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6.11 KB
  • 2022-06-13 发布

《小学生定义概念》PPT课件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教育学第三章小学生\n1911年的儿童\n1959年的儿童\n2011年\n第一节小学生概述一、学生是什么1.在各级各类学校或教育机构学习的人(教育大辞典)(1)身份上,正规生、插班生、旁听生(2)水平上,正常生、留级生、随班就读生(3)入学方式上,录取生、转学生、条子生(4)狭义上,指在公立和私立学校里专门学习的人员2.在小学或初等程度教育机构里学习的人(1)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温江村的噩梦)(2)主要是指处于儿童阶段的学生(我的小学)\n二、小学生的地位1.儿童的社会地位(1)政治地位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例外:班级选举)(2)经济地位没有收入,依附于父母或监护人(社会现象—童工)(3)男女儿童地位的差异男尊女卑的文化传统她时代的来临——女权运动\n2.儿童的教育地位西方的进步(1)卢梭与新人——爱弥尔(2)爱伦凯与《儿童的世纪》(3)欧洲的新教育运动(4)杜威与儿童中心论中国的觉醒(1)新文学运动与鲁迅(2)晓庄师范与陶行知我们会有自己的新教育运动吗?\n三、小学生的类型1.学习阶段五年制小学:低段——1、2年级,中段——3年级,高段——4、5年级六年制小学2.学习水平(1)学习困难生(2)学习中等生(3)学习优秀生3.智力水平如今,开始关注情绪、情感的影响\n四、儿童观1.概念是成人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影响力观念的总和。2.西方儿童观的变化从对儿童权利的漠视、对儿童身心特征的忽视、对儿童手段的粗暴及成人(教师)中心向维护儿童权利、重视研究儿童身心特征(包括用科学手段研究儿童的身心特征)、关爱所有儿童、以儿童为中心,协调好成人(教师)与儿童关系的方向发展;从注重外铄的手段向注重内发的引导发展。\n3.中国儿童观的变化(1)传统的小大人观(2)近代之后的童子之情(3)近代转型期的西方儿童观的影响(4)新中国以后的政治儿童观我们还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吗?我们具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呢?\n五、学生的权利与义务(一)儿童的权利1、《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权利内容(1)确认每个儿童均有固有的生命权(2)获得姓名的权利,有获得国籍的权利,以及尽可能知道谁是其父母并受其父母照料的权利(3)尊重儿童维护其身份包括法律所承认的国籍、姓名及家庭关系而不受非法干扰的权利(4)应尊重与父母一方或双方分离的儿童同父母经常保持个人关系及直接联系的权利,但违反儿童最大利益者除外(5)应确保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n2、《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权利(1)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2)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3)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3、儿童的权利构成(1)基于公民身份而享有的权利(2)教育权——学生依据特有的身份而享有的权利(3)相关法规规定而享有的权利\n法定的公民权自由发表言论享有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结社自由及和平集会自由隐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其荣誉和名誉不受非法攻击\n(二)学生的权利1.《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规定的内容(1)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甲)初等教育应属义务性质并一律免费;(乙)各种形式的中等教育,包括中等技术和职业教育,应以一切适当方法,普遍设立,并对一切人开放,特别要逐渐做到免费;(丙)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以一切适当方法,对一切人平等开放,特别要逐渐做到免费;(丁)对那些未受到或未完成初等教育的人的基础教育,应尽可能加以鼓励或推进;(戊)各级学校的制度,应积极加以发展;适当的奖学金制度,应予设置;教员的物质条件,应不断加以改善。\n2.《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权利(1)年满6岁,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年满7岁入学(2)免试入学,就近入学(3)户籍所在地或非户籍所在地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n3、学生的具体权利(1)受教育权(2)安全健康权(3)获得公正评价权(4)申诉权(5)监督权(6)参与管理、活动权(7)隐私权(8)通讯自由权(9)财产权(10)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其他有关权利\n(三)学生的义务1、刻苦学习2、遵纪守法、服从管理、接受教育3、维护集体利益与荣誉4、遵守社会公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5、正确处理人际关系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劳动7、保证家长能看到学校让学生带回家的各种文件、报告和通知8、同不良现象作斗争,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9、有根据有关规定向学校交纳有关费用的义务10、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其他有关义务\n附录国际人权宪章《世界人权宣言》(1948)《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1966)《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966,1998中国加入)\n(四)学生权利的保护1、政府在保护学生权利方面应尽什么责任?2、学校在保护学生权利方面应尽什么责任?3、教师在保护学生权利方面应尽什么责任?\n延伸阅读:1.曹丽秋,童年,你在哪里丢失?江苏教育,2010,1。2.张丽,好孩子、乖孩子、坏孩子,教育导刊,2005,10(下)。3.翟月夏兰艳付印芳,小学生权利意识探究,教学与管理,2005,1。\n第二节小学生的基本特征一、小学生的入学特征1、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1)家庭环境(2)已有知识(3)认知风格(4)志向与期望(5)学习动机(6)学习情绪与情感2、入学特征(1)熟悉学校情况(2)适应学习的要求\n二、小学生的发展特征1、一般特征(1)体质特征(2)认知特征(3)人格特征2、学习的具体特征(1)学习感受(2)学习策略(3)学习逆反\n小学生真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吗?电视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起跑线上\n延伸阅读1、王宝祥,当代儿童的特点。2、闫超,最容易被忽视的天才儿童特征,新华网,2008,1/7。\n第三节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一、学习习惯的概念1、习惯是指通过反复的练习而形成固定的行为方式。2、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一贯的、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或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是学生在课堂听讲、家庭作业及课外阅读等主要学习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田澜,2010)\n二、学习习惯的作用1、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社会化行为,责任感更高,更合群,冲动较少。2、学习习惯是保证学习效益的重要条件。3、学习习惯是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n三、学习习惯的特点1、自动化:不假思索、自动地体现于行为中2、情境化:在特定情景下自动地作出反应3、固定化:在人们的行为中经常地、反复地出现4、情感依赖:反应的同时得到情感的满足\n四、衡量学习习惯的标准1、动作的速度动作的敏捷性日益提高2、动作的质量动作的精确性和协调性应该不断提高3、是学习者的消耗体力消耗和脑力消耗要不断维持相对平衡\n五、学习习惯的类型1、监控习惯与科目学习习惯(申仁洪,2007/2)2、预习、出声早读、认真上课、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勤学好问、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单元总结、学习分析、时间计划、讲究效率(吴阿坚张明珠,2007/6)3、主动学习、作业承诺、课堂守纪、课外阅读、勤奋、去拖沓和听讲专注(田澜,2010/9)4、预习、听课、复习、作业、阅读、写字、听说、活动、探究和计划(厦门教科院)\n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1、调查(申仁洪,2007/2)(1)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平均得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表现出一至三年级大降,四年级略升,五年级再降,六年级再升的波形发展态势。(2)小学生学习习惯随年级升高而下降,二年级和五年级下滑最为明显。(3)女生的学习习惯显著优于男生。\n七、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机制1、情境刺激的呈现2、情景刺激被有机体感知3、对刺激的解释4、对刺激的尝试性反应5、对尝试性反应后果的感知6、对反应后果的重新解释并做出进一步反应7、发展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模式,即固化为习惯\n八、幼小衔接1、幼儿园大班的儿童熟悉小学的情况2、一年级的学习适应3、创建K—5的学校\n延伸阅读:1、苏思慧 金盛华,学习习惯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学科教育,1999,9。2、田澜,城镇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实证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10,9。3、申仁洪,学习习惯:概念、构成与生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2。\n第四节专题研讨一、如何判别好孩子与坏孩子(天才儿童与学习困难儿童)二、如何认识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三、小学生权利保护的状况调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