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38 KB
- 2022-06-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鲸》小学语文教案《鲸》小学语文教案《鲸》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鲸》小学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鲸》小学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并领会“用具体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去说明事物特点的好处。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一、设问激趣,引入新课。 1、投影图片,齐读课题。 2、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谜。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看插图,问:你觉得它的体形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用笔画下来。 (2)出示句子 最大的鲸有重,最小的也有。我国捕获过一头鲸一条舌头就有大肥猪那么重。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用“举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来说明鲸的大的好处。 (3)学生朗读以上的句子。 (4)小结。 作者抓住鲸“非常大”这个特点,运用了举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学习第二段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1)设问:大家看,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叫“鲸鱼”呢? (2)学生默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 (3)指名回答。 (4)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 告诉学生什么叫哺乳动物,并举例说明 抓住“陆地”——“浅海”——“海洋”三个词,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 (出示句子二) 在,鲸的祖先生活在。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里。又经过了,鲸适应了的生活。 学生填空。抓住“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5)齐读句子。 (6)学生练习复述“鲸的进化过程”。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4、指导朗读。 二、作业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1、写课文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齐读课题。 二、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鲸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能告诉大家鲸可以分哪两类吗?(须鲸、齿鲸) 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四——七自然段 1、出示学习要求:认真读课文,想想作者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他是怎样介绍的?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哪组先来说,你们一组都读懂了哪部分的内容。 吃食 (1)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从中你体会到鲸吃食有什么特点?(食量大)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分男女生读课文。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呼吸 (1)鲸呼吸时有什么特点?(用肺,喷水柱)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形状也不一样 (3)画一画鲸呼吸时喷出的水柱。出示学生的画,判断说明原因,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4)师引读。 睡觉 (1)鲸睡觉时是什么样子的?(聚、头朝里、围成一个圈) (2)对鲸睡觉的样子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读。 生长 (1)通过这一段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齐读课文。 (二)学习进化过程 你们知道吗?很早以前鲸并不是这样的?(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陆地——浅海——海洋) 鲸的进化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指导朗读。 默读全文:说说为什么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四、片段练习 1、通过课文,我们了解了鲸的体形、进化、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课前大家也收集了不少知识,如果你是鲸,最想告诉大家哪些方面的知识?请写下来。 投影出示: 鲸的自述 大家好,我叫鲸,来自大海深处。(从你所收集的资料中,选择一个方面进行介绍,注意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将特点介绍具体,详细。) 2、学生练笔。 3、出示学生作品,集体评讲。 五、作业 1、《同步》22课练习。 2、板书设计 22、鲸 体形特点:像鱼、大、长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须鲸 种类 鲸齿鲸 吃食 生活呼吸肺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习性睡觉哺乳动物 生长胎生哺乳《鲸》小学语文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能力目标 ⑴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⑵学习用列举数字、举例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学习“垂直、捕获、宽敞、倾斜、适应、比较、胎生、哺乳动物”等词。 二、教学重点 学习并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难点 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四、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天,太平洋地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鱼类运动会。各式各样的鱼游到了指定的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赛场大门。当鲸到达赛场大门中时,却被虾将军挡在门外。鲸和虾将军发生了争吵,虾将军说出了不准鲸参赛的理由,鲸觉得很有道理,就游回去了。同学们,你知道为什么吗?相信学完了《鲸》这篇课文,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交流有关“鲸”的资料。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等途径查阅有关“鲸”的资料,谁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告诉大家?(出示课件后,生生交流) (三)指导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是怎样介绍鲸的,你们想知道吗?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朗读课文。老师给大家提几点读书的建议: 课件出示要求: ⑴把生字的字音读准。 ⑵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⑶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⑷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或提出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 (学生自读自悟,分组学习) (四)学习第1自然段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读了课文,你们说鲸大吗?那么鲸到底有多大呢?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课文吧。 1、速读第1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 2、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⑴和大象比,比大象大得多。(出示课件:与大象比较) ⑵大的有16万公斤重,小的有20xx公斤重。(出示课件) 大的有16万公斤重,小的有20xx公斤重。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是太大了!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3、指读有表示鲸很大数字的句子。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指读。(一头4万多公斤重的鲸,17米长,一条舌头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出示课件) 4、你还能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 ⑴举起手摸不到上腭。⑵四人在嘴里看书,很宽敞。(出示课件) 5、鲸真的很大!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五)学习第2自然段 师:鲸生活在海洋里,长得又像鱼,许多人都叫它鲸鱼。它是属于鱼类吗?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1、自由读第2自然段,画出写鲸是怎样进化的语句。 2、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3、指名汇报,你是从哪儿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出示课件帮助体会) (六)学习第3自然段 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鲸分为两类:须鲸,没有牙齿;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七)学习第4——7自然段 师: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 1、默读第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吃食、呼吸、睡觉、生长) 2、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读一读,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3、鲸在睡觉和生长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哪位同学愿意把你读文后的体会说给大家听听?(请生回答) (八)创设情境,理解重点,学习写作方法。 1、学完了课文,我们已经详细了解了鲸各方面的特点,收获实在不小。回头再想想刚才老师讲的那个故事,谁能说说虾将军不让鲸参加比赛的原因是什么吗?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2、作者为了让我们能详细地了解鲸的特点,在介绍鲸时采用了不少方法。你能说说哪些写作方法值得你学习吗?(生谈体会) (九)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的介绍,画出鲸呼吸和睡觉时的样子。 2、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22鲸 形态:大重长 哺乳动物:形状像鱼 特须鲸 种类 点齿鲸 吃食 生活习性呼吸 睡觉《鲸》小学语文教案3 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1.搜集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2.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 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出示要求写的字,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 ◆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四、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你还从哪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学生汇报: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快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学习第6自然段,想像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轻声读一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二、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三、出示资料,延伸扩展 ◆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鲸》小学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了解有关鲸的知识。 2、学习作者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3、学习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识鲸的生活习性,学习几种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简) 一、揭题激趣 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板书:鲸jing) 出示投影: 你们看,这就是鲸。文中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有关鲸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1、初读感知: ⑴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读音。 ⑵说说你在预习时,发现哪些字,词容易写错或读错。 ⑶说说你通过预习,理解了哪些词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还有哪些词你不理解。 2、指明分节读课文。 3、理清脉络: 说说每节各讲了什么?给课文分段。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4、教师小结。 5、布置作业: 课后每人画一条鲸。 第二课时 一、听说训练 鲸是海洋中最大的哺乳动物。 鲸可以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它们的生活习性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以上两句话第一句听一遍,第二句听两遍,再分别请若干学生练说。) 老师把这两句话写在了大屏幕上。(媒体出示)请大家再一起读一读。 二、讲读第一段 是的,鲸是海洋中最大的哺乳动物,它到底有多大呢? 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边思考边圈画有关词句。 (最大的鲸有16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00公斤。) 鲸很大很大,最大的鲸有16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00公斤。 你觉得哪一句话意思更明确读第二句,琢磨一下怎么读才能读出鲸的大。这种用具体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是说明文中常用的方法。(板书:列数字。)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这段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能说明鲸很大呢?(其它各句) 师生小结: (投影出示画面。) 根据投影,师生一起说第一段重点内容。这里,作者把我们并不熟悉的鲸与我们平时熟悉的大象,大肥猪等进行比较,这也是说明文中常用的方法。(板书:作比较。) 三、讲读第二段 这里,作者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都是为了说明鲸的特点:大。(板书:大)这 很大很大的鲸就生活在海洋里,因为形体象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可它为什么不属于鱼类呢? 自由轻声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 请你概括地说说鲸变成鱼的样子必须有哪几个条件? 1、很长很长的年代。 2、环境变化,器官退化。 四、引读第三段 鲸生活在海洋里,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另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这是须鲸和齿鲸最大的区别。 1、自学第四段: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须鲸和齿鲸的生活习性中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请同学们快读第四段,然后分小小组讨论。并试着用“我发现它们在__方面有__同,表现在__”(填空 句式媒体出示)的句式汇报你的自学结果。 2、汇报自学结果: ⑴吃食方面: 相同点是它们食量大,吃食速度快;不同点是吃的食物不同,方法也不同。指明1~2位学生上台演示须鲸吃食进程的抽拉式投影片。 ⑵呼吸方面: 相同点是它们都是用肺呼吸,换气时都有喷潮现象;不同点是喷潮的水柱各不相同。出示投影片:说说图上的哪一头是须鲸,哪一头是齿鲸,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相机揭示另一说明事物的方法:打比方。 ⑶睡觉方面: 方法相同,请同学们画一画鲸睡觉时的样子,选择2位同学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上出示。议一议:他们画的对吗? ⑷生长方面: 相同点是胎生,生长速度快,寿命很长。说说这段中主要用到了今天学到过的哪一种说明事物的方法? 3、质疑: 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五、总结课文 根据板书小结本课内容。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创设说话情境: 假如我国捕获的那头四万公斤重的鲸被运送到常州,陈列在动物园里,来观看的游人络绎不绝,你能给他们当一回解说员吗?根据你今天学到的知识,结合你平时看到的知识,同桌先练说,再指名上台表演。 六、布置作业 请你运用今天学到的一种(或几种)说明事物的方法介绍一种动物或植物。 【教学体会】 《鲸》是一篇说明文,文章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学起来难免会感到有些枯燥,为了避免这一点,我在教学时努力做到了这几点: 一、变语言文字为生动的画面 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新异的事物,所以我运用多媒体的演示,将鲸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醒目的颜色,鲜明的对比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不再只是简单的句子了,而成了学生头脑中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二、变教师讲解为学生自学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只要提出恰当的自学要求,学生就能主动叩开知识的大门。在第四段的教学中,我以“须鲸和齿鲸的生活习性中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再以“我发现它们在__方面有__同,表现在__”的句式练说,使每个学生都有练说的机会。而且这一问题又照顾到全体学生,一般同学能从文中字面上找到答案,还有一些优秀生则能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自己进一步概括,这样便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学时都能摘到“果子”了。 三、变简单刺激为多种感官协同作用 心理学指出: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更能增强学习的效率。课堂上,我除了让学生听,说外,还安排让学生看,画,思,写,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多角度地刺激了学生感官,学生眼,耳,手,脑并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由于做到了以上几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所以在最后创设情境让学生当解说员时,学生兴趣浓浓,争着上台表演。其实,学生的解说就是对本课内容的总结,这比老师生硬地总结内容生动多了,也巧妙多了。《鲸》小学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并领会“用具体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去说明事物特点的好处。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教具准备: 电脑软件 教学过程: 设置悬念,唤起求知欲。 软件显示“深海中的鲸”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按鼠标,课题出。生齐读:鲸。 设问激趣,引入新课。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谜。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1、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看软件,问:你觉得它的体形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用笔画下来。 (2)出示习题一 最大的鲸有重,最小的也有。我国捕获捕获过一头的鲸,有长,一条舌头就有大肥猪那么重。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要求学生口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鼠标按出答案,并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用“举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来说明鲸的大的好处。 (3)学生朗读以上的句子。 (4)小结。 作者抓住鲸“非常大”这个特点,运用了举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学习第二段 (1)设问:大家看,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叫“鲸鱼”呢? (2)学生默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 (3)指名生回答。 (4)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 告诉学生什么叫哺乳动物,并举例说明 请看鲸的进化过程——(软件显示)。 抓住“陆地”——“浅海”——“海洋”三个词,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 (出示习题二) 在,鲸的祖先生活在。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里。又经过了,鲸适应了的生活。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学生填空。抓住“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5)把习题齐读一次。 (6)学生看软件提示练习复述“鲸的进化过程”,再指名学生复述。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并给段落分层。 (2)学生回答。(从吃食、呼吸、睡觉、成长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3)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体会两种鲸吃食的方法、过程。 (4)前面课文提到,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哪些习性可以说明?请认真看书找一找。 ①用肺呼吸。看软件认识须鲸和齿鲸呼气喷出的不同形状的水柱。 ②胎生。这一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作者运用了具体数字来说明鲸的胎生情况和寿命之长。)认真读读有关句子。 (5)鲸睡觉时有什么特点?轻声读读课文,找出鲸睡觉最明显的特点,并画下来。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挑选画得好的,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来,再出示软件,使学生更清楚鲸睡觉的特点。 指导朗读。 想想鲸有哪些特点。读课文的时候,通过语气、速度的变化,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 板书设计: 体形特点:像鱼、大、长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须鲸 种类 齿鲸 吃食《鲸》小学语文教案6 教学准备: 指3——5名学生在上课前讲故事。 一、故事诱导,赏中入境 1、播放录音,生听故事。 2、生听后根据故事质疑。 3、根据学生质疑情况,教师归纳为学习目标。 二、想象表演,趣中释疑 1、生自由读课文2、5、7自然段,思考:虾将军会对鲸讲些什么道理?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2、同桌合作,想象表演鲸和虾将军争吵的场面。 3、指2——3桌同学配合表演,师生评议,评选出最佳搭当。 4、生快速浏览课文2、5、7自然段,用线画出最能说明“鲸不属于鱼类”的语句。 5、指名读所画语句,师生评议。 6、全班齐读画线部分,加深理解与记忆。 三、自我介绍,乐中求知。 1、指名读3、4自然段,其余边听边画出文中描述鲸的种类及其主要特点的语句。 2、轻声读第4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那种鲸,向大家作自我介绍。 3、指3名同学上台“自我介绍”。 4、师生围绕“自我介绍”内容及方法进行评议,渗透基本的说明方法。 四、想象作画,动中领悟 1、小组齐读第5自然段,边听边想:怎样判断鲸的种类? 2、出示书中插图,指名判断鲸的种类并说明理由。 3、根据文中叙述,在插图上添画齿鲸的水柱。 4、生自由读第6自然段,读懂后用笔画出鲸睡觉时的样子。26/26\n《鲸》小学语文教案 5、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 六、拓展延伸,练中创新 1、快速浏览全文,准备做小导游向大家介绍鲸的有关知识。 2、推荐“导游先生”、“导游小组”各一名上台为大家介绍。 3、小练笔:围绕“虾将军与鲸”的争吵,编一则童话小故事。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