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35 KB
  • 2022-04-12 发布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3月模拟试题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3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1.西周初年青铜铭文和文献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平定东方、封建诸侯,是人臣典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作中开始把周公与禹汤文武并论,出现越来越多更为详细的周公的言论。汉代以后周公的圣人形象得到进一步充实。对此演变,合理的说法是A.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多变B.历史人物同期记载才更真实可信C.后人借助周公阐发自身主张D.新史料的发现弥补前代研究不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周公属于人臣的典范,后人宣扬周公的圣人形象主要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进而推广自己的主张,C正确;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多变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历史人物的同期记载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一定真实可信,排除B;新史料的发现弥补前代研究不足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2.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这反映了,当时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B.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C.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D.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可知曹操主张不同情形应该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说明曹操对礼法并治的思想有所发展,D选项符合题意。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关于礼和法之间的关系,与以人为本无关,B选项排除。材料与儒学的哲学化无关,C选项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n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曹操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体现的是对礼法关系的深入发展。3.北宋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这一做法A.有利于中央决策的制度化B.意在避免唐末五代藩镇之弊C.促成了宋代大一统的局面D.推动宋代科举制发展到顶峰【答案】B【解析】【详解】北宋在选官方面注重“重文轻武”,避免了唐末五代时期地方节度使大多为武将,掌握地方军政大权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的弊端。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决策机构的变化,排除A项;宋朝时期没有出现大一统局面,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科举制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点睛】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权力,使中央集权得到强化。这对政治稳定,结束分裂局面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这一政策也造成宋代的国力积贫积弱,使财政拮据、地方权限过小、军队战斗力削弱、外患深重等消极后果。4.明初禁用白银,使用纸币宝钞,正统元年(1436年)开始“驰用银之禁”,后来“朝野率皆用银”。这个变化主要说明A.政府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被打破B.明朝经济结构出现根本性的变化C.政府的法令朝令夕改而失信于民D.新航路开辟使中国成为贸易中心【答案】A【解析】n【详解】根据材料“明初禁用白银,使用纸币宝钞,正统元年(1436年)开始“驰用银之禁””可知体现的是政府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被打破,也说明明中叶后,白银开始在流通中占据主导地位,A选项符合题意。明朝虽然局部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是仍然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经济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B选项排除。明朝“驰用银之禁”主要与纸钞通货膨胀和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涌入中国有关,C选项排除。新航路开辟使欧洲成为贸易中心,D选项排除。5.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从历史的分析中,黄宗羲揭示出传统政治A.走向成熟的轨迹B.因循反复的特点C.天下私有的本质D.集权体制的根源【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提到秦朝的郡县制西汉的郡国并行制等措施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是为一家服务,并非为天下苍生考虑,传统政治是为统治者服务,故C项正确;根据“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可知,黄宗羲不是揭示传统政治走向成熟,排除A项;为维护天下为私,秦、汉宋所采取的措施都有所创新,与“因循反复”不符,B项错误;集权体制的根源是小农经济,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黄宗羲的思想分析解答。6.1905年至武昌起义期间,孙中山多次在宣言、誓表、军约等文件中沿用明末以来民间秘密会社中“天运”纪年的办法,以此暗示自己具有“天命预兆”。这一做法A.表明孙中山封建残余思想严重B.是团结各反清力量的策略之举C.意图用各种方式宣传革命思想D.佐证了“天运”纪年法是正统【答案】B【解析】【详解】暗示自己具有“天命预兆”,对于信奉迷信思想的民间组织具有一定的号召力,这一做法是团结各反清力量的策略之举,能够起到壮大革命力量的作用。故答案为B项。这一做法属于斗争策略,不能反映孙中山封建残余思想严重,排除A项;材料中的做法是为了团结反清力量,不是宣传革命思想,排除C项;这一做法不是证明“天运”纪年法的正统性,排除D项。n7.《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记载:“1928年,国民政府修改了过去的单一税率,改为十二级税率,最高关税为50%;后又改为十四级税率,最高关税增至80%,”这一措施体现A.国民政府发挥经济职能B.对国际市场秩序维护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效果D.关税自主运动的完成【答案】A【解析】【详解】关税提高可以使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优势减弱,是政府发挥经济职能的体现,故A正确;关税提高有可能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不利于国际市场稳定,故B错误;1935年开始“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通过信息无法体现关税自主运动是否已经完成,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国民政府修改了过去的单一税率”,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国民政府关税自主运动的史实分析解答。8.下表是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城乡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统计表。1988年1992年1996年1997年个体工商户(万户)1454.91533.92703.72850从业人员(万人)2304.92467.75017.15441―据王玉茹《中国经济史》对表中数据变化,正确的解释是A.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打破B.理论突破推动改革深入发展C.个体企业逐渐占据主体地位D.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答案】Bn【解析】【详解】材料无法体现“开始”的限定,排除A;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城乡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均呈上升趋势,表明理论突破推动改革深入发展,故B正确;材料无法反映个体企业逐渐占据主体地位和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排除CD。9.罗马共和国晚期,城市街道两边建筑物密集,街道狭窄,经常出现有人从楼上泼水或投掷物品而致人伤害的情况。罗马法规定诉讼应向房屋的居住者提起,无论他是房屋的所有人、用益权人还是承租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规定A.体现了公平原则B.推动了罗马的城市建设C.混淆了法律责任D.具有浓厚形式主义色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罗马法规定诉讼应向房屋的居住者提起,无论他是房屋的所有人、用益权人还是承租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可知,体现的是罗马法具有公平原则,故A正确;材料中的规定与城市建设无关,排除B;混淆了法律责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对受害人的赔偿问题,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公平性原则,与形式主义色彩无关,排除D。10.下图是英国1600年1850年间人口的变化情况(单位:万)。以下关于图中信息分析最正确的是―据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制图A.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城市化的兴起B.工厂制度兴起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C.英国人口优势促进其完成产业革命D.技术进步引起英国经济地理的变化n【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可知,1750年后,英国的总人口在呈现快速增长状态,西北部的人口开始超过东南部人口。这主要和工业革命的进行,蒸汽机的应用,对煤炭需求变化导致的,人口分布的变化体现了经济地理的变化,D正确;图中没有体现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无法体现城市化问题,排除A;从图中看不出工厂制度和工人阶级队伍,排除B;没有与其他国家比较,看不出英国人口的优势,排除C。11.1933年6月,资源自给力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互相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英法美也摒弃前嫌,于1936年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材料反映出经济危机A.推动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建立B.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C.使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D.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这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只是表明两种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逐步分化对立并重新组合,没有体现国家干预经济,排除A项;材料表明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不能体现世界经济的制度化问题,排除C项;二战爆发的深层次原因确实跟1929年的经济危机有关,但材料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排除D项。12.20世纪60年代的不结盟运动发展了万隆精神,团结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1974年,几乎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出席了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述现象A.说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导致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质变C.表明国际上意识形态分歧的弱化D.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答案】D【解析】n【详解】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显示出第三世界国家强劲的生命力及联合国大会中几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参与,这都说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有利于推动国际民主化进程,故D项正确;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下国际政治力量并未发生质变,发达国家仍然主导国际事务,故B项错误;题干并不能表明国际上意识形态分歧的弱化,故C项错误。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外商聚集之处,主要在广州、扬州及长安、洛阳。唐政府在广州设管理外贸的官员——市舶使求外国商船缴纳“舶脚”(关税),税率为输入货物之十分之三,宋代降为十分之,宋初在广州、杭州、明州设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并修定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条(法)”。南宋中期,有广、杭、明、泉、秀、温等州及江阴军七所市舶司。南宋政府还对有能力大幅增加关税收入的外商授予官职。——摘编自候家:《中国经济史》材料二1850年代以后,受内部变化与外力冲击的影响,重商的呼声开始一浪高过一浪。郑观应等早期改良派宣扬通商的重要性,把对外贸易看作振兴商务,发展国民经济的中心环节,重视金银货币外溢问题,因此要求政府实行关税保护玫策,帮助国内出口商对外竞争。到戊戌前后,政府已认识到商务为富强要图,自由贸易思想占了上风。严复主张废除对外貿易申的垄断与限制,放弃国家干预,任其自由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国内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据肖绣文:《中国晚清重商思想与西方重商主义比较研究》等摘编材料三《中美关税(加权平均)税率变化趋势和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对外易的特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改良派关于对外贸易主张的变化,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美关税税率变化的特点。n【答案】(1)政府高度重视;变更管理方式;降低关税税率;扩大开放口岸;较强的功利色彩;从海陆并重转移到海上为主。作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南方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2)变化:从强调国家保护到主张自由贸易。原因:政府政策的转变;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传播;洋务运动的失败教训。(3)中国关税税率下降迅速,美国税率水平相对稳定;与美国相比,中国关税税率还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唐政府在广州设管理外贸的官员······税率为输入货物之十分之三,宋代降为十分之一。宋初在广州、杭州、明州设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并修定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条(法)’”、“南宋中期,有广、杭、明、泉、秀、温等州及江阴军七所市舶司”、“南宋政府还对有能力大幅增加关税收入的外商授予官职。”结合所学从政府高度重视、变更管理方式、降低关税税率、扩大开放口岸、较强的功利色彩、从海陆并重转移到海上为主等角度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依据对宋代对外贸易特点的作答结合所学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南方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等角度说明宋代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2)依据材料“郑观应等早期改良派······要求政府实行关税保护政策,帮助国内出口商对外竞争。”、“到戊戌前后,政府已认识到商务为富强要图,自由贸易思想占了上风。”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晚清时期改良派关于对外贸易的主张从强调国家保护到主张自由贸易。依据材料“政府已认识到商务为富强要图,自由贸易思想占了上风”及材料中“戊戌前后”的时间结合所学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传播、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等方面分析对外贸易主张发生改变的原因。(3)依据图示信息可知,从税率变化趋势来看,中国关税税率下降迅速,美国税率水平相对稳定,从税率数值来看,与美国相比,中国关税税率还处于比较高的水平。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形象中国历史1.圣化:孟子指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司马迁:“自天n上的形象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认定孔子是最伟大的圣人。2.正统化:汉代董仲舒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把孔子思想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来强行统一天下人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国家的意识形态。3.僵化:宋代理学家就努力把孔子改造成只知维护天理,极力遏止人欲的“僵化”形象。4,维新化: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认为“六经”是孔子为了“托古改制”,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假托古人尧、舜的言论而写成的作品。5.丑化: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认为孔子的忠、孝观点是维护宗法专制制度,痛骂孔子为“盗丘”,带情绪化的言论色彩,使孔子形象受到严重“丑化”。世界历史上的形象完人:伏尔泰认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基督未曾说过。赞美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格言。——据张荣明《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十种形象》(节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1:孔子形象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代发展的需要。汉代统治者在完成政治大一统后,将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适应了进一步巩固、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逾越礼法,影响社会秩序的行为,宋代理学家就把孔子改造成了维护天理、遏止人欲的“僵化”形象;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力量尚不够强大,故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欲借孔子之“维新”形象推进变法。总之,不同时代孔子形象的变化,反映当时时代发展的需要。示例2:近代社会孔子形象变化都是为资产阶级利益而服务的。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力量尚不够强大,故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目的就是欲借传统之力推进变法维新;新文化运动时期,孔子的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与科学,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就必须丑化n孔子。法国的伏尔泰对孔子的赞美,也是为其反对封建教会和王权专制,进而且宣传平等思想构筑近代社会服务的。总之,维新派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做法不同,但他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都是为资产阶级利益而服务的。【解析】【详解】阅读材料,依据“正统化”“僵化”“维新化”“丑化”,可拟定一个论题:孔子形象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代发展的需要。阐述:结合所学,可从汉代、宋代儒家思想发展的原因、和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儒家思想的地位分析说明,即汉代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思想适应了进一步巩固、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宋代理学家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把孔子改造成了维护天理、遏止人欲的“僵化”形象;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目的是借孔子之“维新”形象推进变法。最后进行总结,不同时代孔子形象的变化,反映不同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取其他信息,提炼出论题也可。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中国现代的消防制度始建于晚清:1868年,香港成立了中国地区最早的现代消防队,成员是当时英国驻香港总督召集的志愿者。内地第一支消防队,是在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后才出现的。意大利首先效法其国内,招募了一批华人在天津租界组织起一支官办救火队,随后英租界也组织了天津志愿消防队。1902年,清朝政府在天津成立南段巡警总局后,租界消防队移交由清政府管理,改称南段巡警总局消防队,成为中国第一支现代意义的消防队。次年,清政府在北京也组建了消防警察队。其后,国内的哈尔滨、保定、南京、昆明、广州、沈阳、长沙等省会城市也相继组建了地方的消防队,这些消防队均由当地警察厅、局直接管辖。1905年,清政府成立巡警部,下设五个司和一个部属消防队,部属消防队专司救火。1906年,改巡警部为民政部,消防队仍属民政部直辖。——摘编自《中国近代消防发展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现代消防制度创建的背景和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晚清消防制度改革的意义。【答案】(1)背景:中国半殖民地化日益深化;西方列强在中国强划租界;近代城市发展需要专业消防队伍;清末新政和有识之士的大力推动。特点:由外国列强首先引进;主要在沿海租界范围内,逐步扩展到其它大城市;由志愿者发展为专业警察队伍;或由民办改为官办;清政府积极支持推广。n(2)意义:有利于维护城市治安和消防安全;保护城市市民正常生活;带动了城市管理制度和社会治理的近代化。【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晚清现代消防制度创建的背景和特点、晚清消防制度改革的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晚清现代消防制度创建的背景,可以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反映出的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以及对“1868年,香港成立了中国地区最早的现代消防队”等信息分析概括出的内容来回答。其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意大利首先效法其国内,招募了一批华人在天津租界组织起一支官办救火队,随后英租界也组织了天津志愿消防队”“国内的哈尔滨、保定、南京、昆明、广州、沈阳、长沙等省会城市也相继组建了地方的消防队,这些消防队均由当地警察厅、局直接管辖”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晚清消防制度改革的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906年,改巡警部为民政部,消防队仍属民政部直辖”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从维护城市安全、保护市民生活,以及对城市管理的近代化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1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地人。他的太叔祖周荣以明经入仕,曾祖周兴更是才高八斗,少有名誉,这使周瑜自添了几分儒雅。他的叔叔丹杨太守周尚深知其侄乃人中龙风,于是让周瑜来到丹杨,早晚对其有所教诲。兴平二年,周瑜的至交孙坚之子孙策途经历阳时,驰书周瑜,邀其共创天下,周尚把周氏一门之部曲家丁连同粮草船只悉数相赠,周瑜完成了他此生第一次军戎历程。孙策死后,作为淮泗集团首领的周瑜对孙权“独先尽敬,便执臣节”。周瑜向孙权推荐了鲁肃等许多能臣贤士。为维系东吴本土人心,周瑜一方面主持对山越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留意提拔和任用东吴一代本土将领。——摘编自崔兰海《论周瑜的谋略和胆识》(1)根据材料,指出周瑜能够成为一代“人杰”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瑜巩固东吴政权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答案】(1)原因:家庭环境的熏陶;周尚的教诲与支持;周瑜本人在历练中逐步成长。(2)作用:树立了孙权的权威,增强了东吴政权的凝聚力;举贤荐能,为东吴政权的兴盛提供了一批人才;讨伐山越,加强了对江南地区的控制;提拔本土将领,笼络了当地的士族豪门,有利于巩固政权。【解析】n【详解】(1)根据材料“周荣以明经入仕,曾祖周兴更是才高八斗,少有名誉…自添了几分儒雅…周尚…早晚对其有所教诲…周瑜完成了他此生第一次军戎历程”从家庭环境、长辈教诲、人生历练等因素进行分析。(2)一问根据材料“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推荐了鲁肃等许多能臣贤士….主持对山越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留意提拔和任用东吴一代本土将领”从遵从礼节、提举人才、军事讨伐、笼络地方进行归纳;二问结合周瑜巩固东吴政权的措施从巩固东吴政权、培养人才、加强地方控制进行分析阐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