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94 K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渺邈(miǎo)颙(yú)望阑(lán)干苒苒(lǎn)B.纶(lún)巾膻(shān)腥笳(qié)鼓馄(hún)饨C.熏熏(xūn)渔樵(qiáo)巢鸠(jiū)养拙(zhuō)D.土靛(dìng)懵(mēnɡ)懂盥(guàn)沐纨绔(kù)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激励 概率 猜测 荒缪绝伦B.殆尽 篱笆 烽火 一愁莫展C.怯弱紫檀丫鬟相形见绌D.逦迤锱铢层峦高朋满坐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我攀登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②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③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社会问题也络绎不绝,GDP增长的同时,污染严重、百姓文明素质不高、拜金主义盛行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④为加深师生情感交流,学校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既有面带稚气却踌躇满志的学生,又有成熟老练却意气风发的教师。⑤读书要有心,有心者能在作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修炼方法,持之以恒,学识就会由此登堂入室,必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⑥只要上下一致,勠力同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人民必定能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A.①③⑤B.②⑤⑥C.②④⑥D.①③④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2分)nA.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其改名为“帕纳塔格礁”,中国外交部就此阐明了严正立场。B.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如果没有想象,我们就会到处碰壁。C.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D.沈阳食品药品监管局确认非法疫苗案部分上下线为药品经营企业业务员,并公布了可能造成涉案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9家药品经营企业。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仆:向前跌倒廊腰缦回缦回:回环萦绕的样子亦谪居之胜概也 概:景象、状况B.有怠而欲出者 怠:懒惰,松懈复道行空 行:行走宇文新州之懿范 懿:美好C.夫夷以近 夷:平安不霁何虹 霁:雨后初晴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顺着次序传下去D.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错误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第:但,只6.下列各句加点词中,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分)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nC.幸后之人与我同志D.宾主尽东南之美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吾以至道乙未岁B.穷且益坚若属皆且为所虏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良乃入,具告沛公D.嗣而葺之扁鹊望桓公而还走8.下列各句式特点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示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A.童子何知B.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C.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D.有志矣,不随以止也9.下列各句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此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译文:这就是学者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B.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译文:鼎铛和玉石,金块和珠铄,丢得到处都是,秦国人看到,一点不感到可惜。C.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译文:送走夕阳,迎来皓月,这也正是谪居生活中的快乐之处啊。D.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译文:三江像衣襟,五湖像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10.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通过对《山地回忆》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我们可以知道,孙犁的小说,不论是写孩子、妇女,还是干部、战士,都始终洋溢着生活的深情,人的深情,主要表现为在深厚时代气氛下人民大众与革命者之间的血肉情谊。B.《宝黛相会》从林黛玉的“眼光”来写贾府环境布局和各色人物,让小说叙述线索更集中,虽写了很多事物,却不凌乱。而且这样写也更能表现出林黛玉的性格和内心活动,让人物形象也更饱满。C.《宝黛相会》人物的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体,虚实兼用。对王熙凤、贾宝玉、王夫人、贾母等人物详写,对邢夫人、李纨和贾家三姐妹则略写;对贾母、王熙凤等出场人物是实写,而对贾政、贾赦等未出场的人物则属于虚写。nD.《巨翅老人》通过魔幻神奇的描写,虚构了一个长着翅膀的老人来到小镇的种种遭遇,揭示了拉美人们精神空虚无聊、思想观念停滞的社会状况,暴露了宗教的荒谬和欺骗本质,以及人们蒙昧麻木的精神状态,展示了20世纪整个拉美的真实状况。二、古今诗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9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1.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nB.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C.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D.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应该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长官为礼部尚书。C.《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D.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B.苏轼勤政爱民。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说服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自己住在城墙上,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C.苏轼敢于直言。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司马光很愤怒,苏轼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驳。D.苏轼仕途坎坷。苏轼自从中举以来,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但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1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②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n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15~16题。(9分)对雪①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B.“瓢弃樽无绿”一句,“绿”借喻指酒,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火光照亮室内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道出了对温暖的渴望。D.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16.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17.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2分)(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两句是:,。(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借,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两句表现了秦搜刮钱财斤斤计较,但使用起来却视如敝履的情形。(4)《滕王阁序》“,。”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5)范仲淹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和露摘黄花,,煮酒烧红叶。n(7) ,轻烟老树寒鸦。三、现代文阅读(19分)父亲河周建强他还没有从照顾父亲直至安葬父亲的疲惫中解脱出来,酷暑便接踵而至,今年的天气出奇地热,整个世界像灶台上的笼屉,把人熏蒸得无处藏躲。难挨之际,老陈从居住的边陲小镇打来电话,邀他去避暑,老陈是他合作多年的生意伙伴,以前多次邀请他过去看,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成行,这次他决定如约而至。对于父亲的过世,他只是感到疲惫,并没有太大的悲伤。父亲是一名老兵,新中国成立之初曾出国参加过那场举世瞩目的战争,这个经历成为父亲一生的荣耀,也成就了父亲倔强的性格。其实父亲在工作生涯中也曾当过不大的官,但终因性格的原因被打回原形直到退休都是工厂里最普通的工人,可他并不在乎,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从战友的尸体堆爬出来的人,还在乎这个?”也是因为性格,在他不大的时候母亲就离父亲而去。父亲没文化,母亲是小学教师,和父亲的结合是那个崇尚英雄年代的产物,可崇尚英雄毕竟不等于生活的全部。父母离婚后,他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固执、爱较真,他从小就感受到了。高兴时最爱唱的一首歌就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那条河……”那时,他纠正说不是“那条河”,是“鸭绿江”,父亲停止歌声,冲他瞪眼吼道:“老子当年过的就是一条河!还不如你知道?”偏偏他的性格里也有父亲的基因,父亲每唱一次他便纠正一次,父亲便吼一次。现在回想起来,他和父亲的每一次“冲突”大抵都是缘于这首歌,上小学二年级,班里插进一个部队子弟,据说他爸爸是营长,也出国打过仗,父亲听后又是一脸的不屑:“告诉他,你老子是三十八军的兵。”他自然没跟同学说,因为他实在想不出三十八军和其他军有啥不同,有啥值得炫耀。父亲是带着满足的神态走的。全身插满了管子,呼吸越来越弱,一首歌从父亲只出不进的呼吸中丝丝流出:“雄走赳气昂昂,跨过那条河……”没人能听得清听得懂,只有他听得真真切切,这一次他破天荒地没有纠正。边陲小镇的风光加上老陈的热情让他疲惫的心得到了抚慰,几天下来,他感受了五女山峰的秀色、新开河水的清澈,领略了满山遍野的人参田园,还有用石条砌成、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将军坟”。n老陈说:“既然来了哪能不去边境看看?”于是,在一个清爽的早晨,他来到了位于江边的边境哨所。哨所紧挨着一座铁桥,桥上的铁路笔直伸向江的那一边,此时此刻,没有车水马龙的嘈杂,没有行人的喧嚣,一草一木都显得特别幽静,鲜红的国旗下只有哨兵持枪伫立。桥头耸立的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吸引了他,他端详上面的文字沉默许久,他走到哨兵面前,很为难地提出一个请求:想到桥上看看,不远处的老陈看见哨兵向他摆手,他低着头向哨兵说着什么,哨兵迟疑拿起身边的电话。哨所旁的小楼里走出一位英俊的军官,破例陪着他走上铁桥,在桥中央的国门下站住了,他俯视江面,微风吹拂着他的头发,也吹拂他的思绪,江面并不宽阔,江水也不湍急,如同老家村头的那条河,但它的确是条江,一条隔着两个国度的江。或许,父亲一生都把它当成河是对的,因为在亲身经历过那场殊死的战争,“从战友尸体堆爬出来的”父亲眼里,世间的一切都是那么渺小。这一刻,他似乎读懂了父亲。走下铁桥,与军官握手告别,军官突然后退一步,立正,向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军官向他大声道:向“万岁军”敬礼!他,还有身边的老陈眼睛湿润了。他抬起微微颤抖的右臂,向军官还了一个军礼。他没当过兵,军礼也不标准。他向那座花岗岩石投去最后一眼。洁白的花岗岩石上镌刻着一段辉煌的历史:“公元1950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八军在此渡江入朝,该军系第一批入朝参战的部队,被称为万岁军……”1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今年的天气出奇地热”“把人熏蒸得无处藏躲“,既是对环境的真实描写,又衬托出父亲去世后“他”的心情。B.老陈是“他”的朋友,在小说中出现的次数有限,但看似不重要的老陈,却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C.小说善于运用语言表现人物,父亲的那句“告诉他,你老子是三十八军的兵”,就表现出父亲以参军的经历为自豪。D.小说先交代了父亲去世的情节,采用的是倒叙的叙述方式,避免了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更能引人入胜。19.第八段描写边防所的环境有什么作用?(4分)20.“他”对父亲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6分)n21.本文为什么以“父亲河”为题?(6分)四、语言运用题(11分)22.下面是X市X中学高三年段邀请家长参加高考百日誓师大会的邀请函,其中有五处表达存在不得体的情况,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5分)尊敬的家长: 您好! 十年磨剑,百日策马闯雄关;一朝试锋,六月扬眉传佳讯。您的孩子一百天后就要迎来生死未卜的高考了!为了给孩子们鼓劲加油,增添自信,为了让令郎与令爱一百天后奋力一击,创造奇迹。 经学校研究决定,将于2月23日(星期六)上午9:00在学校田径场举行高考百日誓师大会.我们诚挚邀请您前来参加。届时,您将会聆听到孩子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豪情。让我们共同见证孩子们成长过程中这一难忘时刻!让我们共同助力2019高考!我们恭候您的惠顾!XX中学 2019年2月20日 温馨提示:上午9:00之后,迟到的家长将不能进入班级方阵区域,所以请您必须提前到达现场。 (1)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2)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4)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5)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23.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利用所给材料补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人文阅读,首先是经典的阅读。品味经典:司马迁的文字是泥塑,他以简朴质拙之笔叙写先民历史;①;②;③。一个民族的语言总是通过经典散发出她独特的魅力。 材料: 木刻漫画水墨 沈从文鲁迅老舍 犀利深刻故都百态国民魂灵边地风情幽默风趣恬静平淡n五、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近年来,虽然整形失败的案件屡见不鲜、触目惊心,但丝毫没有影响整容业的异常火爆,而在整形的队伍中也不乏高中生的身影。据了解,整形热的出现,主要在于大多数人希望通过提升“颜值”获得更多的自信与机遇。2015年身为阿里巴巴掌门人的马云,名列福布斯“全球科技百富榜”亚洲第一,美国《福布斯》杂志曾这样介绍马云:“深凹的额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副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着拿破仑一样的身材,更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颜值时代,是“造脸”还是“修心”?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n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选C.A项“颙”读yóng。B项“纶”读guān“笳”读jiāD项“靛”读diàn“懵”读měnɡ2.选C.A项,谬B.筹D.项,座3.选D.(登高自卑:登上高处一定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望文生义。奔走呼号: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用于此处正确。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来来往往,连接不断。不能用来修饰“各种社会问题”,该成语使用错误。应改用“纷至沓来”。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用来形容学生,使用错误。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使用正确。勠力同心:齐心合力,团结一致。使用正确。)4.选B(A项句式杂糅,改为“以查处……为名”,或去掉“为名”。C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仅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还是……先驱”。D项,成分残缺,“公布”缺宾语“名单”。)5.答案A.B.行:跨越C夷:平坦D.咎:埋怨、责怪6.选D。A项,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字“十一”。B项,古义:可惜;今义:值得怜悯。C项,古义:有相同的志愿的人;今义:人们惯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7.选D。A.因为;在B.副词,反而;副词,将要C.是;才D.连词,表承接,不译8.选C。示例和C项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宾语前置句。B项,定语后置句。D项,省略句,“随”后省略“之”。9.选CA.学者:学习的人;B.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大石头,把黄金视作土块,把珍珠看成沙砾。D.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10.选C王夫人、贾母是略写。11.C12.C 五经为《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13.A【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理解错误。文中说“刚开始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都认为是欧阳修虚夸,并不信服。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对“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的“厌”理解错误。n14.①若:如果;为:做;许:允许;顾:难道。(一个翻译点一分)句子翻译为:苏轼问母亲:“苏轼如果将来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是否允许呢?”程氏说:“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②但:只是;省略句:不使(之);状语后置:于朝廷之上。(一个翻译点一分)句子翻译为:只是他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使得他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15.A(解析:B项不是借喻,是借代;C项,“‘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错,这句是写炉火燃尽的情景,“火似红”是想象的;E项,“壮志难酬”错,诗歌中没有体现。)16.答案:(1)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2分)(2)①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诗人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2分)②同时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作铺垫。(2分)17.(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5)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6)带霜烹紫蟹(7)孤村落日残霞18.D.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环境,B项考核形象,C项考核情节,D项考核手法,“倒叙”错,应为“插叙”。)19.①表现了边防哨所的庄严肃穆。②与前文略写小镇风光形成对比。③为后文“他”读懂父亲作铺垫。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题目,答题时首先答出环境的特征,然后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等角度分析作用,此题描写边防所的环境,从内容上表现了边防哨所的庄严肃穆;从情节的角度与前文略写小镇风光形成对比;为后文“他”读懂父亲作铺垫。点睛: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其作用首先从本身分析,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同时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然后从其它的要素分析,从人物的角度是暗示人物的心理和人物的命运,n从情节的角度是推进情节的发展,从主旨的角度是暗示文章的主旨,或是升华主旨。(答对两点即满分)20.①不理解父亲,不理解父亲为什么把“鸭绿江”唱成“那条河”;不理解父亲以三十八军为骄傲的原因;不理解把名利和生活的失意看得非常渺小。②读懂父亲,“他”亲临鸭绿江,领悟到在“从战友尸体堆爬出来”的父亲的眼里,世间的切都是那么渺小,也许鸭绿江在父亲眼里真的是一条河。③崇敬父亲,军官向“万岁军”敬礼,“他”作为“万岁军”的后代用并不标准的军礼还礼向父亲致敬。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要求回答“他”对父亲的态度的变化,注意抓住文中表情达意的句子或词语作答,可通过文中的句子“父亲固执、爱较真,他从小就感受到了”“现在回想起来,他和父亲的每一次‘冲突’大抵都是缘于这首歌”概括第一点;根据“这一刻,他似乎读懂了父亲”概括第二点;根据“向‘万岁军’敬礼!他,还有身边的老陈眼睛湿润了”概括第三点 (每点两分)21.①小说情节围绕“父亲河”展开。②别人眼中的鸭绿江,父亲偏偏唱成那条河,至死不变,突出了父亲对那段经历的珍视以及倔强的性格。③通过“他”对那条河的认同,体现了他对父亲的敬意与怀念。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标题的作用的题目,注意从情节、人物塑造和主旨等角度作答,从情节的角度看小说情节围绕“父亲河”展开;从人物的角度看,别人眼中的鸭绿江,父亲偏偏唱成那条河,至死不变,突出了父亲对那段经历的珍视以及倔强的性格;从主旨和情感的角度看,通过“他”对那条河的认同,体现了他对父亲的敬意与怀念。(学生如果从“吸引读者兴趣”“线索”等角度也可给分。)22.(5分)答案:①“生死未卜”改为“至关重要”②“令郎和令爱”改为“孩子们”③“聆听”改为“听到”④“惠顾”改成“光临”⑤“必须”改为“尽可能” 解析:①生死未卜的意思是或生或死结果尚难测定,用来形容高考不恰当,改为表示很重要、很关键的词语即可,如“至关重要”。 ②“令郎和令媛”虽是尊称,但用在学校写给家长的邀请函中并不得体,而且也哆嗦这里直接用“孩子们”更加自然、亲切。23.①鲁迅的文字是木刻,他以犀利深刻之笔叙写国民魂灵n②老舍的文字是漫画,他以幽默风趣之笔叙写故都百态③沈从文的文字是水墨,他以恬静平淡之笔叙写边地风情24.写作。(60分)颜值时代,人们为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机遇而装扮容貌——“造脸”,在这些人看来,“我的形象我作主”,别人无可非议。而“修心”即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优雅的气质,磨砺心志,增加内涵,不忘初心,奋然前行。究竟是“造脸”好,还是“修心”佳?人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各人会作出不同的选择,但社会的主流会认同“修心”。如果为“修心”而热情“点赞”,那么下面的观点就是一串熠熠闪光的思想——①“造脸”不如“修心”②修心终能赢得未来③愿为“修心”不修脸④修心,扬起自信的风帆⑤修心胜于造脸⑥修心养性,守住真我⑦内在美胜于外在美⑧修心提升人格的内在美⑨万物之“美”皆源于“心”。也可以从思辨的角度出发,在肯定“颜值”的前提下凸显修心的重要,起到辩证说理的目的。如:①颜值社会,更需“修心”②颜值诚可贵,修心价更高③在看脸的时代学会修心④修心养“颜”⑤颜值时代,修心为首⑥用实力“造脸”。 附:文言文译文苏轼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能答应我这样做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 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当时文章晦涩怪异的弊习很重,主考官欧阳修想加以改正,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想定他为进士第一名,但怀疑是自己的门客曾巩写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殿试中乙科。后来凭推荐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让这个人出人头地了。”听到的人开始哗然不服,时间久了就信服此语。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n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起初,祖宗时,差役法实行久了产生弊端。王安石辅佐神宗,改为免役法,司马光任宰相,知道免役法之害,不知其好处,想恢复差役法,派官员设机构,苏轼也在人选之中。苏轼说:“差役、免役,各有其利弊。免役的害处,是搜括百姓钱财,弄得十室九空,钱财搜括到上面而下层百姓有钱荒的灾患。差役的害处,是百姓经常为官府服役,不能专心致力於农业,而贪官污吏从中营私舞弊。这两种害处,大致相等。”司马光不以为然。苏轼又在政事堂陈述他的看法,司马光很生气。苏轼说:“从前韩魏公要给陕西义勇刺字,你作谏官,争执得很凶,韩魏公不高兴,你也不管。我从前听你说过其详情,难道你今天做宰相,不许我畅所欲言吗?”司马光笑了笑。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在常州(今江苏常州市)去世,享年66岁。苏轼和弟弟苏辙,随父亲苏洵学习文章,后来得力于天赋。即使是嬉笑怒骂的言语,也都能写成文章诵读。他的文章博大丰富,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文章产生以来,(这种情况)大概也是很少见的。苏轼自从成为举人到后来出入皇帝身边做侍从,都一定是以爱戴君王为根本,忠心耿直的言论,正直无畏的节操,都远远在众大臣之上。只是他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使得他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