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04 KB
  • 2022-04-12 发布

甘肃省金昌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甘肃省金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计60分)1.真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为()A.减数分裂B有丝分裂C无丝分裂D二分裂2.DNA复制发生在()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丝螺旋化开始形成染色体发生在()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4.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的时期是()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分裂期的()A.前期和末期B.中期和后期C.后期和未期D.前期和中期6.科学家将单个离体胡萝卜根细胞培养成了胡萝卜植株。这说明植物细胞()A.具有全能性B.具有无限生长的能力C.具有无限分裂的能力D.发生了基因突变7.下列与细胞癌变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有害射线的辐射B.人体所有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C.癌症患者手术后进行放疗和化疗是为了杀死体内的残余癌细胞D.当人的成纤维细胞由扁平梭形变成球形时,说明细胞已发生癌变8.有丝分裂间期细胞内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其结果是(  )A.DNA含量增加了一倍,染色体数目不变B.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都增加一倍C.DNA含量不变,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D.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均不变9.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全部清晰可见的结构是(  )A.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B.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C.纺锤体、细胞膜、细胞板D.纺锤体、细胞壁、核仁10.下列有关细胞的全能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成功表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动物克隆成功表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细胞具有全能性是因为具有该生物的全套遗传物质D.全能性的大小依次为:受精卵>生殖细胞>植物体细胞>动物体细胞n11.人的胰岛素和胰岛素酶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但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细胞的功能却完全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A.遗传信息不同B.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D.细胞器的数量不同12.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幼年个体内没有衰老的细胞B.细胞膜运输功能降低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C.凋亡细胞中一定含有与凋亡有关的酶D.细胞凋亡可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13.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B.着丝点分裂是有丝分裂中期的显著特点C.DNA分子的复制是在间期进行的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最明显的区别是纺锤体的形成方式1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基因发生突变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15.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细胞总体的衰老导致个体的衰老,但细胞衰老不等同于个体的衰老B.体内正常细胞的寿命受分裂次数的限制,细胞增殖受环境影响C.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全能性的实现与分化无关D.不正常分化可产生癌细胞,促进细胞凋亡可以治疗癌症16.下列哪些是癌细胞形成的内因?(  )A.物理致癌因子B.化学致癌因子C.原癌基因D.病毒致癌因子17.如图表示人体的一些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过程细胞中的核膜、核仁始终存在B.②过程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C.③过程中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下降D.原癌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过程④的发生18.下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n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大,物质运输的效率增强B.③④细胞均来源于早期胚胎细胞的有丝分裂,遗传物质相同,基因表达功能也相同C.⑤⑥细胞发生了细胞分化,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⑤⑥代表的细胞遗传物质不同19.关于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无细胞壁,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2条染色单体,2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C.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20.下图所示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核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和图乙的纵坐标分别为核DNA数目和核染色体数目B.图甲中ac段过程和图乙中ac段过程代表细胞有丝分裂的同一时期C.图乙中b点到c点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D.图甲中的cd段和图乙中的de段表示的是同一个过程21.若用下面的英文字母表示基因,则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M和mB.M和NC.m和nD.M和M22.父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母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正常情况下F1不可能出现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AaBbB.AabbC.aaBbD.AABb23.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程序是(  )A.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B.个案研究→综合比较→提出假说→归纳结论n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观察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D.个案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归纳综合24.牦牛的毛色中,黑色对红色为显性,为了确定一头黑色母牛是否为纯合子,应选择交配的公牛是(  )A.黑色纯合子B.黑色杂合子 C.红色纯合子D.红色杂合子25.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遗传因子。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  )①一对遗传因子的分离 ②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个纯种交配,子代必是纯种B.两个杂种交配,子代必是杂种C.纯种自交的后代都是纯种D.杂种自交的后代都是杂种27.下表是有关大豆花色的4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根据哪个组合能判断出显性的花色类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8.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B.眼大和眼角上翘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D.豌豆的高茎和水稻的矮茎29.下列有关遗传学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性状是指生物的任何可以鉴别的形态或生理的特征B.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C.显性性状是指杂合子显现出来的性状D.隐性性状是指在杂合子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n30.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A.YR∶Yr=1∶1 B.YR∶yr=1∶1C.R∶r=1∶1 D.Y∶R∶r=2∶1∶131.基因型为DD的个体,其产生的正常配子基因组成是(  )A.DDB.ddC.DD.d32.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配子是(  )A.雌∶雄=1∶1B.雌∶雄=1∶4C.A∶a=1∶1D.AA∶aa=1∶133.下列不是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原因的一项是(  )A.选择豌豆作实验材料,自然状态下豌豆一般是纯种B.豌豆的相对性状容易区分,且研究是从一对到多对进行的C.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D.应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使细胞发生癌变34.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A.带有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基因的组合C.两亲本间的组合D.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的自由组合35.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  )A.AABbB.AaBbC.AAbbD.AaBB36.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用于细菌等单细胞生物的主要原因是:细菌等单细胞生物(  )A.遗传物质不是DNAB.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C.一般进行无性生殖D.无细胞核37.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适用于以下哪些生物(  )①病毒②蓝藻③绿色开花植物④哺乳动物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38.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在F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  )A.B.C.D.39.水稻的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n①有芒×有芒→有芒②有芒×有芒→有芒215+无芒70③有芒×无芒→有芒④有芒×无芒→有芒101+无芒97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0.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扁形(D)对球形(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各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形果实最多的是()A.WwDd×wwddB.WWDd×WWddC.WwDd×wwDDD.WwDd×WWDd41.人的红绿色盲症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如果Ⅲ9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其子女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  )A.B.C.D.042.伴性遗传是指(  )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表现的遗传现象②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表现的遗传现象③只有雌性个体表现伴性遗传,因为遗传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①B.③C.②D.②和③4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9∶3∶3∶1B.子二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新类型C.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44.如图是部分同学在“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制作的细胞分裂的模型,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n45.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不可能出现的染色体行为是(  )A.联会B.交叉互换C.同源染色体分离D.着丝点分裂46.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减数分裂的根本目的是(  )A.细胞分裂两次B.染色体复制一次C.染色体数目减半D.同源染色体联会47.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  )A.外祖母B.外祖父C.祖母D.祖父48.基因的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分别是()A.均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C.均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D.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49.已知白眼为隐性性状,一只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的正确写法为()A.XWYWB.XWYC.XwYD.XYw50.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条染色体含有多个DNA分子B.一个DNA分子含有多个基因C.组成三者的基本单位都不同D.三者在细胞中的分布都不同51.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  )A.出现四分体B.着丝点的分裂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D.DNA分子的复制52.一条经过间期复制的染色体,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和DNA数依次为(  )A.2,2,4B.1,2,2C.1,4,4D.2,2,253.人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可形成23个四分体,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A.46、92、92B.46、0、46C.23、46、46D.92、92、9254.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体②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④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55.一个受精卵中的线粒体主要来自()nA.父方的染色体B.母方的染色体C.精子 D.卵细胞56.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在它的精细胞中所含的性染色体为(  )A.XB.YC.X和YD.X或Y57.下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是()A.精细胞B.卵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58.下列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①形成四分体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 ③交叉互换 ④细胞质分离 ⑤联会 ⑥染色体复制 ⑦染色单体分开 ⑧着丝点分裂A.②①③④⑤⑧⑥⑦④B.④⑥③②⑧⑤⑦①④C.⑥⑤①③②④⑧⑦④D.⑥⑤③⑧④⑦②①③59.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次数和染色体的复制次数分别是(  )A.一次和一次B.两次和两次C.一次和两次D.两次和一次60.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形成两条染色体均发生在(  )A.第一次分裂中期B.第一次分裂后期C.第二次分裂中期D.第二次分裂后期二、填空题(共40分)1.下图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共11分)(1)此为_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________期图,细胞内共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和________个DNA分子。(2)此细胞的下一个时期细胞内共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个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3)写出图中标号的结构名称:标号1是________;标号2是________;标号3是________。2.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B、b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n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1)根据组合________可判断出豌豆花腋生和顶生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填“顶生”或“腋生”)。(2)组合二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其后代腋生中杂合子比例为________。(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__。3.根据下面的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分析回答:(共11分)(1)控制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患者的基因型可表示为(用B、b表示)________。此类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写出该家族中下列成员的基因型:4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11____________。(3)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其致病基因是由第一代中的某个个体传递来的。用成员编号和“→”写出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若成员7与8再生一个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是色盲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4.下列各图表示某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请据图回答:(共12分)(1)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条,该动物可以形成__________种类型的精子。n(2)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__,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____,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图________________。(3)图B所示的细胞有__________个四分体,图C所示的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为______________,图D所示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4)A细胞有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__个DNA分子,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5)此5个细胞发生的先后顺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高一生物二、填空题(共40分)1.(共11分)【答案】(1)动物 中 4 8 8 (2)80 8 (3)中心体 染色体 星射线2.(共6分)【答案】(1)二 腋生 (2)Bb Bb  (3)100%3.(共11分)【答案】(1)X XbXb和XbY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2分)(2)XbY XbY XBXb或XBXB (3)1→4→8→14 (2分)(4)1/4 04.(共12分)【答案】(1)4 4(2)B、D、E B、C、E D、E(3)2 有丝分裂中期 精细胞(4)8 8体细胞(5)C→A→B→E→D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