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50 KB
- 2022-06-1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面对形形色色的练习题,如果从“一题多用”的角度去选择,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轻负优质”。在这样的理念驱动下,笔者尝试着把看似平常的练习加以多种变化,成为一题多解、题组搭配、一题多练的练习,以激发学生释解难题的快感,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一题多练,把握教材意图。提升探索能力要挖透教材的意图,就一定娄挖掘练习题的深度。而教师往往不是从本课的知识点上进行深入,而喜欢提取后面的知识点来组织练习、提升难度。笔者听过“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执教教师没有从练习题里去挖掘本课的难点、关键点,而是设计了“约分”“通分”环节。这是本课第二课时和第四课时的知识点,教师把“挖”透知识点等同于拔高难度。分数的基本性质看似简单,学生在运用中却非常容易出错。教学中可以借助“一题多练”,来拓宽学生思维的宽度。又如教学“圆的认识”第一课时,从教材上看教学内容很少,也极简单。如下列几个练习题:半径是直径是半径是然而就是这“实在没什么可讲,没什么可练”\n的知识点,仔细推敲教材的前后关联、思考数学知识的递进性,就可以把这类练习挖深,进行一题多练。上述练习题就可以转化成下列题目:根据图中所给条件,你能间接知道什么条件(单位:分米)在平面几何的学习中,学生感觉最困难的常常是组合图形,他们往往找不到图形中的间接条件。把求半径、直径的练习题进行一题多练的转化,就可以集中训练学生寻找间接条件的能力,降低后续学习的难度。如人教版教材四下第86页有这样一道练习题:4、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后面画“√”。333435(1)()(2)()232365(3)()(4)()在学生探究出“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的规律后,就可以完成这道判断题,只有(3)是围不成三角形的。很多教师让学车独立进行判断,并指名说说理由就算完成了此题。然而,这道看似普通的练习题也可以进行一题多练:①判断后说说为什么能围成一个三角形。②3、4、5这样的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三条边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③3、4、5三条边围成的三角形是什么形状?④第(3)个围不成的三角形,你能想办法让它围成吗?第(4)题中如果调换5厘米长的小棒,有哪些换法?用手势比画,换成1是什么样子?换成2、3、4呢?如果调换的是3厘米的小棒,能怎么换?\n想象一下换成4是什么形状,换成5、6、7呢?这样就通过“3、4、5、”“3、3、3”“2、2、6”“3、3、5”四组含有特点的三边,探索“除长度为0、l、2和l、2、3这两组连续的自然数不能围成三角形以外,其他的连续自然数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接触“勾三股四弦五”、认识“三条边相等,一定能围成等边三角形”、直观体验“随着一条边长度的变化,三角形从锐角三角形变成钝角三角形”……每一个小题目都充分挖掘利用,数感、区间空间观念等等都在小题的探究中得到了渗透。一道普通的练习题因挖掘了它的多层功能,让学生不断地思考、探索、获取,也让学生有了“化简单为神奇”的创造性体验。二、一题多变,理解概念本质,激活思维状态一题多变,可以把一道题变化成一个题组进行题组练习对学生理清概念、活用知识有很大的帮助。题组式训练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体现在一道练习题解答之后,将求出的答案作为已知条件:而指定原题中的某一个条件作为问题,让学生编题,再解答。这样的练习,实施简单,操作方便,不但能锻炼学生编题、解题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对题目的结构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另一种形式体现在对教材中以题组形式出现的练习的重点训练上,一组题讲的是同一件事,所要研究的重点就会放在数量关系上,放在它们之间的区别上,与¨用根本不同的题目进行对照¨相比,效果更好、时间更少、作用更大。当几种概念连续学习后,学生很容易出现知识点混淆的现象。如“百分数的意义"单元出现了大量的概念,如“5月份产量是6月份的百分之几”“7月份比6月份节约了百分之几”\n,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等等。面对条件和问题的多种变化形式,学生思绪混乱,作业错误较多,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感到束手无策。于是笔者进行了下面的对比式题组练习:甲是25乙是20甲是100比乙多了20乙是16比甲少了4甲是乙的百分之几乙是甲的百分之几甲比乙多了百分之几乙比甲少了百分之几这张表格的填写,使学生接触了教材中出现的所有练习形式,能在比较中感悟解题方法,效果理想。一道题转变成一组题进行练习,能让学生把握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一针见血地说出它们的差异带来的变化及内在联系。三、一题多解.尊重学生差异,拓宽思维空间一题多解既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能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比如用七巧板拼正方形,拼出一种就算对。拼一种的难度很小,学生都有能力完成,但要把8种拼法都探究出来就难了,需要学生有极好的思维能力。这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相应的训练。又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有这样一题:“在15克水中放入5克盐,盐占盐水的百分之几?搅拌均匀后,倒出12克溶液,还剩几克盐?学生先解答出了第一个问题:5÷(15+5)=25%。面对第二个问题,学生出现了多种解法:①(20-12)×25%=2(克);②5-12÷(20÷5)=2(克)③5-5×(12÷20)=2(克)。第②、第③种解法体现出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n总之,练习题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一点就是练习题的有效性。题目雷同,多题一功能不可取;题海战术,以多取胜更是加重学生负担的劣举。机械的练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习的结果常常不得不受到外部因素的强化,是一种低效的学习。要想既提高质量又减轻负担,就不能以全取胜,要在“质”上做文章。“一题多用”体现的就是这样的—种高质高效。我们应该在练习上追求实效,努力参透、挖掘书上普通的练习,重视对它们一题多用的探究和实施,让普通的练习题在课堂上焕发出熠熠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