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4.00 KB
- 2022-06-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WangPingAnqingTeachers’College\nMENU1.对话教学的功用2.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模式3.小学英语对话教学话题设计4.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组织结构设计5.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n1.对话教学的功用什么是对话?“对话”的英文“dialogue”来自于希腊文“dialogos’’一词。“dia’’不仅有“二”的意思,且具有“之间”、“跨越”、“通过”的意义;“logos”也并非仅有“词”的意思,且包含有“思想’’、“理性”、“判断’’的意义。“dialogos”即“意义之流动”。\n对话教学的目标对话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形态,笼统地说要达成的目标包括:通过对话教学使学生建构知识,通过对话教学引导学生培养语言交际能力,通过对话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批判反思能力,通过对话教学引导学生培养对话态度和对话精神。\n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态有其独特的内涵。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就是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氛围中,通过师生、学生、文本三者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共同发展。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不能是复制性、机械重复性的。教学的过程也不是复制,更不是模仿,而是创造。是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知识真实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并且去思考、理解和解决语言问题及生活中的其他问题。\n对话教学的语言学依据韩礼德(Halliday)认为,交际对话是语言知识的源泉,第一语言获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布鲁纳((J.Brunner)等人也认为,儿童和成人语言交际的互动实践活动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n应用语言学家哈奇(Hatch)认为,第二语言获得的过程与第一语言获得的过程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学生只有通过话语交际才能获得第二语言。应用语言学家克拉森(S.Krashen)尽管认为第二语言获得的过程与第一语言有区别,但同时认为语言的对话交际活动对第二语言的获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海姆斯(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n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n英语语言技能二级目标(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听:1、能在图片、图像、手势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2、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3、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4、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说:1、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2、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3、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语(如问候、告别、致谢、致歉等)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简单的小故事。\n2.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模式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n常见的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模式1.导人话题感知对话文本分段突破解读对话文本实际运用提升对话文本的课堂教学模式。2.热身活动—新知呈现—巩固联系—拓展应用—评价检测教学模式。3.热身活动---呈现新知---句型操练---巩固操练---拓展应用---评价作业教学模式。\n对话教学模式2步骤方法结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热身活动——新知呈现——巩固联系——拓展应用——评价检测这一教学模式,谈一下小学英语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热身活动活动形式:听、说、玩、演、唱和TPR等活动听可以听歌曲、对话、简短的英语故事,说可以说对话、根据图片说一句话、讲小故事,玩可以做游戏,演可以表演对话或者小短剧,唱指唱英文歌曲,TPR即Totalphysicalresponse(全部动作反应法),教材中的let`sdo部分内容都适合此方法。热身活动的目的是创设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旧带新,为新课学习做铺垫。因此选用的歌曲、Let’sdo、chant等内容最好与新授内容有关。如:对话中涉及到颜色,在热身活动中可以唱唱有关颜色的歌曲;对话中讲到数字,在热身活动中可以复习一下学过的数字;在对话中出现许多动词,在热身活动中可以做做Let’sdo。如马力杰老师执教《Whatisshedoing?》一课,她采用了两个热身活动,歌曲Areyousleeping?还有一个chant:M,m,Whatareyoudoing?Climbclimb,climbing.Pig,pig,Whatareyoudoing?Sleep,sleep,sleeping…这两个热身活动的内容所涉及到的动词和句子都是现在进行时态,范玉双老师执教《myfriends》,需要描述人物特征,所以她热身采用的歌曲是head、shoulder、kneesandtoe,既创设英语氛围,又复习了旧知。二、呈现新知:1、情境呈现有的老师为了节省时间,上对话课就是直接读句子或者写句子,然后翻译过来,再领读,学生跟读,学生都能读会了就完成任务了。这样枯燥灌输式的教学,或许节省了一点时间,但也省去了学生思维、理解、体验的一个过程,也省去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处于机械记忆的状态,是一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状态,所以印象不深刻,忘记的自然也快,更谈不上灵活的运用语言了。所以说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人类学家马林斯诺指出:“如果没有语言情景,词就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什么。因此词语也只有在情景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同样,对话也是如此。对话是在一定的情景下的习惯性语言,脱离了情境,对话也就失去了意义,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能把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带入课堂,但可以针对每单元对话中出现的新语言点,把握好重、难点,针对重、难点句子创造接近学生真实生活的语言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对话内容,加深记忆。可以用用真人、实物、动作演示、图画、电教手段、简笔画等创设情境。经过呈现,学生已经初步感知、理解了语言,接下来就到了操练的阶段,操练对于句子的掌握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感知和理解不能代替运用,而真正学会运用,必须有这种模拟的操练和练习,操练有不同的层次和阶段,依次为机械操练、意义操练。2、机械操练机械操练首先应该是机械模仿,重点是模仿重复对话中的重点句,教师给学生示范领读,学生跟读,这种模仿应该是大量的和多次重复的,可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如个人说、小组说、半班说、行与行之间、男女生之间分角色对话,通过这样的操练,使学生对重点句子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既要能把语音语调读准读熟,又要把句型结构记熟。3、意义操练意义操练的基本形式就是教师可提供一些实物、卡片、图片、情景等,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真实情景下,运用新学到的句型进行交际。意义操练因为赋予了新的内容,新的词汇,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比较高,所以意义操练提供的语言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操练新句型要用旧词汇,但这个阶段的联系不是为了学习更多的词汇,而是让学生就新学的重点句子,利用许多学过的词、感兴趣的事进行句型结构的套用、替换、较机械操练更具真实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举一个意义操练的例子:一段对话功能句是Whatdoesshedo?Sheisa…在机械操练的基础上,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意义操练的游戏:请几位同学到台前,背对同学,拿下有职业特征的头饰戴在头上,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左问右答,左边问:WhatdoesLifangdo?右边说:Sheisanurse.教师当裁判,根据实际情况答“yes”“no”,如果右边答对了,则教师让该同学出来,说I`manurse.如果猜错了,则右边问,左边猜,通过这样的猜答游戏巩固对话。三、 巩固练习:1、听音正音让学生跟着录音机或教学课件一句一句读对话,这样可以纠正学生的发音,在英语教学中,听音这一环节也很重要,我们这里基本不具备与外国人接触交流的条件,听外国人讲英语唯一的途径就是听录音磁带或看教学课件,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不要忽视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地道纯正的英语。2、合作共建让学生在小组内或者同桌之间合作交流,分角色读对话。3、表演展示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角色表演是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以达到巩固的极好机会。学生学会了没有,是否能说,问,是否能正确运用,只有在模拟的情景对话中才能看出来。学生在理解中还有什么偏差,表达中有什么错误,也只有在演练中才能暴露出来,从而及时改正,并在演练中不断得到巩固,达到熟练的程度,同时,角色表演也是激励学生表现自我、树立自信的一中方式,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地进行表演,给人人以展示自我的机会,并给他们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每个人得到成功的体验。四、拓展应用有的老师在设计课时,一般到对话操练这一环节学生能表演书本对话时,便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不然,对话的拓展训练更是对话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对话知识运用的一种反映,是对话知识运用的提炼和升华。一般在这一环节,老师很多会安排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的对话来完成任务。譬如makeasurvy完成调查表,再譬如说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的老师准备一些图片让学生看图讨论对话等。看下面一个例子:小学四年级学习food这一话题,要求学生能活用句子Whatwouldyoulikefordinner?及I’dlikesome….在拓展部分,教师就可以制作如下表格,复印若干份,分发各小组;学生四人一组,自行确定小记者和采访对象,(注意:采访时必须用主题句式进行对话,)调查所吃食物,并作调查记录。Namericenoodlesbeefmeatfishchickenvegetable通过这样的活动,“小记者”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通过采访对话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增加学生交流语言运用语言的机会.五、评价检测针对教学目标,设计一些诊断性练习。如凭借学生活动手册,做一些听力练习,完型填空练习,看图读对话,把对话补充完整等,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对话的功能句型,自己设计诊断式练习内容,如马力杰老师执教《Whatisshedoing?》设计了这样的完型填空练习:Onemonk_____(carry)thewater.Twomonks______(carry)thewater.Threemonks________(sleep).她这一诊断式练习的设计,可以说既有新意,又有德育渗透,又囊括了整节课的语言结构。对话教学的步骤和方法大致就是如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未必每节课一定要严格的按照这种程序进行,可以根据对话类型的不同有所侧重和取舍。\n对话教学模式3步骤方法1.热身活动目的:创设英语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复习旧知,为新课学习铺垫。方法:(1)听(Enjoythesong)(2)说:①DailyreportHello,myname’s……I’mten,I’maboy/girl.I’mfromChina.Ilike…..(点心、饮料、水果、动物…),Ihaveanew…..也可以介绍自己的家人,内容不限,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多说,差点的可以试着说几句。②Freetalk(3)玩(playgames)(4)唱(singthesong)案例:Book2Unit3partALet’stalk.首先让学生唱《TenLittleIndians》这首歌,复习数字,为Howmany…..?这个句型作铺垫。(5)TPR(TotalPhysicalRespose)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做的最多的是Let’sdo部分的内容。假如对话中出现许多动词,建议在课前热身活动中可以做做Let’sdo。2.呈现新知首先要罗列语言点,把握重难点句型后再开始想想如何把他们呈现出来,呈现的方法很多,在小学阶段用的最多的是情景呈现,那么如何创设情景呢?案例:Book2Unit3ALet’stalk重点句型:Howmany…canyousee?课件展现一个彩色窗口,窗口中飞进一只鸟,教师问:Whatcanyouseeinthewindow?引导学生回答:Icanseeabird.接着又飞进一只,教师接着问两遍:Howmanybirdscanyousee?在屏幕上打出这个句型:Howmanybirdscanyousee?3.句型操练1.机械操练(1)师生对话(2)个别生生练(3)小组操练(4)半班操练(5)行与行之间操练(6)男女生分角色操练通过反复操练句型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接着上面Howmany….canyousee?这个句型。师生示范回答后,学生个别生生练,然后自由练习问答并表演,接着窗口中依次出现风筝、苹果、猫等等东西,学生用Howmany….canyousee?练习并表演。2.意义操练刚才的句型通过机械操练后进行意义操练,可以通过“考眼力”游戏进行,教师可提示学生将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kites、ducks、elephants等提出问题,时间限制为5秒钟学生看图片,教师倒计时,54321时间到,图片中的动物消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4.巩固操练(1)跟读作用:纠正学生的语音,感受的地道的英语。(2)朗读①自读②生齐读③同桌对读④男女生对读⑤开火车读⑥大声朗读等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朗读,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形成准确的语音语调。(3)小组合作(pairswork)作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4)表演展示(actoutthedialogue)5.拓展应用有的老师在设计课时,一般到对话操练这一环节学生能表演书本对话,便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不然,对话的拓展训练更是对话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案例:三(下)Unit4ALet’stalk,通过学习Amy和母亲讨论购物的对话,让学生掌握并应用句型Doyoulike….?及其回答Ilike….verymuch.当表演课文对话结束时,大家都认为本课的教学已经圆满结束,可是,只见马灵芝老师拿出帽子等道具,把教室的门关上,在门后,我发现墙壁上和门上挂满了各种玩具图片、文具图片、食品、水果等图片。T:I’masaleman,thisismytoyshop,comeandhavealook.老师自己当起了售货员,还邀请了两位胆大的学生充当购物者。S1:Doyoulikebluecars?S2:No,Idon’t.S1:Doyoulikewhiteplanes?S2:Yes,Ilikethemverymuch.S1:Let’shavethewhiteplanes.T:Thankyou.Hereyouare.Seeyou.S1、S2:Bye!作用:在师生的配合下,一次成功的购物完成了。这时,老师请了几位同学当售货员,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买到一样东西,在“售货员”的高声吆喝中,在你来我往中,大家经历了一次难忘的购物活动。6.评价作业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些有针对性又有实效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语言点。\n从理论角度来讲,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仍遵循着传统的显性3P教学模式,只是在present,practice,production前面适当加入warmingup,后面可以适当加入assessmentandtesting环节而已。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一样,我们把句型的练习(即practice,production)可以逐步分解为:机械性练习,有意义性练习和交际性练习。交际性练习中的活动要有一定的信息沟,任务的设计要力求真实性,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并且最好以小组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合作、体验完成。\n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n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基本模式WarminguppresentmechanicalpracticeMeaningfulpracticecommunicativepracticeTestingandassessment\n3.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话题设计对话材料的分类对话文本大致可分为情景型、结构型和信息型三大类型情景型对话文本的特点是情景性很强,语言点重复性不大,可替换性不强。结构型对话文本的特点是为学习某一句型结构服务,语言的重复性较大,结构比较整齐。信息型对话文本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信息点较多(who,what,when,where,how),课文篇幅长。\n1、基于文本要求的控制性话题设计(1)示范朗读性话题这种话题主要是指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分角色朗读教材上的对话,可用于单词,句型等的使用示范和语音语调的模仿与纠正等,属于完全控制性对话。(2)替换性话题在原对话的框架里,用另外的单词或短语替换某些部分,类似传统的句型操练,仍属于控制性交流。小学英语对话教学话题设计\n(3)空行对话话题这种对话只给出一个角色说的话,对话时,另一角色得作出恰当的应答。教师可把教材上的对话变化成此种形式,也可根据教学内容自己设计这类对话。例如:在“Myage”中有一段对话“canIhelpyou?Yes,please.I‘mold,youareyoung.”教师可将对话中的答句“Yes,please.I’mold,youareyoung.”写在黑板上,而问句则以一条横线代替。让两个学生来扮作老人和小学生。要求扮作小孩的学生不能看书,自己组织问话内容,由于“Yes,please.I‘mold,youareyoung.”回答的确定性使对话的结构和发展受到控制,因此问话就不能随心所欲。此类练习有益于发展学生的语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n2、基于文本内容的交际性话题设计文本教材是对话教学话题的最直接来源。英语新教材中对话内容丰富,反映日常生活情景的对话范围广,内容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短小精悍,语言规范,易于上口。教师只要充分利用这些话题,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只要教师导演得当,学生对这些亲身体验学会的东西记忆持久。\n(1)话题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景模仿学习了某些语用功能的表达方式后,教师可设计一些真实或半真实的交际情景。例如,学生学习了有关请求和提供帮助的用语“canIhelpyou?"后,可设计一个小学生帮助老人过马路的情景,或者设计一个男学生帮助一个女学生搬桌子的情景,来进行语言的拓展训练。\n(2)直接进行话题对话这种话题最直接,也最真实,最具交际性。教师只需直接给出某个话题,例如,“Holiday(假日)”、“Shopping(购物)”、“Myfavoritebook(我喜欢的一本书)’’、“Myfamily(我的家庭)’’等等,让学生围绕话题自由交谈,同时鼓励学生尽量多用学过的语言进行表达和进行真实的相互交流。教师可安排能力强的学生做中心发言,其他同学也可发表不同看法,老师起穿针引线的作用。\n3.根据话题的特点设计课堂话题对话教学的话题是对话教学开展的中介或中心,它不同于日常对话或谈话中的话题,它具有开放性、适切性、挑战性和参与性的特点。因此话题的设计要顾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且处于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话题,这样才能保证话题可以激发最大多数的学生的参与性,使得课堂上的对话教学保持其平等、民主的性质,实现真正有效的对话。\n围绕话题开展对话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对话主题要突出。教师要利用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创设相应的话题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本对话的主题。对话形式要有趣。教师要借助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如购物、采访等来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热情。对话空间要开放。对话不是背诵课文,也不是单纯的模仿。教师只需提供一个话题平台,让学生在一定的空间里自由发挥。\n4.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组织结构设计教学之美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它体现于教师与学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活动。它是教师与学生的本质力量在创造性教学活动中的感性显现及对象化的结果。教学美来源于教学活动,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是高效教学的重要特征。\n(一)教学发起阶段的设计艺术1、课堂导入的艺术在以往的独白教学中,呈现的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我一它’’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不存在彼此交融,不是一种本真的亲密平等关系。而在对话教学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你’’对话关系,体现了对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尊重。在前一种关系中,教师只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而在后一种关系中,教师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互动交往的同时要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课堂导入是教学艺术的第一个闪光点。\n(1)利用游戏表演法导入教师在课前充分利用教材,精心设计~些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教学游戏,可以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饶有兴趣地学习英语。案例-教学内容:standinaline(queue)jumpthequeue.queuejumper的呈现。教师预先做一个汽车站站牌(或在黑板上画一个站牌),教师说。We‘regoingtohaveapicnicbybus.wh0wantstogowithme?”(请5—6个学生站在站牌前)“Now,boysandgirls.Let’Sstandinaline."(教师组织学生排成一队)“Now,wearestandinginaline.Wecallthislineaqueue..Nowpleasebequiet.Iseveryonehere?”(请一名学生,预先交待他跑上来后挤到排头,教师连忙制止)“No,youmustn’tdothat.YouMustn‘tjumpthequeue.(教师进一步介绍)“Ifyoujumpthequeue,,otherswillnotbepleased.They'11callyouaqueuejumper.Doyouunderstand?’’这种用游戏的方式呈现的新课,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把某些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n(2)运用多媒体进行设疑导入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使学生能闻其声,观其型,临其境。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授课内容,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直观形象,既使学生兴趣盎然,又增强了教学效果。在播放视频的同时,教师运用bodylanguage,简单介绍教学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材料。语言和视频的结合,疑问和情境的交融,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案例-在教Askingtheway的时候,就可以提出问题:“WheredoesMr.Smithcomefrom?Whereishelivingnow?Wheredoeshewanttogo?”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视听教学光盘。\n(3)文化导入学生学习一种语言时,应了解有关语言国的社会、文化背景。这对于他们在将来多元化的社会中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寻求合作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所以在教学中衬托语言背景,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很有帮助的。虽然小学英语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是从小进行这种文化教育,在小学阶段依然是很有必要的。一个国家的文化可体现在该国的历史、传统节日、习俗、日常用语、成语、俚语,甚至人们的道德观念等各个方面。教学中借助文化导入,可以增进学生对于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n例如在Christmas"课中是教关于圣诞节题材的句子“whatdoyoudoatChristmas?”‘I⋯.”词组是关于圣诞节的活动makecards,wrappresents,eatturkey,seegrandmaandgrandpa等等。在这课当中,就可利用学生对西方基督教、天主教的陌生感和好奇心,以圣诞来源、耶稣受难等圣经故事来引入新课,这不仅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更能增进学生对该语言国文化的了解,甚至可借此机会,鼓励他们课后主动探究该国文化,让学生尝到自主拓宽知识面的乐趣与成就感,培养他们自我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n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教师可因时、因地、因人选择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充满活力、增加自信、发展个性。因此,导入一定要有较强的目的性;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要有趣味性和启发性。\n(二)教学过程环节过渡艺术教学细节在促进学生语言发展中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一般而言,一堂完整的英语课往往由若干个环节构成,这一个个环节便是一个个教学层次,但环节之问若缺失了有机的联系,相关语言知识便会显得“琐碎”,整堂课也会给人以“拼盘”之感,不利于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知识网络。若我们在关注每个环节本身优化的同时,能关注到各环节之间的巧“过渡”,使每个环节呈不断递进的态势而“环环相扣”,整个教学流程就会浑然一体,学生也能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更为有效地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从“知识一技能一能力”过程中受益。(三)教学结束环节艺术\n5.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英汉对译,轻情境创设过多强调对话中句子的汉语意思,无论对话的呈现和操练,基本都是英汉对译的形式,教师说句子,学生翻译,或者生生相互说句子翻译,这种英汉对译的形式既不利于学生英语思维习惯的形成,又因为没有语言情境,而导致学生会说句子明白句意,却不会交际运用。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或技能。\n重情景堆砌,轻整体情景在英语教学中,创设多个相关的具有生动形象的情境使之形成情境链,通过运用情境链,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大背景中,并在一个接一个相关的情境下,一步一步地按照情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学习,避免单一情境给学生带来的思维上的断续和跳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逐渐养成用英语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n重机械操练,轻意义操练;教师一味的领读、学生跟读,不能积极的给学生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进行意义操练。教师将对话教学中的拓展性练习形式固化为背诵或表演对话。学生只是照搬对话中的句型完成表演,缺乏真实的信息交流,其语言运用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练习设计缺乏多样性、交际性、真实性,脱离学生生活,缺乏信息沟。无法在多种层面上与真实情境发生联系,学生很难把课堂知识同化成自己的知识,很难实现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迁移。未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练习设计缺乏全员参与性。\n重词句操练,轻对话学习对话教学前先处理一些新词汇和句型是必要的,可以分解难点和扫除语言障碍。但如果对生词和句型的处理耗时太多,对话学习迟迟展开又匆匆结束,那实际上就把对话课上成了以学习词汇和句型为主的对话听读课。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孤立地处理对话中的词汇和句型,而应围绕对话主题创设生活化的情景,采用结构操练、问答操练和交际操练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来操练主要句型和词汇,为对话教学做好充分的语言铺垫。\n重活动形式,轻语言内容在下面的对话教学案例中,教师和学生都在忙于“表演”,然而却忽视了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真正意义上的生成与建构:教学过程:热身:师生随着律动音乐“Followme”跳舞,随后一起演唱“Whatwouldyoulike?”介绍:运用图片、实物rice,bread,milk,water和句型whatwouldyoulike?I'dlike...操练:读一读(教师带读,学生齐读),做三个游戏“越来越重”,“拼一拼”,“闻一闻”。巩固和拓展:(尝一尝)运用句型whatwouldyoulike?I'dlike⋯学生互相品尝所带食物。但是,课后反馈调查情况:大部分学生bread读成brade,rice读成lice,不会拼写单词.当提问whatwouldyoulike?大部分学生需要提醒才能作答,学生不能自主运用句型。此案例从表面看,整节课掌显得生机勃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从教学效果来看,语言量输入少,输出更少。\n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轻语言知识的运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教师过多的讲解句子构成等语法知识,减少了学生听说练习的机会,不能实现对话教学的中心要旨---语言的运用能力。\n是Dialogue,还是monologue?对话教学中教师往往用自己的“标准答案”来评价学生的回答,并千方百计地“诱导”学生接受他的答案。案例:教学内容:学会用“begoingto⋯.”或者“we/1will⋯”的句型讲述自己的假日旅游计划。T:Canyoutellmeyourtravelplan?S1:wearegoingtogototheSouthAfrica.T:Verygood.S2:1wanttogotoBeijing.T:Oh,youshouldsay“IamgoingtoBeijing."Butnot“1wanttogotoBeijing.”案例中,本来S2的说法也可以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因为和课文中所学的句型不同,教师便强行纠正过来。教师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这是教师用“对话”之名行“独白"之实。\n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案例视频\n讨论联系:williamp2004@sina.com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