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2022-06-17 发布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练习题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练习题于河中心小学张冬梅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机械单调的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每堂课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在“新课标、新理念、新实践”活动中,我们倡导:“人人参与有价值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练习,不同的人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在实施新课标中,我们教师应怎样设计自己的练习呢?一、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设计练习题。新课程强调“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我们应把生活实践当做学生认知发展的活水,把数学练习题与生活实践紧密“链接”起来,让学生在这些来自于实际的鲜活的数学事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是快乐的。因此,练习的设计一定要体现“生活性”,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生活”的数学学习过程,即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出发,抽象出书本上的数学知识,最后将数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后,可以让学生调查本班学生的体重、拥有课外书的数量等,甚至可以调查家长开车的速度(因为现在家里有汽车的越来越多),通过整理制成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并让学生通过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从中受到教育。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和统计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掌握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而且深刻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意义,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二、使学生手、脑、口并用,设计趣味性练习在课堂练习过程中让学生手、脑、口并\n用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中的概念、法则、公式,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措施之一。动手操作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能起到帮助理解的作用,是找出规律的有效途径;动脑、动口则能暴露其思维过程,既发展了思维,又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设计趣味性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保持学生练习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手、脑、口并用,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以准备好一堆苹果、一部分玩具等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把一堆苹果看成一个整体,把这些玩具看成一个整体,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种分法,在学生动手分完后,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更容易理解单位“1”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又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可设计下面一些练习。①分别画直径是2厘米、3厘米、5厘米的三个圆,并把它剪下来。②把这三个圆分别在直尺上从0刻度线开始滚动一周,看看这三个圆的直径与滚动一周的距离有什么关系?③想一想:滚动一周的距离就是这个圆的什么部分?那么计算圆的周长只要用圆的直径乘以什么就可以了?数学教材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教学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练习,都能充分调动学生在练习中动脑、动手、动口,只要我们教师能深入钻研教材,并根据教学内容去设计这方面的练习,完全能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既理解概念、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三、注重学生体验,设计探究性习题新课标更重视对问题的观察思考、分析探究、归纳猜想、小结验证。让学生从多种不同角度探索规律,体验充满探索性与创造性的数学活动过程。\n设计探究性习题时,可以通过游戏、猜谜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当学生沉迷在问题的情境之中时,他们的无意注意就会转化为有意注意并趋于主导地位,从而达到主动探究的目的。例如:在“偶数、奇数”的练习课上,教师设计了一个充满挑战的游戏:让学生在左右手上任意写一个偶数和奇数,只要完成规定的口令,教师就能猜出左手写的是偶数还是奇数。口令是:用左手的数乘3,用右手的数乘2,然后把这两个数的和告诉教师。刚开始,学生还觉得老师挺伟大的,好像有特异功能,过了一会儿,学生中出现了异样。有个学生举手了,“老师,这里有规律”,慢慢地,举手的人越来越多。这时,教师告诉学生:这里确实有一些规律,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下。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得到了启发,很快地发现了许多关于奇偶性的规律,例如:奇×偶=偶,奇×奇=奇,偶×偶=偶,奇+偶=奇,偶+偶=偶,等等,并且在汇报时还能通过举例来证明,使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研究过程。培养了学生认真分析、善于动脑、学会探究的学习品质,这样的学习品质将是学生终身受用的。   四、突出学生学习的差异性,设计多层次的练习课堂练习的习题编排要注意有一定的顺序,必须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并体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练习的层次性。一般来说,根据小学生认知的特点,练习都要经过感知--理解--掌握这三个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练习要求,既要避免过多的单调的重复,又要减少使大部分学生望而生畏的习题,影响练习的积极性。数学练习的编排就要适应这一过程,先单项后综合,先直观到抽象,先基本后变式,有坡度,有层次的进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应有一定的练习数量和收获。新课标中也提出了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考虑学生学习基础、能力的差异,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均发展的需要。  例如: 在学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设计如下练习:1、括号里填上几,这个数能被2整除?4()9()6()58\n1、下面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数能被5整除?哪些数能同时被2、5整除?364844507665851012801041353、用0、2、5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使它又约数2,这样的数有几个?如果是5的倍数,这样的数有几个?上面的练习分成三个层次(基础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发展性练习),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取得成功机会,使他们在练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积极自信的信心。总之,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技巧。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设计合适的练习,是联系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获得。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练习及时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练习结果,不但能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课堂练习效率,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而且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