高;为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农闲纺织。(3)根据“算赋和口赋(上缴货币)”“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千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得出部分赋役项目征收货币,农民只有将产品投放市场才能换取货币去纳税;农民的剩余产品投放市场。(4)根据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标志进行分析。43.历史地图包涵丰富的历史信息。请认真观察下列三幅历史地图,说明其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趋势,揭示其演变的主要原因。n【答案】以下答案只要答对其中一方面即可。演变一:由图一周朝分封制度下的诸侯国,发展到图二秦朝中央集权制下的郡县,再发展到图三汉初郡国并行制。说明:在中国古代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有一较长的曲折过程。主要原因:周推翻商朝统治后为有效统治广大地区而实行分封制,但这种分封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已逐渐瓦解。秦灭六国后,吸取分封制导致国家分裂的教训,为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实行郡县制。西汉初年在“汉承秦制”的同时,吸取所谓“秦孤立而亡”的教训,在统治区域内重建了一些封国,出现郡国并行局面。演变二:地方行政区划出现由稀疏向稠密、由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向长江流域发展的趋势。说明:中国古代人口与经济发展在逐渐南移。主要原因:源于人口与经济压力,统治者与民众逐渐加强了对南方的开发。【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反映的是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图2反映的是秦朝实行郡县制,图3n反映的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可从两个角度说明其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趋势,一是从政治制度的角度得出中国古代郡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的演变趋势,并根据不同时期统治者实行地方制度的原因揭示其演变的主要原因;二是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得出地方行政区划由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向长江流域发展的趋势,并根据中国古代人口与经济发展在逐渐南移揭示其演变的主要原因。论证类题目,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论从史出,论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