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50 KB
  • 2022-06-17 发布

小学毕业班课内阅读练习题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题 一、认真阅读《窃读记》第3、4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1、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跨、踮、挤  2、这两个自然段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我”对读书( B  )。A、感到辛苦  B、如饥似渴   C、很是无奈3、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写在横线上。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4、“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作者把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二、认真阅读《窃读记》第7—10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1、照样子,写词语。依依不舍孜孜不倦、振振有词、彬彬有礼舒舒服服整整齐齐、干干净净、随随便便2、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支撑(chēn   chēng)  暂时(zàn  zhàn)智慧(zì   zhì)3、“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B  )。A、一个人要读书、吃饭才能长身体。B、一个人既需要粮食哺育身体,又需要读书来长智慧。一个是物质粮食,一个是精神粮食,二者缺一不可。C、吃饭能使人长大,读书也能使人长大。三、认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5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熟悉(  陌生  )    喜爱(  厌恶  )2、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1)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改为陈述句: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2)书是朋友。扩句:丰富多彩的书是我最真挚的朋友。3、在这个文段中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一个朋友和家。4、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什么?   答: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到自己温暖而亲切的家。 28\n 四、认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7、8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1、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欣赏(赞赏) 忽略(忽视) 思考(思索)2、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仿写句子。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也是让你不断进步的阶梯。  3、第7自然段中用了表示顺序的词语“首先…然后…最后…”,请用上这些词语写一段话。如果要种一棵树,我们首先要挖一个坑,然后把树放进去,最后把坑填上。4、“我”是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把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方式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位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5、找出能够体现作者读书顺序的词语:(首先)、(然后)、(还)、(最后)。6、作者的读书方法,概括讲是:(一遍又一遍地读)五、阅读《梅花魂》2-3自然段(书本P25),回答问题。1、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稀罕( 珍稀 )  顿时( 霎时 )  分外( 格外 )   爱惜( 珍惜 )2、从 “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外祖父很珍爱墨梅图。3、按要求改写句子。(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改为陈述句)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的。(2)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缩句)     梅花让我想起外祖父。(3)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改为陈述句)     一枝画梅,没有什么稀罕的。4、“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C )A、外祖父认为这么白的梅花图不应该弄脏。B、外祖父认为这幅梅花图价值连城,不应该弄脏。28\nC、外祖父认为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祖国是不容玷污的。5、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我害怕,是因为我把外祖父的墨梅图弄脏了怕外祖父责骂。我奇怪,是因为外祖父为什么那么珍爱那幅墨梅图。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诗的其他两句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7、第二自然段中运用的古诗都表达了外祖父思念家乡的感情。六、阅读课文《鲸》的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1、作者为了使说明更通俗,更容易让人理解,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2、作者用鲸与大象作比较,说明( 鲸的大 );用我国捕获的一头鲸的舌头与(大肥猪)作比较,说明了鲸的( 重 )。3、选择下面句子用的说明方法,填在括号里;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种说明方法写一句话。列数字、列数字、作比较(1)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列数字 )(2)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举例子 )(3)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作比较 ) 列数字:最大的蓝鲸,长达33.5米,体重195吨。七、阅读阅读课文《新型玻璃》第一、二自然段,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珍贵( 宝贵 )   企图( 妄图 )    反义词:坚硬( 柔软 )   安全( 危险 )2、这两段主要讲夹丝网防盗玻璃和夹丝玻璃两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3、在介绍“夹丝玻璃”时,作者运用 安然无恙 和 藕断丝连 这两个词形象而又准确地描述出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的特点。4、请仿照下面的句子,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写一句话。 “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锅的用途有很多,可以煮东西,可以炒东西,可以蒸东西,也可以焖东西。5、读了这两段后你一定对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而震憾,请谈谈你读后的感受吧。    答:我的感受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更应努力学习,长大发明更先进的产品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八、课内阅读《落花生》第10、11、12、13自然段 。1、我会按要求写词语。28\n反义词:爱慕(厌恶)  有用(没用)  好处(坏处)近义词:可贵(珍贵)  体面(气派)  爱慕(喜爱)2、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说明花生没有(好看的外表) ,却具有(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精神)。3、下面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认为它们比不上花生的果实好吃。B、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C、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新鲜、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可贵。4、父亲说的话是教育子女要学习花生的(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精神。5、作者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是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6、我们身边还有像花生这样的人吗?他们是谁?    答:我们身边还有像花生这样的人,如:清洁工人、农民、邮递员、老师。九、阅读《钓鱼的启示》第3——10自然段。1、填空。    当“我”钓到大鲈鱼时,得意;爸爸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急切、委屈、难受、乞求,但因为爸爸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只好无可奈何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事情过去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2、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答:诱惑人的“鱼”指的是: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物或事。3、“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是”“非”各是什么意思?   答:“是”:对,正确,应该。“非”:错,不对,不该。4、当“我”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什么?   答: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十、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第10至24自然段,回答问题。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读音,用“√”表示。血(xuè  xiě√)丝      砸着(zháo  zhe√) 开辟(bì  pì√)        颤(chàn√  zhàn)抖2、把“他挖了8个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改为“他挖了36小时”好吗?为什么?   答:不好。因为罗列时间能说明父亲挖掘时间长而艰难,更体现了父亲执着的信念。3、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由此让我们感受到父亲为了救儿子历尽艰辛,决不放弃 。28\n4、在地震灾难中,父子俩都想起了“不论发生什么,我(你)总会跟你(我)在一起”,这句话除了体现父子间的深挚的爱,还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承诺,儿子对父亲的信赖。5、文段中的父与子了不起,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他为了救儿子,决不放弃,实现了对儿子的承诺。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他对父亲非常信赖,鼓励同学,让同学先出去。6、文中除了表现父子之爱,还表现了哪些人之间的关爱?由此,你对人世间的爱有什么深切的认识(用一句话概括)?    答:还表现了群众、同学之间的关爱。由此,我想到了一句话:爱满人间。十一、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1、10、11、16、17自然段,回答问题。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 精彩极了”  也好,“糟糕透了”  也好,  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1、解释词语歧途:错误的道路。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2、从文中划出一处比喻句,用横线划出。文中是把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比喻成两股风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B   )A、表示转折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递进   D、表示声音的延长3、文中说“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源泉”,其中,“这种爱的力量”是指的什么?    答:“这种爱的力量”指的是母亲的鼓励。4、文中说:“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谈一谈。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表扬、肯定,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5、母亲对“我”的爱是慈祥的,鼓励的爱。父亲对我的爱是严厉的,严格要求的爱。6、请给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7、 “歧”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Q,用部首查字法应查止部。8、母亲和父亲的评价虽然相差太远,但还是有一个相同点,这个相同点就是爱。9、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当母亲说“精彩极了”时,她可能在想:儿子的作品虽然不是很好,但我更应该鼓励他,让他进步。当父亲说“糟糕透了”时,他可能在想:儿子的作品虽然不差,但为了让他有更大的进步,应给与否定。28\n10、成年后,作者越来越体会到当初是“多么幸运”,当他取得成就后,他可能会对母亲说:“妈妈,感谢您对我一如既往的鼓励,没有你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也可能会对父亲说:“爸爸,感谢您对我一贯的批评,有了您的批评我才会这样出色”。 十二、阅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115页第3-4段,回答问题。1、我能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剔”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T ,再查音节 tī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立刀旁 部,再查 8 画。2、第4段第一句是 过渡句 句,在文中起 承上启下 作用。3、我能把下列词组补充完整。圆明园中,有 金碧辉煌 的殿堂,也有 玲珑剔透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 “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田园风光 的山乡村野。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 艺术馆 。4、这两段运用了 排比  、比喻  的修辞方法。我能仿写其中一种写一个句子。    排比:下课了,操场热闹起来,有的同学在打篮球,有的同学在跳绳,有的同学在踢足球,还有的同学在打羽毛球。    比喻:树上的柿子成熟了,像一个个红灯笼。5、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风景名胜(  B  ):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2)举世闻名(  C  ):A、用鼻子嗅    B、知道         C、有名望(3)武陵春色(  A  ):A、情景,景象  B、颜色         C、脸上表现的神情                              6、第4自然段的段落方式(结构、关系)是什么?   答:是总——分——总。          十三、阅读课文《狼牙山五壮士》119页第4段,回答问题。1、给下面带点的字注音。坠(  zhuì )落山涧( jiàn )      拧( nǐng )开盖子2、“居高临下”的意思是: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山涧”的意思是:山间流水的沟。3、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顶峰歼敌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动作和语言,表现了壮士们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5、按要求完成句子。28\n(1)“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缩句)     山坡上传来叫声。(2)山路上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改变句序,句意不变)     许多具敌人的尸体留在了山路上。 十四、阅读《开国大典》4-7自然段,回答问题。1、这段话写的是开国大典前群众进场和典礼开始的场面,作者按时间顺序,略写毛主席进场的情况,详写群众进场和典礼开始的情况。2、文中“这庄严的宣告”指的是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3、说说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表现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表现出人们急切、激动的心情。)(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表达了大家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4、“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是比喻句,用海上的波浪比喻广场上的人群,把广场上的人群比作海上的波浪。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一、1、简要说说文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文中写了这些景物:天空、小丘、平地、羊群、骏马和大牛。表达了作者惊喜、赞叹、愉快的心情。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惊叹(赞叹)柔美(柔和)奇丽(绚丽)3、短文中“无边的绿毯”指的是碧绿的草原,“白色的大花”指的是羊群,“中国画”指的是美丽的小丘,这样写,让人感觉到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让人赏心悦目。4、《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一篇散文,通过(草原风光)、(马上迎客)、(把酒联欢)的记叙与描写,表现了草原秀美的风光和内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最后,作者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热爱草原,赞美草原人民的真挚情感。二、1、这段话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借白杨树赞美了(那些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2、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1)高大挺秀(2)生命力强(3)坚强不屈28\n3、这段话中写了风沙、雨雪、干旱、洪水这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地震、泥石流、台风、海啸。4、句子“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是(B)(填上序号)A外貌描写B神态描写C动作描写5、“不管……不管……总是……”这一组关联词强调了白杨树的什么?答:这一组关联词强调了白杨树的坚强和无私奉献,尽职尽责,默默无闻。6、请用“不管……不管……总是……”这一组关联词强造句:交警叔叔为了维护交通,不管夏天的炎炎烈日,不管冬天的寒风刺骨,他们总是日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三、1、按原文填空。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2、下面的句子缩写正确的一项是(C)A.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骆驼摘下毡帽。B.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不懂的事就问。C.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铃铛响。D.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住在北京。3、这篇课文是《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上一册我们学过她写的一篇文章《窃读记》。4、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的旅程,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改为反问句:难道不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的旅程,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吗?四、1、本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2、费奥多罗夫是个求知若渴、不断探究、大胆想象的孩子。3、结合上下文说说,老师为什么会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28\n答:这位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讲的又是“人的发育和进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婚姻和性,可能这位老师对这类问题非常敏感,可“我”却笑出了声音,所以老师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4、“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答:这句话一语双关。它既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又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明与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五、梁国杨氏(sìshì)之子九岁,甚(shènshèng)聪惠。孔君平诣(zhǐ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éiwè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īng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qíng)。”1、请用“/”标出朗读节奏。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拜见。乃:就,于是。②孔指以示儿曰。示:给……看。曰:说。③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没有。闻:听说。4、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①对话意思: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28\n②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答: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六、1、文中表示“笑”的词语有“笑嘻嘻”“取笑”,你还能再写三个表示“笑”的词语吗?  笑逐颜开、哄堂大笑、开怀大笑2、把“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成陈述句。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是因为水土不同。3、文中前一个“水土”是指种植用的土地,后一个“水土”是指楚国的风气。这段话写了楚王第三次侮辱晏子。楚王嘲笑齐国人做贼没出息,,想借此机会羞辱晏子,显楚国威风。4、你觉得晏子是个怎么样的人?答:晏子是个勇敢机智、能言善辩、维护自己和国家的尊严的人。 七、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二、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用雪中送炭造一个句子。雪中送炭:是指下雪时送炭给别人取暖,比喻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唯一:独一无二的。造句:这批捐款对于灾民来说真是雪中送炭。三、这段话通过记叙大娘为志愿军战士送打糕、救伤员、失去亲人这三件事,表达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热爱和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感激之情。四、判断下面句子,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并把其中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A、反问句B、感叹句C、疑问句D、设问句28\n1、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D)2、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A)改为陈述句: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八、1、“瞪”查音序应查(D),音节是(dèng),查部首应查(目)部,这个字共有(17)画。2、“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从这句话中的“窜、舔”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洪水疯狂肆虐,此时形势很危急,撤离必须争分夺秒。3、在第15自然段中,(冲)、(揪)、(吼)这三个词是描写老汉动作。请用两个词语形容“老汉”的形象:不徇私情_、舍己为人_。4、“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九、1、“诸”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Z,“荆”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立刀旁。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削弱——(减弱)进攻——(攻击)同心协力——(同心同德)3、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换一种说法。秦王我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4、从文中选项一个词语作为这个小故事的标题:负荆请罪十、1、找出第七段描写诸葛亮语言的句子。这句话说明了诸葛亮(C)A诸葛亮胆子很大。B诸葛亮很喜欢喝酒。C诸葛亮推断事情正确,他很了解曹操的为人性格。2、文中有这样一句“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请你说说诸葛亮这样安排的妙处。答:诸葛亮这样安排的好处: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掉头的时间。3、请你写出一条与“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有关的歇后语。草船借箭——满载而归28\n4、《草船借箭》这篇课文选我国的哪一部名著,作者是谁?你还能写出其它三部古典名著的名称和作者吗?你最喜欢哪一部名著?写出你喜欢的原因。 答:《草船借箭》这篇课文选我国的《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其它三部古典名著是《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十一、1、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打“√”。精神抖擞(shǒusǒu√)破绽(zhàn√dìng)上当(dāngdàng√)三抓两挠(náo√ráo)别(bié√biè)住2、这段话中有类似“猴儿似的”词语,巧借动物写出人物的特点,很有特色,请摘录下来:虎势儿、公鸡掐架似的、牛劲儿3、找出描写小嘎子摔跤时的一系列动作词: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4、文段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嘎子?答:文段塑造了一个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嘎子。十二、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越发(更加愈发)插口(插嘴插言)记念(挂念想念)登时(立刻顿时)2、找出两个描写严监生动作的语句摘抄下来。A、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B、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3、严监生临死前还伸着两个指头,他在惦记着什么?答:他在惦记着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4、你认为严监生是个什么样的人?答:我认为严监生是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十三、1、这两个片段选自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认得——认识打量——端详标致——漂亮气派——气势(派头)28\n3、片段一中“他”指的是王熙凤;从“泼皮破落户儿”和“凤辣子”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性格放纵、不拘小节的人。4、片段二中对王熙凤进行了什么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答:对王熙凤进行了语言和动作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面面俱到、圆滑至极的人。十四、1、理解词语。(1)颇:很,非常。(2)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琢磨。2、文中描写花多而美的词语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样的词还有花枝招展、百花争艳、繁花似锦。3、“这一种境界”在这里指什么?答:“这一种境界”在这里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4、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耐人寻味”?答:因为在德国,他们栽种的花都朝外开,首先欣赏到美的、享受欢悦的是别人,他们为大家创造了一个优美的环境,然后走到街上时,每个人又享受到了别人为自己创造的美,有一个好心情对生活充满自信,有无限的快乐,这种民族风情形的境界是高尚的、无私的、为大家的,又是实实在在在的,人人都能享受到的,所以说这种境界“耐人寻味”。十五、1、划出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和读音。急转(zhuǎnzhuàn)弯倒(dàodǎo)退2、“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这句话句子可以用“应接不暇”一词概括。3、我会用“不管……总……”造一个句子。不管作业有多难,我总不轻易放弃。4、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5、我会联系上下文,补充威尼斯的景色或人们的活动。我的眼睛忙极了,我看到圣玛丽亚教堂那雪化状石膏圆顶在高高地矗立着;看到一群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还看到商人驾着小艇在向顾客兜售水果。28\n第一单元课内阅读《山中访友》这山中的一切……是飞行中看到的好景色。回答下列问题:1、给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的山泉()的溪流()的瀑布()的云雀()的悬崖()的白云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热切:_____________津津乐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一句是个_________句,把它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中的“他们”指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划出文中运用设问的一句。7、填空:这段话作者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这段话采用了第____人称的手法来写,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依照文中打招呼的句式,填写下面空白。你好,青青的小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进这片树林……在年轮里旋转、流淌。1、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知己——()呼唤——()2、用“——”划出作者的联想,作者采用这种奇妙的联想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用了__________修辞,仿照例句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找出我联想自己长成一棵树过程中运用的一系列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单元课内阅读《草虫的村落》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树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黒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毅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东奔西走),终于走出一条路。我的目光跟着他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它们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问候、寒暄)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1、为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寒暄——()散布——()英勇——()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扩大—()茂盛——()坚硬——()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熙熙攘攘:__________________意味深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原文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6、把划线句子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用“——”划出统领全文的句子.28\n8、这段在表达方式上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想一想这只娇小的虫子和这只英勇的黑甲虫可能是什么关系?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可能说些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第二单元课内阅读《詹天佑》詹天佑()困难,也()嘲笑,()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力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学生和工人,()标杆,()经纬仪,在峭壁山定点、()。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嘲笑——()精密——()2、根据原文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3、詹天佑克服困难的精神动力是什么?在书中划出相关语句。4、把划线句子改成陈述句。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元课内阅读《詹天佑》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把工期缩短了一半。1、填空,并画出简单的示意图。(1)开凿居庸关隧道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办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开凿八达岭隧道用___________的办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采用这两种不同的开凿方法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段体现出詹天佑什么特点?________4、划线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元6怀念母亲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浓浓地糊在心头1、在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恰当的标点。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沉默--------[]朦胧------------[]3、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为什麽这种凄凉却又甜蜜的?4、从作者的日记里你可以体会到他怎样的感情?第五单元17少年闰土第二天,我便要他捕鸟。……什麽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28\n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1.  这几段话中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事?2.  用圆圈画出闰土捕鸟的动词。从这些动词中可以体会到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3、从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知道闰土—————————————————————4、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省略了——————————————————————17少年闰土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1、 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如许:素:2、 这段文字中的新鲜事指什么?3、 联系课文说说闰土心中的希奇事还有哪些?4、“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第五单元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1、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3、用横线画出爸爸、伯父的动词。从他们的行为中可以体会到什么?4、作者在拉车的话后使用了感叹号,你体会到什么?5、从这件事中看出伯父是怎样一个人?6、 文中两个“清清楚楚”你是怎样理解的?7、画出文中描写伯父神态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什么?第五单元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不知道伯父怎么知道我读了《水浒(hǔxǔ)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guànguān)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āiái)打挨骂还难受……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1、用小标题概括出主要内容2、给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适当的标点。3、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张冠李戴:囫囵吞枣5、鲁迅先生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28\n6、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我对鲁迅先生怎样的感情?7、 听了伯父的话我羞愧什么?悔恨什么?第七单元21老人与海鸥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提防话―――"独角""灰头""红嘴""老沙""公主"……1、 理解词语领地:亲昵:2、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亲昵――(   )呼唤――(   )应声而来――(    )抑扬顿挫――(   )3、用“——”画出老人喂海鸥的句子。4、三个“褪色”是老人的[]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什么?5、文中“翻飞的白色”指“有声有色的乐谱”指从这样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6、省略号的作用是省略了7、老人认识每一只海鸥,给它们起了名字,多麽不可思议!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第七单元 23最后一头战象我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嘎羧后面,想看个究竟。……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辣跳出水面.1.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2.      画出描写嘎羧动作的句子。并至少写出四个词语3.      作者还从哪几个方面写嘎羧激动?4.嘎羧为什麽对那块礁石亲了又亲?表达了它怎样的感情?23最后一头战象阁楼上有半箩谷种和两串玉米我以为它精神好转想吃东西了,就把两串玉米扔下去.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圾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破篾席里面有一件类似马鞍的东西,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它踢下楼去.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平静 安静 宁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抚摸 摩挲 抚摩)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哦 原来它是要自己的象鞍啊  波农丁恍然大悟  这就是它当年披挂的鞍子 给它治伤时 我把象鞍从它身上解下来扔到小阁楼上了 唉 整整二十六年了 它还记得那么牢1、这两段讲了一件什么事?2、给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适当的标点。3、联系课文理解词语恍然大悟:漫不经心:4、按原文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28\n5、用“——”横线画出描写嘎羧见到象鞍后的神态和动作的句子。嘎羧当时为什麽泪光闪闪?6、波农丁恍然大悟,他明白了什麽?第八单元26月光曲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chàshà)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shìsì)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的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1、 用“——”画出文中联想的句子。用“~~~”画出文中实在的事物2、 联想的部分写了三层意思,开始音乐[],然后[],最后[]。3、“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这句话是[]神态描写。从中可以知道妹妹4、兄妹俩产生的联想说明5、这段话中省略号是省略了6、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陶醉---------[]波涛汹涌-------[]7、写出文中的比喻句把[]比作[]8、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9、开始平静的大海表达了贝多芬的思想感情。波涛汹涌的大海表达了贝多芬的思想感情。第八单元  26月光曲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弾啊!(a na)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弾.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弾的,那有多好啊(aua)!"一个男的说:"是啊(ana),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juànquàn)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随便便说说罢了."贝多芬听到这里,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弾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aua)!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28\n1、 哥哥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这句话时的心情怎样?2、“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是随随便便说说罢了。”哪句话是她随随便便说的?用“——”画出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对话后为什么走进了茅屋?4一曲弾完,姑娘就知道弹琴的人是贝多芬,这说明盲姑娘是怎样的人?推测一下贝多芬此时的心情怎样?5"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你是怎样理解的?6"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啊?"两个"您"读起来语气不同.第一个"您"用(    )的语气,第二个用(      )的语气.7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读音26月光曲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显得()。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傍的兄妹俩,借着(),按起了琴键。皮鞋匠()地听着。他好像(),月亮正从()升起来。()的海面上,霎时间()。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卷起了()。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上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时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的大海。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了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1、按课文内容填空。7分2、皮鞋匠听着音乐,进行了()。随着描写他想象的情景,乐曲声由()变得(),又变得()。用——线划出他这时候想象的情景的句子。5分3、皮鞋匠看着妹妹,进行了(),他想到妹妹()。用~~~线划出他这时候想象的句子。4、写出近义词:5分清幽()恬静()照耀()陶醉()苏醒()5、给多音字组词:2分弹tán()dàn()曲qū()qǔ()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1、给原文加上标点符号。2、“听到这个消息”,这个消息指什么?28\n4、“意想不到”是什么意思?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情?5、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段话的意思。6、从这段话的描写中,你可以感受到海鸥对老人的感情。第八单元  26月光曲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dàntán)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úshǒu)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lǒulǚ)一缕轻纱似(sìshì)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juànjuǎn)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xiōngxōng)涌的大海。1划掉()里错误的注音。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清幽()霎时间()恬静()3为什么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完了一曲,又弹一曲?4请认真细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实在事物的句子;再用“”画出这段话中由实在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从文段中可以看出,贝多芬创造的这支曲子叫《》,曲调的感情是那么的徐缓、抒情而又高亢激昂。请你用几句话赞美一下贝多芬,相信你能行!开始吧!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的月光,按起了琴键。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的大海。1、按原文填空。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诗()①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28\n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③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3、用“__”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划出联想的内容。4、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1)(2)(3)5、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6、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时而,时而。7、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第二自然段的意思。★第一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学弈》□品读短文,完成练习。弈秋,通国(全国)之善(擅长)弈(下棋)者也。使弈秋诲(教)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拉)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一起)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并写在相应的括号里。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奕秋学下围棋,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结果第二个人的棋艺比不上第一个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3、联系课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因为第二个人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答:不是这样的。★第一单元课内阅读训练——《两小儿辩日》□品读短文,完成练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原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高温度的汤水),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28\n  孔子不能决(判断)也。  两小儿笑曰:“孰(谁)为汝多知乎?”1、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并写在相应的括号里。2、联系课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小儿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我们远,而到了中午时分距离我们近。②孰为汝多知乎?还以为你比我们多知道一些东西呢?3、从文中“孔子不能决也”一句可见两小儿所辩问题的复杂性。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采用的方法是观察分析结论。在辩论过程中,两小儿表现得都很在理、坚决。孔子对待这个问题则表现出了不能决断的态度。4、写出两句你所知道的孔子的名言。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一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匆匆》(1)□品读片段,完成练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它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它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1、读文中画“﹏﹏”的句子。在作者反复的追问中,可以感受到他对时间容易流逝的无奈的心情。2、仿照画“—”的句子的写法,发挥想象,写几句话。小草枯了,有再长的时候;金钱用了,有再赚的时候;橡皮丢了,有再买的时候。★第一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匆匆》(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它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从我脚边()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28\n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这些词语写出了时间时间易逝,不能挽留的特点。2、文中加点的“叹息”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叹息?答:“叹息”就是“叹气”的意思。作者因为时间容易流逝,一去不再复返,而自己又无力改变这残酷的事实,所以只能无奈叹息。★第一单元课内阅读训练——《桃花心木》(1)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1、读画线的句子,注意其中加点的词语。对于树来说,“不确定”指的是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对于人来说,“不确定”指的是生活给予的困难和帮助都是没数的。树要学会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而人则要在“不确定”中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是一种由物及人的写法。2、联系生活实际,你要想到哪些生活中的“不确定”?我们又应该怎样面对这些“不确定”呢?答:比如,有一天闹钟没电了,没有按时闹铃,结果……上学(上班)迟到了;那应该及时检查闹钟;再比如,吃鱼不小心掐鱼刺,弄得上医院看医生……那应该吸取教训,在下次吃鱼时要小心小心在小心;又比如,电脑被偷,里面的资料全没有了……那应该准备好移动硬盘,随时给自己的资料做一个备用空间等等。★第一单元课内阅读训练——《桃花心木》(2)□品读片段,完成练习。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显示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1、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从所填的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28\n2、为什么种树人“不再来了”?★第二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北京的春节》(1)□品读片段,完成练习。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搀和成的。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1、用“—”画出带“儿”的词语。2、查找资料,你还知道哪些传统的游戏项目?3、这段话中提到了孩子们准备过年的那三件“大事”?把这三件事称为“大事”,体现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第二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北京的春节》(2)□品读片段,完成练习。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1、按课文内容填空。读一读,这些描写突出了除夕的。2、这段话从各种角度描写了除夕的热闹场景。按要求摘录相关句子,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香:。色:。声:。这样写的好处是:。★第三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十六年前的回忆》(1)□品读片段,完成练习。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对“我”的问题,父亲平时“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次却“28\n含糊地回答我”,这是为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第三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十六年前的回忆》(2)□品读片段,完成练习。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1、在方框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读一读父亲的话,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第三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十六年前的回忆》(3)□品读片段,完成练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表的词语,用“——”画出描写父亲神情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第三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十六年前的回忆》(4)□品读片段,完成练习。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父亲忍受了苦刑,当面对哭泣的亲人时,他为什么还能“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第三单元课内阅读训练——《为人民服务》□品读片段,完成练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仿照短文中的第一句话,用所填的关联词语写句子。28\n3、这段话共有句话,主要论述。第一句话论述的原因;第二句话指出;第三、四句话论述采纳批评的前提,就是;第五句话举的例子进一步说明。4、这段话各个句子之间环环相扣,论述严密。像这样的段落课文中还有不少,请摘录其中一段。★第四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卖火柴的小女孩》□品读片段,完成练习。她赶紧擦着(zhezháo)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sāishāi)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héhuo)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1、给文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3、摘录片段中最打动你的句子,并谈谈你的体会。摘录:我的体会:★第四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凡卡》□品读片段,完成练习。28\n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1、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挨(āiái)打挨(āiái)日子挨(āiái)家挨户着(zhezháo)火睡着(zhezháo)着(zháozhuó)陆揪着(zhezháo)2、照样子,写词语。不知不觉不()不()不()不()大吃大喝大()大()大()大()3、圈出片段中描写老板、老板娘和伙计虐待凡卡的动词。此时此刻,如果你在场,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选择一个人物,写出你想对他说的话。4、用“﹏﹏”画出凡卡乞求爷爷的句子,读一读,并填空。凡卡“再也受不住了”!他再也受不住,再也受不住,再也受不住!★第五单元课内阅读训练——《跨越百年的美丽》□品读片段,完成练习。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变成(),变成(),她变成了()。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卓有成效——侵蚀——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指的是;“对人生意义的发现”指的是。28\n3、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短语。这四个“变成”写出了居里夫人。★第五单元课内阅读训练——《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品读片段,完成练习。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司空见惯()追根求源()2、文中加点的“差不多”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这里的“?”指的是,“!”指的是。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人们。文中这样表达的好处是。★第五单元课内阅读训练——《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品读片段,完成练习。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gēng)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的人,给那些()的人,给那些()的人。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短语。2、联系课文所举的三个事例,我们知道“见微知著”中的“微”分别指、和;而“著”则分别指、和。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这句话跟课文的第1自然段之间有的关系,都向我们说明了的道理。2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