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0 KB
- 2022-06-2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n基本信息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的第一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文。课文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的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课文通过描写这所民族学校,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n教学目标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n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n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2、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你们是属于哪个民族,哪一朵花呢?3、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n教学过程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1、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n教学过程三、趣味识字1、出示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2、游戏巩固生字。贴字游戏: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看谁认得的生字多。3、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n教学过程四、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朗读第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3、四人小组交流: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朗读课文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4、引导体会:“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课后抄写在积累本上。5、下课了,同学们怎样尽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想和他们玩什么游戏?6、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来上课、交朋友说明了什么?7、学习第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边读一边想象,拿起彩笔,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n教学过程五、加深体会,比赛朗读指导体验朗读:景色美、衣着美、朗读美、行为美六、课后积累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2、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n教学过程七、预设学生行为1、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2、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3、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全体读5、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n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一)识字:评价学生能否准确地认读教材中要求认的字和课外识字量的大小。(二)写字:评价学生能否正确、整洁、美观地书写教材中要求写的字。(三)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四)口语交际:评价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意识、情感态度和语言交际能力。(五)阅读:课内外阅读量、范围、摘录笔记等。(六)写作:日记、小练笔、作文联系等。(七)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学习的态度、习惯、兴趣以及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程度。\n教学反思巧用体验、移情朗读,朗读是任何一门语言课都非常重要。一堂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语文课无疑是充满遗憾的,因此,培养学生通过朗读形成一定的语感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用自豪、赞美的感情来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加上生活区域与时空和课文所写的内容有差距,因此对课文所写内容没有多少感受,所以朗读起来没有感情。由此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感。\n结束语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