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05 KB
- 2022-06-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语文教案1 识字6 综合课 1.认读“海——领”十四个汉字;掌握“沙——苗”六个字的读写及运用。 2.朗读课文,读流利优美,在头脑中再现画面。在朗读中体会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识字、朗读。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组合作 识字卡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77/77\n小学语文教案 一、合作交流,展示预习内容 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还选了自己喜爱的一句话画成一幅画。现在请小画家们把自己的精彩作品拿出来,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画了什么。 小组内交流,师参与交流,选四幅图贴于黑板。 图中画有哪些景物?能用数量词说说吗? 二、情境导入课文学习 1.从第一幅图引入:海滩的风景真美啊!谁可以当导游,带我们去海边玩一玩? 2.指名介绍第一幅图。 3.引导学生从书中找到相应的一句,自读,指名读,齐读。 4.课件展示生词:海鸥、沙滩、军舰、帆船 5.开火车读,同桌互相考读。 6.课件隐去熟字,留生字:海、鸥、滩、军、舰 7.自读,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8.总结学生识字方法: “鸥”,是“鸟”字旁,是鸟的一种;“海鸥”是在海上飞的鸟。谁能画一只在海上飞的海鸥? “滩”,是“氵”,跟水、沙土有关。谁能画一片沙滩? “舰”是“舟”字旁,跟船有关;“军舰”是军事上所用的一种船。谁有军舰的图片,请贴在黑板上。77/77\n小学语文教案 “帆”是“巾”字旁,跟布有关。帆船是怎样的一种船,谁能用图表示出来? 猜谜识字: 每天都有水(海)。小区里飞来一只鸟(鸥)。水爬沙滩,太难太难(滩)。把车盖住(军)。看见一只小船(舰)。 三、引导学生小组自学其余三句 1.小组户主学习。 下面再看另三幅图,小组商量一下,看你们最喜爱哪一幅,讲出图意,再找到相应的一句自学,要求读优美,圈出要学的字,想办法把字认准记牢。哪组学得好,我们请他们上来做小老师教大家学。 生自学,师临场指导。 2.自学展示: 请学习良好的四人小组上台,一人做导游,指图讲解,带大家“游览”。一人带同学们读相应的一句,另二人(可用生字卡片)教大家学本句中的生字。台下同学可自由提问,台上四位“小老师”作答。 如:一条大布巾,风儿一吹就前进(帆)。两个好朋友,都有禾字旁,春天绿又绿,秋天黄又黄(秧、稻)。周围有土,中间养鱼(塘)。虽说叫小溪,却把大字踩脚底(溪)。有的长长有的弯,大口一吹它就响(铜号)。干字戴顶竹叶帽(竿)。77/77\n小学语文教案 四、复习巩固 认清字形: (1)引导发现偏旁跟事物之间的联系: “海、滩、溪”跟水有关;“舰”跟船有关;“秧、稻、塘”跟禾苗、泥土有关;“鸥”跟鸟有关。 (2)熟字加偏旁识字:干—竿;同—铜;令—领 (3)字形比较识字:亏—号 师展示“一只海鸥”等十六张词卡,指名看图找词卡,贴词卡,并做小老师带大家读。 指导学生借图及词卡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多种形式读课文,巩固生字 1.两分钟自由朗读,看谁读的遍数多。(目的是让学生在竞争中读熟课文) 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3.师生对读: 师读数量词,学生说相应的事物词;师说事物,学生对数量词。 生读数量词,老师说相应的事物词;生说事物,老师对数量词。 4.齐读全文。 二、入情境背诵77/77\n小学语文教案 1.展示四张图画,看图背诵。 2.师带生边做动作边背诵。 三、巩固识字练习 1.听老师报“带颜色”的词,生听词在词语卡上填色。如师报“一片金色的沙滩”,生则把“一片沙滩”涂成金黄色。 2.“带颜色”读词,如读“一只洁白的海鸥,一片金色的沙滩”等。 四、指导写字 1.字形分析,范写,学生书空。 沙、海:都有三点水。左右结构。要写得左小右大。注意“沙”字右边的“小”要去钩。 桥:注意右边的第一笔为撇,不要写成横。 竹:注意右边最后一笔要写成竖钩。 军、苗:都为上下结构。注意要写得上小下大。 “海、沙、桥”左窄右宽;“军、苗”上窄下宽;“竹”左右对等。 2.指导学生静心、坐正,描一个,写一个。 可尝试用“观察写字”教学法: (1)静态观察:读字。 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竹”字左边是竖,右边是竖钩。77/77\n小学语文教案 (2)动态观察:看范写。 观察老师范写,注意书写笔顺。如:“海”字右边的笔顺。 (3)体验观察:临写。 学生照样子书写,特别注意老师提示的字。本课有两个带三点水的字(海、沙),可以告诉学生,写好三点点水的关键是要把第二点写的靠外一些,三点的外沿呈一条弧线,不要把三点写在一条垂线上。 (4)对比观察:品字。 写完字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点线美(如“海、沙)、结构美(如“桥”的左旁末笔捺变点)、空间美(如“竹”左右各占一半;其余几个的偏旁占三分之一)。 五、拓展知识 (1)连线搭配词语。 一只军舰一畦稻田一道石桥一面欢笑 一片海鸥一方秧苗一群飞鸟一把队旗 一艘沙滩一块果园一竿翠竹一群铜号 一条帆船一座鱼塘一孔小溪一片“红领巾” (2)互对词语 师生互对:老师说数量词,学生配上准确的词语。 两两互对:一人说数量词,一人说事物词。77/77\n小学语文教案 (3)实践活动: a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来表达,看谁说得准。 b回家观察家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表达给爸爸、妈妈听,请家长评价。小学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 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搜集关于泉水的其他资料,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叫“珍珠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教师在黑板上写“泉”:引导学生查字典理解意思, 2,用课件请大家欣赏世界各国奇异的名泉,77/77\n小学语文教案 (图文并茂,同时将课后资料袋的内容涵盖进去)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请学生介绍珍珠,并猜测此泉为什么叫珍珠泉, 二、初读课文,自主质疑 请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要求: 1,有困难的字词尝试用查字典或四人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问题, 2,读出问题来,读后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四人小组内互相解决,遇到稍难的问题可保留, 三、抓住主线,探索交流 1,为什么此泉名叫“珍珠”呢?下面请大家同学们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思考以后在小组上交流, 2,全班交流,估计学生从以下语句找到理由,教师相机引导: ⑴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⑵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⑶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77/77\n小学语文教案 3,品读以上语句,想象画面, 4,选择以上一处抄上画简笔画,并在旁边配上自己赞美的句子(如): 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图略)这真是一群调皮的珍珠泡泡,我仿佛看见他们在愉快地生长,快乐地舞蹈,开心地欢笑,你看,还笑得咧开了大嘴,咂咂地叫…… 四、展开阅读,体验情感 1,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不仅仅表露在这珍珠样的水珠间,还有一些地方也引起作者的无限热爱呢?找找看, 2,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习二、五自然段,先用“我喜爱珍珠泉是因为它()”来表述情感,再用“我喜爱珍珠泉不仅因为它(),更重要的是它(),” 3,出示“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让学生细细品读,并说说自己读出了“我”的怎样的情感, 五、延伸阅读,拓展情感 其实,作家吴然还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叫《歌溪》,老师把它发给大家,请课外抽时间好好读一读,思考一下,与这篇文章对比,有什么相似点,小学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77/77\n小学语文教案 1.知识与能力:认会本课10个生字,重点指导“瀑”字的书写;朗读课文,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生字,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喜欢这篇课文,愿意朗读课文,通过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对学习有着积极的态度,高度的热情。 教学重点:在读文中掌握要学习的生字,能够朗读课文,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对这首诗歌内容的理解。如: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一道白银;诗中人物位置的变换。 教具准备:录音机、音乐、图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喜欢旅游吗?贴图(丁丁、冬冬)老师和丁丁冬冬也很喜欢旅游,他们今天邀请我们和叶圣陶爷爷一起去看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项自然景观“瀑布”,你们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让我们和丁丁冬冬一起去看看“瀑布”。(学生发言老师板书“瀑布”) [导入的语言亲切又简单,巧妙的告诉了学生文章的作者是叶圣陶。]77/77\n小学语文教案 二、指导书写: 老师板书时让学生跟着书写“瀑”字,并认真看老师写。 1.指着“瀑”字问:想一想,这个字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学生观察并指名发言。) 2.看黑板上的“瀑”字书写,心里提醒自己这个字需要注意的地方。 3.打开书73页,在生字表“瀑”字下面写一个。写字要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要想把字写好还要做到1、2、3,想知道是什么吗?(1)要认真看书上的字;(2)想它是怎样组成的;(3)一次性写好。你有信心写好吗? 4.学生写字。如果你觉得自己写的还不错,就奖励自己一个小笑脸。 [写字的指导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安排写字环节时,没有墨守成规把写字教学放在教学的最后,而是在出示课题时巧妙地解决了本课生字的难点“瀑”。同时,生字教学的环节扎实,在教学过程中给出学生写好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随文识字 1.过渡:你们写得真认真,丁丁冬冬都快等着急了。轻轻把书合起来,让我们闭上眼睛,随着美妙的音乐,一起去美丽的大自然看一看。放音乐,老师范读课文。77/77\n小学语文教案 [要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流畅美妙的音乐,老师动情地范读,把学生带到了文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2.喜欢这首小诗吗?快打开书自己读读。 出示学习小建议:(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2)小组学习,同学互相帮助,学会生字。 3.对生字的学习进行反馈。 (1)老师用字卡反馈:认识就大声读,不认识举手。 (2)组词带读。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字能力,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自学生字。并在小组的学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理解内容,感情朗读 1.生字词学会了,相信你们课文读得更棒了,同桌两个人互相读读,看看字音是否读准了,句子是否读通了,如果他都做到了,你就夸一夸他。 2.同学们真会学习。听,小丁丁说话呢,他让你们认真听。(板书:听)老师以丁丁的口吻读第一小节,读后问:你们都听到了什么?(指名发言)能把你听到的读出来,让在座的老师也能听到吗? (1)自由练读(2)指名读77/77\n小学语文教案 3.瀑布的声音这么吸引人,想不想看看呢?(取下丁丁的图,叮嘱学生:跟紧了,别掉队。)拿着丁丁的图在黑板上绕着山路转过来,把丁丁贴好,然后贴瀑布图,边贴边问:看,我们看到了什么? (1)快跟同桌交流一下你此时的感受。 (2)读读第二小节,谈谈你的理解。 (3)能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读吗?能把你的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 (4)师生配合读。 过渡:远看瀑布是如此的壮观,让我们加快步伐,来到瀑布脚下。(把丁丁贴的离瀑布更近) 4.边贴边和同学配合读:师: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生: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师:时时吹来一阵风 生: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1)谁愿意读一读这小节?学生读后问:你为什么这么读? (2)谁还想读出自己的感受? (3)齐读这一小节。 5.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首小诗,怎么理解怎么读。 6.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好朋友听。 7.配乐朗诵:学生读,师生配合读。77/77\n小学语文教案 [朗读、讨论、交流是感悟的基础。在这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瀑布的伟大与壮观。当学生渴望交流的时候又恰到好处的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在交流的基础上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文,使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8.你们能想起我们学过的一首写瀑布的古诗吗?全班齐背《望庐山瀑布》。 [注意了课外的延伸,体现了语文的特点。] 五、作业: 你都知道哪些瀑布?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可以介绍:世界三大瀑布是:尼亚加拉瀑布;维多利亚瀑布;伊瓜苏瀑布。世界上最高的瀑布是:安赫尔瀑布。有关瀑布你还想知道什么,可以查资料。小学语文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 (3)的精神。 (4)学习课文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和第六段。 (2)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作者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77/77\n小学语文教案 培养学生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1)在朗读课文中体会弹琴姑娘锲而不舍的精神。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间接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3)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小学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识记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简要地记录文中的故事。 理解 1、能在语言文字中理解“动摇、昧心、蛊惑”等词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理解“吃了不该吃的会拉肚子的。”“你要是想昧心多拿一点,最后会连一点也拿不到。”这两句含义深刻的句子。77/77\n小学语文教案 3、学习课文,了解“我”面对蛊惑时的心理变化,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的意思。 运用 1、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仿照例句,联系课文把“我的心开始动摇”写具体。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联系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人生的光明在于诚实,人的财富在于守信。拿了昧心之财,只会让你一无所有。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的意思。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两位知名人物——华罗庚和鲁迅,知道了他们因为珍惜时间、勤奋自学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实,人生处处有考场,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不同的考验,只有通过了考验才会取得成功。今天,我们就去看一位普通的人。77/77\n小学语文教案 2、出示课题:39.人生的开关 3、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4、质疑(抓住关键词:开关)。如:人生的开关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5、师过渡:是呀,人生的开关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读课文。 一、初步感知,归纳内容。 1、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2、交流自学中遇到的困难。师指导字形:昧、蛊。 3、检查初读情况,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出示填空:小时侯,我在矿上打工,张叔给我安排了(给砍柴民工交上的柴过磅记数)的差事,我没听大毛提出的(对公家的柴虚报冒领,平分好处)的蛊惑,牢记(母亲不吃不该吃的东西)的劝告,按对了人生的开关,赚够了上大学的钱,人生道路从此(顺畅)。 4、指名回答。 三、抓住重点句子,学习课文。 1.师:那么,课文中有一句点名课题的语句,你能把它找出来吗?速读课文,进行圈画。 2、交流:(师出示句子)——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指名读,齐读。 3、师:读到这里,你是否已经知道“人生的开关”是什么?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课文中的这几句话。77/77\n小学语文教案 (1)指名读课文1—7节,其他同学思考,划下有关语句。 (2)讨论,交流:大毛悄悄对我说:“给我多记一点,我拿了钱分给你一半??柴是一车车拉走的,少个三五百斤谁也不会知道??柴是公家的,又不是张家的,有什么对得住对不住的?”(明确:是指大毛提出的让我帮他对公家的柴虚报冒领,平分好处,拿昧心钱的蛊惑。) 4、师引读,指名学生合作读; 师:面对大毛的蛊惑,我的心开始?我没想到?我又担心?生:“我”心理活动的描写语句 5、请你展开想象,把这句话写具体。我的心开始动摇,(),但总觉得有些不踏实不对劲()。 6、指导朗读“我”心理活动的描写。 7、师引读:听了大毛的蛊惑,我的心开始动摇,但总觉得有些不踏实不对劲,于是我——,娘听了怎么说——,我听了娘的话,轻轻按下了人生的一个开关——。早些时候,我回家探亲,见到张叔。提起那段旧事,我问他——,张叔说—— 8、出示刚才学生读到的两句重要的话,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1)吃了不该吃的会拉肚子的。(母亲的话) (2)你要是想昧心多拿一点,最后会连一点也拿不到。(张叔的话)77/77\n小学语文教案 9、师:所以说——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那么,又怎么理解“光明境界”和“黑暗境界”呢?学生讨论,交流。 四、读后写作,迁移运用。 1、师过渡:现在,你能说说是怎么理解“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这句话的? 2、学生交流。 3、师:我们也常说做人要诚实守信,请你说说你的“诚信”格言。 4、学生交流。 5、师:“诚实”是一个人的可贵品质,我想今天学习的这个故事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就请你将文中讲述的这个故事简要地写下来。 6、先指名学生口头叙述,师稍作指导。 7、学生动笔独立写。 五、总结全文小学语文教案6 说教材:77/77\n小学语文教案 《称赞》这课是一新教材,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看来只要是发自内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我们都希望受到别人的称赞,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们经常也有这样的感觉,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能得到的一句表扬或者同事的一句称赞,也就满足了。 老师对学生,何尝不是这样呢?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何等神圣啊!当学生获得成功或者取得进步的时候,不要说称赞,就是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也许都能让学生的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说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10个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发现小刺猬身上的优点,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学会称赞。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这儿有个词语宝宝,不知道谁认识?(板书:称赞)指名读,齐读。77/77\n小学语文教案 2、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3、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8课《称赞》,齐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更好的学习的基础,良好的问题意识也是一个学生具有较好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本课中,我让学生在理解课题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质疑,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读课文,学习生字,并标好自然段。 2、认读生字。 3、分自然段读课文。 [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的意识,让学生在小组的互助互帮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小组学习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组学习中我很注意小组学习的效率与效果问题,在学习中我确定了小组长,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在小组学习后我会对学习的结果进行反馈,如在教学中我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来认读生字,或者请两个小组的小朋友来比赛读。这样为了小组的荣誉,在小组的学习中小朋友们会更认真,优秀的小朋友也会主动地去帮助那些一下子跟不上的小朋友,发挥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77/77\n小学语文教案 (三)、精读课文 1、听录音,认真听注意读课文的语气与方法,思考课文中讲了谁称赞谁? [学生的模仿性是非常强的,因此在初读课文后,我让小朋友听录音,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好的朗读方式方法,好的语气,会在他后面的朗读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去模仿它,从而使学生的朗读更进一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很注重好的音像材料的示范,在遇到没有音像材料时,或者个别自然段的教学中,我经常会亲自朗读,给学生以朗读上的示范与指导。带着问题听,可以让学生更有目的性,听得更专心。] 2、自由读课文,用“”“”分别画出小刺猬和小獾称赞的话。 [在听了之后,让学生自己去读一读课文,他就会对自己刚才听到的朗读有一个亲自体验与尝试的过程,并且我让学生有读的过程中边读边画画,让学生有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学习小刺猬称赞小獾的话。(第1~3自然段) (1)、小刺猬是怎样称赞小獾的? (2)、读,思考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 (3)、比较:你真能干! 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77/77\n小学语文教案 (4)、老师也想来称赞一下小獾: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那么好看,那么精致! 请学生来评一评。 (5)、你发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刺猬? [在学习中,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感悟课文,引导学生发现小板凳很粗糙,但小刺猬却能通过它的仔细观察发现小獾的小板凳一个比一个好,从而看出小獾的态度很认真,也发现小刺猬的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能称赞人。在“你真能干!”“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那么好看,那么精致!”三句话的比较中,让学生明白称赞也要具体,称赞到点子上,这也是主纠正小朋友在的课堂上评朗读时,很多学生就一个好,但就不出好在哪儿,在这里给学生指出一个称赞的方法。在后两句的称赞中,主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思维,培养学生辩证客观地看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称赞也要根据实际,否则就起不到好的效果了。] *4、学习第9自然段。 (1)、读,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 (2)、填句子练习。 小獾接过苹果()了(),说:“你的苹果红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小獾接过苹果()了(77/77\n小学语文教案),说:“你的苹果甜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在这里我注重让学生发现“闻”与“香”的关系,从而举一反三,在填句子中,不仅让学生学会填写课后要求的“()了( )”的词语形式,也让学生了解句子前后之间的逻辑关系。] (四)、拓展 找找小朋友身上的优点,称赞称赞。试着写下来。 [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称赞,并能把自己对别人的称赞写下来。这也是一个练笔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口语向书面语转化的能力。]小学语文教案7 教材分析:77/77\n小学语文教案 《书本里的蚂蚁》是一篇童话。这篇作品从形象塑造上来说,非常简单,全篇只有一个形象“蚂蚁”,而且发生在这个形象身上的故事也非常简单: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其中的花采了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被夹得扁扁的,像书本里的一个小字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情节,因为作家的构思非常巧妙,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和恰当的比喻,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了必然的故事。“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是一种十分灵动的生命的力量的冲击,是一种想象力的张扬。正是有了这种独特的“气息”,书本里的故事才因为有了“小蚂蚁”而变得丰富多彩,变得神奇迷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2个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的自学或合作学习为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成为本课的重难点。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或自己讲解课文等形式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77/77\n小学语文教案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 1.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的童话。 2.教师板书课题:书本里的蚂蚁。 3.教师引导学生带着好奇走进文本:书本里的蚂蚁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神奇有趣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初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 2.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小组内先交流,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 (二)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小组内读课文,教师指名读课文。 2.教师检查认读字词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花蕊、陈旧、细碎、密密麻麻、挺乐意、封面。 “花蕊”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陈旧”、“密密麻麻”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教师仍然重在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形式来理解词语。 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记忆字形,学习书写。 小组内讨论如何更好地记住这些字,如何把字写好看。教师重点指导“喂”和“碎”的书写。77/77\n小学语文教案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再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 1.同桌互读课文。 2.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全班同学交流。 交流预设:小蚂蚁趴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其中的花采了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被夹得扁扁的,像书本里的一个会走动的小字。 四、整体感知文本,走近童话的人物。 (一)课件出示读文提示。 1.学生反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在书中做批注。 2.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二)问题预设:课件出示。 1.书本里为什么会有一只小蚂蚁? 2.书本里的这只小蚂蚁都做了什么? 3.书本里的蚂蚁为什么会使旧书变成新书? …… 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相机指导。 教师总结:“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是一种十分灵动的生命的力量的冲击,是一种想象力的张扬。正是有了这种独特的“气息”,书本里的故事才因为有了“小蚂蚁”而变得丰富多彩,变得神奇迷人。课件出示教师总结77/77\n小学语文教案 五、学生回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来复述课文。 六、拓展阅读。课件出示。 1.阅读一些经典童话。 2.对比一下这篇童话和以往的童话有什么不同。 《诗人》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内容:《书本里的蚂蚁》。 2、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内容简单浅显但情节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富于时代感,充满童趣,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文前两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一只小小的蚂蚁,因为在一朵小花里睡觉,在浑然不觉中,被一个路过的小姑娘把这花儿采下。它随花一起被夹进了书本里,变成了扁扁的蚂蚁。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通过精巧的构思,把“书本里的蚂蚁”这个拟人化的形象表现得那么灵动而又神奇。一本陈旧的无人翻阅的书,因为一只小小蚂蚁的到来,而让整本书里的文字全都变成了会走路的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些文字因为过着快乐多姿、充满诗意的生活,让书天天变得丰富多彩,富有“魔力”。神奇的蚂蚁,可爱的文字。它让我们感受到另类童话的魅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文字的魅力。77/77\n小学语文教案 3、教材编排特点:《书本里的蚂蚁》被安排在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的第三课,“儿童生活”在这个单元主题的引领下,本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着眼于童心、童趣和特殊的童年经历。有的读来清新儿愉悦,如和小伙伴一起享受“糖人”的甜蜜回忆,有的读来神秘而新奇,如书本里的小蚂蚁到底是谁?他们有着哪些奇妙的经历?还有的带来沉重与思考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自读课文,学习本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边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童年生活里的无穷乐趣,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笔去抒写生活。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蕊、陈”,掌握七个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发生的有趣的事。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想象,读写结合,通过指导角色朗读和童话表演的方式,使学生融入童话作品中,体会小蚂蚁的灵动与汉字的活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77/77\n小学语文教案 感受童话神奇的魅力。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并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字的喜爱。 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感情朗读,体会小蚂蚁住进书本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特别是它让陈旧的书发生了怎样奇妙的变化,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感受童话神奇的魅力,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展开想象,自由写作。二、学情分析: 童年是一个多梦的年龄,对于童话,孩子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和热情。学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接触过不少的童话,他们能够通过自读对童话故事有初步的感悟,学习的热情一定很高。但对文中故事情节的准确把握和理解还较为困难,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逐步进行深入理解。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就可以唤起学生对童话世界的美好回忆和向往,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三、走进童话,领略神奇。77/77\n小学语文教案 四、放飞想象,练笔创作。 五、课外拓展,不断延伸。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这节课的导入,我直接从题目入手,先展示课件,让学生边看课件上生动的画面,一边猜想: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以此来激发学生表达的热情。 预设:学生可能会想到:蚂蚁怎么到书本里了?到书本里后小蚂蚁又发生了哪些故事?那只小蚂蚁是谁?如果学生说得很多,那么就在最后明确:我们本课重点要弄清前面两个问题,以使学生对本课的教学重点更加明确。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质疑激趣,引发读书欲望,使学生快速进入童话世界。) 2、介绍作者。我通过课件,展示王一梅的图片及主要代表作。 意图: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记住作者的名字,了解必备的文学常识,另一方面,通过作家作品的介绍,也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了选择的依据。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出示课件)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准确标注生字生词的读音。77/77\n小学语文教案 2.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圈生字,并把带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3.通过出示课件,检查学生生字、生词的自学情况。学生自己交流记字方法;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花蕊”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陈旧”、“密密麻麻”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趴”、“喂”等通过动作体会理解。)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检查朗读情况,发现阅读障碍,彻底扫清字词障碍。) 4、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讲述了一只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的花采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就被夹得扁扁的,变成了书本里一个会走路的字。在它的感染下,书本里的字跳舞、串门。每天都能编出新的故事。) (设计意图:理清课文脉络,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 (三)、走进童话,领略神奇。 师:我们先来看看小蚂蚁怎样走进书本的? 生:一只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的花采下来,夹进了书本。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有着花香与书香的童话意境中去。)77/77\n小学语文教案 师:从此,小蚂蚁就在书里安家落户了,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情呢?把相关的句子划下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想。(巡视,相机指导) 预设 1.书本里的字会讲话有趣。学习3--6自然段,分角色朗读字与小蚂蚁的对话,听到这些话,你有什么想要说的或要问的吗?(此环节除了恰当的比喻外,还有作者奇特的想象,教学时要相机指导。体会童话特有的魅力。) 2.我觉得小蚂蚁变成了字以后还跳跳舞,串串门,每天跑到不同的页数,很有趣。如果你是那些字,看到了小蚂蚁这个会走路的字,你会说什么?怎样做?(此环节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小蚂蚁和字天天做运动,旧书变成了新书,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发生。 (注意观察小姑娘的神态的变化,引导学生想象每天都有什么新故事?并说一说。) (设计意图:围绕中心,层层递进.抓住小蚂蚁的形象和字的形象的互换,理解书由静到动的变化,内容由陈旧到新鲜的变化,发挥想象,让童话故事中的形象、语言、情感深深印入孩子心中,并感受其所带来的快乐。) 师:会走路的字会让旧书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做一个文字小游戏,让学生领会会走路的字带给这本书每天的新奇变化。从而让学生对文字的生命力有一种新感觉。77/77\n小学语文教案 (出示课件)变换字的位置或加上标点,你会有惊奇的发现。 a.妈妈给我梳小辫。 b.他同意我也同意你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体会小蚂蚁给这本书带来的影响,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欲望。) (四)、放飞想象,练笔创作。 1.读完故事,你认为书本里的蚂蚁指的是谁?为什么? 2.你喜欢书本里的蚂蚁吗?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3.现在,你再看看这些书本里的文字有什么感觉?(出示幻灯片)(让孩子把汉字视为活生生的小蚂蚁,感受它的色彩、声音、气味、形象、动作、表情等。) (设计意图:让孩子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不用老师去灌输,而是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去影响。) 4.观看《狮子王》动画片段。 5、这些书本里的蚂蚁可爱吧,让我们加入它们的行列中,一起游戏,把我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获记下来,也可以大胆创造,编写出你独特的童话故事,和大家共同分享快乐与甜蜜!(自由写作) 活动一:根据蚂蚁的图片,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活动二:根据提供的情境,发挥想象,编写故事。77/77\n小学语文教案 情境一:叶子 情境二:大树大河月亮山洞蚂蚁小白兔猴子(课后交流点评。) (设计意图: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应用语言。激发想象、拓展延伸都是从课堂走向生活,由知识转为实践,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从而实现阅读创新。) (五)、课外拓展,不断延伸。 1、《兔子的胡萝卜》(出示课件)。 2、推荐阅读王一梅的《鼹鼠的月亮河》《住在雨街的猫》以及《想走的树和想留的兔子》。 (设计意图:体会王一梅童话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开阔视野。)小学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大意,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77/77\n小学语文教案 一、以花入画,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1、以花的话题入画 师:在我们的教室窗台上摆满了我们精心养植的花草,它们点缀了我们的教室,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关于这些花,你了解些什么? 2、学生交流。 师:清代诗人郑燮对兰花情有独钟,他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郑燮的画作。 CAI显示:《兰竹石轴图》、《兰石图》、《墨兰图轴》、《山顶妙香图轴》 2、师:郑燮不仅爱画兰花,而且还用写诗的方式表达对兰花的喜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香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教师范读。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解题。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全班齐读。 5、了解诗中大意,师配乐讲述 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句77/77\n小学语文教案 (一)看兰 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兰花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千山顶上头) 2、身边的兰花和这里的兰花进行对比: 3、指导读第一句。 师:是呀,而这里的兰花却是长在“千山顶上头”呀,这么高!谁能把这种高给读出来呢? 师小结并过渡:兰花,它长在千山之顶,可以俯视群山,仰望皓月,真正的怡然自得呀!它还有什么特点呢? 学习第二句 (一)闻香 1、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显示) 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妙香稠) (二)品香 1、初步理解“妙香稠”的字面含义。 师:香到什么程度?(稠)读出“稠”的感受。 2、进一步体会花香的“妙” 师:花香本是四溢的呀,为什么这里的花香却这么“稠”?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诗。 学生谈。77/77\n小学语文教案 师:本该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间聚集,竟香浓到令人感到粘稠,这是多么奇妙的花香啊! 来,再读这句诗,读出又粘稠又奇妙的`花香来。 过渡:难道这里的兰花真有那么香吗?带着这个问题听听老师下面的介绍。 3、进一步理解“妙香稠”的含义。 4、师:听了有关郑燮的介绍,结合郑燮的人生经历,这里的“妙香稠”还暗指什么呢? 师:兰花啊,只有你高贵纯洁的兰花才能理解郑板桥呀!读第二句诗。 5、全班齐读一、二句诗。 学习三、四句诗 1、师:你们再轻声读读三、四句诗,读懂了什么? 结合刚才的介绍,这里的的“喧闹”仅仅是在写兰花和兰花脚下的浮云吗? 2、师:身处其中的郑燮是什么态度呢?(来不相知去不留) 是呀,这不就是郑燮的志向的表白吗?这里的兰花不就是郑燮的真实写照吗?这就叫“借物言志”。(板书:借物言志) 3、小结。 4、指名读,边读边评价。 5、回归整体 配乐齐度读古诗。小学语文教案977/77\n小学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天鹅的美丽、可爱,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渗透爱护动物和保护动物环境的教育。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图片,能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天鹅的美丽、可爱。 教学难点:体会孩子们对天鹅真心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活动: 课前准备:有关课文内容的天鹅图片及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天鹅吗?在哪儿见过?什么样儿?(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畅谈)你们现在想见一见吗? (设计意图:以天鹅为话题用谈话的方式导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唤起学生已有对天鹅的认识,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出示课件(天鹅的图片):看着眼前的这两只天鹅,你能用一个词说说“什么样的天鹅”吗?(出示:()的天鹅)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对天鹅有更形象和客观的了解,并学会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细读课文:77/77\n小学语文教案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学生边读边思考:天鹅是怎样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第二自然段,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的读书方法。) 2.指生回答,并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3.出示课件(天鹅在湖面抖翅膀、找东西吃):认真观察图中的天鹅,你能找出哪只是“抖着翅膀欢快地叫着”的天鹅吗? ①指生到大屏幕上指一指,教师随即追问: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到做抖这个动作的天鹅以理解“抖”这个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从图中理解“抖”这个词,培养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信息帮助自己理解课文的能力。) ②谁能像图中的天鹅一样做做动作?指生做动作表演,其他学生也可跟着做。 (设计意图:爱动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做动作演一演,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学生对“抖”的理解,使“抖”这个词更生动更形象了。) ③听声音想象:这只天鹅抖着翅膀还在欢快地叫着,他们好像在说些什么呢?(学生大胆想象,感受天鹅的高兴。)77/77\n小学语文教案 (设计意图:听着天鹅欢快地叫声,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的感觉,激发学生们的想象,也使学生更深的体会到天鹅的高兴,促进学生更好的读出天鹅高兴的语气。) 4.同样让学生到图中找到“伸到水里找东西吃”的天鹅,引导学生看图想象:天鹅会找到什么好吃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学生的想象扩展知识,使学生对天鹅有进一步的了解。) 5.学生边做动作边有感情的读第二自然段。 6.看视频(天鹅在水上展翅飞跑):天鹅们在水上跑来跑去,多高兴呀!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真实、直观、生动等多种优势,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天鹅高兴的心情,并被其所感染,激发学生有更强烈的情感去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边放课件边叙说:天鹅们一会儿在水上跑来跑去,一会儿飞上天空,一会儿又到岸边去走一走,时间过的真快,太阳就要下山了,金色的阳光洒在湖面上,也洒在天鹅的身上,吃饱了的天鹅又在干什么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边听边欣赏天鹅的美丽图片,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在欣赏天鹅的同时感受到时间流过的过程,为后边课文理解孩子喜欢天鹅做好铺垫。)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便读边思考问题。77/77\n小学语文教案 2.指生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3.看课件理解: ①找一找:第一幅图:这些天鹅在干什么?(在岸边散步) 第二幅图:这些天鹅在干什么?(在水上轻轻地滑行) ②问:你们怎么知道是“滑行”?什么是滑行?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从图中找答案:滑行就是慢慢地向前游。) (设计意图:在本自然段中,“滑行”一词的理解是个难点,借助直观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自己去感悟“滑行”的含义,这样的理解一定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深刻的。在这个观察与感悟的过程中,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借助图片信息自读自悟的能力。) ③对比两幅图理解:为什么说“那些滑行的天鹅如同一只只美丽的小帆船。”?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比喻句,通过两幅图的直观对比,使学生非常形象的认识到天鹅与小帆船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明白为什么说天鹅如同小帆船。) 4.指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2.看课件(缺少词语的第四自然段):指生把缺少的词语填上。77/77\n小学语文教案 (设计意图:加深对“躲”、“悄悄”、“尊贵”词语的感悟,为指导有语气的朗读和下面的质疑做好铺垫。) 3.学生轻声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躲”在芦苇丛中?为什么要“悄悄地看着”?为什么把天鹅称为“尊贵的客人”?…… (设计意图:从词语入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4.学生解疑,从中感受孩子对天鹅的喜爱之情。 三、精读课文: 1.学生畅谈这节课的收获。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的读一读。 3.指生读,大家评议。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选择,进一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有感情的朗读,并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读能力。) 四、作业:搜集有关天鹅的知识。小学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会认“绝、鸣、柳、岭、泊、吴、含、窗、鹭”,会写“绝、鸣、柳、岭、泊、吴、含、窗”。 ★理解诗意,感受诗中赞美大自然美景。 教学难点77/77\n小学语文教案 ★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两句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会认、会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春景图动画,学生欣赏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板书题目,学生书空“绝”,在生字本上书写一遍。 2、出示课件,了解“绝句”含义。《绝句》属于七绝。3、出示课件,了解杜甫。 二、朗读并感悟古诗 1、认读生字:鸣、柳、岭、泊、吴、含、窗、鹭 学生认读,老师指导;说说你记住哪些字,如何记住的;给生字组词。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指导读诗出诗的节奏: 出示课件中划出节奏的古诗,老师打着节拍范读;学生试着打节拍读诗;个别学生打节拍读诗;齐读,读出诗的节奏。 4、理解诗意后熟读:77/77\n小学语文教案 出示课件第一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含义。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齐读这两句诗。出示课件第二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含义。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释义“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齐读这句诗。 出示课件第三幅图,你理解了哪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含义。出示”门泊东吴万里船”,释义“泊”(停泊)。齐读这句诗。 5、感悟诗境,背诵古诗: (1)老师从第一句诗中找出两种事物“黄鹂,翠柳”,学生在二、三、四句诗中划出“白鹭、青天、西岭、千秋雪、船”。 (2)指出表示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体会颜色美。 (3)出示课件“配乐诗朗诵”,个别学生读诗,其他学生闭眼想象,交流脑海中的画面。 (4)小结:你们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这是哪个季节?(春季,因为出现了翠柳)。当作者看到这么美的春景时, 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绝句》,当我们被这首诗所吸引时我们禁不住要背下来这首诗。 6、拓展环节: 欣赏《绝句·迟日江山丽》,背诵这首诗。 7、总结:77/77\n小学语文教案 今天学习了杜甫的《绝句》,欣赏了《绝句·迟日江山丽》,感受到诗歌给我们带来的美妙,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去积累更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吧! 三、家庭作业 1、给家长背一背《绝句》、《绝句·迟日江山丽》。 2、喜欢画画的同学,给《绝句》画一幅画。 教学板书 《绝句》 杜甫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千秋雪万里船美小学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3、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能仿照课文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77/77\n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难点: 品味老人话语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能仿照课文写法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设疑激趣。 1、出示:平凡的就是伟大的。指名读、齐读。 2、为什么要读这句话呢?因为这句话是有哲理的。我相信同学们学完这节课后就会明白这句话的道理。 二、导入新课。 1、大家都有过各种各样的理想,比如做科学家、画家、医生、运动员等等。可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做这种工作呢?(板书:扫路人) 2、指名说说想不想,并陈述理由。 3、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为什么要写“扫路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扫路人。(补全题目,板书:天游峰的) 4、齐读课题,突出“天游峰”和“扫路人”。 5、从课题中我们知道了什么?(课文既写了天游峰,又写了扫路人)77/77\n小学语文教案 6、课文洋洋洒洒几百字,实际上就是写了这两个方面,那么天游峰是个怎样的山峰,这位扫路人又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三、品读课文,感悟天游峰的“高”和“险”。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天游峰是个怎样的山峰?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用“”画出文中写天游峰的语句,读读这些语句,想一想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学生带问题默读课文,自读自画自悟,师巡回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3、交流:(指名说,相机出示第2节、第7节(第7节最后一句不出示),抓住重点语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天游峰的高、险) ①“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险)“九百多级石梯”,(高,台阶多)“银丝”、“抛”、“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险)。教学时抓住“抛”字用换词法(落)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②“终于”、“好不得意”(以人物的心情来反衬天游峰的高和险,天游峰很高,要上去很不容易,正因为不容易,所以作者上去了才会“好不得意”)77/77\n小学语文教案 ③“顶天立地”(高)“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台阶多,要登上去很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游人上去都很吃力,烘托天游峰很高很险) ④指导看图体会。 4、整体出示第2、7两节(第7节最后一句不出示)。听课文配乐朗读,体会天游峰的高、险。 5、齐读这两节。 6、天游峰是这样的高这样的险,台阶是这样的多,可是有一位老人却要天天扫这些台阶——(红色显示第7节最后一句) ①齐读。 ②我为什么要倒抽一口气?(因为天游峰又高又险,老人的工作量很大,令人敬佩。作者看到扫路人这样不怕危险,不顾劳累地扫石阶,感到很惊讶!很佩服!) ③可不可以把“一级一级”改为“一级级”?你从中读出了什么?(老人扫得很认真、一丝不荀) ④指导朗读:“一级一级”要慢些,要读出老人扫得很认真、一丝不荀,是一点一点扫的。省略号要慢两拍,因为扫地扫得很累,“倒抽一口气”要轻些。 7、过渡:天游峰很高很险,游人登上山都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这位老人却要每天重复做着这样繁重的工作,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老人呢? 四、品读课文,感悟老人形象。77/77\n小学语文教案 1、出示文中彩图,师解说:这就是天游峰的扫路人,他手里拿着一把扫帚,头发、胡须都是白的说明他的年纪很大,从他微笑的神态可以看出老人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也很快乐。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位老人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写老人的句段,用“”标画有关语句,并注明你画的文字是从哪个方面刻画老人形象的。 2、生自读、自画,师巡回,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交流:(指名说,相机出示相关段落文字,抓住重点语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老人的形象) ①老人的外貌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出示第3、8两节(写外貌的文字用红色强调) ②这样的老人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褪色”“运动鞋”说明老人节约、朴素、辛苦、生活条件不优越。“精瘦”“瘦削”“黝黑”“炯炯有神”说明老人很健康、有精神、很勤劳。“慈善”说明老人很善良。 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概括一下。指名说。 4、我为什么会注意到这位老人?是什么吸引了我?(声音,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听到了扫路声) 读第2节相关文字。77/77\n小学语文教案 5、这两段文字都是描写老人外貌的,为什么要分开呢?两次描写有什么有不同?(从作者的角度看,第一处是粗看,因为“及至到了跟前,才看清”。作者是无意中听见“哗哗”的扫路声被吸引过去的,他对老人只是初识,并不了解。所以这时候只能从穿着等方面对老人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能看出老人的身份就可以了。第二处是仔细打量,因为“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这次是因为老人和作者交谈了很多,作者对老人每天扫一千八百多级石阶很佩服,这时他是怀着很深的敬意来看这位老人的,所以打量得非常仔细。) 读这两外文字(以蓝色出示) 6、作者为什么要仔细打量这位老人呢?指名说(敬佩、佩服)。老人是怎样谈自己的工作的? 引出4—6节。指名读。交流、体会:“沏茶”说明老人热情好客。“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上,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说明老人不怕累、能吃苦,喜欢自己的工作,对这份工作很满足,工作虽重但心情很好。“扫一程,歇一程”,如果天游峰不干净,就没有“好山好水看一程”。他把扫路当成了欣赏风景,一路扫来,风光无限,尽情欣赏,免费旅游。累在身上,乐在心里。77/77\n小学语文教案 7、这位老人多大了?(70岁)出示第9—12节。读。老人说这话时是什么神态?(悠然)老人会离开这里吗?(不会)把“我能舍得走吗?”改为陈述句(体会反问句的强烈语气,更能从中体会老人对生活的热爱)。为什么不想离开?(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体会老人对大山的情怀。)用“因为……所以……”进行说话练习。 练读,读出老人的悠然神情和不舍的语气。 8、过渡:这位老人的态度感动了我,所以我在临走时————(出示第11、12节) 抓住“紧紧”“再”体会。(“紧紧抓住”说明作者感情深挚,握手表示友好,“紧紧地抓住”抓得更紧了,说明他们两个人的心靠得越来越近了。“再”就是又一次。下山后他还要回来,30年以后还要来,这么长的时间都没忘记这位扫路人,可见扫路人在“我”心中位置很重。) 为什么是30年后再来看老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祝福,对老人的信心)“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表现了老人的自信和对生活充满信心。老人能活到100岁吗?为什么?(勤劳,天天这样扫,锻炼了身体;山上空气好,环境好;老人不会离开这里更不会死去;老人有自信有信心能活到100岁) 引读这两节,体会老人的乐观、自信、豁达的人生态度。 9、课堂练习。77/77\n小学语文教案 ①老人爱天游峰,爱自己的工作,不舍得离开这里,宿鸟也不舍得离开这里,它们扑棱棱地飞起来又悄悄地落在原外。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着我回到住地。回到住地,作者打开笔记本,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②笑声能持续这么长时间吗?为什么说“笑声一直伴随着我回到住地”?(笑声留在我的心里,“一直伴随”表示时间很长很久,说明扫路人对“我”的影响太深了,一辈子都忘不了。) 改写课文最后一句话:XXXXXXXX“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XXXXXXXXX。” 练写。指名读一读。 10、分角色或自由朗读3—12节。 五、拓展研讨。 天游峰又高又险,台阶又多,游人登上山都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感到很累。我也由于登上了山而好不得意。那这位老人每天都要登山、扫台阶,他累不累呢?(出示相关语句)学生读一读、议一议。 交流:身累心不累。累:天游峰高、险、台阶多,天天扫当然累。不累:习惯了;不舍得离开;扫干净了路心里高兴不觉得累;以苦为乐,热爱生活;爱上了这里爱上了这个工作把工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从老人轻轻松松的语气、悠然自得的神情可看出;从老人对生活的态度(乐观豁达)可看出。 六、总结课文。77/77\n小学语文教案 正因为老人这种豁达开朗的心胸,他才会在这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上风里来,雨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正是这种平凡却伟大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也让我们接受了一次难忘的心灵洗礼,可见————(出示:平凡的就是伟大的)齐读。我们都是平凡的,但我们要向这位老人学习,学习他以乐观自信,豁达开朗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就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吧—————齐读课题。 七、作业。 1、仿照课文写法(外貌、动作、语言、神态、侧面烘托),观察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用准确生动的词句写一段话,反映人物的特点。 2、阅读相关的文章:《峨眉铺路人》、《守林人》、《挑山工》。 板书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高而险台阶多难攀登 不舍得累岁 扫路人不怕累能吃苦爱生活 乐观自信豁达开朗小学语文教案12 1设计说明77/77\n小学语文教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本教案采用以读代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从朗读中领略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另外,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秋天的美,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直至熟读成诵。低年级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本设计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独立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2.秋天树叶的实物。(教师) 3.大雁图片。(教师) 4.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实、植物等。(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77/77\n小学语文教案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77/77\n小学语文教案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77/77\n小学语文教案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自然段。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能力,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完整的句子,不顿词、断句,重视对翘舌音、三拼音节的复习巩固,从而能使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 1233445下一页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汽 天()()水空()()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 导学: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 (2)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77/77\n小学语文教案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 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 实物出示: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3)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导学: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4)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5)了解“片”的字理。77/77\n小学语文教案 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我们还可以说“一片”什么? 课件出示:一片()一片()一片() (6)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77/77\n小学语文教案 (5)导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8)学习生字“大、飞、会、个”。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飞:(课件出示鸟儿展翅飞翔的动作,出示“飞”字的古文字)“飞”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样子。同学们模仿鸟儿做一做展翅飞翔的动作吧。组词:飞机、飞鸟。 会:认识“人字头”。运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人+云=会。组词:开会、学会。 个:运用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个”。“个”一般用做量词,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一个()。 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一(yī)”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77/77\n小学语文教案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导学: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配乐朗读课文)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上一页123445下一页(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学习生字“秋、了”。77/77\n小学语文教案 秋:(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 4.齐读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本环节设计,在随文识字中,将识字教学置于一定的课文情境中,通过字理识字、加一加、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过程中落实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的插图,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积累丰富的词语,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机会。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习“了”字的书写。 (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 (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 (5)教师巡视指导。77/77\n小学语文教案 (6)投影展示,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学生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为下一节课的“画秋天”“说秋天”做铺垫。 第二课时77/77\n小学语文教案 一、复习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天气一片片树叶叶子飞来一会儿一个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词语,快速过渡到第二课时的教学,并且在导入时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完成学习目标做好准备。 二、指导书写 1.学习撇、捺的写法。 我们首先来练习两个笔画的书写,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2.指导书写“人”。 (1)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强调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 (2)学生练习。 3.运用迁移法学习书写“大”。77/77\n小学语文教案 (1)观察比较“人”与“大”中“人”的区别,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字在书写时占格位置的不同。 引导学生明确“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脚。要先写长横,再写“人”。长横在横中线偏上位置,“人”从上半格的中间处起笔,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从竖中线上起笔。 (2)教师一笔一笔做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教师强调书写姿势。 (4)师生评议,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4.小结: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的写字指导,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天天练。本环节继续指导书写,完成本节课中要求会写的字的书写训练,同时注重对写字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用迁移法来书写生字,为书写更多的生字做好准备。教师总结了“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写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使其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三、词语游戏 1.摘果实游戏。 课件出示苹果树丰收的图片。77/77\n小学语文教案 师:同学们,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让我们到丰收的苹果园里看一看吧! 引导学生做摘苹果生字卡片的游戏。 2.找部首游戏。 上一页123345下一页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部首朋友,它们就藏在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它们吗? (课件出示:秋树叶会) 学生找到新学的部首后,部首相应地变红。 设计意图:创设了丰富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识记词语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生字。这对学习生字的读音、生字的组词、新学部首都起到了巩固、复习作用。 四、指导背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过渡: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办法背诵下来。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天气凉,树叶黄。 (2)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77/77\n小学语文教案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3.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飞) (2)课件出示句式:一会儿……一会儿……。 有时,我们还要记住特殊的句式,它会帮助我们更快地积累好词佳句。 同学们将关键词语加入到这样的句子中,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快背诵下来的。 (3)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指名背诵,男生女生竞赛背诵。 4.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 5.小结方法:背诵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6.出示课文画面,齐声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重视背诵积累,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增强体验,培养语感。教学中注重对背诵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语提示、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熟读成诵等方法来提高背诵质量。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77/77\n小学语文教案 想一想你见过的秋天景色,用几句话描绘出来,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给画起个名字。 2.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写上一句话。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内展示。 5.说话练习。 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画一画,画出学生心中的秋天,再通过说一说“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说出学生心中的感受。激发并拓展了学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总结全课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寻找,去发现,好吗? 设计意图:由对秋天的感受拓展到对大自然的观察、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善于积累,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秋天 美 教学反思:77/77\n小学语文教案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秋天的景物特征,通过看拼音读、拼音汉字结合读、看汉字读、利用分段读、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发现美、寻找美的情趣,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2.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说出了自己识记生字的好办法。教师通过字理识字,展现了丰富的字理图,例如对“片”“大”的教学,增强了对生字的直观性、整体性认识,“秋”字的字理故事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充分发挥了字理教学的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案13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并唱一唱这首歌. 2、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准备: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77/77\n小学语文教案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可以制作课件,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美好童年的向往.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课文 3、学生范读课文 4、学生质疑 5、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在优美舒缓的旋律中,边读课文边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学习生字 本文出现了两个生字,教学时注意字型的写法,可采用换部首的方法记字。 如:奖浆愉偷,通过换部首,使学生区分行近字;浆的右上角是夕,不要多写一点。 补充词语:迎面愉快欢乐幸福安排. 注意:凉爽的爽的写法. (四)学唱歌曲 在学习课文时,可以与音乐课整和,让学生先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着首个的基调是欢快的,表达一种愉快的心情。77/77\n小学语文教案 采用小声跟唱,教师领唱,学生领唱等多种形式,最后进行表演唱,小合唱,独唱等形式的竞赛,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感情的目的。 (五)活动 可事先布置收集各类学生活动的照片,如:大队会春游比赛等。通过补充,加深理解童年生活是多么幸福,快乐。小学语文教案14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尝过中秋的月饼,赏过重阳的菊花,我们又迎来了一场场凉丝丝的秋雨。同学们当中有谁喜欢秋天这个季节,能说说为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后)师:是的,很多人都喜爱秋天,爱它的天高云淡,爱它的四野飘香,爱它的霜色洁白,也爱它的叠翠流金……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一起走进现代诗人何其芳的《秋天》,去领略秋的风采,倾听秋的诉说。 【设计说明】说秋,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初步感受秋天的美好,引入本课内容。 二、感知课文 1.师配乐诵读诗歌,生一边听读一边欣赏大屏幕展示的一幅幅秋景。77/77\n小学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赏秋,旨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感受美的意境、语言、旋律、情感,得到美的陶冶。 2.资料助读:作者简介。 3.齐声诵读。师作朗读指导:重音的处理。 【设计说明】读秋,旨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 4.指名朗读。A生读,全班同学找出每一诗节的中心句。(生回答后)明确:全诗依次描绘了三个场景的秋天。B生再读,全班同学闭上眼睛听读,脑海中想象一幅幅秋天的画面。 【设计说明】想秋,旨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深入领会诗的意境。 5.小组合作:A一人朗读,其他三人点评得失。B讨论:(1)三个场景分别是怎样的图画,概括。(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设计说明】点秋,旨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理解诗的主旨,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 6.自由朗读,仔细品味诗歌的语言,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理由。 【设计说明】品秋,体现阅读的个性化要求,旨在使学生在交流中既锻炼口语组织能力,又互相启发,加深理解和感悟。77/77\n小学语文教案 7.师小结,生回顾。看大屏幕上一组秋景图,配乐齐声诵读全诗。 三、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资料:(美)狄金森《秋景》。比较此诗与课文的异同。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比较与欣赏能力,在比较中,更容易理解不同诗人不同的诗风,不同诗作不同诗味。 2、欣赏品评。资料:沙白《秋》。谈谈认识:你认为哪个词句最生动? 【设计说明】侧重于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并借此巩固一点修辞知识。 3、资料交流。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秋天的各种形式的资料,资源共享。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激发他们从生活中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学科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小学语文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学习6个生字及部分新词,理解课文的内容。 2.理解课文第1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的写和方法。 3.初步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作方法。77/77\n小学语文教案 难点:理解部分新词。 三、教学准备: 小黑板、幻灯片、找表示时间的词。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出示课题)齐读,注意“瑞”的翘舌音。 通过课前预习,我们知道“瑞”的意思是。那么瑞雪呢? 2.过渡:课文是怎样描写下雪的?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那么写雪景的是哪几段?写人物的又是哪几段? 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文,读完后完成作业本第7题。(请一生做在投影片上,校对、改正)看作业本连说课的主要内容。 3.检查生字新词读音。 (三)回忆本单元学习提示,说说默读的要求是什么?(出示投影片) (四)学习第1段 1.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出示活动投影片)77/77\n小学语文教案 同桌讨论怎么整理,是按什么顺序整理出来的?(指名整理回答) 2.默读第1段,用“”划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 (“霎时间”表示时间很短,它是表示时间的词,但它跟其他四个词又有别。齐读“昨天中午、下午、傍晚、整整一夜”,我们都能说出它们具体指的是什么时候,并有先后顺序,而“霎时间”只表示“一会儿、一瞬间”,你能说出它指的是什么时候吧?它没有先后顺序,因此不能划上) 3.引读:昨天中午,天气有什么变化?傍晚,天气又发生了变化,开始,,大雪下了。完成作业本第5题的1—3格(出示小黑板)指名写,校对改正。 4.结合小黑板上的表格看看书,说说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男、女生分读刮风、下雪的句子,理清刮风和下雪的关系。 5.学习第1句。 (1)自由读,用“”划出描写风大的词句。 (2)理解“凛冽”,“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说明风不停地刮,刮的时间。 (3)指导朗读:语速稍慢,“凛冽”读重音。 (4)小结学习第1句的方法:读、划→理解→朗读 6.自学2、3、4句(分组) 7.检查、反馈。77/77\n小学语文教案 (1)看板面理解“大片大片”、“纷纷扬扬”、“白蒙蒙”、“笼罩”(什么把什么罩住了)。 (2)朗读指导 在极短的时间内,山上白了,树上白了,屋子顶上白了,田野上也白了,一切都被白蒙蒙的大雪覆盖住了,这真是一场大雪啊!(读)这场雪不公大,而且下得时间也很长,从哪看出?应该怎样读? 8.齐读第1段,小结 这段话先写昨天中午刮风,刮了一个下午,再写傍晚下雪,下了整整一夜,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9.看板书说话 请你按时间顺序说说从刮风到下雪的过程。 五、课堂总结 六、生字书写指导 扳书: 七、教后感: 本文的重点是学习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作方法。我通过整理句子、了解时间顺序,找出理解、辨析时间的词,填表格上的表示时间的词等一系列过程来落实,较好地达到了谈中学写的预期目的。同时,还充分利用板画来理解“凛冽”、“笼罩”等难词。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