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50 KB
- 2022-06-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七部分阅读理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2、掌握分段(层)与概括段(层)意的方法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义2、提高阅读理解时的阅读速度教学难点掌握阅读理解的相关文体知识的概念与作用,如六要素、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教学课时六课时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精讲(一)《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学习的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27\n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8、学习流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二)提高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怎样提高阅读兴趣27\n首先,从自己喜欢读的书开始读起。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读的书,例如有的人喜欢童话寓言,有人的喜欢科幻读物,有的人喜欢看人物传记,有的人喜欢看文学名著。选择你最喜欢的书去读,肯定会兴趣盎然,感受到读书的快乐,越读越想读。其次,带着工具书帮助阅读。碰到不认识的字,你可以查字典;碰到书上提到的地名或历史背景,你可以翻地图或历史年表。阅读的障碍扫除了,读起来顺利了,兴趣也就高了。第三,在读书的时候尽可能把“读”与动手动脑结合起来。边读书边想象,边读书边思考和联想,还可以把书上的情景画成图,或者把书上介绍的试验、制作,自己学着做一做,这样读书一定会更有趣。第四,和同学一起读同一本书。读后互相讨论,交流体会,共同评论书中的人物性格等,有不同看法的不妨开展讨论,争论相持不下,双方回去再看书,从书上找资料、论据,下一次再讨论。这样相互切磋,不但会使你的读书兴趣大增,而且也会对书的内容、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2、读书要有选择当你起进图书馆或书店,面对满架满柜的图书,真有点像驶进茫茫大海的小船一样找不到方向:这么多书,读什么好呢?确实,读书需要选择。27\n首先,当然是选好书。所谓的好书,是指思想健康,内容正确,读后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书。好书引人走正路,坏书使人受毒害。不过现在社会上毕竟好书是多数,尤其是“中小学生读书活动指导委员会”推荐折图书,你完全可以放心地去选择、去读;而面对那些摆在地摊上出售的书,你可得小心一点,那儿可能有坏书或不适合你的书。其次,要选择内容深浅、难易适当的书。一开始就选很深的书来读,你会因读不懂而失去兴趣,若是选一些内容简单的书来读,又不利于知识的增长,所以,最好是根据你的知识基础选择你所需要的并能够读懂的书。第三,选择图书,既要面宽一点,又要有重点。读书的面太窄了不好,如果只读学习参考书、辅导资料,别的书都不懂,你的知识面就会狭窄,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最好文学、艺术、自然、社会各类书都要读一点。但不是平均使用力气。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确定自己主攻的目标,然后围绕目标选择有关的书籍。第四,社会上还有一些言情、武打类的书,这些书,有的文笔不错,故事情节性也很强。27\n但要有所选择,例如武打类的书,描写的人物世界基本是脱离现实生活的,虚幻不实的。如有兴趣,不妨就选一些写得较好的代表作阅读一下,但不要过于沉湎,以至于整天手不释卷,更不要充当其中的某个角色加以模仿。言情小说大多品位不高,与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情感世界距离太大,读了无益。如果自己选择图书尚没有把握,还可以向老师、家长请教,请他们指导。另外,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选择图书的经验,这样你选择图书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3、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提高阅读能力,从根本上说,是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阅读习惯。(1)要养成多读的习惯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关于课外阅读量,课程标准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2)要养成专心读书的习惯古人说过,读书要眼到心到。一开卷,就应该进入到书的情境中去,不受周围噪音的干扰。有些学者为了培养自己专心读书的习惯,执意到城门口或集市上去读书,锻炼自己抗干扰的能力。养成了这样的读书习惯,你就能在各种不利的读书环境中专心读书了。27\n(3)要养成努力读懂的习惯在读书时碰到意思不理解的地方绝不能随便放弃,而要努力把它弄懂。你可以向老师、同学和家长请教,也可以借助工具书,例如查字典等。(4)要养成思考和质疑的习惯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你在读书时要动脑筋思考:书上讲的是否真有道理?为什么会写得如此精彩?作者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等等。你也可以找出几个问题,经过思考、联想、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是用你的切身体会来赞同书上的观点,或者举出相反的例子对书上的观点提出质疑,这样,你才能真正做书的主人。(5)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时在书上圈圈点点或摘下自己认为重要的语句,或以眉批形式写上自己的见解、感受,或在读后整理书的内容线索,写出读书的心得体会。当然,在读书的时候还要勤记忆,对于名言佳句,精彩篇章,要多记忆,多背诵,集腋成裘,终有大用。(6)要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27\n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要善于把在阅读中汲取的思想、文化、知识营养,学到的写作方法,自觉地运用到写作中去。使阅读与写作互相促进,比翼齐飞。(三)怎样预习课文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叶圣陶说过:练习阅读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也培养了自己的自学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即使以后没有老师教你,你自己也能看书学习了。那预习的方法是怎样的呢?1、先将课文读一遍,遇到生字查字典,读准字音,分清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然后动手写几遍。2、第一遍读课文的时候,要弄清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心中有个底。然后再读的时候,就要理解每节讲的是什么,把它概括成一句话,并试着给课文分段。3、以课文提示作参考,仔细想问题,归纳课文的中心并自己提问题。4、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上课时与老师同学一起解决。27\n(四)怎样理解句子的含义1、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杨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我们可以抓住“焦急”和“耐心”这两个关键词。这两个乍听起来似乎矛盾,但它们却反映了老奶奶急切想见到总理的灵车以及不见到灵车绝不离去的那种对总理无比热爱的感情。2、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有些句子的含义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顾及全篇,才能理解句子的含义。在古诗学习中尤其如此,如“死去元知万事空”,要理解它的真正含义还得联系下文:本来就知道人死了以后就什么也没有了,下文是“但悲不见九州同”:但感到悲伤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最后两句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最念念不忘的是盼望南宋的军队能早日收复中原,统一祖国,到时家祭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你的父亲,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临死念念不忘统一祖国的感情。3、联系实际,典型联想来理解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27\n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挪动过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我们可以联想自己被沸水或火星烫着时会迅速把手缩回来以及剧烈疼痛的情景,而邱少云在烈火烧达半小时之久却能做到纹丝不动,足见他的高度纪律性和为革命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4、从比喻、象征意义中去理解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作者用“黑洞洞”形容旧社会非常黑暗。用“碰壁”比喻革命者没有自由,到处受迫害。这是鲁迅先生用诙谐的笑谈来讽刺、抨击旧社会的黑暗。5、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有的文章要与当时当地的情况联系起来才能理解。如《赶集》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料想四年以前该不会有这些东西吧?”四年以前是什么时候呢?文章写的是解放初期农村面貌的迅速改变,农民的生活不断改善,从而歌颂了共产党的好领导。(五)怎样给课文分段27\n分段是在文章中划分出意义段,也叫逻辑段。同一篇课文,往往有好几种分段方法。给课文分段,首先要认真读,仔细想,搞清楚每个自然段(或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然后找出段与段(或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再确定用哪一种方法分段,最后才动笔划分段落。1、按时间顺序分段按时间顺序分段,就是按时间变化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这类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记叙内容或展开情节,它往往会出现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句子,可以作为分段的标志。文章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句子通常在每段的开头,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找出来,再把写同一时间内的内容合成一段。2、按地点的转换分段参观访问和游记一类的课文多用这种方法分段,阅读时,可先把文章中表明地点的词语和句子(常在每段的开头)找出来,然后把属于同一地点的内容归成一段,假如地点变了,就要另换一段。3、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记一件事、一次活动或以一件事表现人的文章多用这种方法分段。这类文章常常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的顺序记叙的,可以就按照这样的顺序分段。4、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段27\n这种方法多用于写景状物的文章、记几件事以及多事表现人的文章。总分结构的文章,就是总起分述的文章。往往也是事物的几个方面,只不过在开头有个总起段,或者在结尾有个总结段,或者总起和总结都有。这类文章分段时要将总起或总结段独立分为一段,中间分为一段。之外,还有按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分段,按事情的性质归类分段。但光知道这些顺序是不够的,因为有的文章看不出这些明显的顺序,如果又无明显的提示,该怎么办?这时,就要从文章的内容入手了。(六)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段意,先要读懂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抓住内容要点,再准确地进行概括。自然段的段意,是根据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归纳出来的。逻辑段的段意,是概括各自然段的段意综合归纳出来的。1、概括段意的要求(1)明确。要让别人看了就能明白这段话主要写的什么意思。(2)集中。一般不宜将一段中写到的所有内容都概括进去,而是写出段落中的主要内容。(3)简要。语言要简明扼要,不要啰嗦拖沓。(4)要从内容上概括,不宜从思想上去概括。段落大意是指一段话的意思,而不是指表达的思想。2、概括段意的方法27\n(1)摘句法这是一种比较简便、有效的概括段意的方法。段落中的总起句、小结句、中心句等,往往是这一段记叙、描写或议论的中心,因此,可以摘取它们作为段意。例如《松鼠》第一段的首句“松鼠是种美丽的小动物”就可作为这一段的段意。但有些课文的总起句、小结句、中心句往往是一个复句,因此在概括段意时要缩句简化。例如《群鸟学艺》的第一段是“许多鸟听说凤凰会搭窝,都到它那儿去学本领”。此句压缩后就是段意:群鸟向凤凰学本领。采用摘句法要注意:摘录的句子必须能概括全段的主要意思。(2)层意归并法一个逻辑段里包含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几层意思都表达同一个内容或说明了同一个问题,几层意思没有主次之分,它们之间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把各层次的意思归并串联起来作为段意。例如《黄河象》第二段先后假想了:①时间、气候和地理环境。②象为什么会掉进河里。③象掉进河里时的情况。综合三层意思,归纳段意为:科学家假想这头黄河象的来历。(3)取主舍次法27\n就是选取主要的内容,舍弃次要的内容。一个逻辑段只有一个自然段。这时要先逐句弄懂意思,再理清句序,分出层次,明确层意,然后取主要的意思作为段落大意。一个逻辑段里有几个自然段,这是最常见的。这时我们要先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能分层的再分层次,明确层意,然后分出主次,确定主要层次的内容作为全段的大意。(4)抓要素记叙文的段意可以以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六要素作为依据进行概括。例如《飞夺泸定桥》第一段讲事件起因:大渡河地势险要、铁索桥是唯一通道。第二、三段讲经过:第二段讲红军与敌人援兵抢时间,第三段讲红军战士攻天险,“飞夺”泸定桥。第四段讲结果:夺取泸定桥后,继续北上抗日。(5)抓过渡句课文中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赵州桥》中的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一句话承上启下,概括了上下两段的大意。(七)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它是通过文章的字、词、句、段、篇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的。要归纳中心思想,首先必须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1)先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会写作目的,即中心思想。27\n如《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顾自己家境贫困毅然收养了已故邻居两个孤儿这件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从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2)分析课文的重点段,从中找出中心思想重点段跟文章的中心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分析重点段的方法概括段意。具体方法是:首先要给文章分清段落。再判断哪一段或哪几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一般来说可以从两方面来识别重点段:一是从内容上看,事情的主要情节部分是重点段;二是从写法上看,凡是文章中详细写的内容往往都是重点部分,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所产生的美好幻觉以及幻觉瞬间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现实,再联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惨死街头”,就不难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他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3)从文章的标题找中心有些文章的标题就直接点明了中心,是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学会分析标题,就能正确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凡是标题点明中心的文章,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如《伟大的友谊》,文章歌颂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伟大的革命友谊。27\n(4)从中心句找中心中心句可以直接反映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先认真阅读文章,找出中心句,再理解中心句的意思,然后看看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什么,最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中心思想。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最后一句:“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又如《我的心事》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说话要算数”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5)通过分析主要人物的方法找中心在分析主要人物时,要注意文章中对人物的外貌、性格特征和思想的描写,把文章所写的内容与人物的特点结合起来考虑,中心思想就显而易见了。2、中心思想的表达形式(1)记事的文章:“本文记叙了……说明了……”或者“记叙了……揭露了……”(2)写人的文章:“本文记叙了……表现了(赞颂了)……精神(品质)”(3)写景状物的文章:“本文描写了……抒发了(表达了)……思想感情”(4)说明文:“本文通过……说明……”(5)寓言、童话类:“本文通过……故事,说明(告诉)了……27\n道理”(八)怎样提高阅读速度1、要默读,不要朗读默读是不出声的阅读,只用视觉扫视文字来理解内容,省去了发声器官的活动,不用考虑停顿、重音、声调、节奏等。默读是加快阅读速度的基础。有专家研究表明,朗读每分钟最快能达200字,而默读每分钟最快可达600字。可见,从朗读转向默读是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方法。养成默读习惯,可用双指按住喉部,或用一东西置于双唇间,以制止发音,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到读物的内容上来,加快眼睛扫视速度,使发音器官来不及发出动作。2、集中注意力,看得快,想得快阅读,既是一种视觉活动,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活动。它是视觉、理解力、注意力、记忆力的综合活动。所以,要加快阅读的速度,除了注意力集中(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全神贯注)之外,还要看得快、想得快。这是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的关键。看什么,想什么?看这句话或这个句群,这几行字说的是谁或什么,它怎么样、是什么或干什么,想它说的是谁或什么,说的是什么意思等等,进行分析、综合,抓住了主要的句意、段意,理解得就快了,阅读的速度自然也就提高了。3、不要重读,减少回视27\n阅读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眼球移动的速度和回视的次数。在阅读中,眼球停下来的次数越多,看过去后又回过头看的情况越多,速度就越慢。在阅读时可准备一个本子或一本书作为遮盖物,放在要读的书的上羰,当我们读完一行字,就把遮盖物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自己的眼睛不再回复重读,减少回视。随着阅读的进行,把遮盖物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就可提高阅读速度。4、加速理解,学会浏览所谓浏览,就是在阅读时,快速移动视线,扫视读物上的每一行字,但只注意每一行中少数几个重要的字。阅读浏览,实际上是读者没把所有的字词一一看完,而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在阅读中省略了一些次要的文字。由于我们平时养成了逐字逐词读书的习惯,所以视觉感受潜力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在快速阅读中,我们采用逐句逐行读书的方法,就有利于调动视觉感受的潜能。逐句逐行读,是一种概念阅读法,即抓住句子的主干。(九)背诵课文的方法1、化整为零,步步为营有些文章较长,背诵时不妨化整为零,再各个击破。这样段段背、段段清,做到步步为营。最后化零为整,“组装”成篇。2、以写助读,感官兼用27\n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好手抄一遍。背书亦然。如果背书时一边读一边写,读读写写,这样就能调动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这种背书方法不但不像有些同学所说的速度慢、太麻烦,而恰恰是提高效率的首推方法。这种方法还能为默写打下坚实的基础。3、互读互背,合作“经营”背书时,三两人一组,互读互背,相互提示,合作“经营”。这样背书,便于思路集中,同时具有提神互补、教学相长之功效。4、按图索“意”,读图背文此法特别适用于背诵古诗词之类。将诗文的意境、内容,用象征、抽象、夸张、意等手法,勾勒出简图或简表,然后按图索“意”,一边读图,一边“说”文,最后达到背诵之目的。5、角色表演,情趣背书很多文章,角色的台词丰富,具有故事性、戏剧性。先读后演,角色互换,情趣顿生。在这样的气氛中,何愁课文难背。6、录音录像,辅助背诵打开收录机,读读,背背,录录,放放,对对,看看……在往返循环中自然而然地就背熟了课文。有条件的同学可做成读书、背书的录像带、软盘等,在VCD、DVD或电脑中再现,背书兴致定会大增。27\n(十)怎样阅读分析写人类的文章写人文章,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写人文章不同于一般的记事文章,记事文侧重于写一件具体的事,落脚于事情发生的详细过程,人物不是主要的描写对象;写人的文章则着眼于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人物是主要描写对象,事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服务的。1、抓住人物的外表特征,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人物的外表包括容貌、神情、体态、衣着等,往往反映人物的个性与内心活动。如《丰碑》一文中描写一个红军老战士:“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这段文字正是运用了外表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掌握着部队所需要的被服等物资,而自己却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被活活冻死之后的军需处长形象,突出了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高尚精神。27\n2、注意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最能展示他的性格和内心。如《灰雀》一文,记叙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它的主要内容就是用对话形式来写的。这些语言描写既写出了列宁因找不到灰雀那种焦虑、担心、惋惜的心态,也表现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另一方面,从男孩语言的变化,可以体会出他心里充满矛盾以及改正错误的决心。动作描写同样能直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质。如《凡卡》一文,描写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苦难熬,文中写道:“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吸收外资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这里“揪、拖、拿、揍、捞、戳、打”一系列动词,既写出了老板残忍的狰狞面目,又写出了凡卡悲惨的命运。人物心理活动直接反映人的内心世界,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往往是靠许多心理描写而突出其性格的。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描写“我”目睹邱少云壮烈牺牲经过时的内心活动就很好地表现出邱少云遭受的巨大痛苦,反衬出邱少云的英勇与伟大。27\n3、通过典型事例,分析人物特点,把握文章内容刻画人物,总离不开典型事例,只有把人物置于具体的事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等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这个典型事例,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几件。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抓住海边农村孩子最熟悉的几件事——捉鸟雀、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表现了闰土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特点,展现了他美好的内心世界。4、分析写作目的,深化认识理解写人的文章一般都是通过一件或几件事表现人物的,有的是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征,有的则是通过几件不同的事反映人物某几方面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段落层次理清理顺。同时,也要通过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作者通过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来歌颂周总理生活简朴、工作劳苦的崇高品质,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周总理无比崇敬和爱戴的思想感情。(十一)怎样阅读分析记事类的文章记事类文章,就是把一件事或几件事有条理地用文字叙述出来,让更多人去重新感受这些事情,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受到一种精神的鼓舞或思想的教育。阅读时要注意:27\n1、把握叙事文章中叙述的“六要素”记人叙事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与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阅读这类文章就要初步了解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涉及到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进入高潮时的情况怎样,事情结果如何。2、理清叙述的线索线索是叙事文章的脉络,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在阅读时把握了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叙事的条理,进面一步步去领悟作者写这件事所要表达的中心主题,阅读时还能从中学到作者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方法。3、把握叙述的顺序叙述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顺叙就是按事情发生的经过,按照时间的先后来叙述。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再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插叙是指在叙述某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对所要叙述的某一件事进行必要的交代而插入的叙述。当交代结束后,文章原来的叙述继续进行。这些叙述的顺序形式都是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灵活使用的。在分析倒叙和插叙时,要弄清它们和顺叙接茬的地方,这样有助于掌握文章的条理,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4、注意综合表达方法27\n记事文章长于运用综合表达,以记叙为主,夹杂议论和抒情。在运用议论时,往往是把所记叙事件本身所包含的深刻意义提示出来,要言不烦,画龙点睛,以加深读者的理解。在运用抒情时,有时是根据所记叙的事件抒发自己的感受;有时是作者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情随事发,使事、理、情熔为一炉。(十二)怎样阅读分析写景类的文章写景,就是描写景物,就是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1、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写景的文章一般有以下三类: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浏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类是描写生活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象,如《观潮》、《火烧云》、《第一场雪》;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如《梅雨潭》、《鸟的天堂》。我们如果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2、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27\n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明确了作者的描写顺序对理解全文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几种顺序:(1)按空间顺序写。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2)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进行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3)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4)按景物的不同类型写。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3、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三种:一是总分结构。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是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总——分——总。如《桂林山水》就是先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又总起来说桂林山水。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观察点的转移来写。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变化,或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章中一般都有“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物变了,或者观察点移动了,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如《林海》的第五段分别写了“岭、林、花、联想木材、联想兴安”。三是按时间的推移来安排文章的结构。如《观潮》就是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过之后的顺序安排的。4、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27\n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为写而写景,而是借助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以感染读者,因此,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如《林海》讲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借景抒情,景中寓情,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应把握的重点。(十三)怎样阅读分析状物类的文章状物,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状物类的文章主要有“状静物”、“状动物”、“状植物”三种。比如:《我爱故乡的杨梅》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是状植物类的;《燕子》写的是燕子的外形特点、飞行特点和停歇特点,是状动物类的;《长城》介绍了长城的位置和结构特点,是状静物类的。1、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状物”既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描写顺序,或者是按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写,或者是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或者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就全篇而言,写静物一般按样子、结构、用途的顺序写;写动物一般按外形、动态、习性的顺序写;写植物一般按形状、颜色、滋味的顺序写。如《翠鸟》就是按照从外形到活动的顺序来写的,表现了翠鸟的美丽、灵巧。弄清了写作顺序,就可以很快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加深理解。27\n2、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个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达到写作的目的。这就是常说的托物寄情、托物寓理或托物言志。我们阅读时,就要透过表面现象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味作者寓什么理,寄什么情。如《落花生》一文中,作者描写了花生的各种好处,并将花生的生长特点与苹果、石榴进行比较,突出了花生最大的特点——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进而联系到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没有实用价值的人。这样,作者对花生的喜爱赞美之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3、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在文章结构方面,这类文章通常采用按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来安排材料的方法。例如《高大的皂荚树》一文中就描写了皂荚树在一年四季中的四个不同方面的特点,写出了皂荚树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类文章经常采用总——分、分——总、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安排内容。作者还常常对要表达的事物的最本质特点详写,其余的略写,阅读时要注意加以体会。总之,我们在阅读这类文章时,要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联想,体会作者借这个物体所表达的感情。27\n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