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2.84 KB
  • 2022-06-13 发布

《小学创造教育》PPT课件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创造教育的本质与基础教育改革小学创造教育\n第一节创造教育思想的发展一、我国创造教育思想的发展1、孔子:“学、思、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2、王充将人才分为“通人、文人、鸿儒”三类。3、胡宏在学习方法上提出:有疑,有见。在学习方法上非常提倡创造性地学习,即把学习过程看作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独立见解的过程。\n第一节创造教育思想的发展4、朱熹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习程序5、蔡元培“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1)军国民教育 即军事体育。(2)实利主义教育 即智育。     (3)公民道德教育 即德育。     (4)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教育属于实体世界,是“超轶乎政治的“。     (5)美感教育 亦称美育。在我国把美育列为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为蔡元培首创。\n第一节创造教育思想的发展6、陶行知(现代创造教育的开拓者之一)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现代创造教育的开拓者之一,提出了创造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是为了培养和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这种人不是少数人,而是广大人民大众。“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提出"六大解放":1.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4.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5.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渴望的东西;6.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n第一节创造教育思想的发展二、西方创造教育思想的发展1、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具有灵魂和肉体两个方面,其关系如同形式和物质一样。人要分别进行三方面的教育:体育、德育、智育我们在教育上便应遵循自然,把体育、德育、智育结合起来,使人得以和谐的发展,并且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灵魂的高级部分—理性和意志。\n第一节创造教育思想的发展2、杜威A重视儿童的创作兴趣和创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B杜威还重视活动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创造性品质形成的重要作用,主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C重视学生的主动性\n第二节创造教育的内涵与特征一、创造教育提出的时代背景与必然性1、社会发展的需要2、个人发展的需要3、教育发展的需要二、创造教育的内涵与目标从全面的观点来看,创造教育应包括受教育者创造性的培养和创新的教学与学习两个方面。从目的指向来看,创造教育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培养和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以创造性为主要内在素质特征的教育活动,其活动产品主要包括学生对知识的充新理解和组织、新的或独特的想法与设计、创作作品、自我展示与自我实现等。\n第二节创造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吉尔福特认为具有创造性的人都有五种特质:1、评价能力;2、思维流畅;3、灵活性;4、独特性;5、精益求精。作为创造性教育的目标,当然不是以培养成熟的科学家为目的,而是要通过具有创造性的教育,培养各种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创造性作为人的一种综合素质,它主要有人的感受和观察力、思维认知能力、想象创意能力、动机与兴趣、独立自主性、批判与创新精神等人格心理特征组成。\n第二节创造教育的内涵与特征从教育的培养目标看,以下几个方面显得尤为重要:1、创造的动机包括创造的兴趣和创造的需要2、创造的想象力包括联想能力和创造性的幻想3、创造性的意识包括创造的敏感性和创造意识4、创造的策略与艺术因为创造性的活动是最讲思维策略的,这种带有明显个人认知方式色彩的思维策略,达到一定境地时就会表现为一种创作艺术和风格。5、创造性精神是指人的综合性的、积极稳定的创造性心理品质是人的创造力不断增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灵魂,他主要表现在人的不断追求与自我完善过程中。\n第三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必须从基础做起一、改革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朱小曼的理解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从教育体制上,认为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二是从学生的成长方面理解,认为基础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为获得社会生存和发展而接受的最低限度的教育。\n第三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必须从基础做起(二)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厄内斯特、波伊尔博士1、从组织上讲,它提出了教育改革从基层做起的2、从教育上讲,它强调学习的最初几年3、从教学方法上讲,它提供了连贯一致的课程是基础的4、从战略上讲,它强调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也是基础的。\n第三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必须从基础做起(三)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普通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青少年在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早期儿童的教育对于儿童以后的才智与个性的发展无疑是重要的,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和日常的观察都证明了这一点。从人的一生来看,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和心理成长的高峰期。利用这一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创造性培养,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n第三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必须从基础做起二、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为人的一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教育。一方面,还要继续重视教育使职业者适应工作和职业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继续重视教育在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以及增强批评意识和行动能力方面的意义。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要实现从“掌握”性学习、“维持”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的转换。在基础教育里,我们至少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知识的创造;2、德性的创造;3、文化的创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