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00 KB
- 2022-06-1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部分总则 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依据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五、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一、健康 (一)目标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内容与要求\n 1、小班(1)喜欢上幼儿园,愿意和大家一起玩,在集体生活中情绪愉快。 (2)学会独立进餐,正确使用小勺,初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和主动饮水的习惯。 (3)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勤盥洗的习惯,正确使用毛巾、餐巾、手绢,养成饭后擦嘴、漱口及其经常饮水的习惯,学会自己刷牙。引导幼儿学习按次序穿脱衣服和鞋袜,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4)引导幼儿学会上厕所,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5)认识五官和四肢,知道其功能,不将手或其他异物放进耳、鼻、口中。 (6)知道自己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及电话号码,外出时不离开大人。引导幼儿不去危险的地方,不摸危险的东西,知道上下楼不拥挤,玩时注意安全。(7)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并遵守游戏规则。(8)学会一个跟着一个走,能较灵活地控制方向;学习走跑交替,跑步动作自然,不与他人发生碰撞。 (9)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时,学习自然起跳、轻轻落地;学习用单手自然地向前上方做投掷动作,学习滚球、接球;学习正面钻,协调地爬,鼓励幼儿攀登较矮的大型玩具;学习在宽约25公分、高20公分的平衡木(斜坡)上行走。 (10)会使用球、圈、沙包等轻器械进行体育锻炼。练习小肌肉动作(如:捡豆子、搭积木等)。 (11)能听懂最基本的口令(立正、稍息、看齐、齐步走等)学习模仿操及简单的徒手操。 (12)身体不适时及时告诉成人,配合医生做身体检查;有病能配合诊治、服药;能接受预防接种。 2、中班\n(1)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情绪愉快,懂得快乐有益于健康。(2)愉快、安静地就餐,学习使用筷子,养成不挑食、不撒饭的良好习惯,能主动饮水。(3)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独立、有序地穿脱衣服,将脱下的衣服放在指定的地方,探索学习整理床铺。引导幼儿保持个人卫生,维护环境整洁,不扔废弃物品,不随地吐痰,不乱写乱画。(4)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巩固正确的盥洗习惯,逐步学会独立大小便。(5)认识身体各部位的主要功能,并懂得初步的保护办法;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立、行及阅读姿势。(6)记住幼儿园和父母的名字及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知道在与成人失散后的联系办法。(7)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不动危险的东西,不去危险的地方,不带陌生人到家里来,不跟陌生人走;引导幼儿遇到危险知道躲藏。(8)鼓励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自觉遵守活动规则。(9)走、跑、跳动作协调,能听信号变速走、变速跑、分队走、一路纵队跑等;能较好控制自己的速度和方向。能较协调地进行小肌肉动作练习(如拿筷子、穿木珠等)。(10)学习立定跳远、行进跳、助跑跨跳,能较好的控制跳跃方向;学习侧面钻过障碍物(如拱形门、圈等),积极参加各种爬行、攀登活动,在活动中动作较灵活、协调;学习在较窄的平衡木上行走(约20——30公分宽),能原地自转约三圈不跌倒,闭目向前走约十步。(11)学习单手肩上挥臂、丢沙包、投纸镖等轻物,能自抛自接低(高)球;学习左右手拍球,会使用球、绳、圈等器械或其他废物材料开展小型多样的身体锻炼,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多种运动器械的玩法。\n(12)能熟练地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的动作,能随音乐节奏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动作准确。 3、大班 (1)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有活泼、乐观的性格;愿意与同伴一起分享快乐,能为自己和同伴的进步感到高兴,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勇于克服困难,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各种活动中培养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习惯,学会根据气温变化及自己的冷热感觉主动增减衣服;鼓励幼儿参加简单的劳动。 (3)认识身体主要器官及其功能与保护方法,了解一些预防疾病的知识和换牙的常识,知道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能独立完成小肌肉动作(如系、夹、切等)。 (5)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了解交通规则,引导幼儿安全地使用易于操作的劳动工具和用具。 (6)有自我保护意识,不玩火、不接触煤气、不触摸开关、电源,初步掌握在遇到危险时简单自救的方法。 (7)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逐步提高幼儿对寒冷、炎热、日晒的适应能力,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体育活动中知道克服困难。 (8)引导幼儿能轻松自如的绕过障碍、曲线走跑,要求姿势正确,速度适当提高。 (9)幼儿跳跃动作更加灵敏、协调(如连续跳、触物纵跳等)。 (10)学习近距离的投掷活动,投掷命中率不断提高。(11)引导幼儿根据运动器械和障碍物的不同特点练习不同类型的钻、爬和攀登动作;引导幼儿熟练地在垫子上作前滚翻的动作。\n (12)学习在平衡木上变化手臂动作或持物走,练习走过窄道(约10——15公分宽),发展平衡能力;学习跳皮筋、跳绳、踩高跷(约8公分高)。 (13)初步掌握运球方法(如拍球跑、脚带球、脚踢球等),学习打羽毛球。 (14)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掌握多种运动器械的玩法,会使用球、绳、棒、沙袋、积木、凳子、报纸等材料创造性地进行身体运动。 (15)能熟练地听各种口令和信号作出相应的动作,能迅速整理队形、变换队形,能随音乐有精神的作徒手操和器械操。 (16)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体育卫生知识。 (三)指导要点 1、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2、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3、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4、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二、语言(一)目标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n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内容与要求 1、小班 (1)注意倾听别人说话,能听懂一段话或作品的主要意思,能围绕主题内容回答问题。 (2)能根据语言指令连续行动或完成一项任务。 (3)学习用语言主动与人交往,愿意当众回答别人的问题,说话自然大方并能使用已经学过的词汇。 (4)学会正确发音,转述简单句,朗诵儿歌,在老师的帮助下复述故事,并能表述故事中主要的人和事。 (5)培养幼儿对早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活动中学习从前到后一页一页地看,并能辨别图中的人和物。 2、中班 (1)能注意倾听别人说话,喜欢听故事,能听懂一段话或作品的主要意思,并能通过想象进行简单的表述。 (2)学会听懂简单的语言指令,并能按语言指令行动,能听懂简单的儿歌和故事。 (3)乐意用语言与人交往,能大胆地当众讲话,谈话和讲话能围绕主题,会轮流讲话。 (4)说话语言连贯,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较准确地回答别人的问题。 (5)学会通过观察描述人物或背景,能独立地朗诵儿歌、复述简短故事、仿编诗歌并续编故事。 (6)能恰当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会对他人的行为和表现进行简单的评议。\n (7)喜欢看图书,知道书名,独立看图时能看懂每幅画的大意,并能进行简单讲述。 3、大班 (1)能有礼貌地倾听别人说话,能辨别普通话、声调、语调和语气的不同变化,能听出一段话或一篇作品的要点,并能想象描述情景和表达情感。 (2)能主动、大胆地使用适当的词、句、语段来表达思想和意愿,乐于参加讨论和辩论,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 (3)学会正确使用声调、语调,大胆准确地使用各种词汇。会独立朗诵诗歌、复述故事、仿编儿歌,并进行创造性讲述。 (4)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清楚、连贯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对自己和他人的表述进行简单的评议。 (5)学会独立阅读,并会讲述图书的主要内容。 (6)感受幼儿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体验作品的思想感情脉络。 (7)培养幼儿对认读汉字的兴趣,利用图书学习阅读,识别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字、词;初步学习书写技能,注意正确的握笔方法和坐姿。 (三)指导要点 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2、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3、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n 4、严禁进行小学化的识字和拼音教学,更不得进行考试。 5、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三、社会 (一)目标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二)内容与要求 1、小班 (1)了解并初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要求与愿望。 (2)认识集体中的同伴与成人,愿意与老师和同伴交往,学习与同伴友好相处。 (3)初步懂得并遵守一日生活中的有关规则。(4)对周围环境有好奇心,能愉快地参与各项活动。(5)了解社会生活中的最基本的规则,认识几种常见的交通标志(如红绿灯、人行横道线等)。(6)初步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乡。 2、中班 (1)知道自己的兴趣、愿望,初步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异同。(2)学会与同伴友好交往与合作,学习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冲突,初步学会谦让和分享。 (3)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并能遵守公共场合的规则。\n (4)愿意承担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和集体服务劳动,初步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5)学习关爱并尊重父母、长辈和老师;愿意帮助弱小者,有爱心和同情心。 (6)认识和了解本县区的名胜古迹、风味小吃和土特产。 (7)初步学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8)初步形成诚实、勇敢、助人为乐等良好的品行。 (9)愿意主动与人交往,有了解社会生活的愿望。 3、大班 (1)自觉地遵守一日生活中的各项行为规则和公共场合的规则。 (2)能主动地与同伴进行交往、合作与分享,能解决交往和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注意倾听他人的愿望与意见。能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4)形成初步的集体意识,愿意关心集体,具有初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5)喜欢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爱护玩具、图书和用具,轻拿轻放。尊敬劳动者。 (6)尊敬长辈,帮助弱小者和有困难的人,具有友善、诚实、守信等优良品质。 (7)通过多种手段,了解中国和其他国家,尤其是家乡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培养幼儿爱爱祖国、家乡的情感。 (8)初步学会分辨是非,激发初步的爱憎感。 (三)指导要点\n 1、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其应该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2、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主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之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 3、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四、科学 (一)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内容与要求 科学常识 1、小班 (1)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感知四季特征,体验自然现象(如刮风、下雨等)、科学现象(如滚、转等)的奇妙。 (2)认识常见的动、植物的特征,初步了解他们与人、环境的关系,喜欢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了解他们的特征和明显变化。 (3)引导幼儿观察常见事物、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具等特征及其用途。 (4)了解各种感官的功能,学习运用感官去发现、探索周围的环境。\n (5)提供适量的可操作的材料,使幼儿能够运用感官进行简单的操作活动,并能按物体名称或某一特征归类。 (6)能发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愿意参加科学活动。 2、中班 (1)利用自然环境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并从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亲近自然,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对人和动物、植物的影响,知道晴、阴、雨、雪等天气现象。 (3)认识一些动、植物,并参加饲养小动物和种植物活动,在活动中感知动、植物生长现象,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关系,爱护周围的自然环境。 (4)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并能与同伴或成人交流。 (5)能主动参加科学活动,喜欢探索周围自然界,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发现它们的变化与特征。 (6)在操作活动中,能用常见的材料进行观察和简单实验,感知磁铁、砂石、空气等特征及物体的沉浮、溶解等现象。 (7)接触一些现代生活中的科技产品,感受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3、大班 (1)主动关注周围事物和现象,勤于观察、乐于探索,喜欢表达和交流,并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与发现的乐趣。 (2)进一步了解四季,知道季节与人类、动、植物、环境等的关系,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热爱大自然。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 (3)了解各种环境中的动、植物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知道水、空气、土壤与植物生存的关系,理解环保的意义。\n (4)更多的了解一些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如:家用电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生产工具等)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5)能主动运用感官观察事物和学习观察方法,能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能用语言与成人或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探索过程和方法,表达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愿望。 (6)学习风、电、水和太阳对人类的益处和危害,感知简单的物理现象,声、光、电、磁和颜色的变化、沉浮等,体会事物的发展变化,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 (7)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操作材料,为幼儿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数学 1、小班 (1)在操作活动中,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比较2-3个物体间量的差别(大小、长短、高矮),并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3个以内)。 (3)学习按物体的相同点分类(如颜色、形状)。 (4)体验物体的对应关系,比较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5)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6)学习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并能按数取物。 (7)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点,会进行简单的搭拼活动。 (8)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方位。 (9)在日常生活中,会区分早晨和晚上、白天和黑夜,知道正确表示时间概念的词。 2、中班\n (1)引导幼儿对数学感兴趣,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及游戏中的简单问题。 (2)学习按物体某一方面的特征进行分类,范围逐渐扩大。如按量的差异分类(大小、薄厚等),按物体的形状分类,按物体的颜色分类。 (3)能点数10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认识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能按数取物。 (4)能不受物体大小、形状、颜色、排列等外部特征的影响确定10以内物体的数量,逐步建立守恒概念。 (5)感受10以内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6)学习10以内的序数,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7)进行5以内物体的正排序和逆向排序,能进行简单的、有规律的排序。 (8)在活动中,运用视觉、触觉等感官认识区别物体的宽窄、粗细、轻重,学习简单的自然测量。 (9)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能辨认与这些图形相似的物体,学习图形的等分,用几何图形进行搭拼。 (10)在日常生活中,知道昨天、今天、明天等概念,并能较准确地运用这些词语,认识日历,知道年、月、日、星期等。 3、大班 (1)引导幼儿对记数活动的兴趣,体验用已有的数学经验及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2)学习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范围逐渐扩大到转换角度进行分类;学习初步的统计。 (3)进行10以内物体的正向排序和逆向排序,能独立进行有规律地排序。\n (4)认识10以内相邻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了解10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学习书写阿拉伯数字。 (5)学习10以内的分解、组成和加减运算。 (6)初步认识量的守恒,能不受外形、摆放位置等变化的干扰,基本保持量的守恒。 (7)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习用符号表示两个集合的数量关系以及用符号表示10以内物体数量变化关系。 (8)区分并体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认识球体、正方体、圆柱体,能辨认与这些形体相似的物体。 (9)了解测量单位与测量总数的关系,会粗略运用正式量具和非正式量具测量物体。 (10)从自身出发辨认左、右,能按指定方向,向左向右运动。 (11)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看时钟的正点和半点;在游戏或生活当中认识人民币,了解简单的货币兑换。 (1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三)指导要点 1、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2、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3、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4、采取集体与分组相结合,操作与讨论相结合,供应充分的可操作性的材料,引发幼儿大胆尝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艺术 (一)目标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n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二)内容与要求音乐 1、小班(1)学习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歌唱,初步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体验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2)学习按照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基本动作和模仿动作,跳简单的集体舞蹈。 (3)认识几种打击乐器,学习简单的演奏方法,能按要求交换和取放乐器,体验演奏乐器的快乐。 (4)欣赏进行曲、摇篮曲等歌曲、乐曲,体验它们不同的表现风格。 2、中班 (1)学习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表现歌曲的不同形象和内容,并尝试与他人接唱和对唱,体验在歌唱活动中进行交流、合作的快乐。 (2)能按音乐的节奏,做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学习利用已经掌握的动作、知识和技能,来创造新的动作,学会用眼神、动作与他人交流。 (3)学习使用各种乐器,感受和表现2/4、3/4、4/4乐曲和歌曲的不同节拍,并能按固定的节奏进行打击乐演奏,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学会看指挥,体验参与演奏活动的快乐。 (4)欣赏几首简单的名曲,并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学习分辨音乐中比较明显的高低、快慢、强弱、音色变化。 3、大班 (1)根据不同歌曲的要求,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学习领唱、齐唱及简单的两部轮唱。\n (2)能比较准确地按照音乐的节奏,做各种比较复杂的舞蹈动作组合,能根据舞蹈性质及音乐特点,与同伴进行交流。 (3)学习和探索各种打击乐器不同演奏方法;学习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并按照乐曲的性质提出配乐的建议;学习即兴指挥。 (4)欣赏一些中国名曲,更细致地感知和体验音乐作品的独特风格,并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 美术 1、小班 (1)愿意参加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2)学习欣赏色彩鲜明、造型简单的物品和美术作品。 (3)认识简单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 (4)学习画点、线条(直线、曲线)和简单图形(圆形、方形等),能用几种常见颜色作画。 (5)学习用浆糊、胶水进行粘贴活动,学习撕、拼贴、折(对边折、对角折)等基本技能。 (6)学习用橡皮泥搓、团、压扁、捏的方法,塑造简单的物体。 2、中班 (1)初步学习欣赏并感受美术作品中的形象美,学习欣赏并初步评价同伴的作品。 (2)在小班基础上学习用线条和形状表现物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学画简笔画。 (3)认识12种颜色,学习用较丰富的颜色作画,尝试在画面上安排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 (4)正确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纸屑、泡沫等),粘贴出简单的物品。 (5)学习折出(按中心线折)双正方形、双三角形等,剪贴出简单的物体。\n (6)在小班的基础上学习用捏的方法塑造简单的立体物象。 (7)初步学习用点、线、面、块状的自然物和废旧材料制作玩具。(8)学习用简单的花纹、图案、色彩进行装饰,具有初步的想象力。 3、大班 (1)学习欣赏感兴趣的绘画、工艺、雕塑、建筑等美术作品,积极主动参与美术活动,具有初步发现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美的能力。 (2)欣赏并学习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评价同伴的美术作品。 (3)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不同技法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体验创造的快乐。 (4)能分辨颜色的深浅,并学会冷暖色、对比色、近似色的搭配,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性。 (5)能较熟练地选择和使用手工工具及材料,会用多种材料拼贴物体,表现简单的情节。 (6)用多种技法将纸折出物体的各个部分,组合成整体物体,学习制作立体的手工制品。 (7)学习用伸拉的方法,并配合其他泥工技法,塑造结构较复杂的物体。 (8)学习综合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和技法制作简单的教具、礼品、演出服装、道具等,用来布置环境。 (三)指导要点 1、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略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n 2、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3、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一、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实施细则,从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 (一)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 1、教育活动目标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 2、正确、清楚、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幼儿园教育总目标和各层次目标的内涵和相互联系、各目标之间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3、一个目标可以通过多种活动实施,一个教育活动也可以指向多个教育目标。 (二)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主要由教师根据本实施细则第二部分的有关条款,并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进行选择,或幼儿在活动中自己生成,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n 1、选择教育活动内容既是幼儿容易理解和接受、与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选择教育活动内容既能符合幼儿当前发展的最大利益,又能指向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幼儿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选择教育活动内容既要贴近幼儿生活和经验,尊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幼儿兴趣、能力相结合,又要有助于开拓幼儿的视野和经验。 (三)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认识规律,注重内容的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各领域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运用整合的思想,根据目标、内容恰当地采用适宜的组织形式,以达到最优化的结构,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教育活动的设计 教师要了解幼儿的一般特点和个别特点,全体幼儿的普遍需要和个别需要,在执行过程中对照幼儿的发展情况,灵活调整。教师应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积累经验、得到发展。 (五)教育活动的实施 幼儿教育活动的实施,应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类活动,并注意各类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 1、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进行组织,形式多样。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3、幼儿一日生活应注意活动之间的联系。 4、教师应创设机会,鼓励幼儿参与信息、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引导幼儿充分探索,提出问题,获得直接经验。 5、教师应在观察和评估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教育活动的内容和组织方式进行适当调整。\n 二、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 (一)一日生活中的安排与组织的要求 1、时间安排上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如生活活动、大型活动等大环节可保持相对的稳定,其他可根据教育活动内容的需要、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反应、气候变化等作适当调整。 2、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类活动不能因外来的、与幼儿园无关的因素而随意打乱,要做到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并照顾到个体差异。 3、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4、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应动静交替,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度环节,减少和消除幼儿消极等待的现象。 5、建立科学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各类活动的组织要求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可相对划分为生活、学习、游戏、运动等,也可有其他分法。 1、生活 (1)严格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有关卫生保健的规定。做好安全工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教师可与幼儿共同制定适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明确、方便、有秩序的生活常规。 (3)要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对特殊幼儿要给予必要、及时的关照和指导。\n (4)要挖掘生活中的教育功能,体现其安全、卫生、保健各方面的教育价值。 2、学习 (1)教师要了解幼儿,注意观察幼儿需要的差异,对个别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2)针对幼儿需要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可采用集中教育活动的形式进行。 (3)集体活动要避免单向传递,鼓励以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来建构有个人特点的知识结构。 (4)材料的投放和选择,应注意多功能性、操作性、安全性和层次性。 3、游戏 (1)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要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让幼儿能自主地选择游戏,决策游戏情节、材料、玩法、角色。 (2)丰富幼儿游戏的知识经验,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准备充足的游戏材料,了解幼儿游戏水平,适时给予引导。 (3)鼓励幼儿参与多种游戏,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和发展知识和能力,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4、运动 (1)保证户外活动时间,开展早操、游戏、户外活动等多种体育锻炼。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保证1小时。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三、对环境的创设与利用\n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物质环境 1、各幼儿园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合理布局,创设一个安全、美化、净化以及儿童化的环境。 2、幼儿园可根据园内环境大小、结构,设置能体现幼儿的参与性、操作性、游戏性并兼顾各年龄段特点的专门活动室。 3、班级环境的营造应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尽可能的让每一个角落发挥教育功能。 4、墙壁的布置应体现幼儿感兴趣且与教育活动内容相适宜的主题,使之成为幼儿表达自己的空间,并能与幼儿不断地对话。 5、物质环境的创设应符合安全防护和卫生保健的要求,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二)精神环境 1、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应当尊重、爱护幼儿,严禁歧视、侮辱、虐待和体罚幼儿。 2、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给予幼儿更多的独立和自由,经常与幼儿交流,让幼儿不断感觉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与支持,让幼儿感到幼儿园像家庭一样安全、温馨。 3、教师要尊重每个幼儿认识和探究世界的特点,接纳幼儿的缺点与错误,不要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 4、教师要促进幼儿之间的积极的交往,互相学习、友好相处、共同进步。 (三)家园配合及社区资源的利用\n 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幼儿的教育负有首要责任,应当为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教师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资源,争取家长在物质材料上的支持、知识经验的帮助与教育经验的共同分享。 2、建立尊重、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是家园合作的基本前提,教师与家长应相互学习、相互支持,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齐心协力。 3、家园密切合作,以教师关爱每一位幼儿为基础,争取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活动。 4、教师应能善于发现、有效选择和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区资源,结合教育内容,扩展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四、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应不断转换角色,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1、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让幼儿感到安全、温暖、自由愉快,感到像妈妈一样可亲。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发展,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2、要全面了解幼儿,研究幼儿,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3、要及时地接收、采用来自幼儿反馈的各种信息,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觉察幼儿的需要,以及时、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4、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位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地、充分地、富有个性地发展。 5、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五、幼儿园应积极探索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以及与小学教育的相互衔接,并引导家长走出婴幼儿教育的误区。\n第四部分教育评价 一、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二、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 三、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四、幼儿园教育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 五、评价应自然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 六、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 七、教育工作评价宜重点考察以下方面: (一)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二)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四)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五)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八、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n (二)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三)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得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要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