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活动反思 9页

  • 77.00 KB
  • 2022-06-16 发布

亲子活动反思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亲子活动反思  许多家长不知道亲子活动反思,不知道托班亲子活动应该做些什么,下面的一些游戏向家长说明亲子活动反思,托班亲子活动应该做些什么,希望大家能够有所启发,更好的普及和开展托班亲子活动。亲子活动反思,托班亲子活动应该做些什么幼儿园亲子活动是幼儿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倍受小班幼儿的欢迎,因此,以亲子活动为载体来影响小班幼儿的交往行为符合小班幼儿心理特征,是促进小班幼儿交往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  一、科学的亲子关系是幼儿交往能力提高的前提  良好的亲子互动能带来积极的教育效果,不良的亲子互动亦能起到反作用,因此,要利用亲子关系来推动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必须以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为前提,形成科学的亲子关系是关键。我通过召开家长会以案例学习,座谈等方法帮助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  1、家长应以平等的态度与幼儿正确的交往。吴放、邹泓(1995)的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幼儿与同伴的交往能力都有同样高的预测性和积极的影响。由于安全性高的依恋关系是建立在家长对幼儿的良好行为反应基础上的,在与家长长期交往的过程中幼儿会模仿家长的行为,用家长对待自己的同样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同伴。为此家长应改进家庭教育,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往,用正确的教育观来加强对幼儿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的培养。  2、家长应恰当引导幼儿的交往行为。刚入园的幼儿与人交往再所难免,如果家长引导不够或者过问方式不当,都会误导幼儿。如娇惯放任型。幼儿在园与朋友发生的冲突后家长只关注自己孩子的损伤,不过问原因,不就事教育,长此以往孩子依然霸道,与小朋友合不来,经常动手打人。再如管束过严型。生怕孩子惹事端动不动就拿严重后果来恐吓孩子,久而久之使孩子胆小怯懦,性格孤僻,易成为不合群幼儿。  二、通过亲子活动形成幼儿乐意与人交往的态度  1、学习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  语言表达是与人交往的重要工具,能否正确运用交往性语言是关乎幼儿间交往成败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幼儿交往意愿的主要原因。我通过组织几个亲子活动,使幼儿在良好的情绪中学会使用“你好”、“请”、“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等基本的礼貌用语;知道必要时应该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习倾听别人的看法,掌握了与人交往所需的其本技能。  如亲子游戏《让我来介绍》中,我让家长与幼儿戴上相同的头饰演一对动物父(母)子,第一次音乐起,他们手牵手去“郊游”,当碰到跟自己一样的动物时就要停下来由长辈说“你好”(要够大声,够清楚,能起到示范作用),然后相互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孩子“这是我的孩子名字叫***,我们一起玩吧!”在音乐声中他们手拉手一起玩直到音乐结束互相说“再见”。第二次音乐起,方法同上,但要由孩子向对方介绍自己的父母。通过这次游戏,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中,从父母与他人交往的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学会与人打招呼与道别,有大部分的幼儿能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父母,孩子表现出很好的亲和力。  再如亲子情境表演《我当老师》,我请幼儿扮演老师,父母扮演幼儿园小朋友,铃声响,开始“上课”,有的“小朋友”开始哭,有的“9\n小朋友”拉扯着“老师”的衣角,吱吱唔唔,“老师”着急的问为什么,“小朋友”还是哭,(教师启发:这时候你想听听他想干什么吗?请他告诉你,好吗?你可以对“小朋友”说:别急,请你说给我听,让我来帮助你。),“老师”终于让“小朋友”说出理由,总算把事情解决了……教师总结:小朋友有什么想法,要说出来,这样别人才可以帮助你啊……通过这个亲子情境表演,幼儿从大人的角度理解了表达的重要性,体会到“表达”不仅是自己的需要,也是别人了解自己的途径,从而激发幼儿自身表达的愿望,降低了幼儿与成人、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障碍。  2、感受交往的乐趣,喜欢交往  与人交往,乐在其中。交往活动能扩大幼儿的人际关系网,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只有让幼儿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所在,才能使交往活动内化为幼儿的需要,从而更好的推动幼儿与人交往。  如亲子聚餐会,我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一份“美食”,拿到幼儿园跟小朋友们一起分享。活动中家长与幼儿相互打招呼,介绍了食物的来源与制作方法,再一起分享美食,幼儿非常开心,都表示要再组织这样的活动。再如我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请柬邀请小朋友到自己家里来做客,孩子们在不同环境中增长了许多见识,幼儿在这种有父母支持的交往活动中能放开手脚,大胆交往并体会到了与人交往的乐趣。  三、通过亲子活动,学习与人分享  小班幼儿独占玩具的行为极为普遍,这跟现在小型化的家庭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些独占倾向强烈的幼儿大多不太会与同伴相处,处处表现以自我为中心。因此,有意识、有针对性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能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小班上学期,让幼儿跟别人分享属于自己的东西有点为难,我们可以把分享的概念换成交换或轮流。如亲子活动“好玩的玩具”,我让家长带一样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来园玩,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表演自己玩具的玩法,孩子们非常兴奋,都急着“秀”自己的玩具,同时,也很想玩玩他人的玩具,于是我请他们想办法:你想玩他的玩具,他也想玩你的玩具怎么办呢?通过家长的引导,孩子们运用礼貌用语交换了玩具,体验了分享带给自己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会与人分享。如在“欢迎到我家做客”活动中,我建议家长跟孩子一起策划一次请客活动。让“客人”们坐在一起,鼓励孩子拿出自己的图书、玩具、可口的小食品中,与小朋友一起分享。还有“过生日”活动中,让家长在幼儿园主持自己孩子的生日会,让全班幼儿分享过生日的喜悦心情,再让大家来分享生日蛋糕,幼儿从中体验了分享的乐趣。  分享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因为我们把它分得越多分,得到快乐也会越多。孩子们在分享活动中,相互了解、亲近,学会了如何跟别人一起玩、如何表达意愿以及如何处理争抢纠纷,有效促进了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  四、通过亲子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一权威报告中指出,面对未来教育的挑战,教育必须围绕四种能力来培养新一代,这四种基本能力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共同生活”指培养孩子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能与人共处和合作,提高幼儿的交往水平。一个具有良好的身心发展和较强合作交往能力的人,往往能较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并取得较高的成就。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他们无法充分认识到合作的意义,但是他们能够充分体验到合作带来的互利性、成就感和快乐,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行为与习惯。  如亲子手工活动“做彩灯”,我安排家长只要带部分手工材料来园(不要带全部),在欣赏彩灯后,孩子们都很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彩灯,由于每个人的材料都是不够的,于是启发他们进行合作,他们三三两两合作,做的过程中有说有笑,结果都做出了漂亮的彩灯,把自己的活动室装扮一新,在欣赏彩灯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都大声而自豪地告诉参观的人说“这是我和***小朋友合作的”,脸上荡漾着成功的喜悦.9\n今天我们在“约会书宝宝”环节中,请可心妈妈为宝宝们讲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宝宝们听的特别认真。接着我们便开始进行动物的摹仿游戏,请两位家长手持小兔子和小乌龟的手偶,带领宝宝们一起进行,双脚跳和快速爬的练习,我积极调动家长的活动兴趣,使家长都参与到游戏中来,在此过程中,我发现刘浩桐的双脚跳不是很协调,便及时询问他的妈妈,妈妈告诉我是因为在家中没有对他进行这方面的练习。这时,天天奶奶马上走过来说:“我来教你一招,保证孩子很快就学会。”这时,其他家长和宝宝也围了过来,我想,不如利用这个机会,请家长相互交流一下“练习双脚跳的小窍门”,这样,更多的宝宝就能跳的更好,也使家长之间有了交流经验的机会,一举两得。我立刻提议大家都来交流一下,马上引起了家长的共鸣,乐乐妈说:“我的宝宝虽然会跳,但总是不太协调?”超超妈妈说:“我的孩子起跳姿势有问题,看他跳总觉得特别累。”针对有些家长们的问题和困惑,其他家长纷纷献计献策。有的说:“我们可以让孩子练习从台阶上向下跳。”有的说:“要先加强身体的协调能力,分解动作练习。”还有的边说边做示范。通过这次随机的交流活动,家长们都感到获取了重要的信息,还向我建议,今后多开展一些此类的经验交流活动,能够资源共享,解决他们在育儿方面的困惑。听了家长们的感受,我也很受启发,我想,家长们在育儿方面的好办法、好经验都是从亲身经历中所获取的,也都有一定的实效性,如果我们为家长设立沟通交流的平台,不但家长受益,我从中也会学到很多丰富的知识,今后,再遇到相同的问题时,就能及时帮助家长解决困难。因此,在亲子活动中,除了教师对家长的指导以外,教师与家长之间还需要共同探讨,共同学习,这样,才能使亲子活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使每一个宝宝的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学习、反思、实践,努力探索社区儿童早期教育之路       2002年,我园被北京市教委确立为“北京市社区儿童早期教育示范基地”。作为全市首批20所基地园之一,两年多来,“光明宝宝亲子乐园”在市、区各级领导、专家的亲切关怀与指导下,在全体亲子课题组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面对全新的研究领域,我们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充分挖掘和发挥幼儿园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园发展的早期教育之路,赢得广大婴幼儿家长的好评,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发挥了早教基地园的示范作用。回顾两年多的早教基地建设工作,有很多的收获和体会,现从几个方面总结如下:一.思想重视,组织管理到位为使早教基地充分发挥作用,尽快为社区广大家长服务,我园领导班子对基地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工作:(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园领导带头认真学习《条例》和相关内容,充分认识0-3岁亲子教育普及的重要意义,明确亲子教育不仅能充分发挥我园教育资源优势,为社区家庭提供科学的早期教育服务,还能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促进作用。我们克服时间紧、任务急、资金少等困难,仅用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亲子园建设,并于2002年6月1日免费向社会开放,受到家长欢迎。我们成立了“亲子课题研究小组”,由一名保教主任具体负责早教工作。亲子园筹备初期,党政领导亲自带教师到姊妹园学习取经;选派园内优秀教师参加早教培训,到南京、上海、杭州等地考察,学习掌握0-3岁婴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丰富亲子教育经验,为顺利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二)确立符合园情的工作思路。结合幼儿园实际与教师共同确定了我园早期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即:关爱——关爱每个幼儿,遵循发展规律;关注——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全面发展;关心——关心每个家庭,提供真诚服务。与此同时,我们为家长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要求,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三)积极开展宣传和咨询。亲子园作为大教育观中的一个新生儿,她的成长和发展需要科学理论上的滋润和指导,更需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引导,以使人们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为此,两年来在组织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认识的同时,我们还加大对家长和社会的宣传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编制印发亲子家教报;组织专家讲座、召开亲子家长会、座谈会;下社区开展亲子活动展示等。两年多来我园累计下发各种宣传材料近千份,收到很好的效果。二、通过教学实践,逐渐探索出以“提高家长科学教养能力”为核心的园本研究之路幼儿园早教工作要取得成效,教师的指导形式很关键。我园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充分关注每个幼儿个体需求和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教指导工作,大大转变了家长的育儿观念,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教养能力。回顾两年来的亲子教育活动实践,我园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一)盲目效仿阶段。经过培训,教师虽然对亲子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最初组织的亲子活动仍处于盲目的效仿阶段,即教师把亲子教育停留在活动的组织上,家长在此过程中更多的是观看孩子的表现和在教师指导下的配合,看不到家长与幼儿的主动互动。这些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亲子园的目标应落在哪里。(二)亲子活动进入初步的研究阶段。 9\n亲子课题组的教师在做过一段时间后,对发现的问题(如教师角色意识的定位、活动目标的指向及对活动中对家长角色意识的认识)进行了研讨,大家统一认识,将亲子活动的内容纳入到研究的范畴内。1.在教师观念的转变上:亲子教师从观念到行为主要有以下的两个转变:首先是研究方向的转变。在区幼教研中心带领下,开展了“亲子活动中教师、家长适宜行为”的科研课题研究,教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逐步理出了研究思路和改进方向。其次是指导内容的转变。在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们有针对性地为家长和幼儿提供游戏和玩具材料,并开始关注家长对孩子的指导。2.在教师指导的策略上:把关注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家长配合的有效性及活动中幼儿是否遵守要求等方面转为关注亲子教师在组织过程中适宜行为及玩具材料的有效提供。指导方式变概括性指导为现场个案分析的指导。教师们通过实践、研究很快进入了角色,每名教师在教育技能和科学育儿的方法上收获很大。教师在教育随笔中有大量文章记录了家长、孩子和孩子的成长历程。(三)较深入的研究阶段——探索如何启发家长,唤起家长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教育理念去面对孩子的各种表现:我们组织亲子教师认真分析亲子活动的主体——家长、幼儿现有的水平,从考虑如何与他们形成积极有效的互动为切入点开展亲子活动。我们认为只有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才能与家长共同携手将新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行为后迁移到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中,使幼儿能在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身心得到发展,这也是开展早教基地工作的最终目的。实践中,我们对亲子教育的认识和理解逐渐由表及里,把挖掘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 加强教研,在“内涵”和“外延”上拓宽研究内容。在内涵上:首先,在亲子活动的设计上,我们根据婴幼儿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将活动形式生活化、音乐化、游戏化,并把它确定为我园亲子教育的基本课程。其次,在工作重心的指向上,把关注活动课程设计转变为如何将老师的新观念转化给家长,使家长内化为自身行为后为幼儿提供有效帮助,具体做法:(1)       让家长了解亲子活动的目标、内容与指导要点,使家长有目的的参与到亲子活动中(2)     在亲子活动中,采取“顺其自然”的原则,引导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强迫孩子做某种练习。(3)     在亲子活动中,鼓励家长帮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及时用点头、拥抱、抚摩、竖大拇指等给予肯定和表扬。(4)     在亲子活动中,鼓励家长对孩子要充分信任,将日常生活中的养成教育融入到亲子活动中。指导家长学会赏识孩子。(5)     在亲子活动中,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观察。强调家长对孩子的观察应由关注幼儿的技能转到关注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第三,对亲子活动目标定位的思考,我们认为活动的目标定位不仅要指向单一学科领域中的目标,还应根据孩子现有的能力水平提出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目标,使孩子能在一个社会化的环境中身心健康发展。       在对“亲子教育”外延的理解上,我们拓展了服务内容和方式。(1) 亲子活动的形式、途径应是多种多样的,把远足、大带小、自制玩教具等活动形式迁移到亲子活动中,丰富了孩子的感知经验,拓展了家长在育儿方面的思路。(2) 宣传内容和形式力求做到操作性强、实效性强。宣传的范围从园内每个家庭向社区散居家庭拓展;由发放书面宣传资料到面对面做访谈、电话约谈等;活动地点向由园内向社区发展。(到公园活动、向社区免费开放园内大型设施)(3)在活动时间上,将周末班的时间延长到两个小时,使家长和孩子都能充分地参加活动,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做家教指导。(4)更加重视了家长工作。2004年3月我有幸参加了市教委赴英考察团,到英国进行为期十天的“确保开端”项目计划考察。在了解英国早教现状、相关政策的同时,他们广泛深入的家长工作和先进的家教理念给我很大启发。回来后,我向亲子课题组的教师们介绍有关做法,并针对我园实际调整了工作重心,进一步把亲子活动的重点指向了家长,注意在活动中及时收集家长反馈,针对孩子的情况抛出问题,引发家长讨论,共享经验,使家长每次活动都有新的收获。我园亲子教师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转变家长教育观念的多种策略,有效促进了家长科学育儿能力的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今后努力方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的:“让每一个儿童都拥有最佳的人生开端”一直是我们做好早教工作的追求。两年来的早教实践,使我们加深了对早教工作的认识,取得阶段性成果:两年来为本市、外省市亲子教师做观摩活动近20次,截止目前,我园半日班已开展活动170余次,周末班活动42次,固定参加人数120余名,另有上百幼儿参加了其他形式的亲子活动,发挥了早教基地的作用。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0-6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亲子工作)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任务,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我们要把它作为幼儿园重要工作来抓,才能更好地发挥早教基地的作用。不仅如此它还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只有形成家、园、社区共育网才能真正提高早教工作水平。如何与社区更好地协作,真正将科学的早期教育送到每个家庭、如何使家长在了解0-3岁幼儿特点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教育,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需要解决的。我们希望得到早教专家和广大同行的指导帮助,并通过相互交流、互动不断提高自己,为早教工作的发展作出新的努力。谢谢大家!体验父子亲情·分享合作快乐                                                    海宁市机关幼儿园蒋连群(海宁市一等奖)[活动背景]9\n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承担着教育孩子的重任。调查发现,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参与的85%是妈妈;接送孩子的队伍中,除了祖父辈还是妈妈;与妈妈们的谈话中,经常听到——“他爸爸每天早出晚归,从不和孩子聊天、游戏……”可见孩子缺少与父亲的交流与沟通。在妇女节到来前夕“你准备送什么礼物给妈妈”的谈话中,孩子都想送妈妈礼物,甄甄说妈妈的相框破了,要和爸爸一起做只相框送给妈妈……。于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家庭资源中父亲的角色资源,体现父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亲子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巧手爸爸”的社会性活动。旨在通过活动,让孩子感受和爸爸一起制作的快乐,增进父子亲情;同时充分利用父亲这家长资源丰富活动内容。[活动简介]镜头一:我们能行吗活动方案一决定,我们便设计了邀请函,提早一星期发给了家长。拿到邀请函时,表情都很惊讶。棋棋妈说:“是应该让爸爸也参加活动,要不他一点都不知道。”勤勤爸说:“老师,相框怎么做呀?我可不会。”了了爸:“一定要我参加,让他妈妈来行吗?”玲玲爸:“我们怎么做呀,还是请妈妈吧,女人手巧。”恒恒爸:“幼儿园活动很好,会学到很多知识。不一定要做的好,和孩子一起才是最重要的。”……“是呀,活动难得”听了爸爸们的议论,我说:“你们的手也很巧,一个星期的准备,相信你们一定行。”[分析:从父亲们接到邀请函的表情中,露出了对本次活动的困惑与无奈。这时教师灵活的参与了父亲间的交流,用诚恳、肯定、信任的语言,让父亲感受到教师和孩子们对他们的期望,对他们的信任。]镜头二:巧手爸爸显身手片段一:我是爸爸的好帮手。片段二:爸爸的鼓励真有用。“玲玲,你大胆的剪吧,不会弄坏的。”远处传来了玲玲爸爸的鼓励声。循声望去,只见爸爸握着玲玲的手继续鼓励说:“玲玲,你沿着直线剪,胆子大一点,试一试”说着手把手的教玲玲沿着线剪了一个正方形。“看,我们玲玲不是会剪的吗,继续加油,自己剪吧。”在爸爸的鼓励下,玲玲自己动手剪了一个三角形。片段三:小心,别动这时,淘淘的爸爸大声说:“淘淘,你别剪,小心伤到手。”只见淘淘拿着剪刀,不知道该怎么办。爸爸急忙从淘淘手中拿过剪刀,淘淘呆呆的看着爸爸将一张硬纸版剪成了正方形。当我问:“淘淘,相框做好了吗?”淘淘只是低着头默默无声。“老师,这是我和爸爸做的相框,多漂亮。”玲玲自豪的说着。玲玲的爸爸也说:“这是我第一次和他合作,想不到他挺能干的。”淘淘羡慕的看着。[分析:淘淘的爸爸害怕孩子使用剪刀时受伤,及时地制止了淘淘想做的事情,整个活动中,淘淘始终都没有参加活动,很沉默。爸爸的过渡保护,扼杀了孩子爱动的天性。相反,玲玲在爸爸的支持下,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合作,最后和爸爸完成了作品,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小班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都是我们良好的合作伙伴,有自己的主见和意愿。只要我们相信孩子,孩子定会成功。]镜头三:成功了,我们多开心相框做好了,孩子们都拍手叫好:“我们完成了,我们的相筐多漂亮。”一向不说话的丫丫说:“老师,看这是我和爸爸做的相框,多漂亮,妈妈收到礼物一定很开心。”说着自豪的朝我笑了笑。丫丫的爸爸说:“这个想框是她想的,挺有想法的。”“9\n是呀,我们的孩子平时在家从不动手,没想到今天积极性那么高,我小看他了。”“做相框并不难,幼儿园的活动真有意义。”棋棋爸爸感叹说。[分析:孩子们对于自己和爸爸一起完成的作品都非常满意,体验了活动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从谈话中,我们可以深深的体会到,父亲们对本次活动也很满意,不仅参与了孩子的活动,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使父亲们的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活动反思]苏联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利说过“父亲在家里应当是有权威的人,他的威信越高,孩子对自己要求越严……孩子小的时候,父亲常常忘记自己是大人,像淘气的孩子和孩子一起玩,孩子长大了,父亲是孩子的知心朋友和导师,即严格又正直,言行一致,成为孩子的榜样。”可见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举足轻重。在父亲角色淡出家庭教育的今天,幼儿园开展父子同乐活动,让父亲成为教育孩子的重要他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搭建沟通桥梁,有助于父子同乐活动的顺利开展。开展父子同乐定角色的亲子活动,需要父亲的参与和支持。建立与父亲沟通的桥梁,使交流畅通,有助于父子同乐活动的顺利开展。1邀请函,给父亲打了“预防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邀请百忙之中的父亲参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做好思想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以孩子的口吻,设计了言辞诚恳的邀请涵,提前发给了家长,不仅体现了活动的重要性与正规感,更体现了教师对父亲的尊重。让父亲明确活动要求,提前安排工作,准备材料,做好心里准备,为自愿参加活动打了“预防针”。2尊重与理解,给父亲吃了“定心丸”。教师和家长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家长进行情感交流,会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使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最终愿意老师配合。组织亲子活动不容易,组织一次规定父亲角色的亲子活动更不容易。父亲和教师应互相尊重和理解。当父亲们对于活动表现出了为难的心情时,我们教师应该相信父亲,用肯定、信任、理解的态度来看待家长的困惑,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给父亲吃好“定心丸”。二正确的教育观念,体现了父亲在活动中的主体性。1鼓励与表扬,体验进步的快乐。现在的父亲,大多由于生活的忙碌,对孩子的教育大大咧咧,缺少对孩子的关爱和细心。父亲们应用爱心和细心来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体验进步的快乐。父亲应多夸孩子如“你真棒”“你真行”“相信你一定行”、竖大拇指、微笑、等,让孩子在赞许中体验到进步的快乐。在“巧手爸爸活动中,甄甄和玲玲的爸爸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2信任与赏识,提供成功的机会。亲子活动中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为了作品出色,操作的都是家长的手,即使够看到孩子的手,也是在家长的牵引下。该现象令我们担忧:孩子的手哪里去了?孩子天生好动的手被家长畸形的教育理念捆住了。针对上述情况,让平时带孩子较少的父亲参与活动,让父亲那种他们固有的男性特征如独立、进取、自信影响孩子也是一种好方法。如甄甄的爸爸信任孩子,让孩子体念了成功的快乐。而淘淘的爸爸,包办代替,活动中淘淘很被动。可见相信孩子赏识孩子,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自己做协助者、引导者,给孩子提供了成功的机会。三快乐的成功体验,唤起了父亲的主人翁意识。1、展示作品,体验成功。每一件作品代表着孩子的辛勤劳动,代表着孩子智慧的结晶。在父子同乐活动中,每一件作品代表着孩子和父亲的智慧结晶,蕴含着父子间的浓浓亲情,凝聚着父子间的无限力量。9\n活动结束,及时的展示作品是必不可少的。给父亲一个和孩子共同展示的平台,带着孩子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作品,体验合作成功后的快乐与自豪、欣慰与满足,体现父亲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2、及时感谢,体现尊重。孩子是家长的,但活动是幼儿园组织的,父亲是以支持和配合幼儿园工作来参与活动,共同的目标是教育幼儿。通过及时地感谢,能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能让他们欣慰,更能调动父亲参与亲子活动的积极性。3、做以致用,感受幸福。对于孩子的教育,每一个活动都可以延伸。我们应注意其他活动中使用他们的作品,让他们感受做以致用的幸福。如在作相框活动后,我们在走廊进行了作品展示,让每一位从这里经过的家长和孩子都来欣赏作品。在家长会上,让孩子亲手把相框送给妈妈,从孩子和妈妈的神情中,读出了他们的快乐和幸福。总之,父子同乐人活动作为亲子活动的一种形式,它为我们架起了教师——父亲——幼儿间的互动桥梁,增进了教师——父亲——幼儿三者间的情感交流,使孩子得到了锻炼,体验了快乐,增强了信心;使父亲从快乐的游戏中走近了孩子,走近了幼儿教育。  有效的亲子互动,不但拉近家长与孩子、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之间彼此的距离,也提升幼儿各项身心发展。因此我们在组织亲子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设想考虑的周密。这样或许你会从中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主题活动“我喜欢的动物”孩子们对于动物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不过我们大都是通过图片、DVD等方式让孩子看动物的,没有让孩子们真正接触小动物的机会。一天我们向邻班借了一只小乌龟,孩子们边观察、边模仿,可有兴趣了。于是我们想是否有机会让孩子们真正的贴近小动物,去看一看小动物。虽然在春游时,我们安排了宝宝到动物园活动。但是由于动物园太大,而且孩子活动中过于分散,家长又不了解活动的目的,对于活动有些走马观花,导致了活动中孩子虽然开心,但是所起到的教育作用不明显,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对于自己所看的动物也说不太清楚。再加上家长在活动过程中更多注意的是走过了几个场所,孩子午餐在哪里吃等等,有的家长到后来干脆成了自己带孩子游玩,完全失去了亲子活动的意义。如果能够针对性明确的让孩子和家长参与亲子活动那么效果一定能更好。于是,我们又开展了一次“亲亲小动物”的亲子活动。  我们在活动之前先用网上公开和家园之窗等途径让家长了解活动的完整过程以及目的。在活动的过程中又让有目的的串联整个活动内容,让家长跟着一路进行活动,这样既可以让家长了解活动的全过程而做到心中有数,又可以避免家长分散进行“小活动”。这次有计划、有安排的活动效果非常好。在活动之后家长对本次活动有这样一些评价的话:  佳佳妈妈TO李老师:星期六活动安排得真不错,寓教于乐,小朋友们相互间增进了友谊,最主要我们这些家长也多了些交流。希望这些活动多多,我们一定会积极参加,只是辛苦老师费心了  王梓懿妈妈TO李老师:同意卢一俪、郭佳睿的意见,大千生态园真是一个适合孩子们去的地方,整个旅游策划也很有针对性,王梓懿回家念念不忘东东哥哥,看来还是术有专攻。如果去东方绿洲可能没有这么强的针对性,因为那里的各种设施都是针对大朋友的,感谢李老师让我们开了眼界,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萧毅丰妈妈TO李老师:周末真开心,大千山庄很适合小小孩,这两天太忙,等下周我把照片贴上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通过活动我总结了以下一些心得:  亲子互动效益多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每天短短的互动,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发展,父母也可从中观察孩子的成长历程。“尤其当小朋友是给他人代为照顾时,更能清楚了解,孩子的发展进度跟照顾者所说明的是否符合。”这一点是台北市保母协会理事长何云凤特别提出说明。  现代人工作繁忙,家长与孩子间互动的频率、时间也随之减少,我们班的很多孩子较多时间都是由保姆来照顾的。因此孩子就更需要有时间让家长陪着进行一些亲子活动。特别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在跟宝宝和同班的宝宝以及家长一起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让孩子把大人当做是他的同伴,尤其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可以从中同时学习如何与团体、同伴相处。  有针对性的活动以及新颖的创意9\n  进行亲子互动前,老师一定要有目的的让家长先了解一些知识、方法以及活动的安排,让活动的效能更加的发挥作用,包括语言、视觉的发展、大小肌肉的发育,以及各年龄的发展进程等,设计亲子互动模式之前,都应先考量及学习相关知识之后,再加以运用于整个过程。另外,针对孩子不同的特质、年龄、能力去设计互动的方式,是否可以引起他的兴趣,都是应该要衡量的要素。再有就是要选择合适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活动的场地。场地的选择还要对于活动的目的起到充分的辅助作用。  活动的设计还要注意整个游戏的难易度、适龄性、实用性等。举例来说,3岁左右的小朋友并不适合过于竞技性的活动。而是需要运用自己的直接感官接触,并且有家长或老师在旁指导帮助。当孩子已经达到现阶段的目标时,家长可适度的调整游戏的难度,让他的能力可以更往前迈进。  “适时的加入创意元素,”是亲子互动里相当重要的一环。游戏的过程中,当孩子表现预期外的行为,不妨鼓励孩子发挥创意、潜力,加入新的创意方式,跟孩子一起创造新的游戏方式,或是让游戏的方式更加的完美等,不要限制孩子创意及想象的空间。  只有这样我们所设计出来的亲子活动才能更有意义,更有效果。  上``s21月14号,下了一周小雨,今天停了,似乎天公也想凑凑我们这次活动的热闹,露出了久违的太阳,小朋友们笑眯眯地拉着爸爸/妈妈们的手,也陆陆续续地赶来了。一进教室,孩子们就惊呼不已,一各个跃跃欲试,准备在今天大显身手,有的自己马上搬来了椅子,拿好自己的一份餐盘,准备马上动手了,也顾不上身边的爸爸了;有的自己还不敢弄,非要大人帮着一起坐下,才敢小心开始,我原本以为孩子们不会坚持多久,但是事实却让我大吃,孩子们很安静,在自己的爸爸妈妈指导下,耐心的包着,有的把自己的作品非要跟爸妈的分开,非要让老师看看这是我自己亲自动手包的混沌,我被孩子的认真劲感动了,接着煮混沌,吃混沌,孩子们情趣一直很高涨,在接下去的抱皮球比赛中,更是把孩子和家长们的情绪调节到了最高点,每个孩子和父母,大胆的相互配合,在热情浓郁的气氛中,比赛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有孩子因为没拿到第一名而哭鼻子的;有家长为了给孩子拿第一而不小心滑倒的;有比赛完了还不想离开的……活动开展的很顺利,也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认可。时间转眼即到,在孩子们的依依不舍中,告别了老师,牵着家长的手一蹦一跳地回家了。经过那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似乎和我又亲热了不少,他们大胆的像我述说他们那天的感受,并希望还想再玩一次,我感觉,孩子和我们的亲密关系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进步。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早期教育对人一生发展的巨大作用。让每个儿童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为他们一生发展奠定基础,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于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游戏、学习,家长既是老师、又是玩伴的教育方式——“亲子教育”正在被社会所认可。我园于03年11月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北京市早期教育基地”,在一年多的亲子教育中,亲子教师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过程,积累了一些经验、方法,使教育技能和专业素质明显提高。同时,我们也在亲子教学实践中,体验到反思的重要性,使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成为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 亲子教育反思一 ——亲子教育中的教育对象应该是谁? 许多人认为,幼儿园教师带亲子班很容易,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孩子,亲子教育中也是孩子,只不过年龄小了一些,有家长跟随罢了,不就是变相组织了一次“家长开放活动”吗?于是在亲子活动中,许多教师多面对孩子,忽视家长,导致每次活动后,教师精疲力尽,家长盲目配合教师,幼儿活动被动。 亲子教育中的教育对象到底应该是谁呢?让我们听听美国亲子早教倡导者THOMAS GORDON的话:现代父母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机会和条件来接受如何教养子女的训练,只有预先实施父母教育,提供一系列合理、有效并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协助父母教养他们的子女,这样才能预防和减少儿童适应问题的发生。从亲子教育的内容和目的也不难看出,亲子教育对象是家长。即:让家长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认识儿童不同于成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孩子特有的言行、思维、情感方式,获得与孩子相处的特殊技能、技巧,让孩子喜欢亲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有效影响。在亲子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教师改变了教育对象,更多的指导家长,让家长了解科学指导孩子活动的方法,以家长为主体,发挥家长的自主性,教师成为亲子活动中家长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 亲子教育反思二 ——亲子活动的设计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和家长的需求 亲子活动的组织者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儿童发展需求的活动目标。所以在亲子活动设计内容前,教师要熟悉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在可爱宝宝班(1.5——2岁)进行活动时,教师总在抱怨孩子小,什么都不会说,到处乱跑,很苦恼。我和她一起对活动目标、内容、实施过程等进行反思,通过分析反思发现:教师所定活动目标不符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在1.5——2岁幼儿的言语发展中,只会说两字、三字的词语,不能达到整句话的完整表述,而且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很短,并以跑来代替成人的走。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请幼儿坐在家长前,有意注意的时间长,目标过高,使活动脱离了幼儿。在指导教师进行反思的同时,帮助教师对亲子活动进行改进,使适宜的目标既高于孩子现实发展,又要经过努力能够达到水平;既考虑儿童群体水平,又兼顾他们之间的差异,同时改变幼儿静坐的状态,在亲子肢体互动中,让幼儿快乐的发展。 9\n亲子活动还要考虑到家长的需求。在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向家长示范宣传科学的育儿方法,还要在活动前了解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和经验,将家长中既好又实用的做法引入到亲子活动中,鼓励家长把其深入到家庭应用中。同时,亲子活动也可以从各个方面去考虑家长的需求。例如:一些妈妈由于生完孩子后,体型难以收复,很是苦恼。我们从女性塑身美体角度向更多的妈妈们宣传一些塑身美食、塑身锻炼的好方法,深受妈妈们喜欢。有个妈妈向我们说:“没想到和孩子一起上亲子班,自己不但比以前更会教育孩子了,而且还比以前更漂亮了呢!” 亲子教育反思三 ——亲子活动的形式是否有利于互动 亲子活动中的互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注意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要注意家长和组织者之间的互动。父母对幼儿丰富又积极的情感交流,对于子女未来一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情感。亲子活动中家幼互动要亲切自然、方便易行。例如:亲子游戏——大鸟小鸟中,家长的大手扮大鸟,孩子的小手扮小鸟,大鸟小鸟一起飞,引导幼儿感知方位上下、前后。使父母在亲子游戏的互动中,成为孩子游戏的伙伴、学习的指导者和行动的榜样。 家长和组织者之间的互动在亲子活动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要充分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合理有效的运用家长宝贵的教育资源,使亲子活动有效的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要感谢家长的各种问题,在家长和教师的互动中,幼儿得到发展,家长和教师的育儿水平共同得到提高。 亲子教育反思四 ——亲子活动中教师的语言 在亲子教育中,教师经常反映幼儿听不懂话,家长过于重视活动的结果。我们针对教师的实际问题,反思了教师在活动中的语言。在亲子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要儿童化、游戏化,语调要亲切、具有亲和力。针对较小的幼儿,还可以适当使用一些幼儿熟悉的口头语。例如:在引导小幼儿认知自己身体部位时,我们采用小手爬的游戏形式,适当加入一些口头语。“毛毛虫呀,爬呀爬,爬到肚肚上,拍一拍,拍一拍;爬到屁屁上,拍一拍,拍一拍。”小幼儿在亲切、轻松、自然的游戏环境中,认识了自己的身体部位。 在指导家长中,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指导性。不要因为教师的指导语言不当而造成家长的包办代替。例如:在亲子活动移豆子时,教师为了鼓励孩子用勺子移豆,说:“谁的豆子移的快,小碗最先空,咱们比比赛!”于是,家长通过教师的话就把孩子移豆的动作快慢和最后的结果当成重点,导致手把手的包办代替现象出现了。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具有示范性,帮助家长和孩子更好的沟通,并为家长树立榜样。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找到表扬孩子的位置和原因,不盲目表扬。此外,亲子教师在和家长沟通时,不要给人一种凌驾于人的感觉。在发现家长出现一些不适宜的教育行为时,要用家长乐于接受的语言提出建议。 亲子教师是亲子教育中的主体,同时又是幼儿、家长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新世纪的教师,就要成为反思型的教师,只有在亲子教学实践中,教师不断反思,才能使专业素质得以提高,促进自身成长,体验成功的喜悦。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