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说课 9页

  • 28.00 KB
  • 2022-06-14 发布

小数加减法说课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说课稿康富小学校丹杰\n《小数加减法》说课稿康富小学:丹杰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今天我所教学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的第一课时。2.教材分析《小数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第六单元中的内容。教材主要安排了2个例题:例1教学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要解决的是列竖式时小数点应对齐的问题;例2教学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重点解决如何在被减数末尾添0补足进行退位减。教材在编排上既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特点,而且有目的地分散了小数加减法笔算的难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在是枯燥乏味,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再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由此可见,本课的教学有着坚实的旧知基础。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n二、说教法本节课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交流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在教学中力求体现以下特点: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借助读书购书活动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让学生提出借助2个条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提高环节继续解决课前所提的最后两个问题,使得购书这一大情境贯穿始终。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由学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充分利用购书情境,首先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之后鼓励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学生提出的,所以学生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动力也就更大。\n三、说学法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迁移、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突出了:(1)问题让学生提出;(2)算法让学生探究;(3)疑难让学生交流;(通过以上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2.营造自主探究空间,使学生在尝试与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并从中感受迁移、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3.能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教学难点:小数部分位数不同时连续退位减法(为达成以上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五、说教学程序为达成以上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创境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丹老师的班级呀要组建一个图书角,为此,我特意到书店去选购图书,走进书店,我一眼就相中了这两套书!你能根据图中的已知信息提个数学问题吗?师:也就是《会飞教室》比《数学家》贵多少钱?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在题卡纸上列竖式计算出结果,并说说你是怎么列竖式计算的,开始吧。(巡视)展台生:交流计算方法\n师:同学们,刚才两位同学在用竖式计算(贴)整数加减法时,都说到了把(贴)相同数位对齐,还注意了(贴)从末位算起。(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师:其实除了这两套书,老师觉得这三本书也不错!从这幅图中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师:你能从中任选两个已知信息提个数学问题吗?师:老师啊把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师:你能列个算式吗?师:两位小数的加法你打算怎样列竖式计算呢,请你在题卡纸上试着算一算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师:我们听听他是怎样列竖式计算的(教师板书)生:自由表达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说的真不错,请坐!同学们,你们看,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什么对齐了?相同数位对齐了,这样就可以使得相同数位的计数单位一致的,百分位上9个百分之一加5个百分之一等于14个百分之一,也就是1个十分之一和4个百分之一,向十分位进1,在百分位写4,十分位该怎么说呢?师:谁能像这样带着计数单位再说一说师:真不错,你能把我们为什么这么算说得既清楚又流畅,我们一起再回顾一下(课件)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我们要生:小数点对齐,师:也就是把生:相同数位对齐师:从\n生:末位算起,9个百分之一加5个百分之一等于14个百分之一,也就是1个十分之一和4个百分之一,向十分位进1,在百分位写4,4个十分之一加上2个十分之一再加上进来的1个十分之一就等于7个十分之一,十分位上写7,小数点落下来,个位上4个一加6个一等于10个一也就是1个十,在十位上写1个位上写0师:下面,请你在题卡上完成第2个问题,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列竖式计算的!注意,说的时候想想加法我们是怎么说的,按照加法这样带者计数单位说一说生:板演,说怎么算的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借助原有的整数加减法经验解决了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在计算时我们要把小数点对齐(贴)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算起。设计意图: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自主解决小数加法的问题。师:接下来(课件)你能用竖式解决这两个问题吗?注意,只列竖式不计算生:板书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竖式,与前面我们解决的两个竖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生:都注意了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师: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生:小数位数不同生:末尾没对齐师:当小数部分位数不同,末位没对齐,计算时我们又该怎么算呢?我们一起\n来看加法这道题6.45的百分位上是5,8.3的百分位上没有数,怎么办呢?(写虚线0)这样可以吗?为什么5个百分之一加0个百分之一等于5个百分之一,百分位上写5;4个十分之一加3个十分之一等于7个十分之一,十分位上写7,小数点落下来,整数部分6加8等于14,所以(写横式)师:下面请你自己算一算最后一道小数减法题生:独立完成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8.3百分位上没有数看成0师:有补充吗,他已经把算的过程说得很准确清楚了,谁能像他这样在说一说生:说算理设计意图:小数减法的难点在于被减数位数不够时怎么减?为了解决这一重点,在这一教学中,我用加法作铺垫,在减法时为学生搭建了自主探索的平台,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时空。“实践出真知”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学生通过自己尝试、全班汇报交流,完成了难点的学习。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师板书课题:小数的加减法)(课件)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请大家4人一小组讨论讨论师:谁来说一说生1:小数点要对齐。生2:相同数位要对齐。生3:位数少的小数减位数多的小数可以在被减数的末尾补0,这样不易出错。师:看来呀,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我们要注意,谁来读一读生:读法则\n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总结,不仅将计算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性经验逐步抽象成理性认识,而且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利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是一种学习方法。通过与整数运算的对比,突出小数加减运算有别与整数加减运算的地方,使学生感受到事物之间对立的统一,形成辩证的、全面的看待问题的意识。(三)练习巩固深化理解师:接下来,我们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同学们提出的最后两个问题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师:同学们,计算时我们还要养成验算的习惯。看4.29+8.3可以怎么验算生:12.59-8.3师:还可以怎么验算生:8.3+4.29师:8.3-4.29可以怎么验算呢?生:4.01+4.298.3-4.01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诊所,说出下面各题错在哪里,并改正!我们先来完成这两道题目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四)梳理小结畅谈收获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1:我学会来如何计算小数的加减法,知道了为什么要这么算。生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觉得我们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并学到新的知识。师:还有哪些想探究的与小数加减法相关的知识\n生:自由表达师:其实和小数加减法有关的知识还有很多,例如混合运算、简便运算,下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与小数加减法相关的内容,同学们可以回家认真的预习一下设计意图:在教学设计中,我做到了首先创设生活情境,重组教材。以为读书角购书这个大情境贯穿课的始终,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实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大胆放手,重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自主探索,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加深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总结提升,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