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5.27 KB
  • 2022-06-20 发布

小学数学《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体积单位》教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通过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2.在已有计量单位知识和测量经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类比体验、操作活动主动建构出体积单位的概念和量感的意义的构建。3.厘清计量单位本质属性,把握计量共性特征,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参与,获得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直接感觉,提升学生的量感。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和量感的培养。教学难点:把握计量本质,多种感官参与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量感的培养。教学过程:一、激活经验,引出体积单位1.运用长度单位师:这儿有两条线段,比一比,哪条线段长?师:怎样才能知道这两条线段究竟长多少呢?生:找尺子来量。师:好,就听你们的。谁来具体说一说怎么量?生:蓝色线段长3厘米,红色线段长2厘米,蓝色线段比红色线段长1厘米。\n师:尺子上有长度单位“厘米”,可以准确测量长度。尺子上还有毫米、分米、米、……这些单位就是人们为了计量线段的长度而制定的标准。【设计意图】回顾量长度的过程,自然引出尺子和尺子上的长度单位,让学生感受到“尺子”其实就是作为“标准”的长度单位的集合。2.回顾面积单位。师:这两条线段会变哦!原来它们是在这样两张卡通图片上,看到这两个面,你又想比什么?生:哪幅图片的面积大。师:回忆一下,咱们曾经用什么计量单位测量面积。生:用小正方形作为计量单位。师: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咱们计量面积用的是个正方形。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当我们用这样的小正方形铺满两幅图片,你比出什么啦?师:9平方厘米、10平方厘米两个数量准确、清楚地说明了两幅图的面积大小。\n【设计意图】“线动成面”、“面动成体”,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既有各自适用的“领地”也有与其他单位乃至整个单位系统的关联。教师带领学生在“比一比”这一具体问题情境下,以“找尺子”为主线,运用长度单位回顾面积单位,让学生体会到正因为有了“单位”才可以用数量描述事物,所有的度量过程其实都是在数“单位”的数量。为学生类比迁移、合情推理“创造”体积单位打下基础。3.引出体积单位师:其实这也不是两幅简单的图片,它们印在两块小橡皮上。拿到这两块小橡皮,你还想比什么?生:体积。师:量长度有长度计量单位,计量面积有面积计量单位,想一想,咱们该用什么来计量体积呢?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师:用正方体作为测量物体体积的单位。【设计意图】“体积单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但在学生的认知网络中早有基础。量长度有“尺子”,计量面积有“面积尺子”,那么计量体积也应该有“体积尺子”,这把“体积尺子”就是与\n被测量物体同类的一个标准量。准确把握“单位”这一教学内容的本质,帮助学生的思维从“是什么”延展到“为什么”,让学生充分探索、发现,经历一个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学习过程,使学习真实的发生。二、操作体验,认识体积单位1、认识1cm³师:那你们知道吗?这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cm,它的体积就是1cm³,用符号表示为cm³。师:现在我把这个橡皮泥捏成球,他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师:现在我们从学具带里将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捏在手上,感受他的大小。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体积和1立方厘米差不多大?师:同学们说的这些物品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师:咱们就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来测量第一块橡皮的体积。先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测量?生:用小正方体摆出一个和橡皮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数一数用了多少个。师:大家摆放的过程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测出了第一块橡皮和18\n个1立方厘米的水正方体一样大,它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师:这是第二块橡皮,有了刚才的经验,估一估,它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师:验证一下,它的体积是20立方厘米。师:有了小正方体作为测量标准,我们不但能用具体的数量描述两块橡皮的体积,还能直观感受大小。【设计意图】运用体积单位不仅有概念,还要将1立方厘米的大小内化为学生可以比得出、找得到、用得好的标准,才能真正认识体积单位。通过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估一估等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计量的过程就是“单位”的累加,就是一次又一次将未知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发展计量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量感。2、感知1dm³师:我想知道这个箱子的体积还能用立方厘米做单位吗?那你知道该用什么做单位了吗?棱长是1d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符号表示记做1dm³。师:大家看,这就是1立方分米的体积。到底有多大,同学们能不能像刚才学习立方厘米一样,根据以下要求,小组合作进行完成。【设计意图】计量体积比较大的物体需要一个更大的体积单位,\n学生根据实际需求和知识经验自然“创造”出立方分米。通过交流、操作让学生感知1立方分米的大小。3、感知1m³如果我想知道这个录播室所占空间有多大?我们需要更大的体积单位,立方米。1.1m³有多大?棱长是1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立方米记做1m³,用符号表示为m³。2.1米有多长?比划一下,想一想1立方米有多大呢?标准的1立方米到底有多大?咱们一起搭一个1立方米正方体看一看。1立方米能装下几个人?3.再想想生活当中有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4.那你能估一下这个录播室有多大吗?【设计意图】1立方米的现实原型不容易直接拿到课堂上,教学采取由扶到放,有针对性的安排学生的感知活动。例如:安排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搭建1立方米正方体的活动感受1立方米的大小。三、课堂练习\n师:我们认识了体积单位,下面我们根据实例,选择合适的体积单位。【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联系实物选择合适的体积单位,对体积单位进一步的加深认识。四、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过程的回顾,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体会到单位及单位体系产生的必要性,感受到测量是人类对客观事物从定性描述走向定量刻画的必然。教材上能看到的永远有限,太多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探索研究。课后思考本节课在体积概念上,学生原来有关体积的生活经验很少,体积的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很难理解它的真正含义,因此,要丰富他们的感知。实验旨在让学生具体感知“物体所占空间”;出示实物对比,旨在让学生具体感知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进而观察比较,逐步抽象,形成体积概念。通过比较两个不同形状立体图形体积大小的问题,制造直观辨认难度,引发认知冲突,调动学生已有的长度和面积测量经验,生发需要用合适的“1”来给体积定量的现实问题。之后,\n呈现出两个不同的“标准量”,由此,引出如何统一“标准量”这一有待探究的问题。通过例子的比较,产生统一“标准量”的需求,并依据刚才的活动进行反思,进而联系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已有认知,触发以往学习度量单位的活动经验,“创造”出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在认识体积单位上,通过看、比、说、估、摆、想、变等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多角度地丰富学生对体积单位实物大小的体验,促进体积单位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建构相应的空间观念。在后面认识立方分米、立方米时,将学生在认识立方厘米的过程中获得的数学理解和活动经验,迁移到认识立方分米和立方米上,让学生基于已有经验开展自主学习,获得对概念的理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