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12页

  • 23.88 KB
  • 2022-06-20 发布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篇一: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负数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n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千克,小华轻了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  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展示交流。  ……\n  2.认识正、负数。  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n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  哈尔滨:-15℃~-3℃  北京:-5℃~5℃  深圳:12℃~23℃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你能很快找到12℃、-3℃吗?  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n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7.负数的历史。  介绍。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n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运用负数的国家,早在XX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对正数和负数就有了记载。魏朝数学家刘徽在该书的注文中则更进一步地概括了正、负数的意义:?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古代用算筹表示数,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种得失相反的数,分别叫做正数和负数并且规定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由于记录时换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纪,数学家还创造了在数字上面画斜杠来表示负数的方法。国外对负数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并且也出现了各种表示负数的形式,直到20世纪初,才形成了现在的形式。但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交流。  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  三、练习应用  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  2.表示温度。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  3.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如果她要回家,按哪个按钮?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n  4.表示时间。  5.“净含量:10±”表示什么意思?  四、总结延伸  1.学生交流收获。  2.总结。  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的收获,并强调: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篇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一单元《负数》教案  第一单元负数  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点: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负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n  学生搜集生活情境中负数有关资料,如气温、收支,股票涨跌等。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银行有存钱和取钱……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千克,小华轻了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  尝试: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n  2.认识正、负数。  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说一说。  生活中还有能用正负数表示的例子吗?  4.进一步认识“0。”  以温度计为例,观察“0”的作用?  结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联系生活中的气温;进一步感受正负数的应用。  介绍温度计相关知识。  一次读出4个城市的温度。  三、练习应用  辩一辩:  “16℃”和“-16℃”的意义相同吗?\n  做一做:指出下面数中的正负数。  填一填: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  四、课堂小结:  五、课外拓展:  负数的历史。  六、板书:  负数的初步认识  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读作:负六。“-”,叫“负号”。  像“+6”这样的数叫正数,读作:正六。“+”,叫“正号”。也可省略不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0-82\n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  二、新授:  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  2.出示例3:  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让学生确定好起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和-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处,应如何运动?  练习:做一做的第题。\n  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题。2.练习一第6题。  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全课总结  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