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00 KB
- 2022-06-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汉语拼音,前后鼻音汉语拼音,前后鼻音(一)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中前后鼻音区分方法分析龙源期刊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中前后鼻音区分方法分析陈小燕陈智蓉《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第11期摘要:小学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入门基础的汉语拼音教学,而前后鼻音教学是整个汉语拼音教学中的重点。在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中前后鼻音区分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小学生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基本都是说的方言,如何能够有效地扭转这一不良倾向,已经成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重视的问题。关键词:汉语拼音;前后鼻音;拼音教学\n汉语拼音学习是现阶段我国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所必须接触的第一节课,只有区分前后鼻音,牢牢地掌握拼音的发音,学生才可以尽快无障碍地适应语文学习的要求,才能够真正地遨游在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中,从而才能体味到中国灿若星河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提升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一、巧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区分前后鼻音,可以将游戏和学习结合在一起进行学习,以能够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学到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故事、儿歌以及绕口令等方法进行区分前后鼻音,通过采用故事、儿童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其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对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二、加强练习,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n想要学好汉语拼音,掌握前后鼻音的区分,练好普通话,并非一天两天就能够学好的,只有持之以恒,每天练习才能学好,同时作为教师,更应该一抓到底,坚持不懈,不仅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对话环境,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多运用校外资源。比如,无论是校内或者校外都要坚持说普通话,还可以根据电视主持人进行学习说普通话,观察他们说话时的口型,听他们的发音,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应注意前后鼻音的发音,这样长期练习,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前后鼻音的区别,同时对练好普通话,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拼音教学作为我国开展语文教育中的一项核心,在培养学生感知中国语言文字魅力、增加语文涵养过程中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字母学习方式,更是叩开文学艺术殿堂的金钥匙,广大教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起汉语拼音教学,尤其是前后鼻音区分教学,只有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好前后鼻音,学好汉语拼音,这样才能为他们今后更加高效的领悟语文魅力作出有益贡献。从“三吏三别”谈杜甫的爱国情怀(一)浅谈杜甫诗中的爱国情怀浅谈杜甫诗中的爱国情怀霍清清指导老师:胡蓉\n邢台学院中文系05届汉语言教育专业专接本二班6号【内容提要】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一生坎坷,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其中写了很多反映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的诗,称之为‘诗史’。爱国思想是杜甫诗歌创作中的主旋律,是杜甫诗中的灵魂,杜甫以悲慨的情感基调表达出对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的热切关怀之情,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极度不满和万般无奈之情,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坎坷的仕途,他仍保持着和屈原一样的赤诚的爱国之心,生于动乱的经历,丰富和深化了他的爱国思想。【关键词】爱国思想忧国忧民安史之乱\n杜甫在诗中所表现出的爱国思想与其人生经历是密不可分的,纵观杜甫的一生,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为他现实主义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他的爱国思想源于他的独特的人生经历。杜诗现存一千四百余首,都是围绕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诗人自身遭遇而做的。这些诗作,有的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深切同情,有的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有的表达对贪官污吏的深恶痛绝,有的表达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这些诗无不体现其爱国之情,赤诚的爱国之心,爱国思想是杜诗的灵魂。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儒学世家,但是他屡试不第,献赋未成,他所在的时代,权奸当道,排斥能者,帝王昏庸,不识贤良,使他对唐王朝的统治甚忧。直至进一步身陷“安史之乱”的逃亡生涯,亲眼看见国破家亡的惨景,体味了太多的人间辛酸,由官宦子弟成为地道的‘村夫子’,一个真正的‘穷儒’,诗人终于在国恨家愁白了青丝之后愤笔写下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急剧变化的时代,杜甫用卓越的才华和惊人的毅力建造了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的丰碑。诗人始终将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统一起来,当国家统一中兴时他就纵情欢呼,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当国家分裂时他就痛哭流泪,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将诗人的苦难推及广大人民的不幸,诗人的激愤和忧郁的情感也达到了顶点。\n杜甫的“每念社稷,动忧苍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影响了我国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和作家,真可谓是“沾概千秋,泽被万代”。因此,探讨他的爱国思想是非常值得去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下面我来谈谈我的几点拙见。杜甫诗中爱国思想的内涵(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歌颂杜甫是一个把自己的命运自觉捆绑在国家命运上的人,更是一个不惜自我牺牲的伟大爱国主义者。他与国家命运是同呼吸共患难的,当国家遭遇灾难时,他会见花泪流听鸟鸣而心惊。而当国家形势好转时,他又为国家的大好形势而欣喜欲狂。他忧念时局,关心社稷,时刻忧虑牵挂着国家的安危,在《谒先王庙》中有“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的诗句,心灵深处当中一直都在忧虑国家的安危,眼中始终含有“忧国泪”。他把心中热爱祖国的情怀表达到诗作当中,他的大部分诗中歌颂了祖国山河的美,例如“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天地是壮阔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表天。”山川是优美的;“\n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物象是丰富的等等这些都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生养自己的土地的深沉的热爱。从二十岁起,先是南游吴越,后又北游齐赵,中年寄寓京华,晚年漂泊各地,足迹所至均有诗作。杜甫赞颂祖国不同于其他诗人,在赞颂祖国山河的美丽之中,结合社会现实,抒发对祖国命运的悲切之情。例如:《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从一国着眼,放眼山河,宽阔的意境勾勒出来后,再描绘草木长势之深。处于春日的城市竟然是荒草茂盛。对于国破城荒的凄凉景象,诗人内心的痛楚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对祖国执着的爱慕之情,这些诗句是写不出来的。(二)对战乱中人民的怜悯在杜甫的作品中,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占有很大的数量。这又是和诗人关怀人民的痛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天宝年间,唐代专制当局屡次用兵吐蕃,造成人民沉重的军役负担,因此诗人从较早的作品开始,就为人民控诉封建统治者的穷兵黔武:“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又说:“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前出塞》)统治者向外征伐,曾在天宝十载(751)征南诏的战役中遭到大败,杨国忠一面掩瞒事实,一面征兵再战,便派御史分道捕人,押送军所,造成“\n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资治通鉴》卷二十六,《唐纪》三十二)的凄惨景象,诗人把这一切曾集中地表现在《兵车行》一诗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同时,作者更多地表现出了对人民的深切热爱和同情心。统治阶级实施罪恶行为的对象是劳苦大众,而诗人亦是其中受害的一员,有切肤之痛,诉诸笔端时,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心声。诗人对待人民的态度,恰好与揭露和讽刺统治阶级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n这一句深刻地揭露出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阶级对立的同时他总是怀着满腔热情去歌颂人民、赞美人民。在《负薪行》和《最能行》中,他歌颂了夔州妇女的勤劳和峡中舟子的勇敢,并且反问那些鄙视他们的人道:“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若道土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在书写人民的巨大苦难时,作者始终怀着一颗暖暖的关爱之心,为人民的痛苦而痛苦,为人民的疾苦而大声疾呼减轻赋税。即使在隔了千年之后,我们仍能感受到他那颗火热的心的温度,同时也温暖着我们的心。诗人不仅歌颂人民,而且还对人民表现着无微不至的关怀。当他离开瀼西,已经把居住的草堂让给吴姓亲戚,但心里还惦念着一个住在草堂邻近的贫苦妇人,于是便写诗给吴:“堂前扑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既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认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又成吴郎》等等的诗句都表示出诗人对农民的体贴,加上诗人多年的饥寒体验,更加深的对人民的同情。有时一想到人民的痛苦,他便忘记了自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安史之乱之后,杜甫曾沦为俘辱,颠沛流离于各地,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疾苦。这其中“三吏”、“\n三别”集中体现了杜甫对安史之乱中人民苦难的认同和深切同情。诗人不单单是反映了战乱给社会所带来的残破景象,而且更表现出阶级矛盾因此变得更叫尖锐。由于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壮丁尤少,于是统治阶级便用残暴手段,把结婚才一天的丈夫,还没有成年的“中男”,以致年老妇人都一起强征入伍或服役。这一切都反映在他的诗作中,尤其在《石壕吏》这首诗中,表现的最为集中最是深刻。杜甫是第一个如此真实地写“民”的诗人,感同身受的共鸣,同样的遭遇使他的诗中对人民有了深刻的同情。杜甫创作的诗,大部分是反映安史战乱、军阀混战、反对外族入侵的诗篇,极为深刻的再现了战乱给诗人的家庭和广大人民带来的灾难。(三)杜诗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揭露诗人生活在腐朽黑暗动荡的封建社会,对人民所受到的压榨、剥削是耳闻目睹且感同身受。并且自身又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因此对统治阶级的各种罪行有深刻的认识。对统治阶级的各种残酷剥削、苛捐杂税和残酷兵役等各种罪行的揭露,反映出受此压迫下人民的苦难,就成了杜甫爱国思想的又一显著特点。\n典型的代表作《兵车行》中有“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的凄惨景象都是残酷兵役所造成的。相类似的诗句还有《石壕吏》中的“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等等,无论老幼,皆被强行征丁去服兵役,从而深刻地揭露出唐朝战乱时兵役的残酷性,残酷的兵役致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也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和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除了残酷的兵役外,各种苛捐杂税和统治者的荒淫无度也是作者着重揭露的对象。《岁晏行》中说:“况闻处处鬻男女,割忍慈爱还租庸。”这些现在令人发指,但都是被压迫逼出来的不得已之举,真可谓是吃人的税赋。在人民被残酷压榨剥削得民不聊生时,统治者却在一边纵欲享乐、荒淫无度地挥霍。同时诗人对统治阶级的暴行也作了无情的揭露,如“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三绝句》)他们屠杀奸淫人民的丑恶面目被一针见血地捅了出来。“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也揭露了统治者纵情于声色,不恤国事的昏庸腐朽。诸如此类的讽刺批判统治者种种罪行的诗句,可谓是繁不胜数。在诗人的如椽大笔下统治者的罪行无处藏身。\n(四)杜诗中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古代士人的爱国情怀突出表现在纵然身处逆境中仍把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和道德理想的现实看作是人生各种需要中最高的层次。杜甫是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主张民族团结,反对侵略,反对战争。安史之乱,杜甫辗转于战乱地区,亲眼目睹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使他和国家、人民的联系更加紧密,杜甫晚年漂泊川湘,痛感于万方多难,国事萧条的局面,把自己的整个身心,完全和国家、人民融为一体。因此,杜甫的诗歌,就有丰富的思想内容。他呼唤时代精神,直面惨淡人生,忧虑国破家亡,同情劳动人民,他的诗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崇高境界。其次,杜甫对战争与和平有正确的认识,他公开宣示明确的立场。“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他大胆谴责不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他反对唐王朝的侵略,也反对少数民族的袭扰。诗人赞同民族和睦友好的这种态度,符合各民族利益和要求,有很大的进步性。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战乱中人民的苦难以及诗人本身的遭遇都真实、鲜明地反映出来。\n杜甫爱国精神的根源探索杜甫的诗作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诗人在动荡的社会中,后半生可以说经历战乱、四方漂泊,而恰如此,使得他对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有了极为真切的现实体验,杜甫也成了衔接唐诗由浓烈的理想色彩而重返人世艰辛、拓展出新的诗歌艺术领域的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此外,《诗经》和《楚词》形成了我过诗歌史上第一座高峰,超越《诗经》和《楚词》,就成了后代诗人的历史任务。在体裁上,这一时期,出现了崭新的五言、七言古体诗和近体诗,革新了四言诗和骚体诗。它们属于未来的样式,具有无限的发展潜从“三吏三别”谈杜甫的爱国情怀(二)从三吏三别谈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从三吏三别谈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众所周知,与李白的浪漫主义相对,诗圣杜甫的创作则带有明显的写实特点,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与此同时,杜甫异常重视诗歌的艺术性,即所谓“毫发无遗憾”。因此,其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n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中,大抵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而尤其以叙事诗最能表现其艺术特色,这里我们从他的代表作“三吏”、“三别”来作简单分析。首先,杜甫诗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千百年来,杜甫诗歌一直让人感到心惊而魂悸,秘密也就在于此。比如《无家别》中,写乱后乡里的面目,写无家可归士兵的心理:“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以及写士兵对死于沟壑的母亲的回忆,都有着极其广泛的显示内容。读其《新婚别》,虽然是诗人运用自身的想象,构造出新嫁女子的形象,但其遭遇,不得不说在当时是非常可能出现的。这种一个家庭的不幸,所反映出整个大唐王朝的不幸,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不仅传神地表现社会生活,也概括劳苦人民的无穷辛酸和灾难。\n其次,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杜甫诗歌笔力浑厚,文气充沛,意象广阔,这在他的大多作品中都有所反映。而他又善于刻画描写,将自己的主观意识融化在客观的描写中,寓主于客的表现手法。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石壕吏》。全诗描写了石壕村中抓壮丁的场景。村中男丁稀薄,官吏又苦苦逼迫,最后老妇人不得已只得跟随差吏从军。这一幕幕凄苦的景象,在我们现今看来,是应当加以大量充斥了个人情感和道德倾向的指责和批判的。而在诗人的笔下,却除了“吏呼一呵怒”二句微微透露其主观感受外,其余文字都是从客观的角度展现整个状况。诗人将自己的爱憎之情隐藏,转为用事物的本身去感染读者,虽是客观叙述,但深藏了杜甫的斥责和讽刺,寓讽刺于叙事,更突出情感的真挚和哀伤。杜甫善于细节描写,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事物本质的细节。例如《石壕吏》用“老翁逾墙走”,表现官吏频繁征兵抓人给人民带来的恐惧心理和民不聊生的痛苦。《新婚别》中的“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反映了新娘子内心的悲伤和希望能平平淡淡地与丈夫一起生活的单纯愿望。还有《垂老别》中,对老翁心理细腻的刻画,表现人物时而沉重忧愤、时而旷达自解的复杂的心理状态。\n再次,杜甫诗歌具有高度凝练准确与丰富多彩的语言。汉代乐府诗歌中,常常用人物个性化的独白和对话展现人物现象。譬如《西洲曲》和《孔雀东南飞》等。杜甫吸取了这一创作经验,在其诗歌中加以应用,并且不避俗语,使得形象鲜活。这一点在《新婚别》中尤能得到体现。全诗写的是一位新娘子独白。既有对丈夫的埋怨和不满,又有自叹身世的凄苦和不幸,既有女子的羞涩于矜持,又有鼓励丈夫的坚强与贤德。让人读来未闻其声,已见其人。又如其中“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将得”两句,反映了古代淳朴人民嫁鸡随鸡的简单要求,因为写的是底层人民,诗人用这样的语句,更使得这一形象生动,鲜明。增加了诗歌的真实性和亲切感,突出了人物的性格。而在《潼关吏》中,则夹带了问答的形式。在对话的安排上,缓急有致,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心理和神态。诗人问到“修关还备胡”,然而关吏却不急答,这一“缓”,使人可以感觉到关吏胸有成竹。对话中神情毕现,形象鲜明,关吏的答话中,给读者留下守关唐军坚韧不拔、英勇沉着的印象。最后提一下,杜甫还完善了多种诗歌体式。他不仅擅长七律,五律,五绝,七绝等各种近体诗歌形式,也精通于三吏、三别这一类的古体诗。他灵活运用伸缩性较大的五、七言古体和律诗来创作叙事诗歌,从而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也发展了各类诗歌体式。总而言之,上述艺术成就,使杜甫诗歌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艺术现实主义的发展高峰,并形成了其独特的“沉郁顿挫”风格,开拓了诗歌的境界,为后世表现现实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从“三吏三别”谈杜甫的爱国情怀(三)杜甫三吏三别赏析\n<新婚别>【从“三吏三别”谈杜甫的爱国情怀】杜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从“三吏三别”谈杜甫的爱国情怀】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新婚别》译文\n兔丝依附着柔弱的蓬麻而生长,当然是长不长了。一个女人家嫁给了出征的丈夫,还不如丢弃在路旁等死。我和你结为夫妻,没想到,连床被都来不及睡暖。我们傍晚才结婚的,你一大清早就要离开了,未免也太匆忙了吧?你这一去,虽然只是戍守在不远的河阳,而我的身分还没有真正确定,叫我怎么去拜见公公婆婆呢?想当初我爹娘抚养我时,把我当宝一样藏起来,不许我抛头露面。然而,身为女人的我,本应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你现在就要去战场上送死了,我的心情沉痛得好像要断了肠一样!我真希望能跟着你一起去,但眼前的情势又是那么紧急。我只能忍着泪劝你,不要太过于思念这段新婚,要努力为国家效力才行。一个女人家如果真的跟到军中去,恐怕会影响了军威啊。我悲叹自己出身贫穷,好不容易才有机会穿上这件新婚礼服。我发誓,这件礼服不会再为第二个人穿了,我当着你的面,卸下了美丽的粉妆。哎!抬头看看天上的飞鸟,它们不论大鸟小鸟,都是成双成对地飞着。偏偏人世间的事情,是这么的违背人意,然而,尽管命运如此,我对你的爱情永远坚贞不渝!版本二:\n兔丝把低矮的蓬草和大麻缠,它的蔓儿怎么能爬得远!把女儿嫁给就要从军的人哪,倒不如早先就丢在大路旁边!我和你做了结发夫妻,连床席一次也没能睡暖;昨晚上草草成亲,今早晨便匆匆告别,这婚期岂不是太短,太短!你到河阳去作战,离家虽然不远,可已经是边防前线;我们还没有举行拜祭祖先的大礼呀,叫人怎么好去把公婆拜见?我做女儿的时光,不论黑夜还是白天,爹妈从不让我抛头露面;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今我嫁到你家,爹妈盼的是平平安安!你今天就要上战场,我只得把痛苦埋藏在心间;多想跟你一块儿去呀,只怕是形势紧急,军情多变。你不用为新婚离别难过啊,要在战争中为国家多多出力;妇女跟着军队,恐怕会影响士气。\n唉!我本是穷人家女儿,好不容易才制办了这套丝绸的嫁衣;可从现在起我就把它脱掉,再当面冼掉脂粉,一心一意等着你!你看,天上的鸟儿都自由自在地飞翔,不论大的小的,全是成对成双;可人世间不如意的事儿本来就多啊,但愿你和我两地同心,永不相忘!垂老别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从“三吏三别”谈杜甫的爱国情怀】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n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杜甫《垂老别》鉴赏垂老别杜甫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n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在平定安史叛乱的战争中,唐军于邺城兵败之后,朝廷为防止叛军重新向西进扰,在洛阳一带到处征丁,连老翁老妇也不能幸免。《垂老别》就是抒写一老翁暮年从军与老妻惜别的苦情。一开头,诗人就把老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