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7 K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单元过关检测(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9·陕西榆林模拟)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见( )A.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印度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C [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所到达的新大陆经济状况的看法,没有体现其发现美洲是一种历史偶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到达的大陆经济状况不满意,不能体现出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印度,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哥伦布“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可知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反映出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错误。]2.美洲白银生产在16世纪约为17000吨,到17世纪约为42000吨,其中有31000吨运抵欧洲。欧洲又将约40%运往亚洲。材料主要反映了( )A.欧洲列强加紧对外输出资本B.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地区的残酷剥削C.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亚洲D.欧洲同世界各地的商业联系日益密切D [据材料“美洲白银……其中有31000吨运抵欧洲。欧洲又将约40%运往亚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输出资本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只能反映白银的流通问题,不能说明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地区的残酷剥削,故B项错误;当时的世界贸易中心仍然在欧洲大西洋沿岸,故C项错误;白银在美洲、欧洲、亚洲之间流通,说明欧洲同世界各地的商业联系日益密切,故D项正确。]3.(2019·齐鲁名校科研协作体联考)《全球通史》中写道: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东西欧之间的商品交换频繁。……西欧得到了种种原料,尤其是对谷物的需求量很大。在从事波罗的海谷物贸易的主要港口但泽,黑麦、大麦和燕麦的价格在1550至1600年间分别上涨了247%、187%和185%。这种情况促使(东欧)谷物及其他原料的出口量大大增加。上述材料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西欧的贸易逆差严重B.圈地运动的推动C.西欧农村资本主义发展迅速D.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化B [贸易逆差是表现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新航路开辟造成的价格革命,n欧洲粮食价格上涨和出口增多说明欧洲农业发展,源于圈地运动,故B项正确;西欧农村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是表现不是原因,故C项错误;国际分工明显是其中一个原因而非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4.(2019·河北石家庄质检)在新大陆的金银被大量开采之前,欧洲可用于国际贸易交换的值钱商品很少。后来,欧洲人把美洲出产的白银运到亚洲和欧洲,从亚洲购买商品,转运到欧洲和美洲高价卖出;运到欧洲的白银也被投入到中国市场,以购买丝绸、茶叶和瓷器。这表明( )A.欧洲在与东方的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B.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经济联系C.贵金属的流入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D.欧洲的原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D [材料仅体现了欧洲对外贸易的状况,不能体现出欧洲在与东方的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故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时间是新航路开辟时期,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不仅有贵金属,还有与亚洲的对外贸易都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欧洲利用美洲白银和亚洲商品进行贸易活动,可知欧洲开始了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积累资本的阶段,故D项正确。]5.(2019·山西太原统考)一首流行于17世纪末的英国民歌《呢绒商的快乐》:“我们聚集金银千千万,都是榨自穷光蛋……织工的工资本已廉,还须找茬扣工钱,生意不好马上就发表,好时就不让他们知分晓,只说:呢绒海外不好销,我们不想再干这行了。”歌中反映的现象( )A.揭示了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处境B.说明英国国际贸易遭遇到严重挑战C.客观上加速了英国的近代化进程D.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C [工业革命爆发于1765年,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海外不好销仅是克扣工人工资的借口,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我们聚集金银千千万,都是榨自穷光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客观上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资本家的剥削,在当时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项错误。]6.(2019·云南师大附中月考)1815年英国议会制定《谷物法案》,规定国产谷物平均价达到80先令或超过某种限度时方可进口。据此可知这些规定( )A.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 B.反映了英国谷物丰产C.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D.符合亚当·斯密的思想A [根据材料推知《谷物法案》意在限制谷物进口,为英国国内土地贵族保持国内市场,故A项正确;题干与英国谷物丰产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谷物法案》正好反映与工业革命所倡导的自由主义政策相冲突,故C项错误;亚当·斯密主张自由主义,与题干《谷物法案》思想相反,故D项错误。]n7.(2019·河北衡水金卷)随着欧洲大陆国家开始工业化,其国内的工业生产替代了进口,英国出口的商品在欧洲大陆的市场份额日益下降。到1913年,英国已经基本失去美国市场,当时美国占英国商品出口市场中的份额仅为5%。这反映出( )A.英国失去了世界经济大国地位B.工业革命开始向英国以外扩展C.英国失去了欧洲和美洲的市场D.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格局变迁D [英国海外市场的萎缩不能说明英国失去了经济大国地位,故A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之后向欧美扩展,到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英国在欧洲大陆和美国的市场份额日益下降,但不能说明其失去了欧洲和美国的市场,故C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大陆国家和美国以自身的工业制造品替代英国商品,使英国在欧洲大陆和美国的市场严重萎缩,体现出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格局的变迁,故D项正确。]8.(2019·安徽芜湖月考)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分析英国贸易政策时指出,“正是以前支持保护主义的资产阶级现在给予了英国的自由贸易以坚定的支持。”“如果对重商主义经济学家的政治理想和兴趣所在不抱任何偏见,那么自由主义经济学本来是可以继承重商主义经济学的分析工作的。”作者旨在强调贸易政策( )A.得到资产阶级的支持B.前后具有继承性C.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D.本身具有阶段性D [由材料“对重商主义经济学家的政治理想和兴趣所在不抱任何偏见”可知贸易政策并未得到资产阶级的支持,故A项错误;由材料“如果……那么自由主义经济学本来是可以继承重商主义经济学”可知自由主义和重商主义有分歧,故B项错误;英国向来实行重商主义,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思潮兴起,故C项错误;由材料“以前支持”“如果……那么自由主义经济学本来是可以继承重商主义经济学的分析工作的”可知重商主义、自由主义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故D项正确。]9.(2019·河南八市测评)1684年,荷兰每磅中国武夷茶售价是80荷盾,1698年,售价是7.75荷盾,至1701年,跌至2.32荷盾。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东西方贸易日益萎缩B.茶叶在荷兰遭遇滞销C.世界性市场初步形成D.商业革命的不断发展D [中国茶叶价格下降,反映出荷兰进口中国茶叶数量增加,不能体现东西方贸易萎缩,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中国茶叶价格下降不是由于茶叶滞销带来的,故B项错误;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结果,故C项错误;中国茶叶在荷兰价格下降,是由于世界市场的出现,各地贸易联系加强,形成商业革命,推动了东西方贸易发展,故D项正确。]10.(2019·河南洛阳统考)1870年至1914年,英国先后出台了《失业工人法》、《养老金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失业保险法》、《国民健康保险法》、《国民保险法》等法律;此n外还针对工资、劳动时间、工伤赔偿等颁布了工厂法、煤矿法、工人赔偿法、最低工资法等。这表明英国( )A.工业化推动福利制度发展B.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C.民众生活得到了根本保障D.民主政治惠及社会下层A [由材料中时间“1870年至1914年”可知此时期为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发展推动社会贫富分化,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工人失业、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因而英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建立福利制度以缓和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材料仅体现英国的社会福利法律,没有与其他国家的福利制度进行比较,因而无法得出社会福利制度最为发达的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中英国尽管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建立福利制度,只能使民众生活得到一定保障,不能从根本上保障民众生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政治民主化,故D项错误。]11.(2019·安徽合肥模拟)下表为《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表》(单位:百万吨二氧化碳)。据此可知,当时( )英国德国法国美国1850年122.715.219.619.81870年228.776.750.698.71890年353.3208.497.9402.11900年420.1327.0129.4663.3A.世界环境破坏源于英美经济发展B.英国经济发展始终停滞不前C.西方主要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D.英美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德法C [表格表明四个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变化,没有谈及世界环境恶化问题,故A项错误;通过表格表明英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逐年增多,说明其经济在发展,而不是停滞不前,故B项错误;表格表明四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在增加,说明西方国家的经济一直在发展,即其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故C项正确;表格表明四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是其经济发展速度,故D项错误。]12.(2019·齐鲁名校联考)下列表格为1871~1900年列强攫取的土地和人口数量,据此可知19世纪末世界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国家增加的土地(万平方英里)增加的人口(万人)英国4256600法国3502600德国1001300俄国50650比利时90850A.整体世界的形成B.殖民扩张的需要C.工业文明的发展D.原始资本的积累nA [“1871~1900年列强攫取的土地和人口数量”可得出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夺殖民地,瓜分世界,最终世界成为一个整体,故A项正确;表格中的数据显示为殖民扩张的情况,不能说是扩张的“需求”,故B项错误;“列强攫取的土地和人口数量”与工业革命有关,但表格数据显示突出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全球,故C项错误;材料“1871~1900年列强攫取的土地和人口”与原始积累不相符,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长郡中学月考)(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13年和1833年,英国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19世纪20年代,英国与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把工业品的进口税率降低到平均30%的水平。1841~1846年,又取消了605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1035种商品的进口税。1846年废除了直接损害工厂主利益的谷物条例。1849年终止了从17世纪50年代保留下来的航海条例。1860年,英、法签订英法通商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互享最惠国待遇,减免双方重要商品的关税。——摘编自高德步《中国经济简史》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郑观应、薛福成等人先后提出世界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由各国的相互隔绝的时代变为互相“联属”的时代。他们还认识到,导致这种时代变动的原因是西方各国工业发展,商务发达,使“环地球九万里之中,无不周游贩运”。通商贸易是沟通各国的桥梁,联系世界的纽带。他们谈到这种认识时说,“商务未兴之时,各国闭关而治”“划疆自守,不相往来”“今则百货流通,各商云集”,从而形成了各国交往、相互通商的新局面。薛福成说:“余观火轮舟车之迅捷,因念人心由拙而巧,风气由朴而华,固系宇宙间自然之理。”……在对这种局势发出的大声疾呼中,郑观应以“鲸吞蚕食,虎踞狼贪”来描述这个局面竞争的残酷,可谓痛切而形象。——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推行的通商贸易政策,并说明该政策得以推行的原因及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学者对通商贸易的认识,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贸易政策从材料中英国废除贸易垄断得出自由贸易政策。第二小问原因要结合材料和这一时期英国的发展史实进行分析,一是工业革命的开展;二是原有的贸易政策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三是工业资产阶级的斗争。第三小问可以从对英国、对世界和贸易体制三个方面进行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要结合两个材料,一是工业化浪潮,蓬勃发展的商业贸易,打破了各国的隔绝状态,促使世界连为一体;二是火车、轮船等科技进步对商贸的影响;三是商贸发展加剧竞争产生矛盾。第二小问评价,可以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答案 (1)政策:自由贸易政策。(2分)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往的保护性关税政策成为英国经济发展和对外扩张的障碍;n工业资产阶级同土地贵族、金融贵族和大垄断商人进行不懈斗争。(4分,任意两点即可。)影响:使英国的机器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充分发挥竞争优势,为大宗工业品的输出和大宗原料、粮食的输入拓宽了世界市场;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促使世界贸易进入自由贸易时代。(6分,任意三点即可。)(2)认识:西方世界引起的工业化浪潮,蓬勃发展的商业贸易,打破了各国的隔绝状态,促使世界连为一体;科技进步对工商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商业贸易的发展,加剧了各国的激烈竞争。(6分,任意三点即可。)评价:他们认为在世界各国商业互通、发展和竞争的时代背景下,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这种认识体现了洋务思潮的较高水平;这种对世界现代化大势的认识,虽然还比较直观、肤浅,但已不同于近代中国早期的现代性世界观念;这种新的世界观念的确立,使洋务知识分子从思想观念上开始走出传统的封闭型体系,走向现代的开放型世界,从而奠定了维新思潮的思想基础。(7分,任意三点即可。)14.(2019·河北石家庄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圈地运动,也就是农村土地制度的变化,是一个生产集中化的过程。工业革命前的土地制度,使农民只能分别在许多分散的小块土地上进行耕作。圈地运动虽然对许多农民来说并不公平,但是土地集中后可以进行彻底的技术改良,生产更多的粮食,供养更多的人口,尤其是可以为纺织工业生产大量的羊毛。不少失去土地的农民,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成为了工厂的工人,也为新产生的工人阶级埋下了伏笔。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阅读材料可知主要涉及英国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答题范围限定在世界史范围内。按照题目要求,先提炼出一个观点,比如:圈地运动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开展,然后运用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论证观点,可以从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大量劳动力、提供市场、提供新的生产方式等方面具体分析,最后要注意有总结性的语言,对观点进行归纳重申,言之有理即可。答案 (示例)圈地运动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开展。(2分)论述:圈地运动是一个土地集中的过程,集中后的土地便于技术改良、增加产量,养活更多人口,他们为纺织业提供了大量的羊毛;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了工厂中的工人,为工业革命开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移居城市,使英国的城镇数量大量增加;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9分)总结:综上所述,圈地运动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开展。(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