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00 KB
  • 2022-06-20 发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有意识的展开教学设计——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教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因此作为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去精心设计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关键词】教学设计数学与现实主动探究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小学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在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以下三方面的设计:一、教学前的设计1.教师在教学前,目的性要强,要选取有特色,符合实情,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的素材来创设情景,为教学作好准备。依据教学活动的总目标,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态度情感状态,确定较为具体的教学准备。2.教师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新教材中,许多小标题都以生活场景、小游戏等方式出现的,比如:“说一说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找一找这几组算式有什么特点?”“4\n数怎么不够用了?”等等。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教学,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数学,提炼出生活中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熟悉教材,理解教材意图,特别是在创设情境时不能搞花架子,流于形式。精心的选好素材为教学作好准备。二、教学中的设计数学教学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方式展开的,因而教学过程中的设计不是去设计具体的认识过程,而是为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设计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具体如下:1、熟悉学习资源。教师要详细考虑学生所研究的课题要查阅哪些资料,为此教师要掌握各种信息资源的形式和来源。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易变性的特点时,教师要准备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一些图片、资料,帮助学生巩固加深了解。2、帮助学生准备必要的辅助工具。教师要考虑学生在探索活动中需要使用哪些辅助工具,同时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这些工具。例如:在了解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点后,观看一些图片资料后,再提供一些平行四边形工具,让学生动手制造利用它,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再如:测量圆的周长时,要准备好细绳,直尺等测量工具,并介绍几种测量方法,以便学生能较好的量出圆的周长。3、让学生自主学习,会利用已学的知识,推导出新的知识。例如:学习圆的面积公式时,将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由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再如:异分母分数加法+。学生有三种不同的想法:甲说,先画二条都是20厘米的线段,第一条的就是占全长的,第二条中的就是占全长的,然后加起来一共是。乙说,先画一个圆平均分成20份,废金属就有5份,纸张就有6份,它们一共有11份,所以就占。丙说,分母不同就要先通分,变成同分母分数后,就可以直接相加了+=+==4\n。然后师生讨论,小结出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的好方法。先让学生自主探索,体验不同的算法,相互交流感知计算方法。让学生在练习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总结解题规律,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4、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营造学生合作学习的空间。教师应提供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将学生教会,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自主探究与合作的习惯,在课堂上还要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思考、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有表现自己才干的机会。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动脑、动口、动眼多种感观参与学习,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的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可准备好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将圆锥装满水后倒入圆柱中,刚好三次可倒满。再让学生动脑动口说一说两个之间的关系。整节课教师只须作好引导工作,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观察比较,就可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再如:推导圆的周长时,各小组分工合作,记录、测量、计算……让每个学生有用武之地,积极主动的探究,再各组分别汇报自己的成果,从而找到圆的周长公式。4\n5、注重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教学注重实践性,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记忆公式、法则,动手实践、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究的过程,学习主动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例如在推导圆面积公式时,将一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在剪拼的过程中,让学生比较圆与长方形两者之间的关系,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从而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样一个探究过程将会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因此在数学新知识的学习中,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平时教学中,往往有教师将推导圆面积公式这一过程轻描淡写,而对学生这个探究过程就会是一片空白,注重探究过程,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今后教学过程的重点。三、教学后的设计教学完成后,对于学习的结果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对与错来评价。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主张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并重,重点考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手段和方法,思想观念与情感态度,在教学后的评价应采取自主、互动、创新的教学模式,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1、学生个人的评价:即学生根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学习表现、学习态度以及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贡献作出自我评价。2、小组集体对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学习态度及在合作学习中的贡献作出评价。3、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以及是否达到规定,对学生的学习及成绩作出最后的效果评价。在评价时应注意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既有愉快的情感体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可来源于多方面:比如课堂上学生的主动表现;教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学生的学习习惯等。总之,数学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中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学好数学,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4

相关文档