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新理念 7页

  • 61.78 KB
  • 2022-06-16 发布

幼儿教育新理念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幼儿教育新理念园丁的工作园丁是幼儿教师的称号,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有这个称号?因为幼儿教师和园丁的责任一样,负责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幼苗成长,有些幼苗长得快,冇些长得慢,冇些先快后慢,有些先慢后快。园丁没办法改变幼苗的特质,正如幼师没法改变孩子的特质。园丁没办法包办幼苗成长的过程,正如幼师没办法包办孩子成长的过程。而无论是幼苗还是孩子,成长后,便要迁移到户外,自己生存。园丁也好,教师也好,都无法预测它们以后要面对怎样的挑战,更不可能永远的照顾他们。每一个孩子以后要走的路都不会一样,而对的困难更是我们不能预计的。所以幼师要为孩子做的,更多是为孩子终身发展,独自解决困难,做好准备。幼师首先要思考的是,没有老师的存在,你的教育是不是还冇效?孩子还会不会主动学习,遵守规则,维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孩了需要那一些元素,才能适应20年后的社会,解决那一个年代的困难。记着,不是今天,是20年后。最后,用什么方法,才能够最有效的令每一个孩子都拥冇那些元素。是“一个都不能少”。只要你能够不断的思考以上三个问题,你已经踏出了成为优质幼儿教师的第一步O教冇目标(一)成长的过程是经验的积累,人只要活着,终一生都在成长、在学习。但婴幼期的八年是最重要的,因为孩了一生人的价值观,以至行为模式,都建立在这八年的经验上,这些决定了孩子以后对人对事的感受和反应。用两个故事说明什么是经验积累。第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想在冰箱上层拿取牛奶,不料手一滑,牛奶瓶跌落地上打破了,牛奶流到一地都是。孩子很害怕给妈妈责罚,但妈妈听到声音走进来,看到发生什么事后,只向孩子说:「你看,冇一条很漂亮的白色河流,我们一起欣赏!」他们欣赏完后,妈妈教导孩子如何安全收拾玻璃碎,然后一起动手收拾。最后妈妈把一瓶牛奶放在冰箱上层,让孩子练习正确取拿的方法。第二个故事:有一天我去幼儿园培训,时间尚早,于是到班里走走,经过小班时,刚好是小班做完餐后活动,冇一框玩具打翻在地,老师问是谁,没人承认,老师很生气,连随把几框玩具打翻在地要所有孩子学习收拾。事后我找老师谈话,她表示因为耍教育孩子诚实及训练他们收拾玩具所以这样做。\n两个故事内的孩子都在过程中积累经验,简单说,学习了成人处事的方式,第一个故事内的孩子学会了以包容、幽默处理错误,让犯错的人不要害怕,在错误屮学习,但亦要为错误负责。在第二个故事内我认为老师处理的方式是一个坏榜样,简单的说,要是孩子学习老师,当其它孩子打翻玩具后,他便会把其它玩具打翻,更甚的当他长大成人,在社会采用以责备、惩罚的方法解决问题。我和信这种处事方式对他的人际关系及种种发展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待人处事的行为反应是关于个人素质的行为习惯,例如当遇到不顺心事情的直接反应,有些会大发脾气,有些会幽默处理,有些会自埋自怨。身教是培养这种行为的方法,幼儿不是用耳朵学习,是用眼睛学习。用眼睛学习周围的成人怎样对人对事,而老师又是孩子接触最多的成人,所以老师第一件要学习的是,正确的对人对事方式,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教育目标(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发展各种能力和传递知识这三件事,可以说是总结了教育的所有口的。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再到大学的教育过程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都不一样,因此教育口的的侧重性亦会有所不同。改变已有的行为习惯有多困难,相信每一个人都体会,幼儿阶段尚未冇任何固化的行为习惯,所以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阶段,冇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力,知识,iq,eq都不成问题了。例如:运动的习惯带来健康的体魄,聆听的习惯是沟通的桥梁,探索知识的习惯是终身学习的动力。因此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说是幼儿教育的最基本任教。随了个人索质的行为习惯外,还有的是生活习惯和兴趣喜好。生活习惯包括了饮食,睡眠,自理等。兴趣喜好包括了学习,阅读,探究,运动等。老师最容易把培养和教导混淆,行为习惯只能够是培养出來,用教导的方式只能够传递知识,孩子会冋答正确的答案,但行为上不一定会体现。每一个孩子都会说出好孩子的要求,但会说出正确答案的,行为上不一定能做到。培养是让孩子在生活环境的长期熏陶屮,形成了习惯。所以要是老师只用训示或讲故事方式教育孩了而没有配合环境教育,例如身教,只能教会孩了回答问题的知识,不能够内化成孩了的习惯,在外界的压力下,好像有效,但一旦没有了外界压力,不但会失效,可能会更叛逆。古语也有说:「言传身教」。培养行为习惯的环境有三个条件:一致性,明确性,条件性。一致性的意思是只有一种方式处理事情,例如有一个孩子做错了事,老师不会因为对孩子的偏爱或口已的情绪而影响了处理的方式,不管是谁,只有一种反应。明确性的意思是孩子能清处理解,例如把玩具放好,这个「好」对孩子便不明确了。条件性的意思是必需拥\n有有效的条件,例如需要有合适的图书才能培养阅读的兴趣。年龄越小,培养的效果越明显,所以老师应该在小班时争取培养生活的行为习惯,特别是班级的常规,这样到中大班便很容易进行其它教育。学习的行为习惯原则上是天赋的,基木上每一个孩子天性就是好奇,喜欢探索发问,坚毅不屈。只要老师保持让孩子主导的愉快宽松学习环境,孩子这种天赋便得以保存。假如有两个老师,一个很有耐性从不发脾气,但文化不高,没有什么能教孩子,另一个文化很高,毎天都有新内容教给孩子,但没有什么耐性,脾气不好,你会选择那一个作为你孩子的老师,问问你班里的家长,他们会选择谁。我相信大部份都会选择前者。由此可见身教在幼儿园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最理想的是教师不断提高个人索质,待人处事方式,在与孩了相处三年,建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了学习。我们对孩子有许多的要求,有礼、谦让、毅力、恒心、温和等等。作为老师,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毕竟行为习惯只能“培养”,而建立正面模仿的形象及最佳的“培养”方法之一,亦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孩子的正确价值观念。教育目标(三)无论是能力或知识都有质和量的评核,质代表了理解及运用的水平,量代表了内容的多少。学游泳一定要实践,只有自已不断的实践才能学会游泳。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其它能力的发展,老师无办法把能力教给孩子,无论是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艺术的能力,科学的能力,都只能捉供合适的环境让孩子实践,让孩子在实践屮发展了能力。在需耍的时候,老师也耍作正确的示范,就好像游泳教练作示范一样,但是决定能力强弱的关键元素是实践的经验。刘翔的教练不会比刘翔成绩更好,但是教练会用有效的方法引发他的潜能。同样,老师的廿标不是把孩子教到像自己一样,应该像刘翔的教练,帮助孩子把潜能释放。幼师捉供给孩子锻炼的工具就是经验。学习经验的质量不等同数量,只冇经历过各式各样的坏境才能丰富经验,例如:和各种年龄、背景的人进行交谈的经验,相比和单一对象重复性进行交谈,前者会更有效丰富语言的发展经验。但记得,这些安排离不开教育的基本原则:从浅到深,从易到难。教育目标(四)能力发展有质量和数量的区分,同样,知识的质量也有三种层次,第一种层次是回答试卷(应试式),例如:知道「X」是英文字母的其中之一。第二种层次是理解,知道在其它条件的相对关系下,知识的不同演绎,例如:知道在不同情况下,「X」可以代表了英文字母,可以代表错误,可以代表望远镜的倍数,亦可以代表\n“cross”的简写。第三种层次是掌握运用,即是可以跨领域(学科)运用知识,重新演绎知识的作用。例如把「X」作为藏宝图的坐标。每一个人都听过的故事:哥伦布问有谁能够把一只鸡蛋竖立,没有人能回答,哥伦布把鸡蛋的一端轻轻打破,蛋稳稳站立了。中国则有司马光打破水缸救人。近代的有雷达,杯而及手机的发明,音乐的冇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这些都是跨领域运用知识的实例。拿握知识不但体现了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对幼儿来说,更直接的影响是在屮小学的学习能力,因为对某一种知识的认知经验决定了该知识的可建构性,用以上的「X」为例,假如孩子只知道「X」代表了英文字母,当学校的老师说这个显微镜是300x,他便不一定明白。所以丰富的知识经验有助于孩子在学校及社会中学习的理解能力。由此可见幼儿教育的质比量重要,提高质量没有什么秘诀,答案是丰富孩子的经验。最有效丰富孩子经验的方法不是成人的教导,而是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积累经验的动力,然后再为孩子提供合适的探索学习环境。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份,不管是在快餐店还是玩具店,孩子都在思考,在探索。这样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学习经验与学习内容的关系假设今天老师要教孩子认识苹果,有关苹果的知识便是学习内容。把这些内容传递给孩了的过程,亦即是孩了在学习相关内容过程屮经历的经验便是学习经验,所以两者Z间没有绝对的关系只有相依附的关系。简单的说,内容是教什么,经验是怎样教。如果老师首先把苹果放在布袋内讣孩子用手岀没,把摸到物体的大小、软硬、形状和过去的经验作比较,孩子在这个学习过程发展了触觉及形象思维。假如老师还要求孩子描述,言语能力亦得到发展。曲此口J见学习经验导向了目标发展。如果老师的教学方法是立刻出示苹果并告诉孩子准备好冇关苹果的知识,那么孩子的学习经验只是被动的接收知识,不但没冇发展相关经验,长期被动式的接收知识还会扼杀了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慢慢地只会询问别人查询答案而不会自己找答案。幼儿教育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同时幼儿期亦是各种能力的发展关键期,所以老师备课时除了思考学习内容时,更重要的是思考什么是有价值的学习经验。但从另一角度分析,提供有价值学习经验的教育过程,和对于单向灌输需要更多的时间成本,所以这是质与量的选择。老时必需考虑到内容对幼儿的急切性,判断有没有探索的价值。假如关系到卫生安全事项,直接了当告诉孩子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会更适合。\n聆听一另类教育心理健康源自平等的沟通,孩子需耍倾诉,但是家庭环境往往缺乏这种机会。于是委屈、不快乐以及成功、开心的情绪没有渠道宣泄,当积累了许多后,孩子便会在行为上反应岀来。为了帮助这些孩子,聆听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在餐后进行聆听活动,也可以特别安排环境。首先教师在活动室设置一个隐蔽的聊天区,区内放置有手偶类道具。孩了可以进去自由聊天,老师亦可以和孩子进行聆听活动。刚开始使用区域时,不要过于在意,待孩子都习惯了这个区域后,老师才开始和一些主动进区的孩子进行活动。在进行聆听活动时,老师主要的工作是让孩子畅所欲言,不管孩子说的内容是什么,老师都不应加以评价,正确的反应是以不带情绪的声咅重复孩子的话。重复的原因是让孩了感到关注,不耍评价是因为希望孩了尽情宣泄情绪,评价后果可能是阻止了孩子倾诉。假如孩了不愿意主动倾诉,老师可以尝试首先和孩子进行平行游戏,例如建构类或角色类,建立孩子的信任感,才进行聆听活动。引导孩子谈话的方法可以是以角色类玩具导入,例如以手偶向孩子讲讲心事,再问孩子的心事,假如孩子不愿讲,别着急,过几天再来。我便试过一个孩子每一次都紧闭嘴巴,总共尝试了十六次才开始讲。今天孩子的家屮都不缺玩具,缺的是倾诉的对彖。幼儿教育的目标应该补充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不足之处,而不是重复已经有的内容。如果班里只有十个孩子要是班里只有十个孩子,老师,你的工作是否会变得容易些呢?而对十个孩子,教学工作应该容易些吧!但是十个孩子也会存在个体差异的问题,你的教学活动应用在30个孩子身上和在10个孩子身上会有什么不一样,是否还是会有些孩子没有兴趣而失去注意力,要是孩子之间的能力差异较大乂或者经验兴趣不同,只是减少孩子的数量,而没有调整教学方法,效果又会有多犬区分?只有十个孩子,教室相对是安静了,但孩子的交流机会又少了,但是和其它孩子分享及交往的经验是否现在独生子女正正需要的呢?当然,只有十个孩子,老师能更有效关注每一个孩子发展所需,但如何关注、关注什么?怎样使用关注所得到的信息?这种种工作无需等到只有十个孩子才做,现在就能开始做,只耍你每天假设班里只有十个孩子,特别关注这十个孩子,明后天转换其它的孩子,三天下来,所有的孩子不是都能关注到一遍了。你会说其它孩子也需要时间去照顾吗!想深一层,冇什么是你需耍照顾的?行为习惯是培养的,能力发展是自学的,你真的需要许多吋间去直接指导孩子吗?\nI•个孩子的班额确实在某些工作上能减少老师的负担,但是这样会大大增加了教育成本。而且只调整班额而没有相应调整教育教学能力及技巧,不见得在教育效益上有多大的帮助。更冇效的方式是重新调整教育观念,尽量把工作转化为教育行为,增加间接指导,培养孩子进行安静的个人或小组游戏的习惯,有效利用游戏中学习的间接指导教育方法,这样便可以用轮换的方法,随时调整需要直接指导孩子的数量。善良这个题口好像很不合时宜,现代流行的是iq,cq,多元智慧,穷爸爸,富爸爸,孩了理财至富,老狐狸的智慧等等。在歌颂聪明,财富的社会现状下,善良好像和时代脱节!但人生的成功与否不止一种评价标准,地球村文明的延续需要多元素组合的支撑,而善良是联系个人与其它生命之间的原素,也是做一个好人的基本条件,幼儿期是建立价值观念的初始阶段,所以为幼儿提供正确的信息,培育他们成为善良的人是幼儿教育的第一个责任。让每一个孩子学会尊重地球上每一个生命的权利。当然善良的人也可以是一个精明的人,一个拥有自已原则的人,一个会悍卫自已权利的人。选择合适的关注你应该知道的事实:婴儿天生便是学者,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婴幼儿不断探索学习,每一件事对他们都是新鲜好奇的,他们勇于尝试,不怕失败。你需要知道的事实:婴幼儿在成长的探索过程屮会遇上各种经验,有吋侯会有大人对他斥责:「别乱动、乱走、乱搞。」亦会有大人对他说:「画得好,奖你一朵小红花。」你更耍知道的事实:原来天生的学者经过了各种经历后,学习前开始考虑价值,原来为了学习而学习的他,变成了为价值而学习的他。老师,孩子需要的是关注,并非奖励,最好的关注不是以奖品奖励孩子,而是为孩子创设一个能让孩子专注学习游戏的环境,让孩子在不断尝试后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便是给孩了最实际的关注。现在幼儿园非滋流行一种鼓励方式,叫作「棒棒非曲棒」,"good,good,verygood!〃,小孩子只要做了一点点事,老师和其它孩子便以非常夸张的动作配合口号去表扬孩子,除非这个孩子有特别心理需要,否则这是非常不好的表扬方法,很容易造成孩子为表扬而学习的依赖习惯。除非孩子有特别心理问题,我不赞成过份的表扬,孩子需耍的是关注。关注可分为\n多种力度,从你在孩了的视线范围、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到一句说话。让孩子持续为了学习而学习,老师,请选择合适的关注。不一定要有答案才能教今天去一所幼儿园培训时看到老师F1计划内的折纸活动是蘑菇o折蘑菇没什么问题,只是老师的主题是种子,而最近一直在研究的蒜头,蘑菇好像沾的边不多。聪明的你也知道原因是老师只能找到折蘑菇的方法而没有折蒜头的方法。是否一定要有答案才能教?折纸的教学过程可以式老师指导的一步一步折,也可以是孩子自由创作,还可以是老师指导部份,孩子自由创作部份。,不同的教学过程有了不同的发展。第一种教学过程中孩了发展了按照指示完成工作,在第二种教学过程中孩子发展了创意及解难。在最后一种教学过程中孩子两种能力都发展了一些。采用主题探索课程的原因是希望能通过主题把学习内容连贯,把经验延续,籍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就以上的例子,老是可以让孩子自由创作折蒜头,没必要一定要有标准的方法折。在艺术创作的领域中,老师不一定耍有答案才能教,提出问题后,向孩子学习,共同找出各种答案,在找答案过程中共同进步。假如“按照指示完成工作”是设定的目标,让生活环节或其它教学环节去体现这个目标,毕竟学习兴趣述是首要条件,而且教育不只是一节活动。假如有些孩子说不会创作,这是主动学习的问题,反映了更加需要创作性的活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