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 MB
  • 2022-06-13 发布

《爱的教育小学教学》PPT课件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这本书采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四年级小学生恩里科身边发生的各种感人的小故事。它包含着对普通人纯真心灵的热忱赞颂,洋溢着温馨的人性之美,是一部孩子和大人都值得一读的爱的经典。曾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动画片、连环画,以不同的形式影响了全世界亿万青少年的成长。爱的教育(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著儿童小说)\n《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是一部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被认为是意大利人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朱光潜、丰子恺、茅盾、夏衍等学者曾将此书列为当时立达学园的重点读物。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中。1994年被列入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青少年必读书目》之中。2001年被教育部指定为中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目。《爱的教育》超越了时代和国界的限制,至今销量已超过15,000,000册,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读物之一。\n《爱的教育》,原名《考莱》,在意大利语中是“心”的意思。原书在1904年已有三百版,各国大概都有译本,书名却不一致。早在英译本虽仍作《考莱》,下又标《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日译本改称《爱的学校》。译者认为:如用《考莱》原名,在我国不能表出内容,《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似不及《爱的学校》来的简单。但因书中所叙述的不但是学校,连社会及家庭的情形都有,所以又以己意改名《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在1923年被介绍到我国来的,在《东方杂志》上连载。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欢迎,20世纪80年代初和21世纪初都曾在国内畅销一时,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种《教育学》或《教育概论》。《爱的教育》由夏丏尊先生于1924年对照日、英译本将这本书译为中文,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作插图和封面。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间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n1929年,被评为“对当代美国文化影响“为重大的书籍之一”。被法国《读书》周刊评选为“有史以来人类读物”第三名。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之中。1994年,《爱的教育》被列入世界儿童文学的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青少年必读书目》。2001年,被教育部指定为中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书目之一。被译成数百种文字和方言,至今销量已超过10,000,000册。作者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人类十大偶像”之。意大利政府文化奖获得者——王干卿教授,历时十二年,经八次修订,直接由意大利古文翻译而成。成为荣获意大利文化奖的中译本。\n主要内容:《爱的教育》一书以一个小男孩恩里科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读者遍布全世界。而且在意大利学校儿童的读物中间,这一部也要算是最普遍的了。这书的目的,是打算写出儿童中间的友情,不为阶级及社会地位所阻隔的友情。他在这书里把小学生的世界活泼泼地映演在我们眼前了。成人了解儿童的友情本是不可能的事。但读了这几篇日记,谁都要把儿童时代的情感重新唤起。这是亚米契斯的最大成功处。亚米契斯写这部书时,他的心中便充满了青年之火。所以书内的辞藻与结构虽不讲究,单是一种情绪就能使读者十分感动了。\n意义:1.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而常常会被我们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2.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3.《爱的教育》是一部伟大的爱的经典。作者把师生之爱,父子之爱,同学之爱,对祖国的爱都写得感人至深,全书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n4.作品带有明显的引导性,它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关注、欣赏、品位、思考,引导他们用爱心与读者对话。5《爱的教育》这本书在意大利的统一大业中产生的伟大的历史意义。大家都知道语言的统一是一个国家实现政治上的统一的必要条件。6.素质教育其实就是爱的教育,是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爱是教育的根本。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7.这就是《爱的教育》吸引人之处和告诉我们的道理.\n主要人物:恩里科是小说里的主人公,出生在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他在学习上勤奋地努力,在生活中诚挚而友善,观察生活细致又敏锐。他秉性纯朴、仁厚、天真、善良、极富同情心和进取心。恩里科的父亲一个充满爱心和耐心的长者,他对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有深刻的理解。他常常采取一种设身处地的教育方式,让安利柯从日常生活点滴中体验到生活以外的愈多宝贵知识和人情,及时纠正安利柯错误的思想倾向,是安利柯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缺的重要角色。洛贝谛舍己救人,从马车底下救出了一位小孩,但终身只得扶着拐杖行走,但同学们并没有因此嘲笑他。\n德罗西品学兼优的班长,家境富有,但他并不因此而瞧不起贫穷的孩子。他性格开朗活泼,同时为人和气,谦虚善良,对同学诚恳友爱。普雷科西铁匠的儿子,身体瘦弱,贫穷而懂事,学习十分用功。最初常遭受酗酒的父亲的打骂,但他忍气吞声,不愿让同学知道。通过努力,他后来获得过奖章,用自己的坚韧和努力改变了父亲。卡隆是艾里克班里个子最大的人,头大肩宽,笑起来很可爱,这是他的一大特点,因此,他特招人喜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义勇为,对人友善,帮助被欺负的小同学,这是他的过人之处,所以“正直”、“勇敢”,成了同学们对他的称赞,他还是大家公认的最有教养的人。\n科雷蒂一个心性愉快,乐观豁达的人。他很小便为家务不停忙碌,但从来没有怨言。他从不忘记学习,总是乐呵呵的,也很尊重朋友间的友情。克罗西卖野菜人家的孩子,父亲因犯案被囚,他一只手臂有残疾,性格懦弱自卑。是同学们的鼓励,让他重拾欢颜。安东尼奥绰号“小石匠”,擅长模仿,喜欢扮鬼脸。涅利身材瘦弱,一张苍白的小脸,常遭戏弄。他发愤图强,在友情的世界中坚强地站了起来。\n斯塔尔迪长相不太好看,有坚忍心,学习刻苦,热爱读书。华梯尼骄傲自大,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他骄奢横溢,目中无人,后来有所转变。弗兰蒂没有同情心,喜欢欺负比他弱小的人,还喜欢偷人东西和打架,讨厌功课,家长和学校都拿他没办法。诺比斯父亲是个绅士,但自己却很没礼貌,十分傲慢。\n作者简介:人物生平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EdmondoDeAmicis)1846年12月21日出生于意大利里格拉州的一个小镇欧乃利亚。他在意大利北部皮埃蒙特地区的库涅奥城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那时的意大利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国内正酝酿着爱国主义,这股风潮自然也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曾加入过军队,并在1865年从摩德纳军事学校毕业后就当了军官,参加过统一意大利的复兴运动的战役,退役后担任过随军记者和军报编辑,发表特写、报道、短篇小说。他退伍后定居都灵,致力于专业文学创作。他游历过欧、亚许多国家,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继承马志尼“文学描写人民”的民主传统,赞美普通老百姓的真诚、善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暴露统治者的无情和凶残。亚米契斯的作品侧重描写军队和学校生活。1908年3月12日因心脏病于Bordighera(勃丁格尔)去世。二十岁时他从军校毕业,加入军队,开始写一些具有爱国风味的短篇故事,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意大利军旅生活》。1886年,四十岁的亚米契斯写出了他最畅销的书《爱的教育》。\n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自幼酷爱学习和写作,是一位多产作家,也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青年时代,他曾参加一八六六年解放意大利的战斗。由美国旅行回国后,他变成了社会主义者。后来,他担任军事刊物《战斗的意大利》的特派记者。他写了不少通迅、报道和短篇小说,把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意大利军队,作为祖国解放和复兴的重要力量予以热情的颂扬。二十二岁那年,他发表处女作《军营生活》,曾周游世界各国,撰写了许多游记,以明快、新颖的笔触,记叙各国的风土人情,同时贯串了作者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他是博爱主义者。他的许多作品以真挚、火热的心,反映了中下层人民穷困的生活和淳厚、朴直、友爱的品德,同时提倡谅解、博爱的精神,以实现各阶级感情的融合,地位的平等。他接近社会主义运动后,把社会主义思想同博爱精神融为一体,提倡平民教育,企图以此协调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五月一日》作于1889年,生前一直不愿公开发表,直到1980年始出版。它通过一个教授的坎坷际遇,反映19世纪末知识分子对社会前途的探索和意大利社会主义运动的诞生。就是这段难忘的生活的结晶,并由此出了名。而脍炙人口的小说《卡尔美拉》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1886年,《爱的教育》出版,为他赢得世界声誉,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顶峰。\n思想倾向亚米契斯晚年变成一个社会主义者,他对于社会问题的见解,在IIroman。diunmaestro(1890),L’Oceano(1899)两部书上表现。LaCarrozzaDitutti是一部长篇的动人的小品集,写电车中所见的丘林风物。亚米契斯自称为马志尼(一译为“曼佐尼”)的弟子,他的文学,他的信仰,他的癖性,都属于马志尼派,在L’idiomagentile(1905)一书里,最足表现。他从马志尼学得自然的,单纯的,朴素的作风,这种作风,很受世人的赞赏。”《爱的教育》被公认为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本。青年时代正在意大利民族独立战争中。他的最初的作品Novelle和BozzettiMilitari即以感时忧国,激励了许多的读者的参与。但他的最好的作品,却都是游记。因为他所最擅长的是景物描写,并不是事物描写。由美国回国后,他变成了社会主义者,SullOceano一书便是他发表社会主义的见解的作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