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50 KB
  • 2022-06-20 发布

小学语文《秋思》教学设计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秋思》教学流程设计一、谈话导入:1教师:孩子们,课前你们背诵了一些关于思乡题材的诗句,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思乡的古诗,那就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秋思》(课前板书课题)。&1二、题解1、一首诗的诗题就像是诗的眼睛,它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所以在读诗之前一定要好好读读题目!现在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轻声齐读课题。&22、“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请把思字读得长一些。再读课题。&23、那么从题目中你想知道些什么?4、是啊,这是张籍在秋风乍起,落叶纷飞时抒发自己思念之情的一首诗。张籍思念的是什么?是什么引发了他的思念?他的思念是淡淡的还是浓浓的呢?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去品味!。三、初读古诗,读懂诗意。1.大家课前预习过课文,谁能把这首诗正确的读给大家?&33、(弹多音字)女生齐读,要注意这些多几个字的读音。&44、(点出词语)读得准确,从你们的读中我已经知道了你们准确地理解了这几个词语的意思,现在请男生再来准确流畅地读一遍。&45、这首诗同学们都读得字正腔圆了。老师也想来读一读。&420\n 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6、好,古诗的朗读讲究的就是韵律美,要读出节奏,相信你们也能这样有节奏的读它!同桌开始练读!7、刚才读得很投入,让我们现在一起来读读。&48、读得有进步,那经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些字或词的意思呢?&59、预设:欲作意万重复恐尽行人开封10、教师:词语的意思理解了,你能把词语的意思放进诗中,大概说一说整首诗歌的意思吗?自由练说再汇报。&6&711、教师:现在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古诗,这次把对诗歌初步的理解读进去。&8四、作者简介:教师:我们知道,了解作者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意。一人一句话,谁来介绍他?让我们一起走近他,出示PPT张籍简介生齐读。&9教师:在此情此境下,他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思乡诗。五.入境悟情1、教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以及课文插图默读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102、教师:好,谁来简单说一说?3、这种秋思是淡淡的还是浓浓的?4、全诗28个字中没有一个“思”字,那诗人的思念你们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呢?诗人把思念藏在哪儿呢?再读读诗句,看看哪些字词句的背后藏着诗人深深的思念呢?20\n5、我们先来学习“洛阳城里见秋风”&11A作者说见秋风,秋风能看得见吗?B秋风无形,虽说可闻、可触、可感,却不可见,古人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离家十年的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他看见的是什么呢?C是啊,诗人见到了许许多多,落叶归根,北雁南飞,作者也想家了,可此时的他想见却见不到的又是什么呢?D是的,又是一年秋风至,孤身漂泊在洛阳城里的诗人看到只有处处萧瑟,却见不到亲人的欢声笑语、把酒言欢,阵阵秋风中,诗人伫立街头,看见漫天飞舞的黄叶,他的内心会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现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吗?E那么,就请你把悲哀、思念---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吧。读:洛阳城里见秋风F这种感伤与思念不是一年两年,作者写这首诗时已经孤身漂泊离家十余年了,十年中有多少的辛酸与冷暖,再来读出你感受的到的悲哀!读洛阳城里见秋风6、学习“欲作家书意万重”A诗人难以回乡,愁肠百转,他纵有千言万语也无处倾述,正在他万分思念之时,巧遇故人,于是挥笔速写家书一封,那么这是一封怎样的家书呀?他想表达哪些内容呢?这真是欲作家书意万重。(板书:意万重)&12C20\n 是呀,十年了,那是多少个日日夜夜呀?年迈的父母、翘首遥望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同学们拿起笔来,把张籍想说的话写下来吧!(课件出示小练笔)&13我看同学们都写得差不多了,谁愿意把你的思念读给大家听。D把我们所有的话加起来张籍觉得够吗?(不够)是呀,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诗人的心,这真是——(欲作家书意万重)&14为什么是意万重?分析第一时间长第二通信难第三时局动荡7学习“复恐匆匆说不尽”    信写好了,我们来看看张籍寄信的画面。(课件出示诗句)他寄信时心情如何?你能从诗中找出这个字吗?“恐”是什么意思?他在担心什么?&15从这个恐字中你能体会出什么?谁能读出张籍的恐?8学习“行人临发又开封”A正因为他恐,才会(课件行人临发又开封)&16封”是什么意思?那“开封”就是?“又开封”就是把信合上,打开,又合上,又打开……诗人为什么要重复这样的动作?B(课件)我们来看这幅图。诗人张开手要从捎信人手中拿回家书,在要回这封信的同时,他会和捎信人说什么?&17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家书就是诗人与家人唯一的沟通渠道!这封价值抵千金的家书,作者怎能轻易的就把它发走啊。所以走之前,他怎能不又开封呢!读——(课件: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20\n他还会和捎信人说些什么?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诗人年年想回去,看着别人奉诏回家,自己却年年不得行!这封饱含着万重意的家书,作者怎能轻易的就把它发走啊。所以走之前,他怎能不又开封呢!读——(课件: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他还会和捎信人说什么?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有多少话要问,有多少情要表达!这封分量沉甸甸的家书,作者怎能轻易的就把它发走啊。所以走之前,他怎能不又开封呢!读——(课件: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呀张籍你已经看了一遍又一遍,为何呀?——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六、回读,深化情感。 是呀,小小的一封家书怎能承载一个游子浓浓的乡愁呢!信带走了,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那他还带走了什么? 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洛阳城里的秋风。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就在张籍脑中诞生,这就是《秋思》(音乐响起)生读诗;    1、这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呀!千百年都不会变,看,当年迈的母亲思念自己远在他乡的孩子时,她会轻轻的吟诵——师诵读。    2、当漂泊在外的游子疲惫、孤独的时候,她也轻轻吟诵——生诵读。    3、当独自在家的孩子想念远方的父母时,他还会轻轻吟诵,齐诵《秋思》。20\n七、对比阅读。   1、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那时候山遥路远,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啊!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中。我们来看这首小令(课件出示《天净沙·秋思》)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自己读一读。(生自由练读)   2、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小令的朗诵,看看你能体会到什么?   3、都是思乡怀亲的诗歌,仔细观察这两首诗有哪些异同?(生回答)八、结束思乡的诗写了千百年,今天还在写,思乡的诗读了千百年,今天还在读。总有一天你们长大了,也许要远离家乡,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你们会觉得故乡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温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们合上书再读一读这首动人的诗篇。十:板书设计: 秋思(唐)张籍见----意万重   思乡情恐----又开封叙事抒情《秋思》教学设计 20\n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会默写。2.学习通过看注释,借助插图,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3.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4.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所写的日常生活片断,体会其写法的特色。  教学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诗句引入,导入课题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9月24日),你们知道今天是农历的几月几日吗?(农历八月初九)再过六天,就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大家知道吗?(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那天,你们最想和谁一起度过,怎么过呢?(和爸爸妈妈们一起赏月,吃月饼,多么温馨的场面)(一家团聚,其乐融融)(多么美好的时刻,令人向往)每逢佳节倍思亲,远方的游子更是在望月而思乡。我们来读一读。2.出示古人望月思乡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字正腔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声情并茂,读得真投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有停顿,有节奏,真好)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读出了诗的感觉,诗的韵味,意味深长)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一边。《十五夜望月》)3.一轮中秋明月勾起了游子多少思乡之情呀!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思乡怀亲的古诗,一起来感受诗人的乡愁。4.一齐读诗题,并看老师板书课题。(指导“籍”字的书写:张籍的“籍”读作“jí”,这个字的笔顺较多,特别要注意书写正确。上下结构,书写时结构要紧凑,上边的竹字头写扁些,下边要写得饱满。下边由两部分组成,左边三横一竖一撇一点,右边是“昔日”的“昔”。)(同学们拿出田字格练字纸,认真书写诗的题目和作者)老师巡视指导:诗题写在第一行的正中间,作者写在第二行的正中间,这样看起来才美观。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同学们请停笔,认真地听老师读读这首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秋思》这首诗,仔仔细细地读上二、三遍,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1.读准字音。读流畅了吗?20\n谁来读一读《秋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有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读准了。相机评价:真好,字音读得准,诗句也念得通顺!特别还注意了一个多音字的读音,“意万重”的“重”,这个字有两种读音,一个念“chóng”,一个念“zhòng”。在这里该怎么念呢?你为什么这样念呢?你是根据什么做出判断的?(注释里讲到“意万重”是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知道借助注释,根据意思读准字音。)真好,大家一起读读这句。2.读出节奏。读得很投入,谁再来读一读《秋思》?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在读诗句的中间是怎么停顿的。生读。(真了不起,他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同学们注意听了吗,他在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时,在哪个字后面停顿了呢?)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读,好吗?每句诗中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诗题和作者我们一起读;我们再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读得抑扬顿挫,把诗的感觉读出来了。)三、再读古诗,初知大意。1.再请大家认认真真地默读这首诗,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看看书上的注解,然后,试着去想想这首诗大概在讲什么意思,明白吗?2.默读《秋思》,按要求思考诗的大意。可以自己小声说一说,也可以和同桌交流。(可以逐句逐句地来解释,也可以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也可以用一句话简练地来概括。)3.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意思?(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逐句逐句地解释了诗句的意思,说得很清楚明白。谁能用一句话简练地来概括。)诗人在哪里做什么?(秋风乍起,客居洛阳的诗人想写一封家书,捎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这首诗主要围绕一封家书来写的,如果在“家书”前面加上一个字来概括诗句的一二两行,你会用哪个字来概括?(写家书),三四两行呢?(寄家书)四、品词析句,感悟诗情1.设疑:同学们读到这里,再回过头来读读题目,诗的题目是“秋思”,传递出一份浓浓的思念,但是全诗28个字中没有一个“思”字,那诗人的思念藏在哪儿呢?哪些词的背后藏着诗人深深的思念呢?拿起笔,读一读,圈一圈,画一画。(老师在巡视中插话)有的同学开始动笔圈画了,说明他的思考正在被记录。2.学生汇报诗人的思念藏在哪儿呢?是什么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见秋风秋风没有形状,能见到吗?那么站在秋风中的张籍到底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满天飞舞的落叶,瑟瑟摇摆的枯木,匆匆飞过的大雁,20\n诗人见到的恐怕是这秋风带来的凄凉摇落之景。)(出示插图)生:一阵秋风吹过,落叶满天飞舞。——师:落叶缤纷让作者见到了秋风。生:一阵秋风吹过,大雁匆匆飞过。——师:北雁南飞让作者见到了秋风。生:一阵秋风吹过,草木渐渐枯萎。——师:草木枯萎让作者见到了秋风。生:一阵秋风吹过,池塘里的荷花凋零。——师:百花凋零让作者见到了秋风。b.是啊,秋风不可见,但是秋带来的萧瑟之感却处处可见。落叶要归根,北雁要南飞,诗人孤身一身伫立在萧瑟的秋风中,伫立在异乡的洛阳街头,他的内心会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吗?生:孤独的。师:请你读这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只能见秋风,能见到父母慈爱的面容吗?(见不到)生:寂寞的。师:请你读这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只能见秋风,能见到妻儿老小齐聚一堂吗?(见不到);生:忧伤的。师:请你读这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只能见秋风,能见到情意深重的好朋友们吗?(见不到)。如此凄凉、萧瑟的秋风怎能不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呢?把声音放轻,速度减慢,让思念的感觉悄悄地流淌。一起读。(试着把诗人内心的那份孤独与寂寞读进去,读到诗的字里行间去。)★意万重过渡:诗人“见秋风”而“动客情”,惟有把满腹的乡愁化作一封家书。秋思,秋思,思还藏在哪里呢?⑴想象说话,诉说思念a.欲作家书意万重。何其之多呀?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千言万语,万语千言)b.那他都有哪些话想说,想对谁说呢?这时,他想起了——他想对年迈的父母说:——诗人常年漂泊在外,家中那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盼儿归来,在村头翘首期盼,泪眼蒙眬,你想对年迈的母亲说什么?(母亲,可要多注意身体呀!我在外一切都好,我过些时候就回家来看你。)简简单单的一句问候,都是思念,都是担忧。除了思念、担忧,还有什么?(内疚)谁还想对多年不见的母亲说什么?(母亲,未在您老面前尽孝道,内心愧疚难安呀!)父母在,不远游呀。【无尽的思念】他想对辛劳的妻子说:——瞧,诗人柔弱的妻子在田间顶着日头劳作,在病床前侍奉双亲,在油灯下为孩子缝补衣裳,她上有老,下有小,妻子用柔弱的身子独自撑起了这个家,你想对辛劳的妻子说什么?(娘子,你在家孝顺公婆,抚育幼儿,独自操持着这个家,你辛苦啦!)听着贴心的话语,妻子泪落沾襟呀。【无尽的感激、愧疚】他想对幼小的孩子说:——离家时,诗人的孩子一个在襁褓之中,一个还在牙牙学语,孩子的成长多么需要父亲的关爱呀!你想对幼小的孩子说些什么?(孩子,你们如今长高了,长壮了吗?为父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你们呀!)一双儿女盼父回家呀。【无尽的牵挂】20\n他想对儿时的好朋友说:——他又想对儿时一起嬉戏的好朋友说些什么呢?(好友,多年不见,你一切好吗?等我归来,我们在一起把酒言欢,彻夜畅谈。)【无尽的怀念】说不尽的思念,道不尽的牵挂,这就是——欲作家书意万重。板书:意万重。c.互文印证,体悟思念张籍为何如此思家而不归家呢?要想读懂这首诗,还要了解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补充资料:中唐时代,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出了一位著名诗人,他叫张籍。张籍自幼家境贫寒,十一岁就离家,出外苦学,游历;虽学有所成,极富才华,却因当时官场黑暗,一直难以施展抱负,甚至连一个立身之地未能找到,一直过着漂泊无依的生活。诗人一生坎坷,孤独地生活在贫困和疾病之中,甚至几乎失明。正如张籍在《南归》中写道:(出示《南归》骨肉望我欢,乡里望我荣;岂知东与西,憔悴竟无成!)师:骨肉亲人盼我回去,乡里人盼我荣归故里,哪知道我漂泊在外,憔悴无成啊,这就给思乡的张籍多了一份想回而又不能回的惆怅与无奈呀。写秋思这首诗的时候,他正独自一人居住在洛阳,又是十多年没有回归故里了。他不禁长叹一声,“十年离家归未得”,十年呀,那是多少个日日夜夜,诗人年年想回去,却年年不得行。情境导读:十年离家归未得,年迈的父母,柔弱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他心里埋藏着多少思念呀,男生读——欲作家书意万重。十年离家归未得,漂泊在外,生活困顿,怀才不遇,心中的孤苦岂能向家人诉说,女生读——欲作家书意万重。十年离家归未得,他百般感受,千种滋味,一起涌上心头,一起读——欲作家书意万重。过渡:这浓浓的思乡之情岂是一封家书能承载的呢?秋思,秋思,思还藏在哪里呢?★说不尽,又开封a.说不尽。说不尽什么?(思念、牵挂、问候)用上一句的三个字,那就是(意万重),千言万语浓缩成了三个字,这是一份多么厚重的思念呀!正是因为意万重,正是因为说不尽,诗人才会——行人临行又开封。b.又开封。师:我们再来看“封”字。“封”是什么意思?这里的意思是把信封上。那“开封”就是----把封好的信拆开。“又开封”就是-----把信封好,拆开,又封好,又拆开……诗人为什么要重复这样的动作?c.师:(课件)我们来看一下这幅图。诗人张开手要从捎信人手中拿回家书,在要回这封信的同时,他会和捎信人说什么?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怎样回答呢?模拟捎信人和张籍的对话。⑴捎信人:张籍啊张籍,你为何反反复复拆信查看?天色已经不早,我得启程赶路了。张籍:我担心信里遗漏了重要内容,所以想再打开看看。20\n师:担忧事情交代不全,张籍第一次打开了信封。⑵捎信人:张籍啊张籍,你为何反反复复拆信查看?天色已经不早,我得启程赶路了。张籍:我担心信里意思没有表达清楚,让家人担忧,所以想再打开看看。师:担心家人挂念,张籍第二次打开了信封。⑶捎信人:张籍啊张籍,你为何反反复复拆信查看?天色已经不早,我得启程赶路了。张籍:我心里的思念还未说尽,所以想打开信封再看看。担心思念的话语未说完,张籍第三次打开了信封。一次又一次拆开查看,唯恐遗漏一处,这装进去的仅仅是一封信吗?那是什么?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一起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他的心情因思乡而纷乱,再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信短情长,小小的信封哪能承载游子所有的情感呢。五、重拾疑问,体悟写法1.诗学完了,但那份浓浓的思乡情仍萦绕于心,我们再回过头来,思考读诗前的问题,诗题为“秋思”,但全诗28个字中无一个“思”字,那诗人是如何表达这浓浓的思乡情呢?(这首诗作者因见秋风引发了意万重,又复恐说不尽,所以又开封。整个这个过程是一件完整的事。)(这首诗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意万重”和行动细节“又开封”,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可见这首诗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板书:叙事抒情2.如果说,在李白的眼里,乡思是那一轮明月,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思就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王安石这样评价张籍的诗。出示诗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六、拓展诗句,回味思乡过渡:书信被捎走了,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诗人的心也随之而去了。1.张籍此刻的心情他的朋友孟郊也深深懂得,出示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墨水和着滴洒的泪水写成这封书信,将它寄给远在万里之外的亲人。书信寄出,我的魂魄也跟着它离去,只留下浑然无知的一个空空的身躯。)魂去也,空一身哪!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洛阳城里的秋风。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就在张籍笔下诞生,这就是《秋思》2.(音乐响起)生读诗:这是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呀!道尽了天下所有游子们的心,关上书,让我们背诵这首传世之作吧!3.拿起笔来,默写下这首千古流传的思乡之作,让这份美好的情感永驻心间。《秋思》 20\n同学们今天到这里来是来做什么的?上课:谦虚会听的孩子上课就是来认真的听老师听别人说的是吗?读书:老师更希望来的同学们都是来读书的,因为我们不仅要听,更要会思会读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读读几篇诗歌.一、欣赏1出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两首诗都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示范读:秋风起,北雁南飞,归思难忘!——悲秋思乡二、入题:秋思你为什么这么读?介绍诗人:张籍(767?-830?),唐诗人。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少时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仕终国子司业,故世称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贫困,眼疾严重,孟郊戏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写这首诗时,作者已经10余年未曾回过家。(参考:郡望吴郡)从这段背景资料中你读明白了什么?不大的官严重的疾病贫困的家境…..三、初读正音指名读重:1. 再:~复。~申2. 〔~庆〕地名,在中国四川省。3. 层四、再读明意1自由读你读明白了什么?见秋风作家书意难尽又开封2同桌对读说意20\n一、精读悟情1、人们常说诗由心生,每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都饱含着诗人们的心血。我们要真正的读懂他们,就必须到字里行间去品位,用我们的细心去读出诗人要告诉我们的情感。就在这首《秋思》里,张籍悄悄的用了一个字来描绘他此时此刻的心情。轻声的读,品位到它!并将它填到黑板上的事件中去。(预设欲:不会想见秋风恐:)2、交流3、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想法,读书就是这样:反复的读、用自己的方式读,读出自己的见解。回到文中,我们看情由心发,这首诗短短的28个字中哪一个与“心”有关呢?恐:恐怕担心之意板书并引导:读到这里,善读书的你们是不是有什么要问的呢?(都打问号)为什么恐见秋风?板书:千里思乡读:抓“洛阳见秋”(参考:苏州洛阳800多公里安徽洛阳超过500余公里)1离家10年,见到秋风便想家,所以怕见秋风(见秋风)2离家千里,难以回家,所以怕见秋风(洛阳)3由此可知,怕见的不是秋风,而是思乡之愁如果非要给这愁加上一个距离:千里(一花一叶一草一木皆是愁)为什么恐作家书?从哪个字中可以看出?读:抓“欲意万重”“欲”:想要,以前想过吗?为什么不敢?板书:千愁万绪1意万重,万重意,意思太多而不敢书(漂泊10余年未曾归家,你觉得他会有哪些意思想表达,却不敢写呢?)2自己不得意、多病、害怕亲人的担心而想写却又不敢书(欲)如此多的愁绪,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表达:千愁万绪为什么意恐难尽?板书:千言万语读:抓“复恐”“尽”1真到写的时候,想说的话却说不完20\n(真正动起笔来,又有哪些话说不尽呢?)4、同学们,就在这样的千里思乡的情境,千愁万绪的担忧,千言万语道不尽的辗转反侧之中,诗人张籍做出了一个平凡却又使人潸然泪下的动作,谁来读读诗句?读出你自己的感受,然后请大家来说说,找找知音!5、从他的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依依不舍忐忑不安生恐遗漏)最后一层恐的理解六、,以读促写,诵读升华乡愁乡愁是一缕秋风每当它吹过我的心头,我便会想起我在这头你们在那头乡愁是一缕相思每当时光将它泛起,我便会想起身在这头心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封书信每当提笔的时候我便会想起话在纸头魂在那头参考资料:《张籍诗集》《张籍籍贯考辨》20\n《秋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会默写。2.学习通过看注释,借助插图,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3.通过反复诵读,感悟、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丰富的情感。4.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抓住诗中所写的日常生活片断,体会其写法的特色。  教学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诗句引入,导入课题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9月24日),你们知道今天是农历的几月几日吗?(农历八月初九)再过六天,就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大家知道吗?(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那天,你们最想和谁一起度过,怎么过呢?(和爸爸妈妈们一起赏月,吃月饼,多么温馨的场面)(一家团聚,其乐融融)(多么美好的时刻,令人向往)每逢佳节倍思亲,远方的游子更是在望月而思乡。我们来读一读。2.出示古人望月思乡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字正腔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声情并茂,读得真投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有停顿,有节奏,真好)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读出了诗的感觉,诗的韵味,意味深长)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一边。《十五夜望月》)3.一轮中秋明月勾起了游子多少思乡之情呀!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思乡怀亲的古诗,一起来感受诗人的乡愁。4.一齐读诗题,并看老师板书课题。(指导“籍”字的书写:张籍的“籍”读作“jí”,这个字的笔顺较多,特别要注意书写正确。上下结构,书写时结构要紧凑,上边的竹字头写扁些,下边要写得饱满。下边由两部分组成,左边三横一竖一撇一点,右边是“昔日”的“昔”。)(同学们拿出田字格练字纸,认真书写诗的题目和作者)老师巡视指导:诗题写在第一行的正中间,作者写在第二行的正中间,这样看起来才美观。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同学们请停笔,认真地听老师读读这首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秋思》这首诗,仔仔细细地读上二、三遍,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20\n1.读准字音。读流畅了吗?谁来读一读《秋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有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读准了。相机评价:真好,字音读得准,诗句也念得通顺!特别还注意了一个多音字的读音,“意万重”的“重”,这个字有两种读音,一个念“chóng”,一个念“zhòng”。在这里该怎么念呢?你为什么这样念呢?你是根据什么做出判断的?(注释里讲到“意万重”是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知道借助注释,根据意思读准字音。)真好,大家一起读读这句。2.读出节奏。读得很投入,谁再来读一读《秋思》?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在读诗句的中间是怎么停顿的。生读。(真了不起,他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同学们注意听了吗,他在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时,在哪个字后面停顿了呢?)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读,好吗?每句诗中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诗题和作者我们一起读;我们再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读得抑扬顿挫,把诗的感觉读出来了。)三、再读古诗,初知大意。1.再请大家认认真真地默读这首诗,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看看书上的注解,然后,试着去想想这首诗大概在讲什么意思,明白吗?2.默读《秋思》,按要求思考诗的大意。可以自己小声说一说,也可以和同桌交流。(可以逐句逐句地来解释,也可以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也可以用一句话简练地来概括。)3.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意思?(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逐句逐句地解释了诗句的意思,说得很清楚明白。谁能用一句话简练地来概括。)诗人在哪里做什么?(秋风乍起,客居洛阳的诗人想写一封家书,捎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这首诗主要围绕一封家书来写的,如果在“家书”前面加上一个字来概括诗句的一二两行,你会用哪个字来概括?(写家书),三四两行呢?(寄家书)四、品词析句,感悟诗情1.设疑:同学们读到这里,再回过头来读读题目,诗的题目是“秋思”,传递出一份浓浓的思念,但是全诗28个字中没有一个“思”字,那诗人的思念藏在哪儿呢?哪些词的背后藏着诗人深深的思念呢?拿起笔,读一读,圈一圈,画一画。(老师在巡视中插话)有的同学开始动笔圈画了,说明他的思考正在被记录。2.学生汇报诗人的思念藏在哪儿呢?是什么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见秋风20\n秋风没有形状,能见到吗?那么站在秋风中的张籍到底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满天飞舞的落叶,瑟瑟摇摆的枯木,匆匆飞过的大雁,诗人见到的恐怕是这秋风带来的凄凉摇落之景。)(出示插图)生:一阵秋风吹过,落叶满天飞舞。——师:落叶缤纷让作者见到了秋风。生:一阵秋风吹过,大雁匆匆飞过。——师:北雁南飞让作者见到了秋风。生:一阵秋风吹过,草木渐渐枯萎。——师:草木枯萎让作者见到了秋风。生:一阵秋风吹过,池塘里的荷花凋零。——师:百花凋零让作者见到了秋风。b.是啊,秋风不可见,但是秋带来的萧瑟之感却处处可见。落叶要归根,北雁要南飞,诗人孤身一身伫立在萧瑟的秋风中,伫立在异乡的洛阳街头,他的内心会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吗?生:孤独的。师:请你读这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只能见秋风,能见到父母慈爱的面容吗?(见不到)生:寂寞的。师:请你读这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只能见秋风,能见到妻儿老小齐聚一堂吗?(见不到);生:忧伤的。师:请你读这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只能见秋风,能见到情意深重的好朋友们吗?(见不到)。如此凄凉、萧瑟的秋风怎能不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呢?把声音放轻,速度减慢,让思念的感觉悄悄地流淌。一起读。(试着把诗人内心的那份孤独与寂寞读进去,读到诗的字里行间去。)★意万重过渡:诗人“见秋风”而“动客情”,惟有把满腹的乡愁化作一封家书。秋思,秋思,思还藏在哪里呢?⑴想象说话,诉说思念a.欲作家书意万重。何其之多呀?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千言万语,万语千言)b.那他都有哪些话想说,想对谁说呢?这时,他想起了——他想对年迈的父母说:——诗人常年漂泊在外,家中那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盼儿归来,在村头翘首期盼,泪眼蒙眬,你想对年迈的母亲说什么?(母亲,可要多注意身体呀!我在外一切都好,我过些时候就回家来看你。)简简单单的一句问候,都是思念,都是担忧。除了思念、担忧,还有什么?(内疚)谁还想对多年不见的母亲说什么?(母亲,未在您老面前尽孝道,内心愧疚难安呀!)父母在,不远游呀。【无尽的思念】他想对辛劳的妻子说:——瞧,诗人柔弱的妻子在田间顶着日头劳作,在病床前侍奉双亲,在油灯下为孩子缝补衣裳,她上有老,下有小,妻子用柔弱的身子独自撑起了这个家,你想对辛劳的妻子说什么?(娘子,你在家孝顺公婆,抚育幼儿,独自操持着这个家,你辛苦啦!)听着贴心的话语,妻子泪落沾襟呀。【无尽的感激、愧疚】他想对幼小的孩子说:——20\n离家时,诗人的孩子一个在襁褓之中,一个还在牙牙学语,孩子的成长多么需要父亲的关爱呀!你想对幼小的孩子说些什么?(孩子,你们如今长高了,长壮了吗?为父无时无刻不在惦念着你们呀!)一双儿女盼父回家呀。【无尽的牵挂】他想对儿时的好朋友说:——他又想对儿时一起嬉戏的好朋友说些什么呢?(好友,多年不见,你一切好吗?等我归来,我们在一起把酒言欢,彻夜畅谈。)【无尽的怀念】说不尽的思念,道不尽的牵挂,这就是——欲作家书意万重。板书:意万重。c.互文印证,体悟思念张籍为何如此思家而不归家呢?要想读懂这首诗,还要了解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补充资料:中唐时代,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出了一位著名诗人,他叫张籍。张籍自幼家境贫寒,十一岁就离家,出外苦学,游历;虽学有所成,极富才华,却因当时官场黑暗,一直难以施展抱负,甚至连一个立身之地未能找到,一直过着漂泊无依的生活。诗人一生坎坷,孤独地生活在贫困和疾病之中,甚至几乎失明。正如张籍在《南归》中写道:(出示《南归》骨肉望我欢,乡里望我荣;岂知东与西,憔悴竟无成!)师:骨肉亲人盼我回去,乡里人盼我荣归故里,哪知道我漂泊在外,憔悴无成啊,这就给思乡的张籍多了一份想回而又不能回的惆怅与无奈呀。写秋思这首诗的时候,他正独自一人居住在洛阳,又是十多年没有回归故里了。他不禁长叹一声,“十年离家归未得”,十年呀,那是多少个日日夜夜,诗人年年想回去,却年年不得行。情境导读:十年离家归未得,年迈的父母,柔弱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他心里埋藏着多少思念呀,男生读——欲作家书意万重。十年离家归未得,漂泊在外,生活困顿,怀才不遇,心中的孤苦岂能向家人诉说,女生读——欲作家书意万重。十年离家归未得,他百般感受,千种滋味,一起涌上心头,一起读——欲作家书意万重。过渡:这浓浓的思乡之情岂是一封家书能承载的呢?秋思,秋思,思还藏在哪里呢?★说不尽,又开封a.说不尽。说不尽什么?(思念、牵挂、问候)用上一句的三个字,那就是(意万重),千言万语浓缩成了三个字,这是一份多么厚重的思念呀!正是因为意万重,正是因为说不尽,诗人才会——行人临行又开封。b.又开封。师:我们再来看“封”字。“封”是什么意思?这里的意思是把信封上。那“开封”就是----把封好的信拆开。“又开封”就是-----把信封好,拆开,又封好,又拆开……诗人为什么要重复这样的动作?c.师:(课件)我们来看一下这幅图。诗人张开手要从捎信人手中拿回家书,在要回这封信的同时,他会和捎信人说什么?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怎样回答呢?模拟捎信人和张籍的对话。20\n⑴捎信人:张籍啊张籍,你为何反反复复拆信查看?天色已经不早,我得启程赶路了。张籍:我担心信里遗漏了重要内容,所以想再打开看看。师:担忧事情交代不全,张籍第一次打开了信封。⑵捎信人:张籍啊张籍,你为何反反复复拆信查看?天色已经不早,我得启程赶路了。张籍:我担心信里意思没有表达清楚,让家人担忧,所以想再打开看看。师:担心家人挂念,张籍第二次打开了信封。⑶捎信人:张籍啊张籍,你为何反反复复拆信查看?天色已经不早,我得启程赶路了。张籍:我心里的思念还未说尽,所以想打开信封再看看。担心思念的话语未说完,张籍第三次打开了信封。一次又一次拆开查看,唯恐遗漏一处,这装进去的仅仅是一封信吗?那是什么?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一起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他的心情因思乡而纷乱,再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信短情长,小小的信封哪能承载游子所有的情感呢。五、重拾疑问,体悟写法1.诗学完了,但那份浓浓的思乡情仍萦绕于心,我们再回过头来,思考读诗前的问题,诗题为“秋思”,但全诗28个字中无一个“思”字,那诗人是如何表达这浓浓的思乡情呢?(这首诗作者因见秋风引发了意万重,又复恐说不尽,所以又开封。整个这个过程是一件完整的事。)(这首诗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意万重”和行动细节“又开封”,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可见这首诗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板书:叙事抒情2.如果说,在李白的眼里,乡思是那一轮明月,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思就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王安石这样评价张籍的诗。出示诗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六、拓展诗句,回味思乡过渡:书信被捎走了,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诗人的心也随之而去了。1.张籍此刻的心情他的朋友孟郊也深深懂得,出示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墨水和着滴洒的泪水写成这封书信,将它寄给远在万里之外的亲人。书信寄出,我的魂魄也跟着它离去,只留下浑然无知的一个空空的身躯。)魂去也,空一身哪!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洛阳城里的秋风。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就在张籍笔下诞生,这就是《秋思》2.(音乐响起)生读诗:这是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呀!道尽了天下所有游子们的心,关上书,让我们背诵这首传世之作吧!3.拿起笔来,默写下这首千古流传的思乡之作,让这份美好的情感永驻心间。20\n2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