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教案 23页

  • 58.50 KB
  • 2022-06-15 发布

小学古诗教案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教学目标:1、认识“客、何”2个生字,会写“音、客、何”3个生字。2理解领悟诗意,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思乡之情。教学重、难点: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1、谈话、激发了兴趣: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你愿意背给大家听吗?(学生自由背诵)2、揭示课题《回乡偶书》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1、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有困难找老师或同学帮忙。2、认读生字“客、何”(课件展示)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同桌之间互读互评——齐读3、范读古诗,注意停顿。(课件展示古诗停顿)三、合作探究,再读古诗1、说说哪些词的意思不懂,作上记号。2、不懂的怎么办呢?生自由说(师归纳:1.借助插图独立思考2.借助注释3.请教同学或老师)3、小组讨论诗的内容。4、小组内请同学代表解释每句诗的意思,其它同学可以补充。四、自读感悟,体验情感。\n1.创设情境:如果你是作者,几十年后回来,心情怎么样?(板书:思乡)2.指导感情朗读。(范读)3.背诵古诗。五、学习本课生字。1.师指导书写。2.生描红书写。六、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2、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教学重点: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学难点:1、理解“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学生自由读诗。二、检查预习,初读古诗\n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读词检查。(2)出示古诗,指名读范读分组读齐读。(课件展示古诗停顿)(3)了解诗意:你读懂了吗?(生自由回答)三、合作探究,精读古诗。1、过渡:我们来读读诗句,体会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2、自由读,思考: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他们之间深厚感情的?把有关内容画出来。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1)一、二句重点“欲”的意思?“踏歌”什么意思?想象汪伦踏歌的歌词可能是什么?(2)三、四句重点指导:从哪些地方体现他们的感情深厚?(深千尺不及送我情)你是怎么体会?“深千尺”说明了什么?是不是真的千尺深?“不及”什么意思?潭水已经很深了,但仍比不上什么?“送我情”这里把桃花潭水深和汪伦送我的情深作比较,让我们感觉到水深不及情深。4、感情朗诵。(配乐朗诵)四、学习本课生字1、师指导书写。2、生描红书写。五、板书设计\n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2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养成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2通过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相关图片,查找有关诗人的资料和作品,词典字典。教学过程:一、朗读古诗,引入新课  1.会背古诗的小朋友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课内和课外学的古诗都可以)。2.教师引导学生背诵与春天有关的古诗,并揭示课题:草。告诉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自由读《草》这首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自读自语2小组合作朗读,提出不懂的词互相讨论。\n3、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可以采取开火车、个体与集体的形式认读。4、抽读古诗,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加强学习过程中的反馈矫正。(课件展示生字和古诗停顿)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看图读课文,想象画面的内容。(独立思考2.结合注释说说诗大概意思。(合作交流)离离:指草长的非常茂盛。岁:年烧不尽:烧不完你喜欢小草吗?喜欢它什么?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小结:是啊!小草虽然狠渺小,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是无情的大火也不能将它烧尽,只要春天温暖的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3.自由读,通过读体现小草的生机勃勃,范读,指导朗读并背诵古诗。四总结;这首古诗使我们加深了对春天的认识,感受春光的美好和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吧!五:指导书写\n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感受暮春时节大自然的生意葱茏,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借助书中的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流程:  一、赏景诵诗,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暮春风光)。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呢?  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指出图上哪是“篱落”,认识“篱”字。  2.这些篱笆上的竹竿与竹竿之间的间隙怎样?引出“疏”字,理解“疏”的字义。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注意读得正确、流利、知道按节奏停顿。(课件出示古诗)  2.同学互读正音。3.指名读,评议。4、范读。   四、细读古诗,感悟暮春1.学习前两句,小组合作交流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板书:篱笆一径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n板书:树头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2、理解三、四句: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走:跑急走:快跑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处:地方寻:寻找为什么无处寻?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b.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c.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板书喜爱)五、当堂检测这首诗通过哪些景物写什么时候的季节?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六、课外升华1、.指导背诵。  (1)借助挂图,想象画面,进行试背。(2)指名背诵,对当堂背会的予以表扬鼓励。2、把这首诗改为一个小故事。    望庐山瀑布教案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庐、瀑、炉、疑”4个生字。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并默写。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教学流程】 (一)揭题:理解诗题,知晓诗人。1、谈话激趣:师:同学们,大家肯定知道唐代大诗人李白,他号称“诗仙”,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2、揭题:指课题,齐读。谁知道诗题的意思?①什么是瀑布?谁看见过?\n瀑布是冲陡峭的高山上倾泻下来的水流,远看象一块白布垂挂在山前。“瀑”字是什么结构?齐读:“瀑布”。②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二)初读:疏通句读,初知诗意。(检查预习)1、读准字音,认识生字①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或书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②认识生字:相机区别“庐、炉”,教师指导书写,学生描红。⑤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谁能读出古诗的节奏美?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指名读   (2)男、女生赛读    (3)全班齐读   (4)师配乐读2、图文结合,画中会意①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三)再读:想象画面,领悟诗情。`(小组合作交流)1、站在这样极具震撼力的瀑布前,诗人李白的心情非常的激动,请你们再去细细地读古诗,想想看自己从诗句中读懂了什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2)补充“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3)“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4)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四)指导朗读(五)总结这首诗表达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同学们还可以找找李白的其它诗读读。教学目标2.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1、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n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教学重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请同学背诵以前学过描写春天的古诗。2、学习古诗《绝句》,学生自由读,正音,划分节奏。(课件展示)二、初学新课(初步探究)1、这首诗的题目很特别,什么叫“绝句”?(学生交流)绝句是古代诗词的一种,它的特点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五绝)或七个字(七绝),今天学的是七言绝句。2、作者简介(一)学习第一句(课件展示诗句)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学习“鹂、鸣、翠”(二)学习第二句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是什么呢?生回答(三)学习第三句\n1、诗人陶醉在悦耳的叫声和美丽的景色中,此时他透过窗户又被什么吸引了呢?(被远处的西岭雪山吸引了)(四)学习第四句1、诗人忽又低下头,这次他看到了(门泊东吴万里船),原来俯首处,门外还停泊一艘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2、学习生字“船”3、《绝句》描写了春季景色,表达了作者愉快的心情,这首诗表示颜色有哪些?(黄翠白青)4、这首诗的观察顺序?(一二句由低到高,由近到远,三四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三、当堂检测《绝句》这首诗是()代诗人()写的。他的诗被称作(),他被称为()绝句的特点是(),每句一般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五绝,()称七绝。四、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绝句,全诗描写了明媚春光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2、有感情到朗读、背诵本诗。\n教学重难点1、识记本课的生字及意思。2、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体会钓鱼孩子的天真、可爱。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学过的关于乡村儿童生活的诗,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并揭题。二、初读古诗(合作探究)  (一)初读古诗,正音,画出节奏,范读。(课件展示)  (二)、结合注释,再读诗文,要求边读边想象。(小组合作探究)  1、说说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情景?并说出根据诗中的哪些词句想象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相关的词句。  其间解决下列问题。  (1)儿童的样子。(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2)“垂纶”的意思,在诗中找出近义词。\n(3)儿童专心钓鱼的神态动作。(落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3、这首诗生动描写了小孩初学钓鱼时的认真和天真可爱。三、生字教学师指导书写,生描红。四、拓展练习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故事。夜书所见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生字“促、深”。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古诗。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古诗。教学难点: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教学方法:以读激趣,以读代讲。教学学法:自读自悟,自主领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聊一聊,激诗趣。\n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两大瑰宝。之前,我们也已经学习积累了不少唐诗宋词,今天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吧。学生展示《卜算子·咏梅》、《中秋月》、《月下独酌》、《渔歌子》等诗词。二、猜一猜,解释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再来学习一首古诗——叶绍翁的《夜书所见》。1、板书诗题——夜书所见。一首诗的题目就是这首诗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能看到诗的灵魂,请同学们自读课题,想一想你能从诗的题目中知道些什么?2、组织学生交流。时间:夜晚。书:写。所见:所看到的。重点强调:诗中的“书”,在这里当动词“写”来讲。适时介绍作者叶绍翁。叶绍翁:南宋诗人,最有名的诗是《游园不值》,流传千古的名句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3、课件出示古诗,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检查朗读情况,适时正音。读给同桌听一听,看看有没有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三、品一品,知诗味。1、同学们读了古诗,谁能说一说诗中写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季节?(深秋)2、你是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再读古诗,把这些、词语用自己喜欢的符合标注出来。小组间交流。集体交流。(梧叶、寒声、秋风、促织)学生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古诗的注释,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并适时引导学生谈对这些词语的认识。\n3、教师引导:是的,诗人叶绍翁就是抓住了秋天的梧叶、寒声、秋风来写秋天的,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那个阴冷,萧瑟的深秋时节。(板书:景——冷)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并出示前两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学生补充填空。一阵阵()吹动(),发出()的声音,让人感到()。4、此情此景,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作者的形象?(孤苦、忧愁……他最想念的就是家)教师点出,这就叫——思乡之情。(板书:思念家乡)于是,此情此景,独自一人在外的作者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写出了这样的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学生读,读出此时作者的悲秋、思乡之情。这就叫——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5、可是,叶绍翁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他能把秋愁写得淋漓尽致,更在于,他能让自己从秋愁中跳出来,发现生活中别样的美。你们瞧,作者走出了屋子,放眼望去,他看到了什么?——“一灯明”这是什么呀?(这是小孩在打着灯笼捉蛐蛐呢!)于是,作者笔锋一转,写到:“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学生读,体会此时作者的惊喜。6、作者为什么如此肯定,这“一灯明”就是儿童在挑促织呢?(因为他小时候也在夜晚打着灯笼抓蛐蛐。他此时一定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自己的朋友,想到了自己的家。)童趣萦绕心头,让作者感觉如此温暖、如此亲切。这是一种暖暖的思乡之情。板书:事——暖四、品一品,悟诗韵。无论是深秋景色带给作者的冷,还是童年童趣带给作者的暖,都寄托的是作者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n1、小组合作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律美。2、你可以和着熟悉的调子,唱一唱这首古诗,感受诗的意境美。3、你可以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这首古诗,把它也纳入你的积累库。板书设计:景——冷夜书所见思念家乡事——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情感朗读,感悟诗境。          一、揭题   板书:望天门山。    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    1、刚才让老师领略了你们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现在再去过难关,有信心吗?底气不足呀。    会读这首诗吗?自己大声读读。    你们刚才的表现\n也激起了老师的表现欲,我也要读一读。(师范读,生鼓掌。)能说说你为什么给我掌声吗?    现在你们是否也想读?你觉得我哪里读得不错,欣赏我的,你可以学习我的,如果你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你就读出你自己的感觉。        2、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首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再去读读、找找、划划。    反馈: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3、我还知道你们班画画水平很不错的,来展示一下吧,把这首诗画出来。想要把这首诗画好,该做些什么准备?(读诗、读懂诗的意思)    生自由作画。    谁来向各位展示一下自己的佳作,说说自己画中的得意之处。根据生的回答追问你为什么这样画?有何依据?    三、想象,领悟诗意    1、师也画一画,板画天门山。这是——?天门天门,顾名思义就是天上的门,可见——?能用“天门山真什么”来说说吗?(高、俊秀、险……)    是呀,难怪诗人写到天门山犹如被江水冲击而隔断似的,这么雄伟这么有气势,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哪!    2、师板画江水回旋、向北流。老师画的是什么?(水)怎样的水?(碧水)碧水还可以说什么水?(清清的水、绿绿的水、干净的水……)这样的水流到天门山的时候,由于山势的阻挡,产生回旋,转向北流了(师结合板书加上手势来说)。    现在,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什么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水狠狠地、猛烈地撞击岩石,发出哗哗、很响的、震耳欲聋的声音……)大自然的景色真是秀丽神奇!    其实我画的水是一条江,叫什么?(楚江)楚江又叫什么?(长江)在古代,长江在天门山之前的中游流经战国时期的楚国地域,被称为楚江,天门山之后的下游流经吴国地域,被成为吴江。    我画的其实就是诗里的哪几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师神情并茂读这两句诗。你也想读读吗?我们比赛\n读,你们不先练练吗?指名几位生读,评读,评出优胜者。    3、你们读出了山的气势,山的磅礴,诗里还有写山的吗?(两岸青山相对出)这又是怎样的山呢?(请两位生来表演,为了显示山的高大,可以向上伸手臂并向中间靠拢点,演示山向中间突出的样子)师板画两岸的青山,同时板画孤帆和太阳。    4、看看老师又画了什么?怎样的小船?怎么行驶的?从孤帆你还能联想到什么?(作者在这船上欣赏风景,被美景陶醉了,写下这流传千古的佳作。)    刚才我画的是哪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师做手势范读,生练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四、诵吟古诗,拓展积累。    1、这么美的诗,能积累下来吗?可以做做动作背。生自由背诵,指名背,齐背。    2、在古代,古人可不像你们这样读诗、背诗,他们是吟诗,吟唱诗歌,也就是把诗歌唱出来。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古人,唱一唱诗。课件出示:谱上曲的诗句。    师唱,生跟唱,师生齐做动作唱。    3、知道这么精彩的诗是谁写的吗?对李白你了解多少?    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诗人,背后人誉为“诗仙”,现存诗歌将近1000首,其中有很多是写山水的,你还知道李白哪些写山水的诗?    老师也找了几首,给同学们欣赏。课件出示:《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天门山》。    五、结语    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多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还有很多诗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千古流传,等着你们去欣赏,去诵读。    \n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的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数西湖了。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去过西湖吗?  宋代大诗人苏轼就在这儿留下了他的传世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从诗题中你读懂了什么?(在西湖上饮酒,开始是天晴,后来下雨了。)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苏轼)二、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检查读书效果。3、师范读古诗。4、根据出示的诗歌朗读节奏提示,生齐读诗歌。5、针对诗歌,学生质疑,师相机板书。三、精读诗歌:1、学习诗歌的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句)(1)诗句中哪个字提示了我们天气?(“晴”)(2)诗人告诉我们晴天的西湖是什么样的?(“水光潋滟”\n)(板书:水光潋滟)(3)课件出示:晴天的西湖图片。   创设情境:瞧!这就是晴天的西湖!在万里晴空下,宝塔掩映在青山之中,微风徐徐吹来,亲切地抚摸着游人的脸庞,灿烂的阳光洒在宽阔的湖面上,湖面“水光潋滟”。(4)你读懂“潋滟”了吗?(波光闪动的样子。)(课件出示)(5)你还能用其它的词来形容水光潋滟的湖面吗?(波光闪闪、波光粼粼、银光闪闪)(6)诗句导读。晴天的西湖里仿佛满是金子,刺得人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带着理解读第一句)。(7)晴天的西湖真美啊!假设你就是苏轼,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此刻你正坐在西湖的凉亭中,迎着徐徐的微风,你惬意地举起了手中的酒杯。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你还会看到哪些美景呢?(随风飘动的柳条、开得正艳的桃花、欢唱的鸟儿、鱼儿在水中嬉戏、人们在湖中荡舟……)(8)看到如此美丽动人的西湖,你感觉诗人此刻的心情如何呢?(带着体会个别读,全班读。)一个“好”字道出了西湖的美!(板书:好)2、学习诗歌的第二句。(过渡:晴天的西湖真美!看着眼前的美景,诗人有些陶醉了。看着看着,不知不觉,湖面上悄悄下起雨来,眼前的西湖已是另外一番景象。)(播放课件:雨中的西湖图片\n(1)冥想:闭上双眼,在雨声中尽情想象,雨中的西湖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播放音乐:《雨中西湖》。)(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3)诗人苏轼看到了什么景象?(课件出示:第二句)(“山色空濛”)(板书:山色空濛)(播放课件:雨后的西湖图片。)创设情境:雨后的青山,升起了一团团白色的云雾。它们如轻纱一般,随风飘动,若有若无。此时的青山如仙境一般,所以诗人说——(引读第二句。)(4)你读懂“空濛”了吗?(云雾迷茫的样子。)(课件出示)(5)如此美丽的景色,诗人用了一个什么字来概括雨中西湖的特点? (奇。)(板书:奇)(6)带着理解读诗歌的一、二句。3、学习古诗的三、四句。(过渡:西湖时晴时雨的美景让诗人的心都醉了,他触景生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齐读三四句。)(课件出示:诗歌三、四句。) (1)你从三、四句中了解到了什么?(2)你了解“西子”吗?(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3)西施有多美呢?(齐读第四句。)(不管是化淡妆还是浓妆,不管什么时候,西施都很美。) \n(4)想见一见西施吗?(课件出示:西施图片。)(5)诗人为何会把西湖比作“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施呢?(6)导读: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一日的清晨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所以,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齐读三、四句。(板书:淡妆浓抹总相宜)正因为这个美丽的比喻,西湖从此又有了西子湖的美称。(板书:西子湖)读到这里,你可以把整首诗的意思说出来了吗?4、苏轼笔下的西湖真美啊!古人有许多描写西湖的诗作,却很少有人能把西湖描写得如此美丽。想想,苏轼为何能把西湖描写得如此美丽动人呢?5、带着体会读诗。6、指名读诗,配乐齐读诗歌。7、齐背诗歌。四、拓展延伸:1、赏析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诗人描绘了什么时候的西湖?(2)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美景?2、积累这首诗歌。教学目标1、会写1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能够背诵默写《独坐敬亭山》;3、学习通过看注解的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教学过程:\n一、导入新课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优美的唐诗。板书二、了解诗意1、,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的意思,看看谁能根据注释和词语手册,大致地弄懂这首诗?学生自己思考诗意。2、先来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这一句,这里你有最不能弄明白的字词吗?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重点理解“尽、闲”二字。3、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画面呢?或者说你看到怎样的一个景象?(天上的鸟儿们都高飞远去了,万里长空中的一片白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地飘远了。)4、看看诗题,什么叫“独坐”?独自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什么样的情景?若这个独坐的人是你,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孤独寂寞)5、有感情读这两句诗。6、你知道这位独坐在敬亭山上的诗人是谁吗?那么你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吗?请你下课后去查查有关的资料,那时,老师相信你更能体会出诗人当时的心情,更能品味出诗里的味道来。7、那么是不是当高鸟飞尽,孤云飘逝,李白就这样一直觉得寂寞伤心下去了呢?请看后一句。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有不明白的字词吗?重点理解“厌”、“相看”(即谁看谁?)9、李白觉得是不是自己真的是孤单到一无所有了呢?他觉得还有令人高兴的或者说是让人欣慰的事物吗?那有是什么呢?\n你怎么理解这句诗的?(“我”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好像看着“我”,我们相互总也看不够,大概只有敬亭山还愿意和我做伴,做我的知己朋友吧。)10、鸟儿你要飞就飞走吧,白云你要飘也飘走吧,起码还有敬亭山和我两两相望,做我的知己朋友。从中,你有什么新的体会了吗?你对李白有什么新的认识?(体会到李白对敬亭山的喜爱,李白是个很洒脱、乐观的人。)11、有感情读这句诗。12、连起来说说诗意,再次了解一下诗人感情的变化:从感到孤独寂寞到喜爱敬亭山,乐观豁达起来。13、有感情读古诗。四、背诵五、拓展李白是个乐观洒脱的人,这在他的很多诗中都表现出来的,请大家再看一首: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独坐敬亭山>教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