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00 KB
- 2022-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前班半日活动方案指教老师:何小巧一、晨间来园1、幼儿礼貌入园,教师热情接待。2、师生间互相问早,和幼儿简单交谈。二、晨间活动必炼项目:跳要求:幼儿练习双脚跳过小房子,发展跳跃能力。三、晨间谈话引导幼儿小组讨论:1、我们还有几天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心里有什么感觉?2、你对幼儿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3、剩下几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给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四、早操要求:幼儿做操时情绪愉快,动作合拍、有力。五、喝开水、盥洗提醒幼儿多喝水,以免上火。提醒幼儿参加各种活动后要及时洗手。六、教学活动(一)10以内数的组成与加减设计意图:\n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能力。上节课幼儿已经学过了10的分成与加法,对于10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活动目标:1、学习10的组成,感知部分数之间的互换、递增递减的规律。2、初步学习根据分合式列出相应的加减算式。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2、幼儿每人一张操作纸活动过程:一、游戏“我说几,你对几”,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游戏玩法:教师先说出总数,比如5,然后边拍手边说道:“我说1,你对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道:“你说1,我对4”。教师继续出题,幼儿回答。二、学习7的组成练习1、幼儿每人一张圆点操作纸,将每排的圆点用笔划分为两部分,每一排的分法都要不一样。每分一次,都要将结果记录在右边的分合式里。2、幼儿相互交流结果,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教师做相应的记录。然后,引导幼儿数一数,7一共有几个分合式,这些分合式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在感知互换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将两个分合式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帮助幼儿感知。\n3、教师总结:分合式的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它的总数是不变的。4、幼儿检查自己是否将7的分合式全都写出来。如果没有,少了哪一个,把它填补上去。5、大家一起念一念7的分合式。三、学习根据分合式列7的加减算式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根据7的分合式可以得出哪几道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来思考。如:7可以分成1和6,幼儿思考列出1+6=7;7-1=6,兵说出为什么。2、教师在引导幼儿列出算式的同时还要帮助幼儿理解算式,可以借助操作纸上的圆点来帮助幼儿理解。3、教师总结:7是总数,1和6是部分数,两个部分数1和6相加就等于总数7,而总数7减去一部分1,等于另一部分数6.4、幼儿在7的所有分合式旁边写出相应的加减算式。5、大家一起交流检查:根据7的分合式得出了哪些加减算式,一起来念一念。四、使用《幼儿用书》第八页“组成练习”,指导幼儿列出分合式。教学反思:科学《10以内数的分成与加减算式》这一教学内容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孩子的课堂表现、能力反馈,我认为10以内加减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学懂、学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我收获良多,具体反思如下:一、实物操作,获得加减经验、理解加减内涵。\n孩子获取、理解抽象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靠说和动手操作。所以幼儿初学加减算式时,我注意投放多种不同的材料,以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孩子在反复的操作和交流中,学习、掌握加减算式的方法。二、形象教学,创设有趣情景、调动学习兴趣。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对新奇有趣的事物感兴趣,我就借助生动的故事情节,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结合色彩鲜艳的背景和逼真的图像演示,教幼儿加减算式。三、表象教学,思维由具体向抽象过渡。这是加减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表象教学可帮助幼儿的思维由具体向抽象过渡。我在教5、6的加减内容时,由意识地删去故事情景和教学情景,只提供一些有代表意义的简单符号来帮助教学。四、组成推理,发展抽象思维。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幼儿对加减的含义已有了基本的认识,完全可以摆脱具体的形象,利用抽象数字进行学习。在教8的加减时,我就让幼儿根据组成来推断出其加减内容,这样幼儿的思维又推进了一步。五、关系交换,提高运算能力。《10以内数加减》学习后期,我从发展幼儿的思维出发,有意识地让幼儿寻找和发现运算的逻辑关系:如:加法的“变换关系”,即加数和被加数交换位置,其得数是不变的;加减的“逆反关系”,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这些关系,有利于幼儿举一反三,提高运算能力。应该注意的是,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将数量关系灌输给幼儿,而应引导幼儿发现关系,应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n总之,我在进行加减教学时,注意通过循环渐进的方式安排教学活动,来保持幼儿对加减学习的兴趣,让幼儿掌握加减运算的方法和技巧,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敏锐性。七、区域活动1、合作天地:利用大型积木让幼儿凭想象搭建“未来小学”提醒幼儿学校里应有各种场所,如:教学楼、餐厅、体育馆等。2.“蜡笔屋”: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礼物,给幼儿园留作纪念。主要让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作品,如小纸盒人,小汽车等,让幼儿学会多动脑筋。3.奇妙的数:能利用废品制作的教玩具——套手指、沙漏等玩具进行加减法的练习。 4.开心一课:情景表演“小学校”。八、教学活动(二)艺术《我看见的小学》设计意图:幼儿园大班的最后一学期是幼儿迈向小学的里程碑。再过几个月,他们将离开开心、难忘的幼儿园,升入小学。为了使他们充满自信地走进小学、尽快融入和适应小学的生活、学习环境,我们组织开展了“我要上学了”主题活动。在这主题活动里老师需要适时适宜地为幼儿创设环境,给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为他们入小学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活动目标:\n1、用绘画的形式有选择地表现小学的特征,合理布局画面。2、加深对小学的印象及入学的向往。活动准备:1、已参观过小学生上课、已参观过小学的照片。2、布置好“我看见的小学”专栏标题,用于展示幼儿的作品。活动过程:1、小学什么样我们去哪所小学参观过了?那儿是什么样的?幼儿回忆小学的主要场所及布局。2、我看见的小学小学都有哪些地方?在这些地方你们分别看到了什么?(根据幼儿讲述教师一一出示相应的照片)你想画小学的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人在做什么?你想怎么样画在画纸上?请几名幼儿说说自己绘画的内容及布局。3、我来画小学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在画面上表现出小学和小学生的特征。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绘画内容。4、画展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将作品粘贴在“我看见的小学”专栏里。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n活动反思:美术活动《我看见的小学》是主题《走近小学》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活动中主要是要让幼儿了解小学的特点,知道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同时能画出小学,对小学的生活充满向往。为了让幼儿更加了解小学校园的不同,我们还组织幼儿进行了参观小学的一个活动,让幼儿更加形象地了解小学。那么在美术活动中画一画小学,对幼儿来说应该是比较简单了。由于幼儿参观过小学,所以在活动一开始我就和全体小朋友一起利用照片的形式回顾了小学,通过各种提问,让幼儿知道小学的布局。本次的美术活动是让幼儿自己创作,所以在活动中我没有示范画,简单的谈话引题后我就拿出白纸,让幼儿自由作画。可是幼儿作画的同时我却发现,有一部分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完全没有自己的想象与创作,而是模仿其他幼儿的画。或许真实的照片让幼儿有种无从入手的感觉,而且在画面布局上还有些欠缺。这里老师可以多找一些从各个角度看学校的画,以起到提示的作用,让幼儿发挥更多的想象力去创造画面。九、午餐1、餐前教育:介绍食谱,引起幼儿食欲。提醒幼儿进餐时的正确坐姿。提醒幼儿进餐时不要把饭粒掉到桌子上。2、餐前活动:玩手指游戏,念儿歌。3、进餐:幼儿安静进餐,主动添饭。\n4、餐后活动:幼儿有序的在园内散步,观察春天景象十、午睡1、幼儿将衣物脱下摆放整齐。2、安静入睡,保持良好睡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