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圆柱教案 11页

  • 13.37 KB
  • 2022-06-15 发布

小学数学圆柱教案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数学圆柱教案【篇一:小学数学教案《圆柱的表面积》】小学数学教案|《圆柱的表面积》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小编推荐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查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教学用具和学生已有认知,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并根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同时,熟记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根据具体情境,借助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重难点\n重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难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并且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大家来看,这个圆柱形状的物体。它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材料(出示一个茶叶盒)请同学们想一想,要“制作这样一个茶叶盒需要多少材料”,实际上是在求圆柱的什么?(边演示边讲解)2.生成原理(1)介绍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师生活动:要求“制作茶叶盒所需的材料”实际上是求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边演示边说)我们把圆柱侧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侧面积,把圆柱底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表面积。(2)创疑激趣师:我们知道,圆柱的底面是圆,我们已经掌握了圆的面积,可是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我们又该怎么求它的面积呢?(3)小组合作交流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圆柱的侧面转化成所学过的图形来求侧面积?(小组合作探究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和圆柱的特征研究)ppt展示\n小组汇报: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因此圆柱的侧面积也就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乘以高。(4)学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师:我们已经会求圆柱的侧面积,那圆柱的表面积呢?(让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求表面积的算式,并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师生活动:用字母表示侧面积和底面积的话,该如何表示圆柱的表面积。3.深化原理学生自主探究若已经圆柱底面半径r和圆柱的高h,如何用字母表示圆柱的表面积?将一个底面直径是8分米,高是10分米的圆柱沿底面直径垂直切开,它的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分米?增加了几个面?学生自己完成后汇报并展示,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4.应用原理如果给圆柱形笔筒侧面裹一层彩纸,笔筒底面半径是5cm,高是10cm。那么想想得准备多少彩纸?5.课堂小结\n师:今天收获了哪些知识?能不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常用的学习用品?能否设计一个笔筒?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生:测量、确定笔筒的大小师:如何确定?生:确定底面半径,还有笔筒的高师:课后利用所学知识给自己设计一个笔筒,并做一下“做一做”。四、板书设计查看更多教案,推荐您阅读: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查看)【篇二:小学数学六年级圆柱的体积教案】小学数学六年级圆柱的体积教案长兴小学徐恒山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数学第十二册,:第43页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例4,第44页“做一做”第1题,练习十一的第1~2题。体积。教具准备:cai课件6件教学重难点: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程:一、复习:出示cai课件,提问口答。\n1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2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二、质疑引入教师:拿出一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圆柱有几个底面?有多少条高?教师:刚才,同学们说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把圆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的面积和所拼的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那么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让学生讨论,思考应怎样进行转化。然后指名说说自己想到的方法。教师应给予表扬。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将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三、新课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1cai课件演示:①屏幕上呈现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圆柱与长方体等底等高)将圆柱的底面、长方体的底面闪烁后移出来。\n②将移出的圆柱底面截成近似的长方形与移出的长方体底面重合。教师:再次出示圆柱形物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当学生说出可以把圆柱拼成近似长方体后,就让学生从学具盒中取出圆柱,拼成近似长方体。2、学生用学具独立操作,(教师下位巡视,指导操作有困难的学生)。3、教师用教具演示(按教材步骤把圆柱截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强调把圆柱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演示之后,用cai课件显示讨论题。如下(1)拼成近似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相等)(2)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相等)(3)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的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相等)4、讨论之后,再显示cai课件演示,如下图。①屏幕上出示一个底面红色,侧面蓝色的圆柱。②从这个圆柱中平移出另一个完全一样的圆柱,并截拼成近似的长方体。③将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和圆柱的底面同时闪烁并移出,将长方体的底面还原成圆后与圆柱的底面重合。\n④将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高和圆柱的高同时闪烁并移动重合。5、将上述多煤体显示的讨论题和多媒体显示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得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且一一用cai课件显示出来。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体积=原来圆柱的体积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原来圆柱的底面积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高=原来圆柱的高6、教学用字母表示圆柱体积计算公式v=sh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讨论,然后回答cai课件显示:1、要求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2、如果分别知道圆柱的底面半径、底面直径、底面周长,又怎样求圆柱的体积?教学例4:1、出示例4,学生读题,回答下列问题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②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③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要注意先统一计量单位)回答后,学生独解答集体订正。\n2、用cai课件显示几种解答方案,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哪些是错的,并指出错在什么地方?答:它的体积是502.4立方厘米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3、基本练习:第20页“做一做”第1题四、小结“略”五、作业练习十一的第1~2题《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本节课中,教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木具厂的一批材料需要在网络上做宣传,需要宣传什么?学生很兴奋地说出需要大小尺寸等数据、品牌等,由此教师进行引导测量,从以前学过的正方体、长方体体积的知识入手进行了知识的迁移,为引发学生学习圆柱体的体积的这一知识奠定了基础。\n(二)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抽象新知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不但可以增加师生之间互动,教师可了解学生的不习状态,同时进行小组的个别辅导,这都是一般的课堂教学下所不能涉及的。教师正是在小组合作当中,让学生发现了圆柱体体积的算法,通过动手、动脑的过程,在和谐、团结、互助的氛围中,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这也正是小组合作交流的优势所在。【篇三:小学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案】《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圆柱的表面积》是人教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性质,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n设计理念:圆柱的表面积的教学应该重视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有效的操作活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教学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本节课,我试图通过让学生动手,让学生“自由结合”进行探索,在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中实现以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圆柱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数学思考:运用知识的迁移,用“化曲面为平面”的方法得出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求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问题解决;使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圆柱体表面积的不同情况,并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通过比较、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通过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类比推理而成功地获取知识,并能积极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让学生体验出自己探究发现的快乐;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广泛,激发起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动手操作展开圆柱的侧面积教学难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并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具准备:圆柱表面展开图学具准备:纸质圆柱形茶叶罐、长方形纸、剪刀、圆柱体纸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拿出圆柱体茶叶罐,谁能说说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n想一想工人叔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学生会说出做两个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那么大家猜猜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呢?(说说自己的猜想)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1、探究圆柱侧面的计算方法。教师提问: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形状的呢?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所以,2、研究圆柱表面积(1)、现在请大家试着求出这个圆柱体茶叶罐用料多少。学生测量,计算表面积。(2)、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3)、动画:圆柱体表面展开过程三、实际应用四、回顾全课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遗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