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M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5月考前最后一卷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非选择题(第21题-第24题A、B,共5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新航路开辟2.顾炎武认为:“欲使民兴孝兴弟,莫急于生财。以好仁之君,用不聚敛之臣,则财足而化行。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矣。”这说明顾炎武强调( )A.民间教化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B.对财富的渴望败坏公序良俗C.君主要以仁德之心来治理天下D.儒家道德标准高于财富积累3.书法家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认为要写好某种字体,必须“令字内间架明称,得其字形,再会以法,自然合度……使笔笔著力,字字异形,行行殊致,极其自然,乃为有法。”下列字体最符合这一特征的是()n4.下图是上海小校场木板年画《上海新造铁路火轮车开往吴淞》,描绘了1876年吴淞铁路开通时的情景。该年画()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B.体现我国近代交通的开端C.反映工业革命成果的传入D.表明新交通工具广泛使用5.《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场所”。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A.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C.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D.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6.孙中山说:“前代革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变更。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下列选项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蕴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内容B.其思想体系体现了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意识形态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第一次提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变革的方案n7.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较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因为(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D.新文化运动促进民众觉醒8.1925年11月,毛泽东在《反奉战争宣传提纲》中指出,广东革命根据地已经巩固,国民党应积极准备实力。1926年2月21日至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会议指出“现时政局,是中国革命发展中非常紧急时期”,“是国民革命的生死关头”。为此,中共()A.倡导实现国共合作B.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C.推动开展北伐战争D.警惕国民党右派叛变9.下图是1941年全国漫画作家抗敌协会创作并出版的《蜗牛的妄想》,此漫画的主旨是()A.“抗战到底”只在敌后战场宣传B.日军战略进攻优势明显C.正面战场“失败主义”甚嚣尘上D.中国抗战必将走向胜利10.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11.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此书。这主要是因为此书( )A.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12.n在国内,信息化一词的广泛使用是在实行改革开放、确立现代化目标这一大背景下出现的。关于信息化,有人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人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有人认为,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等。据此可知()A.中国信息化时代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B.信息化进程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C.信息技术产业兴起表明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转变D.信息化进程实现了中国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演进13.下图是2008年中国集邮总公司特别发行的一枚纪念封。作为直接证据,它说明海峡两岸()A.实现祖国统一的共同心愿B.达成“一个中国”的基本共识C.打破民间交往的隔绝状态D.人员往来和经济交往更加便利14.有历史学家认为雅典“每个公民都深切地感到城邦不是异己的、外在的实体,而是个人生活和权力在集体环境中的扩张和放大。在这些条件下,个人经历被广泛分享之后不仅未丧失其私人性质,反而扩展了人类个性的新天地,释放出新鲜的集体力量去缔造繁盛的古典希腊文化。”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中()A.城邦利益高于个人利益B.城邦是公民个人集合体C.人类个性得到无限扩展D.个人经历缺乏隐私保护15.1783年剑桥大学学监约翰·米歇尔在《伦敦皇家学会哲学学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一个质量足够大,并且足够紧致的恒星可能具有如此强大的引力场,以至于连光线都不能逃逸,任何从恒星表面发出的光,还没到达非常远的距离即被恒星的引力吸引拉拽回来。”这被现代物理学家称作黑洞。约翰·米歇尔的这篇文章()A.推动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B.从引力论预言出宇宙的黑洞C.科学回答了时空的本质属性D.建构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n16.“经由男性普选产生的议会要取决于民众的愿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民主的。然而国家的大臣只向皇帝负责,而不是向民选议会负责。”这主要表明德意志帝国()A.实现了全民普选B.推行了议会共和C.实行责任内阁制D.延续了专制主义17.“尽管在1870—1917年间,煤和铁在工业原料中还占有统治地位,实际上,在这个时期结束时,化学家和冶金家们已经把早期工业化的这两位孪生‘大王’变成了大批种类繁多的全新物质。”这则材料的主旨是()A.科技进步推动了煤和铁的创新使用B.煤和铁的首要地位已经受到了冲击C.现代工业化进程中缓慢的技术创新D.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煤铁衍生物涌现18.美国人卡尔·德格勒曾指出,胡佛与罗斯福“都认为大企业需要控制,他们有个时候曾经都相信企业与政府间的合作是实现这种控制的最佳途径”,“他们认为做某些事情来对付经济危机是政府的责任”……胡佛“是打破政府(对经济)漠不关心和软弱无力的习俗的第一人”。据此可知,卡尔·德格勒认为胡佛改革( )A.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B.以有限干预经济应对危机C.坚持自由放任经济政策D.无法应对经济危机的冲击19.1961年11月8日,有关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谈判正式开始,然而,1963年1月,法国要求无限期搁置谈判。法国总统戴高乐的理由有两个:英国加入共同体,就相当于美国在共同体内安插了一匹“特洛伊木马”;英美特殊关系和英联邦特惠区的存在让英国无法全心全意留在共同体中。法国的态度表明()A.法国谋求成为“世界霸主”B.美国主导的阵营内部分化C.欧洲共同体发展严重迟滞D.美英法之间矛盾无法调和20.学者朱维之在《外国文学史》中说,“他们反对文学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反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强调表现人对周围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材料中“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属于()A.古典主义流派B.现实主义流派C.浪漫主义流派D.现代主义流派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21.(14分)分封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地方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n春秋时期在政治上基本继承了西周分封体制。但同时也应看到,周天子对分封制体制已失去完全的控制权,再加之分封过程已基本终止,因此分封制实际上已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中。分封制作为一种即将过时的旧制度,已开始解体的过程,另一种即将取而代之的新制度,则在孕育滋生的过程中。——摘编自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材料二西周的分封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虽说汉初封建的基础仍然是郡县制,但在理论上各诸侯王与皇帝一样,都是“有土之爵”,因而他们有自行任命官员及收取人头税与田租的两大特权。“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汉景帝收夺了各王国的支郡,使每个王国仅有一郡之地,并取消了诸侯王享有的前文提及的两大特权,使王国的地位等同汉郡,诸侯王只衣食租税而已。此后,封建已名存实亡,郡与国并称,作为汉代的第一级行政区划。——摘编自李晓杰《九州郡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制度变迁》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分封制名存实亡的原因,并指出“另一种即将取而代之的新制度”出现的意义。(6分)(2)据材料二,概括汉初分封制的主要特点和汉景帝后分封制发生的变化。(6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到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2分)22.(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对外商战"和"对内振商"的内外夹击下,商人主导1904-1911年间的"收回利权运动"和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1910年,日本和美国的实业团主动向中国商会提出访华要求,并经中国商会的邀请来华访问。1915年,中国实业国开始了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实业界人士为主、有组织的走出国门的民间经济外交活动。北洋政府认为中国实业团访美"虽系国家交际上应有之酬昨,亦国民外交上难得之遭逢。"在抵制"二十一条"活动中,商人团体上书北京政府,宣布"举国商民誓不承认"。巴黎和会期间,民间经济外交迫使中国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基于主动参与外交的价值认同,上海成立了"中华民国全国各界联合会"。--摘编自于文浩《近代中国民间经济外交观念的发展演变及特征研究》材料二包容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思想家明确地提出"和而不同"、"和为贵"的理念。……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张国家间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坚持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倡导通过和平方式和外交渠道解决分歧与争端,反对诉诸武力和干涉别国内政。--李克强在英国智库的演讲《共建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苏联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必须调整自己的安全战略。这种战略调整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缓和中美关系来对抗苏联的威胁,避免两面作战的危险局面。……毛泽东多次表命中国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安会战略的调整是导致中美两国接近的最重要原因。他在1973年2月在会见基辛格时说:我们两家处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1975年12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福特时也指出,中美联合对付苏联是君子协定。--摘编自《中美关系缓和的所角度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至民国初年民间经济外交的特点。(4分)n(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49年以来中国是如何以包容姿态融入世界的。(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缓和对中国的影响。(3分)23.(13分)全球化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也带来了人类观念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争议说,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使得构成200年前社会景观的全部文明扭曲了。这种结合使一个全新的“现代”国际性文化取代了一个陈旧的地域性文明残迹……纵观历史,激烈的动荡使得西欧以不同于欧亚大陆其他伟大文明的方式脱颖而出。从最近的世界史中,人们也可以看到这种革命性重组的长期趋向的事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西方人而且全人类都被卷入其中了。——摘自【美】威廉·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材料二“全球化”作为一种改变现状的变化范式,已经成为了替代“现代化”的一种话语和社会想象。全球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政治或社会学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认同问题,这一文化认同问题与全球化所造成的时间、空间观念上的巨变是联系在一起的。如今,发生在遥远地区的种种事件,都比任何时候更直接、更为迅速地对我们发生着影响。——摘自【美】萨斯基亚·萨森《全球化及其不满》之“都市与文化”译丛序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17世纪至20世纪初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欧“脱颖而出”的经济因素。(4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交通、通讯和大众传媒等角度论证“全球化推动了人类时空观念的变迁”这一观点。(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280字左右)24、【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变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资本主义因素在19世纪中期的德川经济中就已经出现,封建主义被削弱但没有完全瓦解。来自西方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挑战,揭露出幕府和上层武士统治集团的软弱无能,由此引起人们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怀疑。西方的挑战还带来了幕府或藩无力承担的财政负担。难以承受的财政负担推动物价疯涨,给了业已存在的不满一个新的刺激和方向,激起了一场导致“王政复古”在先,“维新”随后的政治运动。一家叫《日本》的报纸宣称,“我们承认外国文化的优秀,我们珍视西方的权利、自由和平等的理论……首先,我们看重西方的科学、经济和工业。不仅仅因为它们是西方的而被采纳;它们之所以被采纳只能是因为它们能对日本的福祉作出贡献。”日本在文化选择方面相对的自由,吸收欧洲文化的一部分,并不会损坏完整且独特的日本文化实体。日本人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建立“现代”国家的政策,这个国家最终将是一个能够与西方平起平坐的强国,日本走向了帝国和发展工业之路。——摘编自【英】威廉·G·比斯利《明治维新》n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明治维新的主要因素,归纳明治维新中日本建立“现代”国家的主要政策措施。(5分)(2)据材料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维新对日本发展的影响。(5分)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为中国铁路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893年,为了修建唐胥铁路需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我国历史上第一座铁路大桥),詹天佑临危受命,以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实地调查、测量研究,在我国铁路建设中首次采用气压沉箱法修筑桥墩基础获得成功,大涨了中国人的志气。京张铁路是国内首条完全由我国自己筹资、勘测、设计、施工建造和投入营运的铁路干线。它的工程难度之高在当时的筑路技术条件下堪称之最。在詹天佑的主持下,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胜利通车。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铁路早期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过程。詹天佑将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草拟的毕业生升转帮工程司暨递升副工程司办法,以及应具备合格之品行及学识的要求,正式规定章程。这为科技人才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905年,詹天佑大力倡导全国铁路采用1.435米(4英尺8英寸半)的国际标准轨距。1918年在交通部公布的《国有铁路建筑标准及规则》中有明确规定了这一标准。以后中国各时期的政府均以此为据。——摘编自刘宁《非凡的詹天佑》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詹天佑在中国铁路事业发展中的贡献,简析其时代意义。(6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詹天佑的良好品质,并指出“人物传记”对史学研究的价值。(4分)参考答案12345678910CABCAADCDD11121314151617181920DBDBBDAABD21.(14分)(1)原因:周王室的衰微(周天子失去控制权)、诸侯势力的壮大、分封过程基本终止。(3分)意义:有利于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推动大一统的进程。(3分)n(2)特点:汉初分封制层级少;分封的基础是郡县制;拥有人事任免权和财政权。(3分)变化:王国统治范围缩小;王国地位进一步下降(成为与郡同级的行政区划);取消人事任免和财政两大特权。(3分)(3)特点:政治制度的演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总的趋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分)22.(13分)(1)特点:由被动逐渐走向主动;组织性增强,活动方式多样,规模日益扩大;民间经济外交与国家政府外交相结合;民间经济外交与救亡图存相结合。(4分)(2)说明: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与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1954年倡导并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开始步入世界舞台;提出“求同存异”方针;70年代实现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中国主导下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实行对外开放,2001年加入WTO等。(6分)(3)影响:结束了长期以来的中美对抗;实现了中国对外的战略调整;遏制了苏联对中国的威胁;推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建交高潮的出现。(3分)23.(13分)(1)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殖民扩张;科技进步;两次工业革命;西欧主导的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任意4点得4分)(2)(9分)论点全球化推动了人类时空观念的变迁。1分若只论证“经济全球化”或“观念变迁”不得分。n论据新航路开辟以来,伴随着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人类超越“地域性文明”的局限,逐渐认识到世界是一个整体;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条件,人类感受到地球上各地区之间的距离缩短;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变迁加速了全球化进程,使信息的传播更加迅捷和简便,深刻改变人们的时间观念;大众报刊、广播影视尤其是互联网推动了全球化进入信息时代,使人类认识到发生在遥远地区的种种事件,都比任何时候更直接、更为迅速地对我们发生着影响,人类文化认同与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总之,全球化推动了人类时空观念的变迁。6分能从3个不同角度运用史实论证的,即可得5-6分;只从2个不同角度运用史实论证的最多得4分。考虑到本题的物质文明史范畴的限制,学生从政治和思想文化角度运用史实论证并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但最多不能超过2分。超过时间范围的史实酌情扣1分;学生叙述多个要点,但属于同一角度、同一层次的,最多给2分。论证立论完全错误,没有运用史实论证,或字数特别少。0分本部分给分不得超过2分。结合1至2个角度史实的普通论证。1分结合3至4个角度史实进行论证,结构完整,论述清晰,表达流畅,语言准确。2分24.A(10分)(1)因素: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封建主义的阻碍;西方列强侵略引发了统治危机和社会危机。(2分)政策:废藩置县、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等(任意3点得3分)(2)特点:先“王政复古”后维新改革;吸收西方文明的同时保留独特的日本文化。(2分)影响:推动了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赢得独立自主地位,成为现代化亚洲强国;仍有封建主义残余;成为新兴帝国主义国家,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任意3点3分)23.B(10分)(1)贡献:修建重大工程;制订行业标准;培养后继人才。(3分)意义:培育了创新意识;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国家主权;推动了中国现代化。(任意3点得3分)(2)精神情怀:爱国精神、实干精神、坚强的决心、强烈的自信心、严谨敬业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创新意识(言之有理即可,3分)价值:有助于拓宽史学研究视野,使得史学研究更加丰富多元。(1分)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