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 MB
  • 2022-04-12 发布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章末检测(二)新人教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章末检测(二)(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60分)读“某城镇略图”,回答1~3题。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2.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  )A.距离城市较远B.位于城区河流下游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D.靠近铁路3.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答案】 1.D 2.B 3.D【解析】 第1题,功能区②位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为商业区;功能区①位于商业区的周围,为住宅区;功能区③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铁路,为工业区。第2题,甲处距住宅区较远,位于城区河流的下游,适宜布局水污染严重的印染厂。第3题,乙处两侧有河流流经,且位于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故D项符合“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廉租房是指政府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的社会保障性质住房。廉租房并非高档住宅,一般为一梯四户。读下图完成4~5题。4.综合地价高低、交通便捷等因素,东莞市廉租房的位置,首先选建在甲图中的(  )A.①        B.②C.③D.④n5.影响廉租房主轴线与经线斜交成一定角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A.采光B.民俗C.通风D.交通【答案】 4.B 5.A【解析】 ①③两个位置的地价较高,④地尽管靠近高速公路,但与市区交通联系不便利,所以综合地价高低、交通便捷等因素,东莞市廉租房的位置,首先选建在甲图中的②处。廉租房主轴线与经线斜交成一定角度主要考虑的是房子采光。6.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可知(  )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C.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D.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答案】 C【解析】 该图显示:不是多核心模式,因此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错误;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主要位于老城区的东西两侧;外来人口主要是打工者,很难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城市新开发区位于城市东南部,紧邻科技文教区,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读京津冀都市圈示意图,回答7~8题。7.京津冀都市圈中北京、石家庄、保定、唐山四个城市按城市体系可分为几个等级(  )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8.图示地区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 7.B 8.C【解析】 第7题,由图可知,京津冀都市圈中的城市等级有国家级、省级、地级三级。n第8题,城市化后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增多,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城市建设使地表水下渗减少,从而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答案】 D【解析】 城市工业区布局在郊区并沿交通线分布。东欧位于盛行西风带,东部两片③类功能区均位于盛行风下风向的郊外,且靠近交通线;南部③类功能区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河流下游,近交通线,由此可判断③为工业区;可排除A、B项;②功能区位于工业区与其他功能区之间,为绿化区;①功能区位于郊区,且与老城区背向布局,为高级住宅区——别墅区,D项正确。10.该城市(  )A.老城区地租最高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答案】 C【解析】 商业零售区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为中心商务区,地价最高;仓储式购物中心占地广,应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布局在交通便捷、地价较低的地区;随东部城市轨道交通及铁路线建设,城市中心向东扩展,城市的空间形态也相应发生变化,C项正确。上海世博园位于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带,规划用地5.28km2,其中浦西1.35km2,这里原来是大片棚户区和老工业区。读图完成11~12题。11.世博园布局在黄浦江两岸,其主导因素是(  )A.靠近中心商务区nB.科技发达C.有利于城市改造D.缓解跨江交通压力12.世博园场馆林立,建筑风格迥异,主要体现了(  )A.科技含量差异B.经济水平差异C.地域文化差异D.国家政策差异【答案】 11.C 12.C【解析】 第11题,根据题干文字可知,上海世博园原来是大片棚户区和老工业区,主导因素应是有利于城市改造。第12题,世博园里有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场馆,体现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读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图,回答13~14题。13.关于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B.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C.2020年世界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D.世界人口的增长取决于人口的迁移14.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农村B.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C.城市人口寿命长,死亡率低D.农村人口移民发达国家【答案】 13.C 14.B【解析】 第13题,目前世界城市人口发展中国家多于发达国家;从图中可以看出,较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也在缓慢上升;2020年欠发达区域(而非全世界)城市人口超过其农村人口;对世界而言,人口的增长取决于自然增长,人口迁移只是改变区域间的人口分布。第14题,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就业、医疗、教育、生活等条件优于农村,致使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使得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迅猛增长。15.(2017·广州市高一检测)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答案】 D【解析】 由题干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时间段我国城市用地增长速度(年均增长5.23%)明显高于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4.46%),说明该阶段我国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城镇空间的扩张。读某区域城市功能区空间分布图,回答16~18题。n16.中心商务区外围主要的功能区是(  )A.工业区B.高级住宅区C.公共住宅区D.混合功能区17.该区域价格最高的功能区是(  )A.工业区B.公共住宅区C.中心商务区D.混合功能区18.该区域合理布局公共住宅区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A.人口分布、产业结构B.功能分区、基础设施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答案】 16.D 17.C 18.B【解析】 第16题,由图可知,中心商务区外围是混合功能区。第17题,中心商务区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人类经济活动集中,地价最高。第18题,公共住宅区以大众居住为主,应选择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分区合理的地方布局;公共住宅区对休闲娱乐和环境质量因素考虑较少。我国东南沿海某特大城市,改革开放后城市空间发展结构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9~20题。19.该城市空间发展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abcdB.badcC.dcbaD.cdab20.可能和城市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关系不大的是(  )A.政策B.外资C.历史文化D.城市规划【答案】 19.B 20.C【解析】 第19题,按照城市发展一般过程,开发区一般在城市外缘,随着开发区和老城区的发展区域空间扩大,后期在开发区周围又产生一些小的开发区。第2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结构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政策、外资、城市规划,没有涉及历史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二、综合题(共40分)21.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n(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________。(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________。(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答案】 (1)A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A服务范围覆盖(包含)B服务范围(2)C 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3)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靠近交通干线 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4)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原因。【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城市功能区分布与组合、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理解。第(1)题,中心商务区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交通便利地带。图示A的交通通达度明显高于B,从位置看,A位于市中心附近。故A为城市的中心商务区,服务范围大,涵盖了等级低的B。第(2)题,城市低级住宅一般分布在内城区和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根据图示,C区附近为老式公寓楼,处在商业区附近,紧邻轻工业区,应该为低级住宅区。D附近分布花园式小区公寓楼,应为中高档住宅区。E为别墅,是高级住宅区。第(3)题,汽车销售店要求交通便利,而且店面往往占地较多,适宜布局在地价较低的城市外缘。高新技术产业园布局的主导区位是科学技术,一般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有人才、技术保障;同时,高新技术工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第(4)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地租高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另外,收入的不同也会导致住宅区分化,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历史文化、种族宗教等都会影响、改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2.读某城市的横剖面图(图a)和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图b),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图a         图b(1)图b中的A、B、C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别对应图a图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市场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________。(3)影响城市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②类用地多分布在高楼的底层,试分析其原因。③类用地随着城市的发展,纷纷被n迫向市区外缘迁移,试分析其主要原因。【答案】 (1)④ ① ③ (2)付租能力(3)距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4)②为商业用地,高楼底层通达度较好,能够吸引大量的消费人群。③为工业用地,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而向市区外缘迁移。2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城市A与B相比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城市B与C相比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2)C城市中商业区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3)C城市今后的城市形态可能向____________方向延伸。(4)在C城市的①②③④四处,布局工业区最合理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B 位于两河交汇处,交通便利 B 铁路的建设晚于水运(2)位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交会,交通便利,能够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3)东、南(4)③ 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城区河流下游的郊外,对城区污染小;有公路、铁路经过,靠近河流,交通便利【解析】 第(1)题,影响图中城市的主导因素是交通,而铁路的出现要晚于水运。第(2)题,在C城市的放大图中,最主要的商业区位于多条道路交会的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人口多。第(3)题,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城市趋向于沿交通轴发展。第(4)题,相对其他三处,图中③处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城区河流下游的郊外,对城区污染小;有公路、铁路经过,靠近河流,交通最为便利,最适合布局工业区。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巴西是2016年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国,也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材料二 巴西人口密度和城市分布图。(1)奥运会的筹办对巴西城市化发展有何影响?(2)巴西城市化有何特点?其影响因素有哪些?(3)试分析巴西的城市化现状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答案】 (1)奥运会场馆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带动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n(2)城市化水平较高,但是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影响因素: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历史因素等。(3)环境质量下降;污染加剧;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混乱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