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1.20 K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电阻定律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R=U/I可知,电阻与电压、电流都有关系B.由R=ρl/S可知,电阻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系C.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所谓超导体,当其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它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解析:选BD.R=是电阻的定义式,R与电压和电流无关,故A错误;而R=ρ是电阻的决定式,横截面积一定,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长度一定,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故B正确;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与温度有关,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错误;当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的某个临界温度时,导体的电阻率突然变为零的现象叫超导现象,此时的导体叫超导体,故D正确.2.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横截面的直径为d,电阻为R.把它拉成直径为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成( )A.100R B.10000RC.D.解析:选B.电阻丝原来的横截面积S=π,后来的横截面积S′=π,故S′=S,被拉长后体积不变,即Sl=S′l′,则后来的长度l′=100l,原来的电阻R=ρ,后来的电阻R′=ρ=ρ=10000=10000R,故选B.3.如图所示,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均为正方形的导体,R1边长为1.5L,R2边长为4.5L,若R1的阻值为6Ω,则R2的阻值为( )A.3ΩB.6ΩC.12ΩD.18Ω解析:选B.材料相同,即ρ相同,设厚度为d,则R1=ρ=6Ωn故R2=ρ=R1=6Ω,B对.4.现有半球形导体材料,接成如图所示甲、乙两种形式,则两种接法的电阻之比R甲∶R乙为( )A.1∶1B.1∶2C.2∶1D.1∶4解析:选D.将甲图半球形导体材料看成等大的两半部分的并联,则乙图中可以看成两半部分的串联,设每一半部分的电阻为R,则甲图中电阻R甲=,乙图中电阻R乙=2R,故R甲∶R乙=1∶4.5.一只鸟站在一条通电的铝质裸导线上(如图所示),导线的横截面积为185mm2,鸟的两爪间的距离为5cm,求鸟两爪间导线的电阻.(ρ铝=2.9×10-8Ω·m)解析:鸟两爪间导线的长度l=5cm,导线的横截面积S=185mm2,由公式R=ρ可得:R=ρ铝=2.9×10-8×Ω=7.8×10-6Ω.答案:7.8×10-6Ω[学生用书P113(单独成册)]一、单项选择题1.若常温下的超导体研制成功,它适于做( )A.保险丝B.输电线C.电炉丝D.电阻温度计解析:选B.超导体电阻为零,不能产热可用来做输电线.2.工人师傅在改装电炉时,为了使电功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截去一半电炉丝B.串联一条相同的电炉丝C.并联一条相同的电炉丝D.把连接电炉和电源的电线长度增加一倍解析:选B.由公式P=可知,要使电功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如果U不变,n就要使电阻增大为原来的2倍.根据电阻定律R=ρ可得截去一半电炉丝,电阻减半,A错误;串联一条相同的电炉丝,电阻成为2R,B正确;并联一条相同的电炉丝,电阻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C错误;由于导线的电阻很小,把连接电源和电炉的导线长度增加一倍,由串联分压的原理知:增加的导线分去的电压并不大,电炉两端的电压变化也不大;而电炉电阻丝的阻值不变,则电炉的实际功率变化也不大,D错误.3.一只白炽灯泡“220V 40W”,不接入电路时它的电阻是( )A.大于1210ΩB.小于1210ΩC.等于1210ΩD.无法判断解析:选B.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R===1210Ω,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接入电路时它的电阻小于正常工作时的电阻,B正确,A、C、D错误.4.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和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具有很大的电阻,经实验测得髓质的电阻率为ρ=8×106Ω·m.某生物体中某段髓质神经纤维可看做高20cm、半径为4cm的圆柱体,当在其两端加上电压U=100V时,该神经发生反应,则引起神经纤维产生感觉的最小电流为( )A.0.31μAB.0.62μAC.0.15μAD.0.43μA解析:选A.由R=ρl/S得R≈3.18×108Ω,所以I=U/R≈0.31μA.5.将截面均匀、长为L、电阻为R的金属导线截去,再拉长至L,则导线电阻变为( )A.B.C.D.nR解析:选C.设原来导线的横截面积为S,由电阻定律得R=,金属导线截去,再拉长至L,有:=LS1,截前有:V=LS.所以S1=,由电阻定律得R1=,故C正确,A、B、D错误.6.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lab=2lbc.当将A与B接入电压为U(V)的电路中时,电流为I;若将C与D接入电压为U(V)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A.4IB.2InC.ID.I解析:选A.设沿AB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1,沿CD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2,则有=.AB接入电路时电阻为R1,CD接入电路时电阻为R2,则有==,电流之比==,I2=4I1=4I.A对.7.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导体A、B,其质量相同,当它们接入电压相同的电路时,其电流之比IA∶IB=1∶4,则横截面积之比SA∶SB为( )A.1∶2B.2∶1C.1∶4D.4∶1解析:选A.由R=可知,在U一定时,I与R成反比,即RA∶RB=4∶1.又根据电阻定律R=ρ=ρ=ρ可知,当ρ、V一定时,R∝,即有==所以==.8.如图所示,P是一个表面均匀镀有很薄电热膜的长陶瓷管,其长度为L,直径为D,镀膜材料的电阻率为ρ,膜的厚度为d.管两端有导电金属箍M、N.现把它接入电路中,测得M、N两端电压为U,通过它的电流为I.则金属膜的电阻率的值为( )A.B.C.D.解析:选C.由欧姆定律可得R=,沿着L的方向将膜层展开,如图所示,则膜层等效为一电阻,其长为L,横截面积为管的周长×厚度d.由电阻定律R=ρ可得R=ρ=,则=,解得ρ=.故C对.二、多项选择题n9.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横截面积一定,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B.长度一定,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C.电压一定,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D.电流一定,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解析:选AB.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电阻率是个定值,根据电阻定律R=ρ可知A、B正确.10.两粗细相同的同种金属电阻丝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可知( )A.两电阻的大小之比为R1∶R2=3∶1B.两电阻的大小之比为R1∶R2=1∶3C.两电阻丝长度之比为L1∶L2=1∶3D.两电阻丝长度之比为L1∶L2=1∶解析:选BC.由I-U图像可知R1∶R2=1∶3,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根据R=ρ,L=,所以L1∶L2=R1∶R2=1∶3,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三、非选择题11.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称长度为100m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1.0mm2,查得铜的电阻率为1.7×10-8Ω·m,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铜导线的电阻Rx,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可供使用的器材有: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0.2Ω;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9k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Ω;定值电阻:R0=3Ω;电源:电动势6V,内阻可不计;开关、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n(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选填“R1”或“R2”),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片移至________端(选填“a”或“b”).(2)在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图甲电路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0.50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V.(4)导线实际长度为________m(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1)根据R=ρ,得铜导线的阻值约为Rx=1.7Ω,即Rx+R0=4.7Ω.实验中的滑动变阻器若选R1,则当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a端时,电压表的示数约为3V,若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大,超过电压表量程,故实验中的滑动变阻器应选R2.闭合开关S前应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故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移至a端.(2)连线如图所示.(3)电压表的示数为2.30V.(4)根据欧姆定律,铜导线与R0的串联电阻R==Ω=4.6Ω,所以铜导线的电阻Rx=R-R0=1.6Ω.根据Rx=ρ得导线长度l==m≈94m.答案:(1)R2 a (2)见解析图 (3)2.30(2.29~2.31均正确) (4)94(93~95均正确)12.A、B两地相距40km,从A到B两条输电线的总电阻为800Ω.若A、B之间的某处E两条线路发生短路.为查明短路地点,在A处接上电源,测得电压表示数为10V,电流表示数为40mA.求短路处距A多远?n解析: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如图所示,A、B两地相距l1=40km,原输电线总长2l1=80km,电阻R1=800Ω.设短路处E距A端长l2,其间输电线总电阻:R2===250Ω,由R=ρ,==,l2=l1=×40km=12.5km.即E处距A端12.5km.答案:12.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