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26 KB
  • 2022-04-12 发布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到晚唐大概就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前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n着的心。(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二、文学类文本(本题共2小题,11分)n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小狗包弟(节选)巴金一个多月前,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和狗的事情。据说艺术家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他给人揪回来,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我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那是1959年的事情,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把他养的小狗送给我。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简化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有一次大概在1963年或以后的夏天,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就拍摄了包弟的镜头。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做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1962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n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我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您的小狗怎样?”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这一夜我想得更多,同萧珊谈起包弟的事情,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摔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身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包弟在“我”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在“我”“半靠边”时,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我”的身边。最后被打断了后腿,才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B.包弟把巴金一家人当做亲人,当主人不在家时守候在门前,多令人感动!当主人回来时,n与主人亲热,仿佛老朋友重逢一般,多么懂感情的小狗。C.当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时,小狗包弟就成了“我”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我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被红卫兵抄走。D.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一条小狗包弟的遭遇,让人看到“文革”的一角,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体现“文革”时期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E.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后,“我”便又怀念包弟。5.文章第一段为什么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6分)三、实用类文本(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范旭东:中国化工之父嫘笛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忘记四个人,搞钢铁不能忘记张之洞,搞化工不能忘记范旭东,搞纺织不能忘记张謇,搞交通不能忘记卢作孚。”毛泽东提到的四个人当中,范旭东的事业是最为艰难、最具开创性的,因为在他之前,化学工业在中国完全没有基础。在中国近代企业家中,范旭东是个拓荒者。1911年,范旭东抛弃了已在日本获得的大学助教职位,回到了阔别12年的祖国。回国后,他决定利用自己所学,改良国内的盐质,“使人民有干净的盐吃,有便宜的盐吃。”终于,他于1913年制出了精盐,并联合有志之士共同成立久大精盐公司。碱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许多生活用品如肥皂、纸张、印染、玻璃等生产均需要碱。当时在中国垄断纯碱市场的是英国公司。欧战爆发后,远洋运输困难。英商乘机将纯碱价钱抬高七八倍,甚至捂住不卖,使许多民族企业生产陷入停顿,物价飞涨。有鉴于此,范旭东萌发了用盐制碱的想法。然而,纯碱的制法被称为世界级的难题,欧美等国科学家也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方才掌握了这一技术。1918年11月,永利制碱公司在天津创立。1924年8月,永利投入200万元,终于产出了第一批碱制品。可是,令人失望的是,这批碱制品是红黑相间的劣质碱。消息传出,外国公司发出一阵嘲笑之声。范旭东并不灰心,在巨大压力下,仍然咬牙坚持。n1926年6月,永利生产出了纯碱,打破了洋人对制碱技术的封锁。两个月后,永利“红三角”牌中国纯碱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震动了整个世界化工业,被西方人誉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之象征”。“七•七事变”后,范旭东和他的化工厂,因能生产化工产品和军需物资,让日本人心生觊觎。塘沽沦陷后,日军把“久大”、“永利”两厂包围,派出代表,要求合作,遭到严词拒绝,结果被强行接管。范旭东说:“宁肯为工厂开追悼会,也坚决不与侵略者合作。”1937年末,范旭东将制碱厂和硫酸厂都迁移到四川“新塘沽”,积极为抗战提供军需物资。此时永利面临的巨大难题在于抗战前一直使用的是用廉价海盐作为原料的苏尔维制碱法,而在四川只能使用昂贵的井盐。为了有效地利用井盐制碱,范旭东组织技术人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行研制新的制碱技术,后在香港,上海法租界和乐山五通桥等地进行了无数次试验,终于成功研究出自己的专利技术——“侯氏联合制碱法”,标志着世界制碱工艺史上的重大突破。范旭东跟商人参照,是社会企业家;跟社会企业家参照,是社会战略家。1922年8月,他创办了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这是中国“私人企业中设立的第一个化工研究机关”。他不仅用高薪聘请技术专家,还培养自己的人才团队,在黄海研究社成立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范旭东聚集和培养了三百多名化工技术人才,这些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成为建设化学工业的技术骨干。研究社后来并入了中国科学院。1949年,周恩来看望侯德榜时,称赞范旭东培养人才的业绩,说“永利”集团是“人才篓子”。远瞻于中国化学工业的未来,范旭东雄心勃勃地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化工战后发展的计划。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十厂计划”。然而,国民党政府的不配合使范旭东宏伟绚丽的“十厂”蓝图成为泡影。受此沉重打击,一生坚强的范旭东忧愤成疾。9月17日他应邀出席了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时举行的茶话会,毛泽东邀请他在国内实现和平后到解放区去办工厂。但10月2日,范旭东突患恶疾,10月4日下午三点在重庆溘然长逝,终年62岁。临终前,叮嘱后人要“齐心合力,努力前进”。正在参加重庆和谈的蒋介石和毛泽东终止会谈,一同前往范旭东的家中凭吊,毛泽东亲笔书写了“工业先导,功在中华”挽联。(选自《最重庆》,有删改)6.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毛泽东提到的四个人中,范旭东的事业是最为艰难的,因为在他之前,中国境内完全没有化学工业,他是在进行拓荒的工作。nB.范旭东是个坚定的爱国者,为了让人民有干净的和便宜的盐吃,他研制出了精盐;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为抗战提供军需物资,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的抗战事业。C.范旭东组织技术人员,攻克技术难关,研制出了“侯氏联合制碱法”,打破了洋人对制碱技术的封锁。D.1922年,范旭东创办了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这是中国私人企业中的第一个化工研究机构,显示出范旭东先生不仅是一个商人,更是一个高瞻远瞩的社会战略家。E.本文是完全按照时间的发展来记述范旭东的人生历程的,语言明白晓畅。7.为什么范旭东生产出纯碱,被西方誉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之象征”?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8.范旭东为什么被称作“中国化工之父”?请简要概括。(5分)三、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9.下列各句中,划线字活用情况与例句中不同的一项是( )(3分)  例: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斗折蛇行  C.将军被坚执锐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10.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n  A.木直中绳,以为轮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一狼洞其中11.下列各项中,“之”字的用法全是代词的一项是( )(3分)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③悍吏之来吾乡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⑤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⑥君将哀而生之乎 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⑧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A.②③⑤    B.①⑤⑥C.③⑦⑧    D.④⑤⑧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分)(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分)(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分)(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经杜甫旧宅(唐)雍陶①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注】①雍陶: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1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首联开门见山,诗人经浣花草堂而吊杜甫,忆其在蜀地的生活,由景及人,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B.颔联对仗工整,诗人感慨只见旧宅,不闻新诗,“旧宅”“新诗”形成对比,寄寓了诗人的慨叹。C.颈联中“尽”“迟”二字极其精妙,十分传神地表达出作者对鸥鸟无情、马步迟缓的恼恨之情。nD.尾联写“山月”本就无知,夜来依旧照旧宅,诗人寓情于无情之物,又故嗔其无情,语奇而意深。E.本诗借多种景物描绘出杜甫旧宅荒凉、缺少生机的特点,全诗欲扬先抑,诗人情感一波三折。14.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是“      ,      ”。(2)《马嵬》中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其中写出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句子是:“      ,      ”。(3)《琵琶行》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是“      ,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近年来,我国主题公园的建设。其中,太阳部落主题公园的成功,究其根本取诸于对文化的深度融合,以及文化与旅游的深入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  ,资源极其丰富,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在山东,虽然近几年旅游项目不断  ,但山水圣人这条黄金旅游线在国内的影响力并没有受到冲击,接待的游客数量连年创新高。对主题公园来说,(),而不是单纯地去恢复原貌、恢复历史。要通过科技、创意等手段将文化内容通过景区建设很好地展现出来;某种文化的内涵往往较为丰富,但不可能  ,所以文化旅游项目要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化点,像部落文化、神话故事、遗址探秘等具有神秘性的文化内容就能增强吸引力,激发人们的好奇心。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太阳部落主题公园的成功,究其根本取诸对文化的深度融合,以及文化与旅游的深人挖掘。B.太阳部落主题公园的成功,究其根本还在于对文化的深度挖掘,以及文化与旅游的深人融合。C.太阳部落主题公园的成功,究其根本取决于对文化的深度融合,以及文化与旅游的深人挖掘。nD.太阳部落主题公园的成功,究其根本还在于对文化的深人挖掘,以及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化是魂,其次是创新,即要根据现在观众的需求进行文化性改造B.创新是魂,其次是文化,即要根据现在观众的需求进行文化性改造C.文化是魂,其次是创新,是要根据现在观众的需求进行创新性改造D.创新是魂,其次是文化,是要根据现在观众的需求进行创新性改造18.依次填人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日中天浩如烟海改头换面包罗万象B.方兴未艾博大精深改头换面面面俱到C.方兴未艾博大精深推陈出新面面俱到D.如日中天浩如烟海推陈出新包罗万象19.下面是某校学生会写的封倡议书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入夏以来,我国长江流域产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人民生命财产经受了巨大的损失,给灾区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应该大力弘扬。我们倡议全校师生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希望大家尽已所能,奉献爱心。愿意捐款捐物的师生请到学生会联系。20.根据下面材料,分条概括人类无法征服梅里雪山的原因。(6分)梅里雪山至今还是人类无法征服的圣地。攀登者需要从海拔2300米的澜沧江边开始,攀爬至高度为4400米的主峰卡瓦格博峰。这个距离对攀山者的体能是一个极难突破的极限。在这个路程中,平均每隔1公里,地势就上升400米,从而形成一道道几近垂直的坡面。山坡上冰川、冰瀑区、冰裂缝处处可见,险象环生。在梅里雪山上,刚刚还阳光普照,瞬间便是彤云密布,狂风大作,飞雪覆盖,冰崖崩塌。据记载,卡瓦格博峰曾一日发生上百次雪崩。梅里雪山方圆上千公里,登山者一旦迷路,没有外部救授很难生还。因此梅里雪山至今未被尘世沾染,是真正意义上的“圣山”。六、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身体不适的西安交大二附院两位医生,为不耽误救治患者,在手术间隙输液后继续救人,n一天完成5台高难度手术。(2)为营救一名想轻生的男子,徐州一位民警不顾感冒坐在雪地里劝阻2个小时。救人成功后,他已冻得浑身发抖。请就医生和民警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并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主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n一、现代文阅读答案1.正确答案应该是D。从文章第一段中有关唐诗的文字可知,数量巨大的唐诗作品,反映出唐诗作为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分量;此外文章也直接指出,唐诗作品中的相当部分并不是为功名而创作的,而是适应于当时的社交需要。正是这一点,使得唐诗即使历经磨难,仍然会在最后重回人们的文化视野。D项中,“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与原文的意思相同,“唐朝诗人之多”是原文“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的另一种说法,但是,诗的传唱是否流行与写诗之人是否多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而D项的表述“于此可见一斑”则是将两种并无必然联系的事实理解成因果关系,可见,D项不符合原文意思。A项中“难以割舍”是对唐诗经历分别后“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的原因的正确概括,因此A项的表述是符合原文意思的。B项中“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实际上就是对原文“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的具体解释;“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则与“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意思相当,因此B项的表述也符合原文意思。C项中“其中尤以后者为多”与原文“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意思相同,该项中其他部分的表述则都与原文意思一致,可见C项的表述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该选D。2.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比较的结果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正确答案应该选C。完成这道试题,首先需要明确信息筛选的区间,在理解其中一些重要语句的基础上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文字信息集中在文章的第二段,这一段文字紧承上文对“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的唐诗的回顾,指出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长盛不衰同样值得欣喜,突出流行歌词与唐诗在形成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实际效果等方面的相似。A项中的“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是对原文信息的误解,原文是说唐诗“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这与“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同样令人欣喜。因此A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B项中“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是对原文中的“悲欢冷暖,酸甜苦辣”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的误解,将原文中的因与果倒置,因此也不符合原文的意思。D项中文字涉及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比较,原文说“不见逊色”,选项中则是“更为出色”,选项中的表述比较明显地夸大了对《我和你》作评价的高度,因此也不符合原文的意思。C项中文字涉及《乡恋》和《静夜思》的比较,原文说“是一样的精致平实”,选项中则说是“可谓异曲同工”,意思是一样的,可见,C项的表述符合原文的意思。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3.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正确答案应该是B。根据原文内容,唐诗是当时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知名度高的作品必然成为传唱的重要对象,王之涣自信最美的歌女会唱她的诗,必然是以他的诗被广泛传唱为前提的,因此A项的推断是正确的。与C项对应的原文内容为,“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也就是说唐三彩在它流行的时代还没有被看作美的对象,自然也就难以被视为“很珍贵”,可见C项的推断也是正确的。D项文字的推断,原文中的依据是文章最后几句话“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前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综合这几句话的意思可以推出“现在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将来同样歌唱着的心”,D项中“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意思恰与此相同,因此D项的推断也是正确的。至于B项,关涉到好几方面的事实,“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也是原文提供的事实,“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也是原文提供的事实,“文本一些”和“歌词性质”这是并列属性的评价,相互间不存在因果关系,Bn项中“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将并无必然联系的两方面事实理解为因果关系,明显违背了原文内容,因此B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该选B。一、文学类文本4.BD(5分)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分析选项是否正确,A项,描述的是艺术家遇到的狗;C不是怕狗被抄走;E“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不对。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5.①先说别人的故事,然后引入自己的故事,具有引入、铺垫的作用。②与后文“我与包弟”的故事形成对照。③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作者与狗的故事,都说明当时社会人性的扭曲,“文革”造成的人祸惨烈,这类事在全国十分普遍,从而深化了的主题。(6分,每点2分。要求言之成理,语句通顺)二、实用类文本6.A项,“中国境内完全没有化学工业”错,原文是“化学工业在中国完全没有基础”,根据后文可知,他之前有外国的化工厂在中国。C项,张冠李戴,“打破了洋人对制碱技术的封锁”应该是永利公司生产出了纯碱,而研制出“侯氏联合制碱法”是后来的事情。E项,完全错。答案 (1)B给3分,D给2分。7.①碱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中国纯碱的出现有助于民族企业的发展,改善民生。②中国纯碱的产生,打破了外国的技术封锁,减少了对外国公司的依赖,为推进中国工业的独立自主做出了贡献。③纯碱的制造被称为世界难题,范旭东生产出纯碱,代表了中国化工技术的进步。④中国纯碱在万国博览会上获奖,意味着中国制碱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每点2分,答出3点给满分)8.①创办化工企业,奠定中国化学工业基础。②创新化工技术,打破国外对化工技术的封锁和垄断。③创立化学工业研究社,培养了大批化工人才。④着眼未来,提出发展化学工业的计划。(每点2分,答出3点给满分)(6分)四、文言文9.C(形容词作名词,坚硬的铠甲。ABD与例句中的黑体词均为名词作状语,意思分别是“每天”、“像斗一样”、“当面”、“向上、向下”)10.C(A■:使动用法,使……弯曲。B利:形容词作动词,走得快。D洞:名词作动词,打洞)11.B(②动词,到。③⑧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关系。⑦结构助词,的)12.(1)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2)我(向他)学习的是道理啊,哪里管他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3)君子n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为也没有过错了。(4)n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变直,刀剑等金属制品拿到磨刀石上去磨过就能变得锋利n。13.CE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n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项n,“鸥鸟无情”理解有误。主要写的是旧宅内外之荒废,嗟人事既变,景物亦非;E项,没有用欲场n先抑的手法,也无感情上的一波三折。故选CE。14.(1)对杜甫的思念、崇敬之情。诗人看到n杜甫旧宅花儿盛开,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了杜甫在蜀地的时光,自然流露出对杜甫的思念与崇敬。n(2)对读不到杜甫新诗的遗憾之情。游浣花草堂看到现今只存旧宅,杜甫其人已故,再也不能有新n诗流传于世的遗憾之情。(3)借山月表达了人事变迁的感慨。杜甫旧宅周围荒凉—片,诗人借山月n不知人事变迁,夜来依旧照旧宅,复与谁期,抒发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15.(1)此情可待n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2)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n何必曾相识。五、语言文字应用16、D.解析:“取诸”就是“取之于”的意思,不能说“取诸丁。对“文化”只能用“挖掘”,不能用“融合”,“文化与旅游”才用“融合”,另外,“挖掘”的状语是“深入”,“融合”的状语是“深度”17、C解析:第二段主要是谈打造旅游项目时融入文化的重要性,所以说“文化是魂”。括号后的句子的内容是对前面的解说,所以应是“创新性改造”。18、C解析: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如日中天,形容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此处强调“发展”这个过程,不强调发展的结果,所以用“方兴未艾”。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此处不合语境。博大精深,(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符合语境。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此处感情色彩不当。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符合句子的感情色彩。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面面俱到,各方面都吸到没有遗漏。此处强调“没有遗漏”,所以用“面面俱到”。29、①“产生”改为“遭遇”;②“经受”改为“蒙受”或“遭受”;③“给灾区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改为“灾区人民生活极为不便”(或在“人民生命财产”前加“使”);④“度过”改为“渡过”;⑤“请到”改为“请与”。(改对1处得1分)解析:①“产生”与后面宾语“洪水”搭配不当,应改为“遭遇”,也表达一种不幸;②“经受”表明一种承受,而洪水属于一种天灾,这表明老百姓是无端蒙受或遭受的损失,应该将“经受”改为“蒙受”或“遭受”;③整个句子缺少主语成分,应该在“人民生命财产”前加“使”,或者将“给灾区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改为“灾区人民生活极为不便”。④“度过”指时间上过了-段时候,如“度过春节”“度过假期”“度过困难时期”“度过少年时光”等等;“渡过”则指空间上过了一段距离,往往是指从此岸到彼岸,如“渡过大河”“渡过大海”“渡过难关”等等。这里是老百姓克服苦难,应该是“渡过”。⑤“请到”与后文的“联系”不搭配,此处应该写成“请与”。20、攀登距离挑战攀山者体能极限;坡面太陡;地形复杂;气候多变;雪崩频发;面积大,迷路难自救。(每点1分,全对得6分)解析: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文段共有九句话,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对材料的总体概括,说明梅里雪山是人类还没有征服的、未被尘世沾染的“圣山”;第二、三句说明了攀登雪山时距离远,对攀山者的体能来说是一个极难突破的极限;n第四句说明雪山的坡面非常陡,攀登难度高;第五句说明雪山的山坡上地形复杂;第六、七句说明雪山上的气候多变,雪崩频发;第八句是说雪山面积大,若是迷路,难以自救。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六、作文:思路点拨:本作文题由两则材料构成。材料(1)与材料(2)虽然事例不同,但性质相同,医生和民警身上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同时,医生和民警身上体现的品德也正成为激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力量,成为时代呼唤的榜样。因此,我们可以从医生与民警做了本职工作的角度分析,立意为“人要爱岗敬业”“干好本职工作”“责任意识不可丢”等;可以从他们不顾自己的身体角度分析,立意为“奉献精神不可少”等;也可以将材料结合起来谈医生与民警的意义,不仅惠及个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仁爱会激励更多的人成为他们,成为时代要求的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