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2-06-18 发布

师丽娟低数小学数学练习题设计探究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数学练习题设计探究逸夫小学师丽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练习部分非常多,新授课中有练习,复习课中更是以练习为主,可以这样说,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一半以上全是练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安排“练习”是有它的原因的,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心理特征及思维水平使得他们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真正理解教师所讲的新知识,哪怕是通过互相合作、探索而发现的规律,也不可能做到能熟练运用,练习是小学生巩固知识、消化知识的必由之路,习题的设计则是这条路畅通与否的关键环节。我在日常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精神,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改变以往教学中练习课就是做习题、做作业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巧设习题,是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燃起学生的兴趣之火,点燃学生主动探索的求知欲,要让学生通过练习应在包括数学本身在内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提升与巩固。我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总结出练习设计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   注重趣味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喜欢,由喜欢到乐学,由乐学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使得学习数学变得快乐有趣。\n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这节课快结束时,我模仿‘幸运52’的‘猜价格’环节进行了‘猜数字’的游戏:先叫一位同学到前面,然后我拿出课前准备的数字卡片面向其他同学,只告诉这位同学卡片上数的大致范围,前面的同学大声猜数字,讲台下的同学们告诉他猜大了还是猜小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还有类似的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我将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用一张纸挡住,只露出一个角,让学生根据露出的角,猜测被纸覆盖的三角形是什么形状。通过猜测结果与实际三角形对照,大家一起得出结论:任何三角形至少具有两个锐角,露出的角是钝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露出的角是直角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露出的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不一定是锐角三角形。二、   注重生活性,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植根于生活。”传统的数学练习是为了巩固数学知识,在某一现实问题的原型上经过高度加工而成,这样就拉大了问题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造成设计的问题离学生太远,因此,现在的数学练习课的设计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自己的身边的就可以发现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并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应用知识的实践者。\n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个字母表达式—a×(b+c)=a×b+a×c,我告诉学生可以套用这句话“我爱爸爸和我爱妈妈简单说就是我爱爸爸和妈妈”,其中的“我”代表字母表达式中的“a”,“爱”代表“×”,“爸爸”代表“b”,“妈妈”代表c。公式生活化了,我和同学们开玩笑说,要把爱分给爸爸妈妈,千万别把爱只给一个人。由此可见,练习设计要讲究方法,在“课堂数学”与“生活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   注重开放性,让学生成为应用的创新者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练习的设计要求答案唯一,这方便了教师的教和作业的批改,但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发散创新思维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公式化,解决问题单一化,没有创新意识。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练习时刻注重“开放性”。四、   注重层次性,让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练习课的设计,首先根据学情提出教学目标,把握住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联系以及重点和难点;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练习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去安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经过自己努力之后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在教学《小数乘法简便计算》练习课时,我就设计了一组层次性非常强的习题:第一层次(基本题,与例题相仿)简便计算下列各题:(1)5.6×6.2+5.6×3.8    (2)1.25×32×2.5\n第二层次(变式题,与例题稍有变化)简便计算下列各题:(1)6.4×99+6.4       (2)3.6×101第三层次(综合题,新知适当结合旧知)下列各题能简便计算的简便计算: (1)6.4×99            (2)3.6×10.1第四层次(发展题,供学有余力者用)计算:(1)8.4×5.6+8.4×5.4-8.4   (2)13.4×7.2+1.34×28这样,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尝到成功的欢乐,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自己信心大增。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对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进行探究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新一轮课改提出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今天,设计具有趣味性、生活性、开放性、层次性的数学问题,通过练习使学生在提高数学本身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作为一线数学教师的我们只要坚持这样做,我们课堂教学中的练习就一定会象春天的鲜花一样,在新理念的春风的吹拂下,在学生心灵里绽放,使数学百花园的新鲜空气带着丝丝清香滋润学生的心肺,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让学生乐学、爱学数学。\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