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3.90 K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作业提升2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春运旅客流属于( )A.国内人口迁移 B.省际人口迁移C.人口流动D.人口迁移【答案】 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人口迁移的判断。只有跨越一定行政界线且居住地长时间改变的现象才属于人口迁移。春运旅客流主要是回家、探亲、访友造成的,没有长时间改变居住地。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2~4题。2.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②③B.③④C.④⑤D.⑥⑦3.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读图P、Q两国相邻,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A.中国、澳大利亚B.墨西哥、中国C.美国、墨西哥D.美国、澳大利亚【答案】 2.B 3.A 4.C【解析】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的一种表现是人口由农村(城市)到城市(农村)的迁移。由图上信息可知,P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且人口流向国外,应为发展中国家,Q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城市到城市,还存在城市流向乡村的情况,故应为发达国家。读“美国本土与中国东北部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5~6题。n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一般起主要作用。下列组合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不全是经济因素的是(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③④6.人们习惯上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东北人口的迁移叫作“雁南飞”。“雁南飞”现象对山东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下列有关这种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②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③给交通、教育、住房等带来巨大的压力 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北地区的环境压力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 5.B 6.C【解析】 第5题,图示②表示美国的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冷冻地带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③表示1980年之前,山东等地的农民向东北迁移,主要是东北的土地资源优势。第6题,“雁南飞”中山东为主要的人口迁入地,故大量人口的迁入,为山东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但也给迁入地的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缓解了东北地区的环境压力不是对山东的影响。读“浙江省某市迁入人口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回答7~8题。7.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密度B.政治因素C.生态环境D.经济因素8.关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B.增加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C.减小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D.加大了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文化差异【答案】 7.D 8.A【解析】 第7题,从年龄段看,20~34岁人口迁移数量大,主要是为了获得较好的n就业机会和收入。第8题,人口迁移增加了迁入地的环境压力,降低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增加了迁入地人口数量,增加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减小了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文化差异。下表为“我国农民工数量(单位:万人)变化统计表”。据此完成9~10题。年份2008200920102011农民工总量225422297824223252781.外出农民工14041145331533515863(1)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182115671226412584(2)举家外出农民工 28592966307132792.本地农民工85018445888894159.表中数据显示( )A.农民工总量呈逐年增加趋势B.举家外出农民工比重大C.本地农民工的数量逐年增加D.农民工占人口比重逐年下降10.我国农民工数量及构成的变化表明( )A.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B.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C.城市环境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D.农民工输出地劳动力严重过剩【答案】 9.A 10.B【解析】 第9题,图中数据显示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第10题,我国农民工总量持续增加,表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并未成为城市人口,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教育、养老、医疗等各类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导致举家外出农民工数量越来越多;农民工在区域间的人口流动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结果。读图甲和图乙,回答11~12题。11.以下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B.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C.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1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 )①缓解了人地矛盾 ②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该市的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11.B 12.Cn【解析】 第11题,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图中迁入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婚育年龄女性偏多,可能产生婚育方面的问题;本地人口数量未知,无法判断;迁入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第12题,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地矛盾;人口迁入城市,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迁入城市,主要还是从事城市原有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不大;人口迁入城市,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人口密度也会变大,给城市带来压力。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读图,回答第13题。13.据图可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答案】 C【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人口迁出比例南方比北方高,沿海城市比内陆城市高,故A、D项错误;重庆市的人口迁出比例并不高,故B项错误;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故C项正确。二、综合题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内陆地区人口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但近年来贵州、安徽等原来所谓的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净流入却在大幅增加,这与我国大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有关。材料二 下图示意2013年我国人口迁移数据。材料三 下图为中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n(1)试分析江苏吸引安徽人口流入的优势。(2)分析安徽由2012年人口净迁出变为2013年人口净迁入的原因。(3)说明服装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未来人口迁移的影响。【答案】 (1)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医疗、教育、科研等条件好;位于东部沿海,气候适宜居住;与安徽相邻。(2)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大量转移;安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传统的家庭和乡土观念的影响。(3)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能吸引大量就业人口,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会导致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中西部地区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解析】 第(1)题,从经济水平高,医疗、教育、科研条件好,距离近等方面分析即可。第(2)题,应从产业转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传统观念等方面分析。第(3)题,服装产业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其向中西部转移会带动劳动力的回流,使中西部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迁移量减小,同时使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15.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最新统计显示,中国海外侨胞超4500万,绝对数量稳居世界第一,被认为是国际上最大的移民群体,且有逐年扩大趋势,其中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是中国移民最主要的聚集地。材料二 漫画《欢迎留学人员回国创业》。(1)分析材料一,说明目前国际人口迁移流动的基本方向是什么。(2)为什么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会成为目前我国移民的最主要聚集地?(3)我国海外移民数量逐年增多,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什么?(4)分析材料二,说明我国欢迎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原因。【答案】 (1)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由经济欠发达地区移向经济发达地区。(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而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是典型的发达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作、生活环境好,收入水平高,而且这些地区和国家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日渐成为其经济增长的瓶颈,这客观上形成了对移民的吸引力,因此这些地区成为我国移民最主要的聚集地。(3)我国的海外移民逐年增多,且以出国留学、工作为主,迁移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的人才流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4)我国的海外留学人员是我国的高素质人才,鼓励和引导其回国创业会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解析】n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人口移动规模越来越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成为影响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因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异导致人口大量地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这样的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失,这也是我国鼓励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