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4.75 KB
- 2022-06-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与小学地理教学衔接初探广州市第一中学地理科彭婉芬\n提纲:一、了解地理学二、了解初中地理的课程目标:三、了解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四、初中、小学地理教学内容对比五、初中、小学的教学衔接六、教学方法、手段的探讨\n七、相应具体的教学策略借鉴八、除课本外,可在恰当的机会渗透地理知识九、通过网络、杂志、旅游资讯等涉猎更多的地理十、展示政区、地形、河流等课件\n一、了解地理学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知识的积累,逐步形成一门研究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科学,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简单地说,地理学就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n地理学可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三个分支。其中区域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可以是全世界,也可以是一个大陆、一个大文化区、一个国家、国家内一个区划和一个城市。\n二、了解初中地理的课程目标: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n(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n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n3.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n(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n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n三、了解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七年级: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四章居民和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第十章极地地区\n八年级: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n四、初中、小学地理教学内容对比本册品德与社会的内容与初中八年级中国地理部分内容接近,甚至有些内容比初中的还详细。下面通过列表对比内容差异:\n初中我国的四至点中国的海陆位置领土的概念与我国相邻的国家省级行政区北京(用一节书介绍)地形:三级阶梯(强调山脉为界)人口密度的计算我国的自然资源(用一章书介绍)人口问题长江、黄河各一节书介绍(注重学习方法,提高分析能力小学我国最南端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四大海域、领海(经济专属区)区分与我国接壤、隔海相望的国家省级行政区北京三级阶梯人口密度的介绍我国资源分布的总体情况人口与资源的关系沿着江河走下来(以文字的表述为主)\n五、初中、小学的教学衔接虽然教学内容有点接近,但是要求不一,因此应尽力协调,做好初中、小学的衔接。如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注意灌输一些初中、甚至高中都有利用价值的技能、方法。因为小学生虽年龄小,但是技能一旦掌握了,就以后也用得上,到初中也还懂如何运用。\n如: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养成——读图判断方向的原则“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又如“随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卫星云图中“绿色代表陆地、蓝色代表海洋、白色代表云区”;读图要有序,则不易遗漏等等;\n又如规范的表述,通常一开始就教给学习正确的表述比先记住了不规范、不严谨的表述,然后到初中甚至高中再修正,那时已根深蒂固了,修正起来就很困难,甚至改不了了。如方位,如海陆位置的表述等\n六、教学方法、手段的探讨1、读图教学法地理教学注重地图的运用,所以在指导学生读图、用图的过程中要注意:A、教师指图要准确,到位,并站在图侧,不影响学生阅图的视线;B、指图时要强调方向、方位,注意东南西北而非上下左右;C、指图要按顺序、次序D、看图一定要先看图名、图例\n2、活动式教学法A、关键在于设计好学案。学案设计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经教师整合了教材及相关的课外知识后,印发给学生,尤其注意问题的设计。小组讨论类的指导更需要预先设计好。B、讲授知识点的过程应细化,围绕知识点层层深入地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有所收获。\nC、如小组合作类的教学要注意安排好分工协作,以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出现组中发言积极者积极发言,不积极的学生就人到心不到地坐在座位上。设计这类的小组竞赛、小组合作类的教学安排,不要漏了定好评价的准则、标准,以检验活动的落实情况,并且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地探讨。\n3、成果展示法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把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展示给大家,展示过程可以用多种形式、方式如:举办手抄报比赛,在校橱窗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与课程相关的模型制作等,也可展示。课前表演——学生以课本作为蓝本,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在每节课前进行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其胆量。\n4、直观教学法多展示跟课本相关的图片、视频,以增强视觉的冲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加深其学习的印象5、思维训练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留下更多的空间让其思考,甚至探索,进而得出结论,强化发现问题、现象——寻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的思路模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有一定的帮助。\n七、相应具体的教学策略借鉴\n八、除课本外,可在恰当的机会渗透地理知识1、把生活中跟地理相关的知识结合如天气等(降水)象上周的情况\n2、结合时事、国际、国内新闻如四川地震——第二天我就跟他们分析地震的类型、成因、保护等,学生听得比平常要认真得多,因为他们觉得实在,有用!\n3、教师外出旅游的见闻、照片也是很好的载体:河流的侵蚀、风蚀蘑菇等,尤其是有你的美貌在内的照片特有吸引力。\n九、通过网络、杂志、旅游资讯等涉猎更多的地理十、展示政区、地形、河流等课件\n谢谢!请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