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33 K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西省南昌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中国通史》中载: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诸侯不贡天子,庶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其根本目的在于A.维护周天子的独尊地位B.重视诸侯的态度C.要求诸侯定期朝觐述职D.加强对诸侯的礼仪教化【答案】A【解析】材料是强调要树立周王的权威,要维护周天子的独尊地位,以此达到稳定统治的目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重视天子而非诸侯的态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也是目的但也不是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春秋公羊传》中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说法A.遵循了周代宗法制度的精神实质B.严重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C.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立适(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体现了以嫡长子为核心的宗法制特征,因此材料中的做法遵循了周代的宗法制度精神,故A项正确,BC项不正确;材料信息反映了“子以母贵”,并非“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故D项不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3.《史记》中“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形容的是什n么制度的特点A.三公九卿制B.皇帝制度C.分封制D.郡县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都反映了皇权至上,这是皇帝制度的特点。4.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并非以血缘为纽带,故C项错误;秦以前的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属于官僚政治,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5.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是A.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B.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C.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D.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答案】D【解析】n依据“分天下之治”、“分行省以治外”、“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等信息分析可知,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且是朝廷派出机构,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即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故D正确;A、B、C三项均不全面,排除。【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需要掌握行省制度的性质。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分天下之治”、“分行省以治外”、“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进行分析理解即可。6.唐朝中期,唐政府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工作程序是先由中书省决策,再由门下省审议,最后由尚书省负责执行,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由礼部负责考试。所以选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的演进。7.洪武十七年(1384年),太祖铸了一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挂在宫门里。可后来明代政制最坏时,司礼监便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这主要是由于司礼监控制了A.监督权B.内阁C.票拟权D.批红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宣宗时期,为了压制内阁的权势,将国家决策分为“票拟”“批红”两个部分,票拟是内阁阁员拟定对事情的处理意见,以蓝笔书写,呈上请皇帝审批;由n于皇帝审批用红笔,所以称“批红”;然而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大都懒于政事,常常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批红”大权,故D项正确,C项排除;太监属于皇宫工作人员,故A项排除;内阁掌握票拟权,故B项排除。8.军机处成立后,政令经由军机处直接发出,称为廷寄;部院各方的公文也直接送到皇帝的手中,称为折本,不再经由内阁。这表明①内阁已形同虚设②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③行政效率有所提高④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由“政令经由军机处直接发出,称为廷寄”可以得出③④符合题意,由“部院各方的公文也直接送到皇帝的手中,称为折本,不再经由内阁”可得出①③④符合题意,整个材料都可以体现出②符合题意,故选D。9.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理论上讲……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们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居住在当地的迈提克(雅典官方对外来移民的称呼)。”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古希腊小国寡民的特征B.雅典对公民资格的规定C.奴隶社会经济的制约D.雅典人仇视外国女性【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古代雅典传统中规定凡父母祖籍均属于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才享有公民资格。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如果同外国女子结婚,其后代就不属于雅典法律意义上的“公民”,就没有公民权的资格,所以本题选择B。n10.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A.组成“四百人会议”B.发放公职津贴C.颁布“解负令”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答案】A【解析】:发放公职津贴是伯利克里时期的民主措施,据此可排除B;材料中“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这一信息所反映的就是“解负令”,所以材料中强调的“民主原则”就不可能再是“解负令”了,据此可排除C;成立十将军委员会是克利斯提尼时期的民主措施,据此可排除D;所以本题选A。11.在古希腊雅典城邦政治中,它剥夺了仅为嫌疑犯的公民的辩护权,使其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甚至失去公民资格。纯粹的主观意识行为可能使真正拥有先进思想而不为人们所接受的先驱惨遭不幸。这反映的是A.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C.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D.陶片放逐法的弊端【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纯粹的主观意识行为可能使真正拥有先进思想而不为人们所接受的先驱惨遭不幸”,体现了直接民主政治下,公民的主观意识易导致不合理的判断,在各个选项中,最符合的是陶片放逐法,它就是公民凭主观意识对不喜欢或不理解的人投反对票,存在一定的弊端,D选项符合题意。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公民陪审法庭是利用集体判决的形式,比单纯依靠法官判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B选项排除。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12.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讲道:“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只注重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下面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准确的是nA.突出雅典的民主政治B.鼓励公民积极参政C.强调公民大会的权力D.巩固国家军事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根本没有事务”可知,伯里克利强调每个公民都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和义务,鼓励公民积极参政,B选项符合题意。突出雅典民主政治不符合材料主旨,A选项排除。材料与公民大会权力无关,C选项排除。巩固国家军事统治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13.“古希腊民主政体是同时代的楷模,是后世民主的源泉,但它也是……最简陋、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A.雅典民主实为专制制度B.雅典民主没有法律的保障C.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D.雅典民主导致文明被淹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古希腊民主政体是同时代的楷模……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雅典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误用,故C正确。雅典民主不是专制制度,故A错误。雅典民主有法律保障,故B错误。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过于绝对,故D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局限性【名师点睛】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全体公民是统治者,但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和局限性是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其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少数人的民主。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民主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它与现代民主是不同的,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误用,它窒息和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带有很大的局限性。14.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雅典在名义上是民主政治,但是事实上权力是在第一公民的手中。”而自公元前443年到前429年,伯里克利一直连任十将军n委员会的首席将军,完全掌握国家政权。这反映了A.雅典民主制的虚伪B.奴隶主专政的实质C.轮番而治有名无实D.“小国寡民”的弊端【答案】B【解析】“事实上权力是在第一公民的手中”意在强调雅典的民主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奴隶主对奴隶的专政,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是材料所要强调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一直连任而非轮番而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小国寡民”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雅典的民主是奴隶主对奴隶的专政。15.“层出不穷的诉讼案件使得法律人才辈出,许多职业传授法律知识和诉讼技巧的‘民法教授’应运而生,律师成为一种收人颇丰的社会职业。”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A.梭伦改革时期B.罗马建城之初C.罗马共和国时期D.罗马帝国时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时期疆域扩大,各种矛盾突出,所以出现“层出不穷的诉讼案件”,因此材料中现象出现于罗马帝国时期,故D项正确,BC项排除;古罗马最突出贡献是法律体系,而梭伦改革是古代雅典的,故A项排除。16.《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n【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四个选项均是罗马法的显著特点,但是材料中的“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足以证明本题的主旨是意在说明罗马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17.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段话主要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哪一方面A.君主立宪制B.代议制民主C.两党制D.责任内阁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可以看出,英国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实行的是责任内阁制。所以答案选B。A项中的君主材料没有体现;B项中的代议制民主材料没有体现;C项两党制材料没有体现。考点: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责任内阁制【名师点睛】英国实行的责任内阁制主要特点就是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内阁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会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内阁就要垮台。但内阁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18.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直接依附于国王者不可担任下院议员,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都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大臣签署后才能生效,法官的任免应由议会决定,被议会定了罪的人国王不得任意赦免。这表明,英国①责任制内阁尚未形成②国王的行政权得到扩大n③议会权力高于国王④首相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责任内阁制形成后,首相成为政府首脑,对国王和议会负责。因此责任内阁制形成后,不会出现“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都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大臣签署后才能生效”的情况,而是由首相签署。且结合所学知识,英国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是在1721年沃波尔执政时期,1701年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①正确。“法官的任免应由议会决定,被议会定了罪的人国王不得任意赦免”反映出议会的权力高于国王,③正确,①③正确,故答案为B。国王行使行政权需要由一位大臣联名签署才能生效,这是对王权的限制,不是扩大国王的行政权。②错误,A选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到首相,英国实际上第一位首相是1721年的沃波尔,④不正确,CD选项排除。【点睛】材料中的时间限定是1701年,“直接依附于国王者不可担任下院议员”,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都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大臣签署后才能生效”,限制了国王的行政权;“法官的任免应由议会决定,被议会定了罪的人国王不得任意赦免”限制了国王的司法特权。国王的权力进一步受限,反映了议会的权力高于国王,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巩固。19.“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各州“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人口的实际统计应按“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美国宪法的这些规定A.切实保障了公民的自由与平等B.确认改选众议员每十年进行一次C.旨在协调各州之间的矛盾D.体现了施政举措上三权分立的原则【答案】C【解析】n【详解】从材料“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人口的实际统计应按‘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中可以看出,众议院议员所占比例与各州人口挂钩,这说明宪法的这些规定是为了协调大小州的矛盾,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众议院议员所占比例与各州人口挂钩,没有涉及到公民权利,故A项排除;众议院议员任期为两年,故B项错误;材料没体现出三权分立,故D项排除。【点睛】“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人口的实际统计应按‘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是解题的关键。20.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④总统与内阁之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分权制衡,①中中央政府是有很大权力但是地方在不违背中央前提下也有一定的自主权,双方之间取得权力平衡②三权之间存在着制约平衡③参众议院在选举办法和不同行动原则上相互制约,④总统任命内阁,体现不出权力制衡,排除。21.“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A.英国《权利法案》B.《德意志帝国宪法》C.法国《1875年宪法》D.美国《1787年宪法》【答案】B【解析】n【详解】据材料“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特点,该宪法有效地维护了德国的统一,同时建立了代议制的民主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与自由,同时非平衡的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说的是专制色彩比较浓厚,故B项正确;英国《权利法案》未涉及统一问题,故A排除;法国《1875年宪法》未涉及统一问题,故C项排除;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政体是总统共和制,未涉及君主制、贵族制,故D项排除。【点睛】“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是关键信息。22.“许开台湾互市,英、美、法、德相继而来,派领事,划租界,设商行,建栈房,轮船出入,次第渐兴,而交涉愈繁。咸丰九年,设通商总局于道署,由道办之。”材料显示的情况最早发生于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第一次鸦片战争五口通商,没有台湾,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与英法等国签订了多个条约开放了更多的通商口岸,其中包括台湾,故B项正确,材料中提到咸丰年间,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在光绪年间,时间不符,故C、D两项错误。23.蒋廷黻说:“(《北京条约》)条款虽很多,主要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这种关系固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这里谈到的“为福”,正确的理解是它们从客观上A.加快了中国内地的开放B.加强了清政府与西方的联系C.使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D.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答案】D【解析】n【详解】从材料“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为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客观上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故D项正确;AB项包含在D项之中,排除;C项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观愿望,排除。24.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颇具深意地说,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这体现了A.天朝大国传统外交发生根本变化B.农民阶级的思想觉悟发生根本变化C.资产阶级学习西方制度的愿望D.农民运动领袖对西方认知的新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的外交政策主张平等,与当时大部分的人相比,具有进步性意义,这体现出农民运动领袖对西方认知的新变化,故D项正确;从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传统外交的根本变化,故A项排除;农民阶级思想觉悟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故B项排除;洪仁玕是农民阶级领袖,故C项错误。25.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D.武昌起义带有一定偶然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抓住关键信息: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题干反映了在谣言的背景下,汉族士兵加入革命,说明起义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故选D。A、B、C三项无从反映。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武昌起义。26.19世纪初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的理性,应n由“实业家”等有产者承担社会改造的任务,建立一种“人人参加劳动,人人平等地拿取自己报酬”的新社会。据此可知,圣西门思想的重要缺陷是A.尚未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缺乏与资本主义社会斗争的勇气C.缺乏社会主义理想蓝图的构建D.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够彻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圣西门是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家,从材料中“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的理性……人人参加劳动,人人平等地拿取自己报酬”的新社会”能够看出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蓝图的勾画,所以BC两项说法错误,“实业家等有产者承担社会改造的任务”说明圣西门对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中作用认识不清,所以A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D项说法错误材料也无法直接体现。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空想社会主义27.《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A.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B.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C.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D.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答案】A【解析】据材料“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以得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不断的调整,体现了其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A正确;BCD均与材料主旨不符。28.1917年4月,普列汉诺夫等人指责列宁的“四月提纲”是“说梦话”,只会以酿成社会灾n难而告终。之后考茨基发表《无产阶级专政》一书,认为“只有靠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大规模发展,只有靠资本主义创造的并且集中在资本家阶级手中的巨额财富,社会主义才会成为可能。”这说明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A.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B.应该采取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C.十月革命后俄国应重点发展生产力D.社会主义革命须依靠资产阶级【答案】A【解析】材料中认为依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才可能促使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而当时的俄国却不具备这种条件,故A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四月提纲”和平夺权的信息,故B错误;四月提纲发表是十月革命胜利之前,故C错误;材料说明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导致无产阶级力量强大,不是依靠资产阶级,故D错误。点睛: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1)政权:沙皇专制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苏维埃政府。(2)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3)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夺权。(4)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29.《全球通史》指出:“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A.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B.实行新经济政策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巩固苏维埃政权【答案】C【解析】材料“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是指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发表《四月提纲》后,要求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所以答案选C;A项与题意无关,B项此时已经实现,D项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n30.在英国文学史上,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宪章派文学是极为重要和辉煌的一章,琼斯就是其中卓越的代表。他在《贱民之歌》中写道:我们虽低贱,还配种种庄稼我们太低贱,不配吃面包片。……我们太低贱,不配表决捐税,我们虽低贱,却配纳税付捐。对此分析有误的是A.此类文学的产生与当时的工人运动密不可分B.此诗歌的艺术手法更倾向于现实主义C.此诗歌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弊端逐渐暴露D.马克思主义推动了此类文学的产生【答案】D【解析】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所以就不存在马克思主义推动此类文学产生的问题,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宪章派文学和宪章运动关系密切,而宪章运动属于工人运动,所以此类文学的产生的确与当时的工人运动密不可分,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此诗歌反映的是社会现实,所以艺术手法更倾向于现实主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贱民之歌》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后工人对社会的不满,也就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弊端的逐渐暴露,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31题22分,32题18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材料二1937年8月18日,即“八一三”事变后的第五天,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在南京研究抗战策略时,提出“我国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不宜实行迅速决战之战略。但因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长期作战之条件。故我国对倭作战之最高指导方针,不能不根据优劣相反的客观条件,实施持久消耗战略。”——《民国高级将领列传》材料三毛泽东在1938年写下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八个月中,国共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n在执行他们的神圣的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材料四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1)据材料一,分析指出中国共产党针对卢沟桥事变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提出的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的一些将领提出了怎样的抗战方针。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抗战方针?(3)材料三中,毛泽东提出“八个月中,国共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主要依据有哪些?“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的标志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作者的分析?【答案】(1)①主张:全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②原因: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加剧。(2)①方针:反对速战速决战略,实施持久消耗战略。②原因:对中日两国国情进行了正确的分析,敌强我弱,不能速战速决;中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持久作战的条件。(3)①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等大规模的战役;中国共产党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4)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全面。忽视了……作用(①全民族抗战:②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③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④两大战场相互依存与相互配合,)【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可概括主张为全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可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加剧等方面分析原因即可。(2)第一小问方针n,根据材料“不宜实行迅速决战之战略”“实施持久消耗战略”即可概括方针是反对速战速决战略,实施持久消耗战略。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我国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不宜实行迅速决战之战略。但因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长期作战之条件”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日力量对比、中国国情等方面进行分析原因即可。(3)根据材料“八个月中,国共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关史实进行回答。根据材料“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是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4)第一小问依据材料“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归纳回答;第二小问显然不全面,理由从忽略全民族抗战角度思考回答。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将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可做。——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材料二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像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的一封读者来信注:《新华日报》最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1938年1月11日—1947年2月28日)是中国共产党的大型机关报。材料三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国民党方面共产党方面军队数量430万人130万人n装备情况有美国援助建立的空军和271艘舰艇、8亿多美元的剩余物资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没有飞机和坦克,大炮很少,没有外国的接济材料四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材料五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蒋介石为什么不马上发动内战。(2)哪些事实能够证明蒋介石的阴谋?(3)结合材料三、四,分析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如何?面对这一情形,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怎样的战略战术?(4)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人民解放军举行战略反攻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原因:国内外要求和平的舆论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2)谈判期间,不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说明蒋介石坚持一党专政,没有和平诚意。1946年初,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内战。(3)对比:国民党方面在军队数量和装备上占有优势,共产党方面在军队数量和装备上处于劣势。战术:制定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军事方针。(4)必要性:减轻解放区的消耗;减轻陕北、山东战场的压力。可能性:土地改革使农民积极支持人民解放军作战,后方更加巩固;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和重点进攻,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解析】【详解】(1)关于蒋介石不马上发动内战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舆论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方面思考作答。(2)关于用事实证明蒋介石的阴谋,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谈判期间,拒绝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n区政权的合法地位等方面说明蒋介石缺乏和平诚意;可从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内战方面回答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3)第一小问,根据“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可以从军队数量和装备情况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制定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军事方针。(4)根据材料“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必要性和可能性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