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 MB
- 2022-06-09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欢迎进入音乐课堂\n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妈妈的歌\n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5课“妈妈的歌”。具体包括:1、“两首“表演”类的歌曲:《妈妈的心》、《唱给妈妈的摇篮曲》;2、三首“聆听”类的歌曲:《妈妈之歌》、《鲁冰花》、《小白菜》;3、此外还要进行编创和表演活动,内容极其丰富,形式非常活泼。内容分析\n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教材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个课一个主题,通过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强化对主题的认识。本课表现的是“音乐与人”这一主题,通过五首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歌曲表达少儿对妈妈深切的爱,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培养学生尊敬父母,感恩父母的意识,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别人的“爱”。内容分析\n内容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的特点,我们制定了三维教学目标,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我们研发的本课程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n一、本课程的特色与优势1、以德育为主线\n以德育为主线特色与优势本课的所有内容都在围绕“母爱”展开,因此本精品课程的设计中自始至终以“感恩教育”为主线,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孝文化”,重视酝酿合适的气氛,让学生畅谈对母爱的认识,交流自己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细想。\n一、本课程的特色与优势1、以德育为主线2、以审美为核心\n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是一种美,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因此,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有些教师觉得审美教育比较空洞,不如教知识与技能来得实在。其实,音乐教育并不是空谈审美,而是渗透在音乐实践中。特色与优势\n以审美为核心在本课程的设计中,我们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预设:如“摇篮曲”(又名“催眠曲”)曲调较慢,非常优美,所以在学习《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妈妈的心》时,我们通过演唱、演奏、欣赏、创作、表演,引导孩子们感受音乐的旋律美、节奏美、音色美、和声美,激发他们去创造出美的音乐。特色与优势\n一、本课程的特色与优势3.以兴趣为动力1、以德育为主线2、以审美为核心\n以兴趣为动力本课程的设计关注孩子的参与度,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把枯燥的理性知识和技能训练渗透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之中。例如我们在教学《妈妈的心》时,利用学生用三角铁伴奏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伴奏能力,又如教材23页跳格子活动中的模拟动物叫声,是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表现欲望,张扬学生个性,引导学生追求美的重要过程。特色与优势\n一、本课程的特色与优势3.以兴趣为动力1、以德育为主线2、以审美为核心4、以创造为特色\n以创造为特色特色与优势新课标认为,音乐是一门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在音乐教学中,有人误以为认为创造只是作曲,其实创造存在于每项音乐实践活动中,和对音乐的体验与表达中。本课安排了许多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如《妈妈的心》要求学生为歌曲伴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要求学生情景表演,这都是发挥学生想像力,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重要过程。\n课程的调整特色与优势教参书上把本课安排了3课时进行教学,我们认识是合适的。但是每课时教学内容的分配我们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整:\n课程的调整特色与优势课时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教参意见1、表演《妈妈的心》2、学习休止符3、聆听《妈妈之歌》1、为《妈妈的心》配打击乐2、P23排序唱准3、P23游戏跳格子4、学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曲调1、情景表演《唱给妈妈的摇篮曲》2、聆听《鲁冰花》、《小白菜》3、总复习本课题研究调整后1、表演《妈妈的心》2、学习休止符3、为《妈妈的心》配打击乐4、聆听《妈妈之歌》1、学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2、情景表演《唱给妈妈的摇篮曲》3、P23排序唱准1、P23游戏跳格子2、聆听《鲁冰花》、《小白菜》3、畅谈本课学习感受4、总复习本课调整理由把同一歌曲的教学、配打击乐调整到一块,有利于教学的组织和对歌曲的理解。学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时候,加强对歌曲、对曲调的感受和分析,为情景表演创造了很好的氛围,恰好是激发学生情景表演的最好时机。增加了“畅谈本课学习感受”的环节,增强学生对母爱的认识,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n我们还用表格式的说明对每课时的教学提出了详细的建议特色与优势教学指导课时安排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建议第1课时1、表演《妈妈的心》2、学习休止符.3、为《妈妈的心》配打击乐…1、在教学时,可以由课题名称直接切入本课。2、教师教学前可以引导孩子对歌曲进行分析: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内容?这首歌曲用什么速度演唱?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有一定的基础,这些问题通过小组交流和讨论,是能够得到解决的。3、要引导孩子们多听几遍,然后边看课本上的歌谱边跟着录音哼唱(不出声音)。4、哼唱后可以设问: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谱上有“0”的符号?知道是什么符号吗?这和数学里的0是不同的,是休止符。然后讲解休止符的相关知识,只要求学生了解,不作较高要求。只要求学生了解到音符中有休止符表示停顿,简谱中的休止符用“0”表示,四分休止符与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然后再听录音范唱,感受休止符的停顿和起到的作用。…\n二、本课程资源的编排及特点1、资源齐备、互相配合\n教学计划教学实录教学资源教学经验整体规划特色材料本课程编排特点1、资源齐备、互相配合\n二、本课程资源的编排及特点1、资源齐备、互相配合2、编排合理、直观明了\n2、编排合理、直观明了本课程编排特点整体规划1、有列表式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2、分析了原有教材编排特点,阐述了本课程特色与优势;3、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清新;4、教学策略科学得当;5、课时安排具体,教学建议详细。(链接整体规划)\n2、编排合理、直观明了本课程编排特点教学设计列表讲解,简单易懂。\n2、编排合理、直观明了本课程编排特点教学实录1、根据实际教学进行记录;2、教学骨干执教,反复打磨,拍成录像:陈妍(第1课时)陈玉华(第2课时)3、教学实录的每一个环节,都记录下了专家们的评价语言。(链接教学实录)\n2、编排合理、直观明了本课程编排特点教学资源1、电子教材;2、课课有课件,美观又实用;3、作业设计独具特色,学生作品非常丰富。\n2、编排合理、直观明了本课程编排特点教学经验1、教学建议和反思由执教教师亲自执笔,同组老师亲情参与,写的都是真情实感。2、教学论文绝对原创,有的还是获得中山市论文评选奖的,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n2、编排合理、直观明了本课程编排特点特色材料课后拓展1:感恩妈妈主题墙报、手抄报、给妈妈唱歌;课后拓展2:感恩父母主题演讲;课后拓展3:感恩社会主题表演;课后拓展4:感恩妈妈系列书画;课后拓展5:感恩妈妈系列日记和作文;(链接到特色材料)\n特别鸣谢本课程编排特点本课程的研磨过程得到了许多音乐教育专家和同行的帮助与指导,有效促进了我们音乐科组老师的成长,在此表示感谢:①东区柏苑小学何莹洁老师、朗晴小学项倩婷老师;②石岐杨仙逸小学音乐科组的老师;③龙瑞小学周健媚校长、邓卡丽、贺安丽等老师,以及来我校跟岗学习的外地校长们。\n本课程编排特点专家指导,不断提升:特别鸣谢\n\n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n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