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00 KB
  • 2022-06-09 发布

小班化教育《农村自然小班激励性评价方式初探》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农村自然小班激励性评价方式初探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同时,我国目前农村已走入生育低峰,学龄儿童逐年减少,于是像我们学校一样的农村小学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村“自然小班”。因此,我们有必要利用好“自然小班”的优势,创造一种适合农村小学“自然小班”的教学形式为之服务,以满足“自然小班”学生的个体特征与发展的需要。而在小班课堂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去主动学习和探索,对教学目的的达成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在农村自然小班背景下,对每一个孩子进行恰当、有效的激励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评价内容的多面化学习评价分为认知能力评价和行为能力评价。认知能力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小学学科教学内容要求的范围内,对相关知识点及道德生活内容的认识和初步理解能力。各年级的考察范围,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适当考察过去学过的内容。行为能力的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小学课堂教学内容要求的范围内,在认知基础上的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行为能力的考察是检查学生是否能应用所获得的道德认识和社会认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评价别人的行为,通常与考察贯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综合起来进行。结合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我校将评价的具体内容确定如下:评价方式具体内容评价标准认知能力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热心参与、细心探究、用心体验,真心去爱。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尊纪守法、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诚实守信、维护公德;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表现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等。交流与合作热心参与交流合作,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学习能力对有关课本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初步理解能力,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具有初步探究和创新精神。行为能力个性与态度在认知基础上的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对生活和学习有着积极的态度,爱家人、爱同学、爱老师、爱大自然。二、评价时机的全程化评价应以“\n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为目的。因此,在教学时,我主要围绕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三个阶段进行评价的尝试。1、课堂教学活动前。在课堂教学前,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主要采取课前调查,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材料等形式进行教学的准备。如:在教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中秋节》一课时,课前我就出示了“小调查”:今年的中秋节是公历的()月()日。我家是这样过中秋节的:()。学生通过查找日历本,了解了中秋节的公历日期,并且将自己家过节的习俗记录了下来。就这样,根据学生的调查记录,由学生自行介绍中秋节的相关习俗,我只需稍稍补充一些其余各地不同于我们的风俗习惯即可。对于认真完成调查表的学生,我会相应给予“学习卡”进行奖励,对他们课前做的充分准备加以鼓励。2、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评价的目的不是区别优生和差生,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调整学习策略,以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而,课堂评价尤其要讲求实效性。教学中,四人小组、男女分组的评价可以对每一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同时也促进了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和鼓励作用,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美术课中,学生在分小组进行制作树叶贴画的时候,表现各异,有的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将自己带的多余的树叶借给同伴或其他组的同学,有的同学看到同伴在制作时遇到了困难便主动帮忙,但也有的同学却只顾自己制作,对其他同学不理不睬,同学向他借东西时还大声说:“你为什么自己不带?”……看到同学们的表现,我抓住时机进行评价,对于合作好的小组,我对他们进行表扬,并颁发“美德卡”、“合作卡”等。对于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看到老师表扬了其他小组,他们也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表现,明白了只有团结协作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受到表扬和奖励。3、课堂教学活动后。我们教育的活动内容来源于儿童生活,又高于他们的生活。我们除了要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验和真切体验以外,还要引导儿童在体验中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从而得到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因此,我们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结束,也不意味着儿童认识的终结。我们同样应该引导儿童对自己参与活动的情况作出正确、民主的评价,以此来促进自己更好地展现在下一次的活动舞台中。如:在《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进厨房》一课后,我要求学生为家人配制营养均衡的一日三餐,并根据家人的喜好,在家中商讨并完善每周菜谱,通过家长们的配合,许多孩子在生活中学会了如何均衡搭配一日三餐的营养,我会不定期地了解孩子在家就餐的情况,并颁发“习惯卡”进行奖励。慢慢地,班上那些爱挑食的孩子也逐渐改掉了偏食的坏习惯。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n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教学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理念。在以往的评价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局面,扮演一种被管理者的角色。他们对于评价结果大多处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动状态。实践证明,任何评价如果没有被评价者的积极参与,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让学生自评,能够增加学生的反思机会,增强他们内省的自觉性,激发其主体意识。“伙伴的评价”,就是让学生评价学生。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方式比较客观、全面,由于平时同学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较多,相互了解较深,便于看清同伴的优缺点,而且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甚至发现教师看不到的闪光点,能有效促进学生间的交往和了解。当然,学生的评价不一定都能做到客观公正,有时难免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有的同学在评价自己的好朋友时往往夸大优点,隐去缺点;而评价与自己矛盾较大的同学时则倾向于较低的评价,夸大缺点,隐去优点。这时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让学生能以一种客观公正、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评价。小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也是有效的评价形式之一。在小组活动时,由小组自主推荐一位同学任小组组长,组长对本组内的每个成员的参与状态进行评价,再由组长向全班汇报;教师起监控作用,观察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小组活动之后,教师再从小组活动的时间控制、效果好坏以及参与程度上给予全面评价。此外,让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来,有利于家长了解评价改革,促使家校形成教育合力,还可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的学习发展的信息,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在教学一年级时,曾给每个学生下发这样一份表格:一年级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表班级  姓名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及等第自己评同学评家长评老师评优秀良好合格优秀良好合格优秀良好合格优秀良好合格升国旗时肃穆行礼。见到老师、同学、客人主动问好。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学习 。上课时能倾听别人发言。上课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下课文明休息,不追逐打闹。爱劳动,讲卫生,不随地乱丢垃圾。孝敬长辈,能主动为长辈做事。\n下发表格目的在于,通过自我评价、学校评价及家庭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有效地促使学生提升道德认识,规范道德行为,在起始年级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四、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我们的教育教学评价不能只凭借书面测试评价学生,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评价,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适合他们的评价。以往的评价方式虽尽可能地关注了学生,但受重视的往往是班中的优等生和学困生,中等生往往是被忽略的一个群体。更为严重的是,“一刀切”的评价方法,往往使得班里的中等生,尤其是学困生永远处于落后状态,无法赶超优等生,久而久之,学习的积极性便会消失殆尽。随着自然小班的形成,我利用这一优势,在班内尝试开展了以下几种评价方式,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1、分层评价。根据学生在学习能力、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我将班中学生分为3组,分别是:“乐学组”(优等生)、“好学组”(中等生)和“勤学组”(学困生),每组为5至8人不等。以每月为一个周期,在这一个月中,我会根据孩子们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习惯及行为表现,颁发各类“奖励卡”。各组成员之间展开竞争,避免了优等生对中等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心理压力,对于学困生来说,自己所面临的“对手”也是来自于“勤学组”的和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这无疑是激发了他们“昂扬的斗志”。每月评比流程如下:勤学组好学组乐学组勤学之星好学之星乐学之星在班级“星光大道”阵地中展示,并推荐为校级“每月之星”指“好学组”和“乐学组”末位同学,月底降至下一组。就这样,让“勤学组”的孩子也尝到了“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的喜悦,让“好学组”的孩子有了“奋斗”的方向,让“乐学组”的孩子形成了更为有力的竞争,并实现了各组之间的流动。当然,每当到了月底,我总会让孩子们静下心来思考:为什么我没有得星?下个月我在哪些方面还可以努力改进,向获星的同学发起挑战?一月又一月,在总结中发现问题,在感悟中不断成长,从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道德认识、行为表现,真正实现了对每个孩子的关注与评价,激发了每个层次孩子的有效发展。2.合作评价。\n小班化教学中合作学习是经常用的,因而,在小组学习时,评价不是指向学生个体的,而是指向学生群体的,只有当小组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时候,才能获得肯定的评价。这就要求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小组的成功成为小组成员共同的目标。于是,我尝试着根据同组异质的原则将班内学生分成了4组,每组分别由“乐学、好学、勤学生”组成,以优带差,互帮互助,每当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或者是在小组竞赛中获胜,即可获得奖章,每月评选出一组“合作之星”。就这样,形成了一种组内成员合作、互助、互动、互勉的格局,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3.即时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无意识注意占主体地位,注意力很难长久地集中到一起,要想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一起,即通过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对学习充满信心。即时性评价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通过体态语言,如微笑、抚摸、注视等;也可以用口头表扬或者是书面评价,如:在作业中的即时性评语等;还可以通过颁发各类“奖励卡”来评价等。伴随“奖励卡”的使用,我还设计了后续奖励措施──后援强化物,来强化奖励功能,巩固学生良好行为的表现,防止学生对“奖励卡”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如:攒够10张卡片可以换一枚漂亮的奖章;攒够10个奖章,可以换一封表扬信,并获取一份奖品……总之,在农村自然小班教学背景下,坚持对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让班级中的每个学生在每一节课、每一天、每个星期、每个月都有着自己明确的目标和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爱生活、会生活的人。这是教育工作者的愿望,更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为我们深深地明白: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构成社会的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都不能放弃,一个都不能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