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9 KB
- 2022-06-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班语言儿歌教案中班语言儿歌教案:学好样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感受诗歌里动物的有趣。2.引导幼儿想象诗歌展示的画面,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3.教育幼儿要有正确的姿势。活动准备:小花猫、螃蟹、小白鹅、虾、鸟、乌鸦图片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出示相应图品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2.出示小花猫、螃蟹、小白鹅、虾、鸟、乌鸦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看它们是谁呀?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3.老师来表演(走路,坐姿的不正确的样子)。小朋友看到老师刚才的样子,好不好?怎样才是好样的?二、学习儿歌1.老师这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叫《学好样》,仔细听老师念一遍,老师示范有表情地朗诵儿歌。2.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了什么?你喜欢谁?为什么?3.老师再次有表情地朗诵地一遍儿歌,边根据儿歌内容出示相关动物图片。4.老师根据儿歌内容提问:8/8\n(1)走路为什么要学小花猫?不学小螃蟹?(2)坐着为什么要学小白鹅?不学大青虾坐的样子?(3)为什么唱歌要学百灵鸟?小乌鸦唱歌好听吗?5.幼儿学念儿歌:跟念——幼儿集体念——师幼对念儿歌——分男女念儿歌6.幼儿边念儿歌边自由表演儿歌内容。三、结束部分。1.评价幼儿上课情况。2.复习儿歌《吹泡泡》,要求幼儿有表情地念儿歌。中班语言儿歌教案:颠倒歌活动目标:1.能仔细地找出儿歌中语句错误的地方,并修改。2.感受儿歌的幽默风格带来的乐趣,学习朗诵儿歌。3.体验学习《颠倒歌》的乐趣,有兴趣参加听听、想想、改改活动。活动准备:课件,幼儿已获得一些正确的认知知识,认知经验。活动过程:一、律动游戏二、导入:师:今天啊,我们要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旅行,想去吗?(出示城堡图片)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城堡有什么特别吧。三、活动过程1、师边播放PPT,与幼儿一起找找哪儿特别。8/8\n师提问:这是什么树?那应该结什么什么果子?出示桃子图片。师提问:这是什么树?(柳树)那看看长着什么啊?师逐个提问,引导幼儿说出奇怪的地方。2、师结合PPT,完整读儿歌《颠倒歌》.3、学念《说颠倒》,进一步体验活动的乐趣。幼儿学念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幼儿念准字音。四、活动延伸:修改儿歌中的错词,编出正确内容的儿歌。在集体交流时,教师根据幼儿修改的正确内容及时的出示、变化教具。中班语言《颠倒歌》反思在开始过程中让幼儿结合PPT与图片,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从而加深对儿歌的理解。在儿歌结合图示朗诵儿歌的过程中,组织幼儿进行集体学习。我根据本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把教材中创编环节放在了活动延伸部分,把提升部分改为把颠倒歌改正确歌。在此过程中,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能很好的儿歌内容,并能很好的朗诵出来。整个活动效果较好,幼儿的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能够很好的完成预期目标。但是不足之处也很多:课件应该为教学服务,但是感觉自己这节课课件来牵着教师走,时间安排不太合理所以学念儿歌时计划的火车接龙环节省去了,学习儿歌部分时间有点短;课件制作不够精细;整节课感觉很匆忙,师要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控制好课堂。中班语言儿歌教案:好朋友活动设计背景8/8\n幼儿语言的运用能力与他们的认知能力是同步发展的。随着幼儿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中班的孩子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大量的生活物品,积累了一定的语言运用基础,并且通过亲身体验,具备了辨别少数物与物之音具有一定的关系的思维能力。在情感发展方面,这一年龄段的幼儿能关心他人的情感反应,出现了初步的关心、同情认知反应,友好、助人、合作行为趋向明显。《好朋友》这个活动是建立在中班年龄段幼儿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创作的一篇内容简单却很有意义的童话。它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赋予生活物品吧生命和友情,同时揭示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教师正是通过这个活动,来激发幼儿间建立起"我们是好朋友"的良好愿望,从而增进彼此情感,并在此基础上渗透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教育。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倾听的能力,学习童话中对话式的语言。2、理解童话中一一对应的配对关系,能根据童话中的语言形式进行初步的仿编。3、初步体会小鸟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受,感受朋友间友爱互助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仿编童话中对话式的语言。2、体会小鸟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朋友间友爱互助的快乐。8/8\n难点:1、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配对关系。2、体会小鸟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朋友间友爱互助的快乐。活动准备1、童话内容形象图片一套。蓝天、白云、大森林、绿草地风景图一张。2、衣服、裤子;铅笔、橡皮;碗、筷等可以配成对的形象图片若干,其中相对应的一半贴在大打操作卡表格内。3、配乐录音童话《好朋友》及歌曲《找朋友》CD。4、经验准备:幼儿能掌握一些物体之间的配对关系。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今天许多老师来我们班做客了,我们向老师们打个招呼吧,说声"老师好!"2、今天还有许多小客人来我们班做客了,这些调皮的小客人要和我们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它们要请小朋友闭好眼睛,老师数一、二、三,这些小客人就出来了。大家快把眼睛蒙起来。(教师出示童话配套形象图片。)二、基本部分(一)图片配对1、"请小朋友睁开眼睛,说说哪些客人来了?"(幼儿集体回答)8/8\n2、"这些小客人告诉老师说它们想找一个好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们么?"(集体回答)3、"老师有一个要求,在找朋友的时候,要说一句好听的话,谁和谁是一对好朋友。快快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找到了举手告诉我谁和谁是一对好朋友。"(二)欣赏童话,理解内容1、"小朋友真能干,这么快就为它们找到好朋友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幼儿欣赏配乐录音童话一遍。)2、"我们给小客人找对朋友了么?"3、哪些小客人找对朋友了?为什么茶壶和水杯是一对好朋友?为什么桌子和椅子是一对好朋友?为什么钥匙和锁是一对好朋友?为什么雨伞和雨鞋是一对好朋友?4、谁和谁不是一对朋友?小鸟为什么不喜欢和鸟笼做朋友?听鸟笼与小鸟的对话录音片段后请小朋友讨论:小鸟为什么说我们的朋友是蓝天、白云、大森林、绿草地,还有爱鸟的孩子?(出示画有蓝天白云森林草地的风景图片一幅)教师小结幼儿的发言:原来小鸟喜欢自由、喜欢大自然。它是人类的朋友,小朋友要爱护它……8/8\n请小朋友想想怎么样去爱护小鸟?(三)学习童话中的语言,尝试分组讲述。1、再一次欣赏童话故事录音,请小朋友轻轻跟读。2、集体讲述童话一遍,引导幼儿有表情地讲述。(1)"好朋友之间说话时心情是怎么样的?讲话的声音会怎么样?"(2)"现在我们一起来讲述一遍这个童话故事,请小朋友用好听的声音把它们说的话讲出来。"引导幼儿运用表情有感情地讲出对话部分。2分角色讲述。"现在我把小朋友分成两组,左边的小朋友来扮演茶壶、桌子、钥匙、雨伞、鸟笼,右边的小朋友扮演水杯、椅子、锁、雨鞋、小鸟,一起来讲一遍这个童话故事。"(幼儿分组讲述故事一遍。)(四)出示另一组图片,幼儿操作配对,仿编童话。1、"我们给小客人找对了好朋友,它们真开心,还请来了更多的小客人,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好吗?"(教师出示第二组图片)2、这些小客人也有自己的好朋友,我们把它们找出来,配成一对,插入这个长方形里。然后说一句好听的话--谁对谁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谁说"对。"完成后把大卡片送回来。教师举例示范一次。重点提醒幼儿配对完成后要说一句好听的话--谁对谁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谁说"对。"(幼儿操作配对,教师个别提问、指导。)8/8\n3、幼儿轮流仿编。"请小朋友说说自已刚才为谁找到了朋友,用童话中的话编出来。"三、结束部分1、这些小客人都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它们非常感谢小朋友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可以配成对的好朋友,我们可以把它们找出来编到这个童话中去。明天来念给老师听好么?2、你有自己好朋友么?现在我们去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给自己找个好朋友,好么?随着《找朋友》的音乐,幼儿做音乐游戏,互相拉手结束活动。[中班语言儿歌教案]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请按实际情况需要自行编辑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