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6.00 KB
- 2022-06-1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走进小学数学课程\n§1.1数学的基本认识1.1.1数学的产生1、以实际问题为起点例如,人类在自己的生产与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体进行量的刻画和描述,于是,“数”就产生了;又如,人类在自己的生产与生活中,需要对一些对象进行集合意义上的合并与分解,于是,四则运算就产生了。\n再如,人类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要研究抛物体的运动轨迹,需要用图形来描述从而帮助分析,但如何作出这些曲线图形呢?笛卡尔就用代数方法来研究这些曲线的特点,于是解析几何就产生了。\n2、以理论问题为起点例如,早在16世纪,伽俐略注意到每个正整数与它的平方能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而这些正整数的平方的集合应是正整数集合的真子集,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整体和它的部分相等的悖论(史称伽利略悖论),为了解决这个悖论,康托等作了研究,创立了集合论。\n1.1.2数学的研究对象“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简单地说,是研究数和形的科学。”“数量关系”是算术、代数等领域研究的内容,用来表现现实世界各种数量及其关系。“空间形式”是几何学研究的内容,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相互关系。\n1.1.3数学的基本特征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数学区分于其它学科的明显特征有三个:除此之外,数学还具有形式化、简单化和符号化等特征。\n数学对象的特征——高度的抽象性第一,它是现实世界的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上的抽象。第二,数学的抽象是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形成的,具有不同的水平和层次。第三,不仅数学的概念是抽象的,而且数学方法本身也是抽象的。\n数学定义的准确性;数学推理的逻辑性;数学结论的精确性。数学体系的特征——逻辑的严谨性\n数学应用的特征——广泛的适用性几乎每时每刻我们都要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用到数学;几乎所有的科学——如天文学、物理学、地质学、化学、生物学、医学、信息学、语言学、历史学等都广泛地应用数学这一工具。几乎所有的领域——如军事、艺术、航空、经济、管理等也都广泛地应用数学这一工具。\n1.1.4数学的发展过程数学萌芽时期(远古——公元前6世纪)常量数学时期(公元前6世纪——17世纪)变量数学时期(17世纪——18世纪)近代数学时期(19世纪)现代数学时期(20世纪以后)\n数学萌芽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从现实世界里,逐渐形成了数学中最古老、最原始的概念——“数”(自然数)和“形”(简单几何图形)。\n常量数学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数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建立了真正科学意义的数理论,数学的三个重要分支——算术、代数、几何,已经按演绎体系建立起来,初等数学的主体部分已经全部形成。数学已明显由经验形态上升到理论形态。\n变量数学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数学的研究对象已由常量进入变量,由有限进入无限,由确定性进入非确定性;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由传统的几何演绎方法转变为算术、代数的分析方法;数学开始进入其他科学。\n近代数学时期这一时期数学的对象、内容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发展,分析学、代数学、几何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数学越发抽象、不断分化、不断综合的发展规律开始显露;数学基础研究的开始,标志着一座宏伟稳固的数学大厦已在人们脑海里出现;数学应用范围继力学、光学之后,又在热力学、电磁学、技术科学中获得扩展。\n现代数学时期在这一时期,计算机进入数学领域,使整个数学的面貌大为改观;数学几乎渗透到所有科学领域,形成了数学科学的一系列分支理论和应用数学理论;纯粹数学不断向纵深发展,集合论观点的普遍运用,公理化方法的完善,数理逻辑的发展,数学基础的奠定,模糊数学的创建,以及泛函分析、抽象代数和拓扑学三大现代理论的建立,已经使数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突出地显现出来。\n1.1.5数学的主要内容数学内容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的“心脏”——数学的“躯体”——数学的“灵魂”——数学的“行为规则”\n数学知识数学基础现代数学着眼于数学的发展过程初等数学高等数学\n初等数学阶段,"数"是常量,"形"是孤立、简单的几何形体。初等数学分别研究常量间的代数运算和几何形体内部以及相互间的对应关系。从数学的研究对象"数"与"形"来看\n高等数学阶段,“数”是变量,“形”是曲线和曲面,高等数学研究它们之间各种函数和变换关系。从数学的研究对象"数"与"形"来看\n现代数学阶段,"数"为集合,"形"为各种空间和流形,它们都能用集合和映射的概念统一起来,数与形的界限已难以划分了。从数学的研究对象"数"与"形"来看\n数学知识纯粹数学应用数学几何类分析类运筹学概率论、数理统计计算数学代数类——微分几何、拓扑学等——数论、抽象代数等——微分方程、函数论等···············着眼于与现实生活的联系\n着眼于数学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处理数学知识确定性数学模糊数学随机数学\n§1.2小学数学学科1.2.1作为教育的数学作为教育的数学,它源于数学科学,但与作为科学的数学是完全不同的。数学科学与数学学科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数学科学--是以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规律为目的,具有严谨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的系统方法。(是一类专门的人的一个完全独立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活动过程,其目的是为发现与创造数学。)数学学科--数学学科是以培养学生,使学生了解数学,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为目的,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的一个模仿探索、发现与创造的活动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接受”已发现与创造的数学。)\n数学学科与数学科学的联系作为学科的小学数学是数学科学的一部分,包括算术、几何初步、代数初步和统计初步知识,以及与这些知识有关的技能和方法等,这些内容与数学科学有密切的关系。它们源于数学科学,遵循数学自身的科学性,同科学数学相似有之处,如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形式化、符号化等特征,在学科数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正是这些才保持了数学学科的基本性质。\n数学学科与数学科学的区别第一,科学的数学是对数学的理论与方法的系统阐述,一般从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出发,全面完整地、系统地表述某一个数学领域的内容和方法。而作为学科的数学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可能出发,安排和呈现有关的内容和方法。因此,学科的数学一般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充分感知所学的内容和方法。如对于数学概念的认识,不是从数概念体系论述,而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通过具体的实物,让学生通过操作、演示等方式直观具体地学习。\n数学学科与数学科学的区别第二,作为科学的数学,对所有的定理、公式、法则等都要进行严格的论证和推导,以保证其逻辑性和严谨性。而作为学科的数学,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往往不做严格的论证,只是通过列举的方式,用归纳的方法得出结论。让学生具体地认识有关的原理。\n数学学科与数学科学的区别第三,作为科学的数学,可以完全按照数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和逻辑顺序安排,尽量使内容完整、系统和科学化。而作为学科的数学,在不影响内容的科学性的前提下,应当考虑儿童的认知规律,一些内容的呈现顺序和编排方式可作适当的调整。\n1.2.2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1、生活数学观2、儿童数学观3、现实数学观三个数学观\n1.2.2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1、生活性倡导将数学学习回归于儿童的生活,因为儿童是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认识数学的。2、现实性儿童的数学学习组织,应源于他们的数学现实。这种现实存在于儿童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之中,存在于儿童社会生活的实践性活动之中。3、体验性学校的数学教育,倡导努力探求解法,而不单是记忆步骤;主动探索模式,而不单是记忆公式;积极大胆猜想,而不单是做些习题。\n§1.3小学数学学科的任务一、发展公民数学素养是基本的任务(一)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数学素养的两个内涵:一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运用数学技能的能力,能够满足个人每天生活中实际数学需要,二是能正确理解含有数学术语的信息,如阅读图表和表格等,这表示一个有数学素养的人应该能正确理解一些数学的沟通方式。\n对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的表述(NCTM):1、懂得数学的价值2、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3、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4、学会数学交流5、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n(二)数学素养的基本特征1、发展性2、过程性3、实践性\n二、培养数学思维是实现数学素养发展的基本点(一)观察与比较1、观察是指人们对周围客观世界的各个事物和现象,在其自然条件下,按照客观事物存在的自然联系的实际情况,加以有目的的感知,从而来确定或研究它们的性质或关系的一种思维活动。\n观察具有两个特征:(1)观察的双重性:观察不仅仅指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进行的感知活动,还包括对客观事物的领会和理解(思维)。在整个观察活动中,和思维是同步进行的,为思维提供了依据,思维有为进一步感知提供了新目标。\n观察具有两个特征:(2)观察的客观性。人的观察具有主观性,人的知觉有一种趋向于稳定性,完整性和对称性的倾向。要保证观察的客观性,就应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根据观察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观察顺序:整体→部分→整体与部分→整体→部分两种方法。\n2、比较是借以认出对象和现象的一种逻辑方法。发展小学生比较能力,要注意其阶段性(1)先比较事物的不同因素,再发展到比较事物的相同因素。(2)先比较事物差异性较大的属性,再发展到比较事物差异性较小的属性。(3)遵循从感知比较发展到表象比较,再发展到概念比较这一规律。\n(二)分析与综合分析是指在头脑中将对象和现象分解成个别部分,从中找出它的属性、特征等,单独来考察的思维活动。综合是将分析了的各个部分结合起来,从整体来考察对象和现象的思维活动。\n(三)抽象与概括抽象,简单的说,就是指发展事物的本质属性,放弃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概括,简单的说,就是指从个别单独的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的属性的思维过程。\n(四)判断与推理1、判断就是一个由理解到结论的思维过程,它是反映事物和现象某些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n如何发展儿童的判断能力(1)通过加强概念的教学来发展儿童的判断能力。(2)通过让儿童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来发展儿童的判断能力。(3)培养儿童在数学的表述与交流中能言而有据、基于以准确的概念来反思自己的学习是发展他们的判断能力的最有效途径。\n2、推理就是从一种判断作出另一种判断的思维过程。它突出分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三种形式。\n三、提高将数学运用于现实情境的能力是发展数学素养的基本目标(一)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来考察现实在现实的情境中发展儿童的数学素养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购物)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世界的最简单的数量关系,建立情景与一般法则的联系,激发他们用数学语言表达的动机,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生活和思维的组成部分。\n(二)构建普遍知识与特殊情境的联系1、特殊的情境之中往往并不明确显示那些规则性的成分,而要获得特殊情境中的问题解决,却又必须依照某些规则。\n(二)构建普遍知识与特殊情境的联系2、小学数学课程中的许多陈述性知识,往往以严谨的命题或抽象的符合来呈现的,一旦把命题和符合转化为现实的特殊情境中的问题思考时,就会给问题的表征和知识的检索带来一定的困难。而特殊情境却往往不直接呈现所包含的具有程序性规则特征的信息,这就容易阻碍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对问题的表征和知识的检索。\n章节练习题:一、填空题1.数学具有,和这三个特征.2.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的数学学科,具有如下几个特征:,,.3.作为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三个数学观:,,.二、简答题1.作为科学的数学与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的数学有哪些区别?这些区别对我们理解小学数学课程的价值有哪些意义?2.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包含哪些内容?它有哪些特征?3.小学数学课程的数学思维的内涵有哪些?试就具体的教学内容说明如何发展学生的这些思维能力.4.普通的数学规则和特殊的情景之间有哪些不同?发展学生将数学运用于现实情境的能力有何意义?\n(二)传统小学数学课程的特征1、课程开发————学术中心2、课程组织————学科取向3、课程结构————螺旋式4、课堂教学————记忆为主5、课程评价————笔试考试为主\n1.3.2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一)ICMI时代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二)二战后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n1.3.3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一)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变迁与发展(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变革1.百废待兴2.学习苏联3.小学教完算术4.加强“双基”教学5.适应现代化建设6.实施义务教育7.推进素质教育\n(三)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新课程1、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2、突破学科中心;3、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4、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5、课程标准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学创造性提供了空间。\n§1.4小学数学课程目标1.4.1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概述1.4.2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变革(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数学课程目标的特点1、数学课程目标更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2、数学课程目标更要面向全体学生,从精英转向大众;3、数学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而不是统一的模式;4、数学课程目标更加注重联系现实生活与社会。\n(二)课程目标的特点的具体表现1、注重问题解决2、注重数学应用3、注重数学交流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5、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n1.4.3数学课程目标具体化按学段按四块知识总体目标——域目标——段目标——具体目标四大领域三个学段四块知识知识与技能1—3年级数与代数数学思考4—6年级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7—9年级统计与概率情感与态度实践与综合应用\n总体目标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n总体目标的特点体现课程改革理念,注重学生发展。把过程目标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了解数学化的过程,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倡导学习有价值的、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n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问题。\n数学思考目标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n解决问题的目标使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n情感与态度目标●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置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n四个方面的目标的相互关系首先,“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应当将四个方面同时考虑,而不是仅仅关注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其次,“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这里包含两层意思:\n一是,“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来完成的,不需要为此设置专门的课程;二是,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应当首先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其他三方面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