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1.50 KB
- 2022-06-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白族简介\n简介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碧江、南华、昆明、安宁等地,贵州毕节、四川凉山等地亦有分布。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1858063人。有自己的语言,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绝大部分操本族语,通用汉语文,使用汉字书写,文学艺术丰富多彩。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传统饮茶方式。\n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白族先民就在以苍山洱海和滇池为中心的地区生息繁衍,在河旁湖滨的台地上创造了早期的稻作文明,过着农耕渔猎游牧的生活。大致与战国相当时期白族第一个王国-白国(亦称白子国)形成,从春秋至唐初,白族先民的对外商贸交流初具规模。白族先民不断学习借鉴,由此具有梵/汉特色的白族文化初步形成。公元937年通海节度段思平与滇东乌蛮三十七部盟誓,进军滇西建立大理国,历500多年。公元1253年大理国被蒙古灭亡。元朝在原大理国境建立了云南省。元明清三代,白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与中原逐步形成一体。白族简史\n白族挑花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理。系围腰头的带子。带端呈扁矛形,带面由宽而窄,与腰头加接处最窄。中老年妇女常用黑、蓝色布料,较长且宽大。青少年女子喜用白、蓝色,一般用布料较短且窄。均用挑花装饰,以白线为主。年轻人的飘带挑花图丰富,有花卉、飞禽等上百种。白族金属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理等白族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清光绪年间,仅大理就有“三宝”、“三元”、“恒丰”、“福美”等铺号十六家,能打制周围白、汉、彝、苗等民族服饰。白族服饰白族首饰\n\n\n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从幼子居住。白族在元代以前全民信仰佛教密宗,受此影响白族地区盛行火葬。元代以后,因受内地汉族和汉文化的影响而改为土葬。平坝地区白族人食稻米、小麦,山区的则以玉米、荞子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鱼、油鸡棕等菜肴,又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丝,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风俗习惯\n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民族民居\n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川、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新中国成立后,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节日\n火把节火把节在白族语中叫福旺午,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n\n民族饮食大理白族地区的日常饮食,随当地物产不同而有所差异。平坝地区的百姓以稻米、小麦为主食,住在山区的则以玉米、荞为主食。平常食用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萝卜、茄子、瓜类、豆类及辣椒等。在白族饮食习俗中,三道茶非常具有民族特色。\n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属茶文化范畴。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三道茶\n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文明作出贡献。在剑川海门口铜石并用遗址中发现居民青铜器时代已从事饲养家畜和农耕的遗迹。春秋、战国时期,洱海地区已出现青铜文化。蜀汉时,洱海地区已发展到“土地有稻田畜牧”。唐代白族先民已能建筑苍山“高河”水利工程,灌田数万顷。明代白族学者周思濂所著《太和更漏中星表》以及李星炜的《奇验方书》等,都是总结了古代天文和医学的代表作。文化艺术\n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