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75 KB
  • 2022-04-12 发布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一物质的量考点3化学反应计算的常用方法(1)(含解析)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化学反应计算的常用方法(1)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划线的物质在对应的化学反应中能完全耗尽的是(  )A.向100mL3mol/L的硝酸中加入5.6g铁B.用40mL10mol/L的盐酸与10g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C.标准状况下,将1g铝片投入20mL18.4mol/L的硫酸中D.在50MPa、500℃和铁触媒催化的条件下,用1.2mol氮气和3mol氢气合成氨2、在aL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mol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molNH3,则原溶液中Al3+的浓度(mol·L-1)为(  )A.B.C.D.3、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6:1        B.3:1        C.2:1        D.1:24、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混合物分别与三份同浓度的盐酸进行反应,测得数据如下,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100mL盐酸100mL盐酸100mL盐酸m(混合物)9.2g15.7g27.6gV(CO2)(标准状况)2.24L3.36L3.36LA.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1.5mol/LB.混合物中NaHCO3和KHCO3的质量比为1:1C.加入9.2g混合物时消耗HCl0.1molD.15.7g混合物与盐酸反应后有剩余n5、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正确的是(  )A.向含0.01molKOH和0.01molCa(OH)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C.向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D.向他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6、一定温度下,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SO2、SO3和O2。已知:SO2、SO3都能被碱石灰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利用下图装置加热硫酸铜粉末直至完全分解。若硫酸铜粉末质量为10.0g,完全分解后,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装置A(试管+粉末) BC反应前42.0g75.0g140.0g反应后37.0g79.5g140.0g请通过计算,推断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A.4CuSO44CuO+2SO3↑+2SO2↑+O2↑B.3CuSO43CuO+SO3↑+2SO2↑+O2↑C.5CuSO45CuO+SO3↑+4SO2↑+2O2↑D.6CuSO46CuO+4SO3↑+2SO2↑+O2↑7、向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nA.线段BC代表Fe3+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B.原混合溶液中c(FeBr2)=6mol·L-1C.当通入Cl22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8、将15.6gNa2O2和5.4g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  )A.反应过程中得到6.72L(标准状况)的气体B.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C.最终得到7.8g沉淀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l)=0.15mol9、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15g,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得到5.6L氢气(标准状况),则这种混合物可能是(  )A.镁和铁     B.镁和铝     C.铁和锌     D.铜和锌10、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序列参加反应的物质生成物①……Cl2、Mn2+……②Cl2、FeBr2FeCl3、FeBr3③KMnO4、H2O2、H2SO4K2SO4、MnSO4……A.第①组反应中生成0.5molCl2,转移电子1mol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第③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Cl2>Fe3+>Br2n11、以色列科学家DanielShechtman因发现准晶体(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获得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人们在自然界中也找到了组成为Al63Cu24Fe13的天然准晶体。将相同质量的此准晶体分别与足量的盐酸、烧碱和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关系为(  )A.n(烧碱)Fe2+>Br-,所以Cl2首先氧化I-,即AB段代表I-的变化情况,当n(Cl2)在1~3mol时,Fe2+→Fe3+,故BC段代表Fe3+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A项正确;由于不知原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原混合溶液中c(FeBr2),B项错误;由图示可知,当通入2molCl2时,有2molI-被氧化,有2molFe2+被氧化,则此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I-+2Cl22Fe3++I2+4Cl-,C项正确;由图示可知,DE段代表Br-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且n(Fe2+):n(I-):n(Br-)=4:2:6=2:1:3,D项正确。8.C解析:本题考査钠、铝的化合物。将这两种物质同时放入到水中时,发生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此可知,生成气体共0.4mol;此时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为0.2molNaOH和0.2molNaAlO2,当通入6.72LHCl气体时,先中和掉NaOH,剩余的0.1molHCl与0.1molNaAlO2反应生成0.1molAl(OH)3沉淀,故最终溶液中含有0.3molNaCl和0.1molNaAlO2,故只有C正确。9.C解析:10.Dn解析:11.B解析:12.1.3:2;2.a=124V/22.4+98(b/64-V/22.4)解析:13.1.、;1:1;0.056.2.、;0.112;7.5.14.1.600;2.据题意,作下图示: 列式:解得氢气的体积为:(0.1+×0.1)×22.4=5.6(L)解析:15.1.Al(OH)3、Mg(OH)22.Al(OH)3+NaOH=NaAlO2+2H2O3.加入的NaOH与原溶液中反应生成NH3·H2O4.n(H+):n(Al3+):n(Mg2+):n():n()=2:2:3:4:9解析:1.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图象。由于溶液无色,溶液中不含Fe3+,生成沉淀出现部分溶解,所以沉淀为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混合物.n2.沉淀减少即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3.最初不生成沉淀即溶液中氢离子先与NaOH反应,由于溶液中含Al3+,则不含,加氢氧化钠沉淀不变化,只能是溶液中含铵根离子.4.先假设氢氧化铝溶解消耗氢氧化钠1mol,则铝离子1mol,生成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3mol,则图中生成氢氧化镁消耗3mol氢氧化钠,镁离子1.5mol,铵根离子2mol,氢离子1mo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可求出硫酸根离子为4.5mol,则得出5种离子物质的量比例关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