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 MB
- 2022-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班化教育概述2004.12\n引言大班额只是教育发展进程中的过渡现象,不可能成为教育的主流现象。当代发达教育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在学校办学规模和班级人数的安排上日趋小型化、小班化。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小班化教育的优势日益凸现,素质教育呼唤小班化,课程改革更加需要小班化。\n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一、核心理念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于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二、具体理念与目标1、倡导全人的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制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识传承的倾向;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处理好分科与综合,必修与选修的关系,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和的现状,注重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3、体现内容的现代化--精选对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双基、处理好现代社会生活、知识领域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改变课程内容繁杂窄旧的现状;4、倡导建构性的学习--实现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5、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建立评价立体多元、项目多元、方式多样。关注结果与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作用;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建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n第一讲小班化教育的基本内涵小班化教育是以提高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为目标指向的教育。它的核心内涵分三个层面:小班、小班教育、小班化教育。\n一、小班教育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基本内涵是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的学生数量。\n教与学个体可支配的时间与空间大大拓展;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密度、强度和效度得到提高;师生人际接触、互动交往机会增加;学生个体享用教育资源和教学关爱的均值递加;教育教学内容、方式、技术、过程等随之发生相应动态演变。二、小班教育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即在小班条件下开展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相对大班教育,其具有以下特点:\n三、小班化教育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论支配下实施小班教育的过程。即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运用适合小班教育的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技术等,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交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n第二讲小班化教育的基本原则(一)教育均等性原则(二)教育充分性原则(三)教育综合性原则(四)教育主体性原则(五)合作交往性原则(六)个性发展原则\n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个学生实行等距离教育,即教师对各类学生的关怀、教育一视同仁,让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一、教育均等性原则\n二、教育充分性原则提高活动的频率,增加师生间、学生间交往的空间密度和时间宽度,使每个学生均衡地得到教师的关怀辅导,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n三、教育综合性原则包括:教育内容的综合,即加强各学科的渗透和联系;教育过程的综合,达到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统一,情意系统和认知系统的统一;认知活动的综合,达到知识、能力、智力的整体优化。\n四、教育主体性原则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过程的重心从“教师主体型”转向“学生主体型”,不仅让学生适应教学,而且强调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发展。\n五、合作交往性原则师生角色关系不是“指令——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合作的关系。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学习场所,而且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彼此沟通,培养学生社会合作、交往能力的生活场所。\n六、个性发展原则充分考虑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平衡,在必修课教学中,教师善于洞察每个学生的个性,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学习速度、学习能力倾向,给予不同的引导、帮助;在活动课程中,视学生需求而调整教学目标,为每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机会。\n第三讲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环境“小班化教育”学额的减少,无疑为现有的教学空间及教学人际关系改革提供了机遇,创造了条件。“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环境,既包括教室、活动室、走廊等设施及布置构成的硬件教学环境,也包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交往、学生之间交往所形成的教育氛围及人际关系等软件教学环境。\n一.教室的设计与布置创设一种富有个性和内涵的班级文化富有教育意味讲究整体效益具有独特风格注重动态变化突出学生主体力求实惠节约注意安全方便课桌椅的设计教室地面及墙壁的设计教室四角的设计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有关部位一般原则\n\n\n二.教学气氛的营造基本原则尊重每个学生生动活泼快乐在合作中竞争营造方式采用人性化、激励性语言运用合理的教学体态语创设有利于人际交往的教学空间形态\n范例:(□为课桌,○为椅子)讲述教学型○○○○○○○□□□□□□□○○○○○○□□□□□□○○○○○□□□□□○○○○□□□□\n范例:(□为课桌,○为椅子)问题讨论型○○○○○□□□□□○□ □○○□ □○○□□□□□○○○○\n范例:(□为课桌,○为椅子)小组型\n范例:(□为课桌,○为椅子)个别教学型\n第四讲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n1.参与教学策略操作要点: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差异参与一.基本策略\n2.合作教学策略小组学习活动是合作教学的最基本形式。操作要点:合理编制小组。以形式分,可分为两人互助组、四人小组型、自由组合型等;以内容分,可分为练习型小组、讨论型小组、比赛型小组等;以表达方式分,可分为中心发言式、自由议论式、互相检查式等。小组学习一般过程:提出学习——启发独立思考——创设情境,导入讨论——巡回观察,及时调整——全班交流,相互评价——围绕课题,深入学习。师生合作评价:变监管为引导;变单纯关注任务为重视小组及其成员的发展;变教师单项评价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n3.分层教学策略操作要点:分层要求:根据差异提出不同要求。分层施教:采用“同步教,异步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个别辅导\n4.兴趣教学策略操作要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对师生合作教学的兴趣。创设各种乐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参与学习的乐趣。发挥课堂的评估和反馈作用,使学生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快乐。\n5.自主教学策略操作要点:自主学习。学会质疑、学会讨论、学会动手操作。自我评价。既能评价别人,更能评价自己。学法指导:预习、复习、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等。培养自学能力。领会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n6.活动教学策略操作要点:课内开展有利于教学的多样化活动。开展学科综合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n7.互动教学策略操作要点: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人境互动\n操作要点:利用小班学额少的优势,采取即时评价、多元评价、多次评价、分层评价等。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采取无级评价、激励评价、形象评价等。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采取自我评价、集体评价、交互评价等。8.评价教学策略\n9.多媒体教学策略操作要点:利用好现有音像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开设校园网,努力实现与家庭联网。\n二、基本的教学模式自主式教学模式合作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教师协同教学模式\n(一)自主教学模式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教学形态。\n(二)合作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组织平等、民主、和谐的生生互动活动,构建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n(三)探究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自主探究、过程感悟,让学生充分经历“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n(四)情景教学模式通过创设直观的、情景化的、学生又能进入角色体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增强教学的效果。\n(五)教师协同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适应学生认知风格差异的平行教学型适应学生能力差异的并列型适应学生兴趣差异的学习站型适应个别化教学的“一教一辅”型\n三.课堂教学组织的微技术运用(一)备课的策略1、备教材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和拓展性要求。师生教与学的方式。学生对教材掌握的分层化或个性化需求。\n根据学生实际程度一般将全班学生分成A层(学有余力)、B层(一般)、C层(学有困难)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安排不同要求的内容,做到A层吃饱;B层跳一跳学得好;C层低起点、小坡度、多循环能消化)。2、备个案\n3、备教学组织的空间形式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空间位置,包括座位形式、小组活动方式、教师教学活动轨迹和巡视行走路线等。范例:英语口语训练课(○学生☆教师)○○○○○○○○○○○☆○○○○○○○○○○○\n4、备补充教材和教具学具5、备课的格式表格式备课(供参考)过程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n(二)上课的策略1、以小组和个别化教学为主这是体现小班教学的首要显性指标。通常情况下,全班授课、小组学习、个别化辅导三者在一堂课中的时间比为3:5:2。\n2、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从三个维度入手:兴趣点:是指容易触发学生兴趣的外部感应客体,如新奇情景、诱人的教学具、易引起共鸣的问题等。兴趣面:是指一堂课中学生群体兴趣的宽幅,被调动和激发兴趣的学生个体越多,这个面也就越宽大。兴趣的持续长度:是从时间上来判断兴趣的“波”长。*激发与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要看教师的教学智慧、艺术及创意。\n3、注重在交往中生成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生成策略:创设情境,点燃激情。主体探究,体验过程。互动倾听,灵动升华。多向转换,教学相长。\n教师角色的多向转换在小班化教育的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多样化的,不能一层不变。应根据教学需要,时而扮演教师的角色,时而变成“学生”的角色,时而是学生“知心伙伴”的角色,时而变成“家庭亲人”的角色,时而是学生“学习的拐杖”,时而变成教学过程中的“第三者(画外音)”等。\n4、活用教学资源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应提倡一种全视野、开放的教学资源观,创造性地将个人及学生的经验、文本知识、师生互动成果等进行有机的融合,实现科学性、艺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n范例:《七的乘法口诀精彩片断》师:七是一个很奇特的数,古代很多问题与七有关,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七言诗(播放《枫桥夜泊》)。这首诗有多少字呢?你能用一句口诀算出来吗?生:四七二十八。师:(出示七巧板拼成的“刻舟求剑”的故事)这幅七巧板一共有多少块?想想乘法口诀!生:五七三十五。…师:实际生活中,你发现哪些与七有关的问题呢?(学生举例,自由发言)师:一个星期几天?一个人一天要喝六杯水,一个星期要喝多少杯水?生:六七四十二。师(出示电子琴键盘)琴上的白键一共有多少个?你是一个个数吗?怎么算的快?生:四七二十八。师(出示电脑课件,七个矮人伴着音乐唱歌:“一个矮人一张床,七个矮人七张床,一个矮人两个碗,七个矮人十四个碗。“)下面听音乐,自己继续编一编好不好?评点:教师将算法口诀同文学、音乐、生活常识等进行了有机整合,让学生在操作、讨论、对话、唱歌中思考,把七句抽象的口诀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场景图,让学生在玩中、做中、唱中、鉴赏中学习。\n5、面向全体学生,不留盲区和盲点面向全体学生,关爱每一个孩子,不留教学的死角,这是小班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n6、体现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推进知识教学的同时,重视学习态度、方法、习惯、意志和人际交往等学习能力的培养。7、灵活把握课堂时间\n(三)课堂练习的策略1、分层精心设计学生的练习题,必做题面向全体学生,选做题面向中等以上学生。2、教师有的放矢地巡视。3、及时地评估和反馈。\n(四)作业的策略1、作业的分层与多样化按内容分,有必做题、选修题;按程度分,有基础题、一般题、提高题;按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分,有教师指定和学生自我选择题;按形式分,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听力作业、动手实践作业或思考作业等;按时间分,有即时作业、回家作业、周作业等;按性质分,有预习作业、过程作业和复习作业等。\n2、作业的选择性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实际和能力所及,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数量、方式等。\n作业选择制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适应期:教师提供2种作业,指导选择;小组讨论每个成员的作业选择;教师经常点评作业选择的适当性;通过家长反馈了解作业的适合性。第二阶段——巩固期:开始形成作业选择的思维;教师不断增加作业类型和样式;经常参照横向目标选择作业;大多数学生已习惯作业的选择。第三阶段——成熟期:全班熟悉作业选择流程;教师设计作业多样并有提示;基本按自己意愿选择作业;学生有自己设计作业能力。\n3、对作业实行自批、互批和面批\n第五讲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教育基本策略:1、建立学困学生情况档案档案例表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在班级分娩情况个人身体状况婴幼期抚养方式家庭情况职业父文化程度父身体状况父心理表现父母母母母家教方式家庭气氛平时最关心子女者居住条件经济收入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家长对子女的期望经常与谁生活在一起学习情况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成绩较好的学科学习有困难的学科有何特长心理状况项目好中差项目好中差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人际关系思维力控制情绪想象力自我激励备注\n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在班级分娩情况个人身体状况婴幼期抚养方式家庭情况职业父文化程度父身体状况父心理表现父母母母母家教方式家庭气氛平时最关心子女者居住条件经济收入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家长对子女的期望经常与谁生活在一起学习情况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成绩较好的学科学习有困难的学科有何特长心理状况项目好中差项目好中差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人际关系思维力控制情绪想象力自我激励备注\n2、分析学生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3、坚持激励性评价4、实行分类和个别化辅导教育\n第六讲小班化教育的评价方法一、基本特点倡导发展性评价主体性:要求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多元性:既有对学生知识学习的评价,也有对各种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激励性:激发合作精神;培养竞争意识;以每一个学生原有基础为基准。形象性:兼顾学生年龄特点,因校、因班、因人进行形象性评价。形成性:强调教学过程的评价。个性化:体现个案化、个性化特点\n(一)量化评价——测验考试1、合理把握测验考试内容小班化教育在组织测试或评价时,内容构成可分成三大板块: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包括学法)、非智力因素。2、灵活改变测验考试形式根据教学要求的不同,分口试、笔试、实践操作测试和综合考试;根据学生掌握程度的不同,有免试和部分免试、一般考试、兴趣考试、个别考试、分组考试、即兴测验等。二、评价方法\n(二)质性评价1、个案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1)形成步骤明确目的;确定评价的对象,在什么年级水平;确定要收集的内容和收集的次数、频率;调动学生参与;确定评分程序;向每一个人介绍成长记录袋;制定交流计划和保存、使用计划。\n(2)操作主体通常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必要时引入家长参与。内容的收集、编排和保存等工作主要由学生来完成,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去操作,主持召开成长记录袋的反思、交流、评分会议,监控整个过程。\n(3)应用范围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具体技能的习得或整体发展评价均可);与学生全面发展(如品行发展、兴趣发展、习惯养成)相结合;与特殊学生的教育和培养相结合;与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与教师成长、师资队伍培养相结合;与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相结合,等等。\n(4)评分方法A、评分者:根据评价的目的以及评价者的能力确定,或教师评分,或学生评分。B、评分方式:教师个体或教师小组;学生自评或学生互评;单独评分或平均分;分数量化或等级评价。C、评分结果报告与交流:根据评价的目的,确定对象进行。\n2、行为观察评价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详细观察纪录,对学生进行特征性行为评价。某学生某堂英语课思维投入状况思维状况全神贯注一般关注时而松懈松懈厌倦510152025303540\n3、评语评价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评价与被评价主体地位的制约;不受评价内容教条化的框定;坚持正面评价。\n4、情境化测试所谓情境化测试,指的是让学生置身于他们感兴趣的环境中,激发他们潜在的多种智能,通过观察询问,了解纪录学生的发展状况。测试宗旨:A、从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智能特长三方面进行测试;B、采用必测项目和自选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体现“按学生的需求和意愿”进行测试的思想;C、建立一种愉快的测试氛围;D、尽可能将各学科有机地融合起来,体现综合性。\n第七讲小班化教育的班级管理小班化教育的所有改革都着眼于班级的功能来进行,实施小班化教育应建立自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班级文化。\n一、教师的激励性管理(1)变强制为引导(2)变教导为熏陶(3)变单干为协作\n二、学生的自主性管理引导学生参与制定班级规范创设多种班级管理岗位,如常务班长、班长组阁班委会、值周班长制等班内设置多样化小组定期变换管理角色,如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等三、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n第八讲小班化教育的师资培训建立以小班化教育为核心内容的校本教研制度。从学校的实际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即“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校本教研与教师定期参加教研活动、教师培训、集体备课和听课评课的区别不在于活动的形式,而在于教师的角色在研究中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们不再是教研活动的参加者,而成为校本教研的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n一、基本模式纵向引领和同事间的互助和横向支援有机结合。研究显示,教师在进行培训时,如参与校内同事间的互助指导,可有75%的人能在课堂上有效应用所学内容;否则只有15%能有同样的表现。然而,这种同层级的横向支援,若缺少纵向的引领,尤其是在当今课程发展正处于大变动的时期,先进的理念如没有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引与对话,没有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人选的协助与带领,同事互助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n二、基本制度1、建立理论学习制度,改善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2、建立对话交流制度,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深度会谈、专题研讨。3、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4、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和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n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乐趣,并成为真正出色的教师。\n一、倡导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实际工作者(教师、行政人员及其他教育人员等)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1、基本特点:(1)行动研究即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所进行的研究。强调科学性。(2)行动研究即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关注对教育实践的改进功能。(3)行动研究即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思考和改进行动。突出批判性。\n2、研究过程确定主题↓拟订行动计划↓实施行动→观察、反思、评估→修订计划→↓→实施行动→观察、反思、评估→修订计划→↓→实施行动↓全面评价结果↓撰写研究报告要点:我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一个问题;我设想一个解决的办法;我在教学中实施这个办法;我调查并收集数据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我发现新的问题,准备下一个问题的研究。\n3、选题(1)教学中感兴趣的问题;(2)教学中遇到的难题;(3)教学中说不清楚的问题。遵循的原则:应用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n二、倡导案例研究教育案例研究一般是指选定典型的个人、教育事件、教育机构或团体为研究对象,以其变化、发展过程为研究内容,搜集大量与研究对象有关的资料,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探索造成某种特殊状况的原因,从中揭示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并依此提出有价值的教育改进措施,完善研究对象发展的方法。\n1、一般程序(1)对于案例研究资料进行精细的搜集整理。(2)对资料进行理性分析,形成对问题或现象的一定观点。(3)对案例工作方案或策略的分析。(4)对案例经验或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n2、案例研究报告一般格式(1)背景描述:对选定研究对象的基础情况和背景的客观描述; (2)特定问题、现象的描述和分析:典型个案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中,需要描述其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特殊问题或现象,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3)分析与讨论:依据成因分析结果,结合搜集的个案资料,综合分析与讨论,并描述研究者发现或解决特殊问题或现象的方法; (4)小结与建议:对个案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也可提出建议供读者借鉴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